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生命教育家长读本
分类
作者 肖川//曹专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阅读经典美文,滋养生命成长!

本书由英国教育哲学协会会员,教育部规划项目“生命教育”课题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选编。包括: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你是个好母亲吗;家庭是什么;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循序渐进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生活这门课谁来当老师八章。讲述了成长中的小故事,生命中的大道理。以生命教育为主线,以生命中的关键词设置章节,从众多的名家名作中选出有一定故事性、启发性和代表性的教育美文,呼吁读者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保护生命、发展生命、成全生命、享受生命。

内容推荐

本书讲了不论受到过何种教育,我们最后都得面对生活,都得回到生命本身,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考试、如何升学、如何择业,我们更要学习如何安全地生存、如何快乐地生活、如何迈向生命的圆满、充实和幸福。

本书能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开展生命教育的参考读本,全中国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能在本书中受益良多。生命是活着的一段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好好活,活出滋味来,活出作为人的美好与灿烂来。

目录

第一章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我的事业是父亲/蔡笑晚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

 父亲的角色/唐慧忠

 父亲的影响/邓笛编译

 一个父亲的箴言/马德

 父与子/[冰岛]贡·贡纳尔逊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我在对你笑/[美]阿瑟·阿什

 我已经长大了/李家同

 了不起的儿子/[巴基斯坦]米赫里兹·伊克巴尔

 我家教子有方/[日]妹尾河童

 晚餐桌上的大学/里奥·巴斯卡丽娅

第二章 你是个好母亲吗

 你是个好母亲吗/龙应台

 作为一个母亲/池莉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刘燕敏

 母亲的存折/林夕

 妈妈将土豆变成了小狗/栾薇

 我的妈妈来看我/李家同

 别难过,妈妈/莫·卡拉汉

 孩子是母亲最珍贵的珠宝/彭玮歆

 呵护孩子的梦/曾文广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张晓风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毕淑敏

第三章 家庭是什么

 家庭是什么/傅雷

 一张家庭画像/[美]格雷·罗斯伯格艾草译

 孩子,你为什么不哭/韩少功

 假如我的家庭重新开始/佚名

 家之脉/陈忠实

 软性账务/乖女瑶瑶

 没空相处/邓笛编译

 背靠背的家长会/张贤亮

 谁去开家长会/乔迁

 父母是有有效期的/龙应台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巴德·舒尔伯格

第四章 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

 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贾平凹

 完美人生/梦苑

 寻儿记/莫小米

 望子成龙/[澳]戴蒙·杨格田玮东编译

 演习时分/秦文君

 爱和信任/三毛

 最开明的爱/吴淡如

 目送/龙应台

 孩子的权利/李贤锋

 长成一棵树/王巨成

第五章 循序渐进的生命

 循序渐进的生命/马鑫良

 不是每一朵花都有提前开放的理由/葛闪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郑渊洁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

 今夜无人入眠/程乃珊

 生命成长的历程/成君忆

 生命没有过渡/鲁铭

 人生路不回头/刘墉

 人生可以另起一行/吕麦

 享受生命的过程/郑桂初

第六章 每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

 每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马未都

 好孩子的故事/马克·吐温

 做人的凭证/徐志摩

 这样的神童有何用/姜钦峰

 代沟/梁实秋

 心灵的栖息地/肖复兴

 走进孩子心灵的爸爸/周弘

 儿子的内心世界/尤今

 心愿/肖鸿

 生命的邮件/白岩松

 向驯兽师学家教/王悦编译

第七章 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德]卡尔·威特

 论家庭习惯的影响/[日]福泽谕吉

 养成好习惯/梁实秋

 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当习惯成了自然/刘墉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魏书生

 文化习惯的培养/[苏]马卡连柯

 习惯从小养成/[法]蒙田

 夏天的选择/肖复兴

 桑树要小弯/赵忠心

第八章 生活这门课谁来当老师

 生活这门课谁来当老师/冯音捷

 人生的两条真理/王妍译

 人生的前台和后台/朱光潜

 别让欲望撕碎了生命/赵化南

 女人什么时候开始享受/毕淑敏

 假如我有九条命/余光中

 真正的幸福与别人无关/苇笛

 放慢生活的舞步/佚名

 生命的呐喊/兰斯·阿姆斯特朗梁庆春译

 生命里的山峦/杨闻宇

 生命的长度/王磊

试读章节

我家教子有方

[日]妹尾河童

儿子今年23岁了,他上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让他们班写过一篇作文,题为“我想成为这样的父亲”。一天,这些作文结集成册,送到了各家。

