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木川(叶广芩文集)
分类
作者 叶广芩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第八届矛盾文学奖入围作品《青木川》以古镇青木川为背景,以当地历史原型人物魏辅唐(一代枭雄电视剧里的何辅唐即魏辅唐)的传奇经历为主线,从青木川镇解放前夕战乱写至改革开放的今天,以这片土地半个多世纪的故事表现历史变革。情节曲折动人,蕴涵人生哲理。

本书由叶广芩编写。

内容推荐

长篇小说《青木川》以青木川匪首魏富堂的传奇经历为主线,辅以冯明、冯小羽、钟一山三条辅线,笔触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进进出出,既为作品增添了丰富而饱满的艺术魅力,又体现出作品在历史与现实、人物性格、多种线索与结构、时间与空间等各方面的张力。同时,作者叶广芩在作品中对历史、对文化、对人的尊重、追问,对人性的善恶、历史的功过等都进行了看似不经意而着意的描写。这些都使作品具有的高度与深度。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我写《青木川》

试读章节

魏富堂是在1952年春天被人民政府枪毙的。

枪毙他的时候油菜花正开,山里山外明黄一片,蜜蜂嗡嗡地飞舞,太阳暖暖地照耀。这样的季节是分田分地真忙的季节,是农民翻身解放的季节,是欢欣鼓舞的季节。

枪毙魏富堂的地点在青木川中学操场。青木川中学原先叫富堂中学,是魏富堂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位于镇东高高的坡上,可以俯瞰整个青木川镇,作为公审会的会场和枪毙人的刑场,是再合适不过了。

公审会的头天下午魏富堂由宁羌县押回青木川,没有回家,直接关在青木川北头的“斗南山庄”里。“斗南山庄”是一幢中式楼房,四川旱船式建筑格式,除了宽大厅堂外,周围有一圈带木廊的房间,间量小而密,用来关押犯人极为合适。“斗南山庄”的屋后有园子,种着花草树木,还有五间精致厅堂,是供女人们居住的。魏富堂被押回来的时候,“斗南山庄”里的女人们已作鸟兽散,只一个叫黄花的丫头因即将临盆,无处投靠,在二楼的小间里等待生养。政府将犯人安置在“斗南山庄”,考虑是周全的。青木川镇是魏富堂的老巢,镇上他的爪牙甚多,旁支亲戚也多,明里暗里,说不清的盘根错节一时理不清楚,让人不能放心。“斗南山庄”不在镇中心,适当的距离可以减少许多麻烦,也杀了魏富堂的威风。

第二天早晨,天空晴朗明媚,青木川、广坪两镇的革命群众聚集中学操场,早早地等待着报仇雪恨、扬眉吐气时刻的到来。解放军将魏富堂从“斗南山庄”提出,步行一里路,过了风雨桥,押解到会场。先开诉苦会,控诉土匪恶霸罪行,然后公开审判,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将魏富堂拉到操场边沿,面对着脚下的青木川镇,毙了。

那天跟魏富堂同时被镇压的还有他的外甥李树敏。李树敏是十五里外的广坪人,常在舅舅家闲住,喜欢青木川的景致,就在镇北头盖了一座宅院,取了个奇怪的名字“斗南山庄”,请当地老秀才施喜儒写了匾额挂上。那匾是本色的香樟木,没有其他点缀,就显得很典雅质朴,不显山露水。乡下人对“斗南”多不理解,说“斗”不知是装粮食的“斗”还是别的什么。于是大家不叫它“斗南山庄”,只叫“花房子”。一提“花房子”都知道是魏富堂外甥在青木川的别院。李树敏将宅院取名“斗南山庄”,袭的是“北斗以南,一人而已”的典故,没有打斗的意思却有着狂傲不羁的心态,这是文人们常犯的毛病。李树敏是个追求风雅的人,面皮白净,穿长袍戴礼帽,无论穷人富人,见了谁都笑眯眯的。镇上的女人们见了李树敏,无端地会脸红,眼神会远远地随着他转,这是个山里难得的有学问的美男子。

据青木川老人们回忆,斗争会上虽然同时宣布了死刑命令,两人同时被押到操场边缘,但枪毙李树敏却比魏富堂晚了那么几分钟。这主要是因为李树敏的挣扎,使劲地把脑袋往起抬。还要让人给他把掉在地上的眼镜戴上,让押解他的军人费了些周折。那边枪都响过了,魏富堂的身子已经扑在草地上,脑袋成了一朵花,这边李树敏还在踢腾。有人说,李树敏是有意拖延,为的就是要看到魏富堂死后的场面,看到这个场面就是看到了他自己。一个人想看到自己死后的情景并不容易,李树敏看到了,所以李树敏这个人很不一般。

