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帝国的启蒙(明朝的历史裂变)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阮景东
出版社 线装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理性而思辨的理学

历史上总有那么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比如朱棣进入南京后对儒生大开杀戒,随后他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王朝最大的卫道士。历史上也总有那么些玄而又玄的事情,虽然不为任何人所懂,但它一直能占据统治地位。这一节我们就来介绍在整个明王朝占据官方统治地位的思想——理学。

儒家思想不似道家思想那么独善其身,也不似法家思想那般冷峻无情,千百年来中国的儒生们挖空心思的重塑儒学体系,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体系。到了明代,理学仍旧是官方指导思想,这一举措在永乐时代被大大强化了,官方对于儒家经典严格地按照朱熹的注释进行解释。

朱熹对于儒家经典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了重新解读,无论他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抑或是断句和自身学识上的局限,这种解读对于我们的文化典籍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可以明显的看见他对儒家经典的解读有意向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方面引导,从此一个开放、博大、情爱、血性、舍生取义、大争的儒学思想被阉割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裹着小脚、步履蹒跚、封闭萎缩的理学思想。

或许这种理学思想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但中国思想文化的巅峰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已经无法看见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气象,我们所见的只是狭隘、封闭、敏感、扯皮的理学思想。

在理学的倡导下,明初一些士大夫死后竞让妻妾殉葬,这股殉葬之风竟然刮到宫廷。但历史上总有那么些个有识之士,能够在沉闷的气氛中发出令人振奋的声音,这样的人明末有一个一一李贽,明初也有一个——朱季友。

朱季友是江西饶州府人,一位儒士。朱棣要修书,需要天下的士子们将藏书或者个人著作交出来,这位叫朱季友的亲自赶到南京将所著之书交了上去。朱棣看后勃然大怒,原来朱季友所著之书对理学提出异议,这的确是帝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件非常大的事。在那个程朱理学统领一切的时代,在那个所有读书人都要按照朱熹的解释来对儒学进行朗读的时代,在那个科举考试不能超出《四书》范围的时代,朱季友的言论无异于异端学说,无异于在思想文化沉闷的大明王朝炸响一声惊雷。

朱季友究竟写了什么我们已经无从知晓,因为他所著的书皆被焚毁,本人也被杖责。通过这件事情朱棣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所有人的行为方式、伦理道德都必须在理学的指引下,这个事件也使得理学正式成为显学,跟理学所对立的学说成了隐学,只能在地下发展。

当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著的书竟以《焚书》、《潜书》来标榜的时候,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个时代,甚至这个王朝很多东西都离真理很远。

但无论如何理学的出现是中国思想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解决了儒家思想关于世界本体论的问题,使得儒家思想更加完善,续接了儒家的道统。它注重道德,讲究仁、义、礼、智、信,这些都体现了理性的原则,它注重对世界本源性的解释,这又体现了一种思辨性。

P1-3

目录

第一篇 明代的启蒙运动

 1.理性而思辨的理学

 2.伟大的心学

 3.启蒙思想家王艮

 4.异端思想家李贽

 5.明朝的基督教

 6.儒家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的推动

 7.茶陵诗派与后吴中诗派

 8.繁荣的小说市场与明代的文艺复兴运动

 9.性灵之风与明代的智者学派

 10.成化新风

 11.明朝的“达尔文”与明代的市场经济学家

 12.明代的“空想社会主义革命”