幼稚可爱的篇篇杰作,密密麻麻的笔迹,描绘出孩子心目中理想父亲的形象。多数孩子都比照自己的父亲,令人欣慰。

可翻到我儿子写的那页时,我惊呆了。

妹尾太郎“我想做一个平常的父亲”,仅此一行。

纸上的空白,仿佛是对我无声的控诉,让我十分狼狈。似乎我不是他所追求的父亲形象。

太郎有比他年长9岁的姐姐,她长大成人后说过一句让我震惊的话。

“被幼稚的父母抚养的孩子,很不容易!”

让孩子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自己没有当父亲的意识,这点似乎一直让孩子们很为难。

我同孩子接触时,最基本的是想知道“孩子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比如,孩子学会爬时,我也和他一样在地板上爬来爬去。在那一刻我切身体会到,孩子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和大人完全不同。当然是由于父子的视觉高度不同。孩子是先看到妈妈的脚,一直往上看,才是妈妈的脸。

椅子和桌子,孩子只能看到下面。孩子看到掉在地板上的东西喊着“什么?”并拿起往嘴里放。我能理解此时孩子的心情。那一刻,如果有来自高处的吼声“不行!”对孩子来说实在太恐怖了。

孩子蹒跚学步时,我也跪在地板上跟着学。孩子只能看到桌角上放的东西,看不到桌子的全貌,就更激发其想多看--I~的好奇心。桌上的茶杯掉了下来时,如果说“危险!”那就等于扼杀其好奇心的萌芽。因此,要么就让孩子一览无余地看个够,要么让他根本看不见,把东西藏起来。

然而,这样的我,似乎不是个“有父亲样的父亲”。

我对孩子咿呀学语也很感兴趣。

长女真美首先成了我的好奇心的对象。

不过现在想来,自己的所为,真对不住她……

我教给女儿,早上把报纸送到我枕边时说声“谢谢”,我接下报纸,说“不用谢”。我想试验一下,看她什么时候才能发觉到自己说错了。

大约过了两个月,女儿一声不吭地把报纸扔给我就跑了。她发现自己说“谢谢”有些奇怪。我非常开心,夸奖她“真了不起”,女儿却高兴不起来。

我慌了神,向她道歉,说了“对不起”,承认自己不该扰乱她的幼小心灵,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女儿还是不理我。后来终于消了气,女儿却不再相信我,每次都问妈妈,“爸爸说的是真的吗?”

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我才修复了和女儿的信任关系。从此,我再也不敢做这类试验了。

儿子上幼儿园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这件事被称为“我家的包子事件”,流传至今。

一次,只剩下一个包子,儿子正要吃时,被我发现。我说:“为什么你一个人吃呢?要么一分两半,要么猜拳,谁赢谁吃。”我岳母在一旁都惊呆了,“哪有这样的爸爸,和孩子抢包子吃”。

我主张“让孩子享受特权是不合适的”。儿子同意猜拳决胜负,结果我赢了。

“虽然爸爸赢了,可爸爸分给你一半!”当我把包子一掰两半时,儿子哇的一声哭起来。

“一般人家的爸爸,不会搞这种荒唐事来招惹孩子哭。这家人怪透了。”岳母叹气道。

其实,我是想以一个前辈的身份,向其传授将来自立后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常识,但是看来似乎行不通。

“真是个怪爸爸!不过,现在很感激他那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孩子们长大成人后这样对我说。

曾记得,我看过一个电视节目,内容是北海道狐狸哺育下一代。

“啊?同我家一样!”我不禁喊出声来。

女儿嚷道:“嗤,难道我就像北海道狐狸一样被养大的?”

