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 若干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第一章 农业家庭生产组织形式的合理与局限:农民经济合作的客观需求与内容选择
一 家庭生产组织形式的历史变迁
二 农业家庭生产组织形式的相对合理性分析
三 农业家庭生产组织形式的局限性与农民合作的内容需求
第二章 崇尚集体劳动大规模生产:社会主义农民经济合作理论中的致命缺陷
一 欧文、傅里叶合作思想沦为空想的根源
二 马克思恩格斯农民经济合作理论中关于合作内容的选择及其合理与局限
三 放弃集体劳动,选择商业合作: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农民合作思想的扬弃
四 毛泽东对农民经济合作内容选择的演变及其得失
第三章 行为与条件:农民经济合作的能力要求与政府必要的扶持
一 人力资源要求:农民合作需要自己的组织者和带头人
二 财力资源要求:农民合作必须以一定的资金基础为支撑
三 文化资源条件:农民经济合作要求组织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相应的合作精神
第四章 社会主义农民合作理论中对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及实践活动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民经济合作过程中国家角色的理论假设
二 列宁对农民合作过程中政府主导者、扶持者思想的实践
三 中国合作化运动中政府的主导和扶持政策
第五章 实然与应然:目前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的现实需求、能力条件与政策选择
一 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的现实需求与能力条件
二 当前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的创生模式、合作领域和面临的主要障碍
三 当前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的一 般性对策和国家责任结论
一 农民经济合作的形成是客观要求与主体选择的统一
二 农民经济合作的形成是需求与能力、条件的统一
三 在农民经济合作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担当起主导者、扶持者、监督者的角色
四 农民需求与国家供给的统一: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的未来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