甥舅俩是一先一后走的,差这一会儿,在黄泉路上就差着好几步,差着好多行路人,没走到一块儿。

青木川镇的魏漱孝给李树敏家当过长工,他说李树敏之所以拖延是在等他孩子降生。开公审会的时候他的“收房”丫头正在“斗南山庄”屋里生产,他是听到孩子第一声啼哭上路的,毕竟他有了后人,甭管是男是女,反正他不再是绝户了。关于“收房”一说,十几年后丫头本人和她的儿子一直有不同看法,他们说那是土匪的霸占,是强奸,不是收房。这样一来,性质就有了区别,李树敏的儿子成了受迫害的产物,成了革命政权依靠的对象。怎么想让人怎么觉着别扭,可事实就是这样。李树敏的妻子刘芳,是山外女子,见过世面,有本事,却生不出个一男半女,这使李树敏一直耿耿于怀。对丫头强奸也罢收房也罢,终是给他生了孩子,也是临终的安慰了。

对五十多年前的镇反大会,青木川的人一直记忆犹新,喜欢谈论,就是当着魏家的本家,人们谈的时候也是“毙魏老爷的时候怎么怎么的”,并不避讳。本家们的诠释往往也比一般人更具体,更细致,更到位。

P1-3

后记

我写《青木川》

实话说,《青木川》小说写得一般,我这支拙笔不足以描绘出那里秀丽的风光,悠远的历史,生动的人文,青木川的实际远比小说精彩,现实的生活远比小说丰富。

2000年我到陕南山区考察蜀道,在川、陕、甘三省交界的地方认识了青木川镇,这是个古朴清淳的小镇,木房、廊桥、老树,蓝天、清流,人说再往前走不远就是著名风景地九寨沟。让人称奇的是山中西洋的楼房,有豪华的美宅,那座巴络克式浮雕的礼堂和那些张口便是英文的老汉,让我惊讶得不知身在何处。一问,这一切原来是当地民团司令魏辅唐所为,魏辅唐在1952年被政府作为土匪恶霸镇压,枪毙在他亲自盖起的中学操场旁边,埋葬在自家的坟茔里。而由他赞助支持走出青木川,学有所成的精英人物们,除了徐种德老先生,其余再也没有回来……徐老先生回来的原因很简单——知恩图报。

我总感到我们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过于简单匮乏,我们依着传统习惯喜欢将人分成好人坏人,土匪恶霸当然不是好人,可是有些人的政治立场实在难以界定,他们的面目是那样模糊不清。被我们称为“农民起义”的许多行动,其实都是和“匪”连在一起的,土匪活动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历史。我们的史学家视土匪为不屑,研究过革命,研究过反动,却从没有人研究过土匪,这实在是个遗憾。我曾在《响马传》一篇文章中,将魏辅唐划入土匪范畴,遭到了青木川人从领导到群众的反对,他们说魏辅唐是开明士绅,不是土匪!在写《青木川》这部小说时,我认真地反思了这件事情,将现实与历史揉和在一起,用了跳跃穿插的手法,而没有依照时间平铺直叙,结构的改变让我吃尽了苦头,几度企图放弃。但它毕竟是小说,不是历史的照搬,许多的扑朔迷离不是我的有意,是我无法将它们搞得水落石出。历史往往走着大螺旋式和无数小螺旋式的发展路线,过去的岁月里暗含着今天的特色,在今天的现实中又能窥出逝去年月的痕迹,走进青木川小镇,站在那座古旧的廊桥上,我感动了过去和今天的衔接。感到了我们对祖先的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

《青木川》小说的酝酿,算上最初资料搜集,前后有近20年的时间,我在青木川先后采访了近百人,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历史的遗忘是惊人的,记忆的筛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根本无法挽留住随着清溪流逝的浪花,尽管那浪花是那样美丽动人。我在写《青木川》时,小说中的原型,大部分还存在着,魏辅唐的第五个妻子瞿遥章还在深暗的老宅里消磨着暮年的最后日月,八十多的老人,脸上的美貌精彩,依稀当年。今天,少校参谋主任徐钟德仍旧用自己苍劲的书法在《青木川》的扉页上给游客题诗留念,成了青木川旅游的一道风景。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成了这两年五一、十一的热点,成了人们热衷的话题,这是我在写作《青木川》时没有想到的。事物的丰富多彩体现于它们的细部,而对细部的钻研恰恰是小说家的特长,在具体细节上稍作停留,通过肤浅匆忙的一瞥,引出一段说不清的陈年往事,告诉人们,在秦巴山中,还有一处这样的所在,这处所在又承载了一个有多方视角的故事,读罢小说,没有喝彩的掌声,只有一声叹息和久久的思索。想到那个地方走走,看看那些山水和人物……这就够了。

书评(媒体评论)

就我的印象,无论是叶广芩的家族小说,还是写陕西民间乡土的小说,都有一种独特、深刻、个性化的体验。她在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中,完成了一个较为完美的创造。

——陈忠实

叶广芩是中国文坛的名家,才华横溢,又特别心静,在娱乐化消费化的年代,她坚守着对文学的神圣感,忠诚地以笔写心。

——贾平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