狐狸的父母,并不把梦想寄托到儿女身上,希望小狐狸“成为这样的狐狸”,而只是向它们传授生存技巧。

比如,地面上映出大鸟飞来的身影时,要教给小狐狸快速隐蔽自己。其教育方法是,猛地咬住小狐狸,让其感到身体相撞的猛烈。小狐狸虽然吃惊畏惧,但狐狸父母使孩子用身体掌握了父母一反常态的行动和外敌攻击这一因果关系。

我家也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入冬后要用煤气炉,由于房间狭小,很担心女儿碰到后烫伤。

接二连三,不停地说“炉子危险哪!”这种办法无济于事。于是。我把炉子加热到不至于烫伤的程度,当着女儿的面摸了炉子,大叫“烫!”紧接着;抓过女儿的手按向炉子,我和老婆齐声大喊“烫!”女儿哇的一声哭了。

此后,她每次从炉子旁边走过时,自己就注意了。有趣的是有客人来时,她也指着炉子提醒大人说:“烫!”

教孩子过马路时也是一样的,在大街上教给他们信号和车辆的关系。

儿子3岁时,我牵着他的手过人行横道,他拉着我的裤腿不往前走。我有些不解地俯视儿子,正好与他生气的目光相撞。他指着信号灯给我看,原来是红灯。我赶忙道歉说:“哦,对不起。”然后苦笑不已。自己做父亲太不称职了,反倒要受教于3岁的孩子。

由于家庭环境、孩子的个性不尽相同,教育孩子的事也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好像有一点是共通的。

那就是你是否能让孩子感觉到,“我的父母是实在地认真地待我”。

我这个不称职的父亲,现在也还能和孩子们沟通,其原因也许就是在这一点上我是合格的。

《中外书摘>)2007年第3期

箴言:

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方法,是人世间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P38-41

序言

肖川

人人都拥有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珍惜生命,懂得欣赏生命的多姿,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点开网络,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生命逝去的报道,他们或死于自然灾害,或死于人为的事故,或死于自杀和他杀——生命之花来不及绽放就黯然凋零,生命乐章来不及奏响就戛然而止,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这些都是我们能耳闻目睹的生命受到极端损害的人间悲剧。其实,更多的悲剧是我们觉察不到的,更多的生命损害是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的,比如人们为了不当的追求而浪费时间、损害健康、牺牲当下的生活和自由的心灵等,这样的事情随处可见,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生活没乐趣,生命没活力的大人和小孩。

巴特勒在《生命之路》中说:世界上除了人,所有的动物都知道生命真谛就是享受生命。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为什么就不懂得生命的真谛,不仅不享受生命,反而还天天制造戕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悲剧呢?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个教育理论的探索者,我认为今天的教育过分地追求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和学业的成功而缺少对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关注,缺乏对于个体心灵的关注是一个重要因素。单从“学生”这个词看,中国的教育通常是把“学”摆在第一位而把“生”放在后面。这种不当的教育价值追求,导致人们学到知识而不懂生活,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失去了生命的华美。 其实,不论毕业于哪个学校,不论受到过何种教育,我们最后都得面对生活,都得回到生命本身。一个不懂生活的人只是装满知识的机器,一个失去生命的人也就失去了其他一切。冈此,直面人的生命的教育、通过人的生命的教育、为了人的生命的教育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教育。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考试、如何升学、如何择业,我们更要学习如何安全地生存、如何快乐地生活、如何迈向生命的圆满、充实和幸福。

为了倡导生命的教育,我们萌发了编写一套完整的生命教育读本的想法,经过一年的努力,这套读本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这一次共出版四册:《生命因你而精彩——生命教育教师读本》《生命因成长而美丽——生命教育小学生读本》《生命的脆弱与灵动——生命教育中学生读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生命教育家长读本》。

全套书以生命教育为主线,以生命中的关键词设置章节,从众多的名家名作中选出有一定故事性、启发性和代表性的教育美文,呼吁读者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保护生命、发展生命、成全生命、享受生命。

我们期待这套书能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开展生命教育的参考读本,我们祝福全中国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能在这一系列读本中受益良多,获得历久弥新的生命启迪:

生命是活着的一段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好好活,活出滋味来,活出作为人的美好与灿烂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