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列国汉学史书系”中的一本。全书分为五编,共十九章,主要介绍了日本传统汉学的研讨,日本中国学发生的文化语境,日本中国学的形成,日本中国经典研究学术流派,日本中国学中非主流学派的古典研究,日本中国学的变异,战后日本中国学的基本态势,日本中国学战后30年间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及其争论点等内容。
前言
第一编 日本传统汉学的研讨
第一章 日本传统汉学的奠基时期
第一节 中国古典儒学的东传
一、中国古典儒学的传入
二、早期儒学的扩散
三、古典儒学的式微
第二节 日本古代文化中的道家思想
一、中日古文化中的“神道观”
二、“天皇”的定格与道家文化
三、皇室“三神器”与“祝紫为上”
四、10世纪时代日本宫廷的“咒文”
五、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文学中的道家思想
第三节 中国的阴阳学说与日本的上古文化
一、《易》的东传
二、日本古代政治中的阴阳道学说
三、日本传统民俗中的阴阳道
第四节 空海和尚与《文镜秘府论》
一、空海和尚(弘法大师)的汉学与佛学的经历
三、《文镜秘府论》概说
第二章 日本传统汉学的准备时期
第一节 中日禅僧的交往与宋学传入日本
一、人宋僧俊芿
二、人宋僧圆尔辨圆
三、赴日僧兰溪道隆
第二节 五山文化的范畴
一、禅宗“五山”的确立
二、五山汉文学
三、五山僧侣“儒佛互补”的理念
第三节 传统汉学的成长
一、宫廷与世俗的宋学讲筵
二、宋学著作的“和点”与“和训”
三、宋学研究著作的形成
第三章 传统汉学的形成时期
第一节 林罗山与朱子学派
一、藤原惺窝——朱子学的篙矢
二、林罗山及其学术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江藤树与阳明学派
一、了庵桂悟与王阳明的会见
二、中江藤树与阳明学的基本特征
三、大盐平八郎及其领导的民众起义
第三节 伊藤仁斋与古义学派
一、山鹿素行与古学派的滥觞
二、伊藤仁斋与古义学学派的特征
第四节 荻生徂徕与古文辞学学派
一、荻生徂徕与“古文辞学”的内含
二、清代学者对荻生徂徕著作的评价
第二编 日本中国学发生的“文化语境”与成型形态研讨
第三编 20世纪上半叶日本中国学学派研讨
第四编 日本中国学发展中“变异”状态研讨
第五编 日本中国学战后状态综述研讨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