 13.明末民主思想家

第二篇 大明王朝的非君主义

 1.成化皇帝的垂拱而治

 2.儒家礼法压抑下的弘治皇帝

 3.被禁止出宫的正德皇帝

 4.儒家体制下绝望而荒诞的君主

 5.无助君王统治下的大礼议之争

 6.二十年不上朝的皇帝

 7.无奈的官僚严嵩

 8.可怜的皇帝万历

 9.皇权衰弱下的国本之争

 10.明宫三案中被当猴耍的皇帝

 11.南渡三案中被诬陷的皇帝

 12.那些骂皇帝的大臣们

 13.充满理想的太监

第三篇 商品经济发展所引发的历史裂变

 1.东林党

 2.矿税斗争

 3.明朝的工人运动

 4.开读之变

 5.应社与复社

 6.明朝灭亡的原因

序言

启蒙这个词汇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仍是一个时髦的用语,简单地说,启蒙就是从过去头脑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比如,在欧洲,长达1500年的中世纪,人们信奉的就是神学,天主教主宰一切,任何敢反对的人,就是异端。到了18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进,人们崇尚科学,揭露了神学的种种骗人伎俩,由此展开一场启蒙运动。

而在中国的明朝,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任何反对儒家思想的主张也是异端。存天理、灭人欲成了官方的指导思想。但从16世纪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的王艮、何心隐、李贽等思想家率先扛起了反儒的大旗。他们认为穿衣吃饭就是天理,天理在日常生活之中。他们更加关注人本身的需求,主张个性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反对儒家思想对人性的压制。晚明思想家黄宗羲更是提出“天下非君王一人之天下,而是万民之天下”,“天下为主,君为客”等民主观点。

除了思想方面,在制度方面,明代具备君主立宪的雏形。文官制度和儒家礼法对君主的约束达到极致。国家大事由内阁拟票,报司礼监批红,六科签发。皇帝跟他的军队脱离了关系,军队由兵部调配,文官统领。皇帝终身被限制在宫中,不准随意出宫,每次皇帝出宫都要跟文官集团进行一场激烈的斗争。皇帝被迫严格地遵循儒家礼法,早朝、郊祀、庙祀、经筵都要有条不紊地进行,稍有疏忽,就会换来文官肆无忌惮的詈骂。皇位继承规则严格按嫡长子制进行,皇帝无任何改变权力。内阁大臣由吏部会推,财政开支由户部提出预算方案,内阁会议讨论通过,在这里,皇帝没有任何干预的权力。

它还具备工业革命发生的基础。当海外市场持续扩大,传统手工生产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明王朝便产生了很多技术革新的设备。人口向城市集中,商品经济在发展,财富在积累,这些都促使以雇佣关系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进而诞生了具备资本主义性质的团体,并在此基础上发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东林和复社等具备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组织,它们以上层缙绅为主,具备普遍结社的性质,他们操纵舆论,干预朝政,反对增税,主张君臣共治。苏州的两次市民暴动,标志着这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到了顶峰。除此之外,在那场苏州民变中,无产阶级随着资产阶级之后登上历史舞台,从而引发了明代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它终于使明王朝达到了农耕文明的,临界点。

所有,所有,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这是一个伟大、繁荣、昌盛的时代。

内容推荐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原来的中国并不输在起跑线上,启蒙运动、内阁与君主立宪雏形、资本主义萌芽,中国一样不落!

明朝是一个自由、宽容、奔放的王朝。这里有成熟完备的体制内阁,无助的君主,打滚、癫狂的思想家,个性张扬的士大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小人物。士农工商,凡夫俗子莫不在这个朝代遇到最好的伙伴和最好的对手,君与臣的博弈,忠与奸的对峙,在朝在野的文化人,统统在这个时代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个将儒家文明推向极致的王朝,一个严格遵循儒家行为规范的王朝,一个商业文明极度发展的王朝,一个产业时代来临的王朝,一个各项指标在农耕时代达到临界点的王朝为何会在1645年轰然倒塌?历史留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在《帝国的启蒙(明朝的历史裂变)》一书中,大陆学者阮景东首次从大历史视角讲述明朝向近代全面转型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辉煌与荣耀。

编辑推荐

被人痛骂的皇帝,表里不一的大臣,富可敌国的商贾,舍生取义的凡夫俗子!历史作家阮景东编著的历史读物《帝国的启蒙(明朝的历史裂变)》视角独特、观点震撼,揭开了一个被历史扭曲的大明盛世。翻开本书,找寻华夏原生态文明,它将重现中华文明崛起与复兴的真实路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