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蚕编著的《家国十年》当年:亲眼目睹,潜心记载,成功浓缩,涵盖惊人,如今:一书在握,心生摇动,掩卷叫绝,无比震惊,本文文笔大胆、尖锐、激荡,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将砰然牵动一代人的心魂。本书讲述了一个家庭的十年发生的各种事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家国十年(1966-1976一个红色少女的日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新蚕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新蚕编著的《家国十年》当年:亲眼目睹,潜心记载,成功浓缩,涵盖惊人,如今:一书在握,心生摇动,掩卷叫绝,无比震惊,本文文笔大胆、尖锐、激荡,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将砰然牵动一代人的心魂。本书讲述了一个家庭的十年发生的各种事情。 内容推荐 张新蚕编著的《家国十年》5本日记宛如5个稚童,它们渴望娇宠,争抢着向我的怀里扑奔。在极度兴奋的拥抱中,奇迹慢慢地出现了一一那些看似已经忘却的岁月,一经阳光和水分的光顾,那些早已被时间的风吹散了的生活的记忆,一时间竟飘飘忽忽、由远及近地向我走来,而且一天比一天日渐清晰。 《家国十年》是一本真实的日记体。 目录 作者自序 (家国十年19661976)的“出土”和出版 编者荐语 小抽屉里的大秘密 1荒诞滑稽的小革命家 2冒着冷汗的重温 第一章暴风时前(1966年6月5日至1966年8月1日) 名家文章 如入其境,毫发毕现吴福辉 1这是可能的事吗 2不要忘记自己 3知道后怕了,才有希望 补记1分到油饼交给老福姥姥 补记2为娶大姨买活期地 补记3给军烈属寄老三篇,是粪就捡 补记4小姨子给姐夫存入1000元 第二章锋芒初试(1966年8月3日至1966年10月28日) 名家文章 价值所在:宏大的现场感张颐武 1置身其中的现场感 2时代潮流席卷下的小城社会 3红卫兵的精神史 4我与那个时代对活 补记5人前一站比谁都低 补记6两次离婚热 补记7母亲出场,“王熙凤”变“平儿” 补记8清华制大富的今与昔 第三章接受检阅(1966年11月1日至19671阳月18H) 名家文章 历史之谜一个层面的破解金春明110 1“文革”:20世纪中国最大的历史之谜 2真实而生动的佐证 补记9“小马列”想当一次“宋要武 补记10给“三爷”拜寿和写错语录歌 补记11庙里的木鱼,禾生是挨敲的货 补记12怕小人不算无能 补记13棋子“描进”稻草垫 补记14北大聂元梓的今与昔 第四章风狂雨骤(1967年3月19日至1967年11月24日) 名家文章 侧影,脚印,乐章,回音 补记15女性世界的骄傲——王海容访问记 补记16母亲的伟大与不朽——王光美老人印象记 补记17若云非云,郁郁纷纷——与关锋的会而与辞别 第五章军训岁月(1967年12月8日至1968年9月19日) 补记l8母亲与干娘 第六章广阔天地(1968年lO月13口至1970年lO月11日) 补记19邢燕子的“愚钝”与辉煌 补记20国民政府为爷爷立牌坊:“孝子不愧” 第七章抽调回城(1970年10月15日1973年6月27日) 第八章“建工”生涯(1973年8月11日至1975年3月3日) 补记21熠熠生辉的“徐君宝妻” 第九章瞒近毕业(1976年1月9日至1976年8月3日) 补记22“常裴钱”与“张赔钱” 第十章巨星陨落(1976年8月4日至1976年12月26日) 补记23毛泽东的女儿李讷 补记24李敏、李银桥印象 补记25曼妙自尊,不可复制——张五凤印象 试读章节 听爸爸说,早些年国家对团级以上的离休老干部制定过一项优惠的政策。政策规定:老干部们4年可看望一次父母,可一次性地回老家探亲,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3月。届时,公家只给报销车船费,不报餐费和住宿费。 1995年1月21日,爸爸回了邯郸地区邱县,他的出生地在古城营乡大寨村。 掐指算来,爸爸离别家乡已有43年了,自打参加革命,他还是第一次回老家。 那日,小汽车刚刚驶进村子,一帮小孩童跟在汽车后面死命地追赶。小汽车进村后,爸爸边走边打听,径直奔往侄子张富春家。车子刚刚熄火,早有人跑前跑后地传信,一个传一个,消息飞快,一家一家,也不知怎么就集中到一块了。 等爸爸从车子里走出来,见土路胡同口已挤满了人。驻足未稳,乡亲们忽啦—下便围了上来,众眼神就像看天外来客似的既感到新鲜,又感到好奇。 爸爸心想,我既不是国家领导人,又不是县领导,这左一圈右一圈的,让人多不好意思。爸爸挥挥手大声说:“乡亲们,我43年未回家乡了,我在这里向家乡父老们问好啦!” 平时老两口作伴作惯了,爸爸一走,家里就剩妈妈—人,她心里觉得有点空荡。 富春家里安有一部电话,这日吃完了早饭,妈妈打电话给爸爸,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爸爸笑道:“我43年没回了,前天晚上刚到,怎么就问什么时候回昵?哪有你这么追的?再说,期限为两千月,国家给报销车船费,着那么大急干嘛?” 妈妈笑道:“我本想问问你是不是安全到达只话赶话,就问到什么时候回来了,嘿!真是的!你倒挑起理来了,这样吧,多咱回来由你自己定,我也不再问了。” 这天傍晚,撂下碗筷,母亲呆着寂寞,又拿起座机往富春家打电话:“老张,你在那边挺好昂?我可不是追你哟,什么时候回来都行,不回来也行,只是别忘了借个照相机,买上个胶卷……” 爸爸就跟妈妈学村子里的事儿:“我哥我姐都去世了,现在除了富春,还有一个侄女,一个外甥女。今个2点才吃午饭,这不,2点开吃,吃到5点还没吃完呢!晚辈们都恋恋不舍,想让我多住些日子。我姐死时66岁,外甥女说:“舅呀,我妈生前常念叨您,您知道我妈这么多年有多想您,想了几十年喽,想您您都不来……这回回来了,我妈没了,我终于看到自己的亲舅舅了,怎么就不能多住些日子呢?”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我一听,心里难受,饭也吃不下去了,又给侄子、侄女、外甥女各放下了200元。头一天见面已给了亲属和孩子们钱了,临走时,又给三家的孩子们—人100元。” “在外比不了在家,替换的衣服够不够哎?邯郸的气温比东北暖和不?吃的东西顺口不。” ……有好多家请我去吃包饺子,因为长辈尚健在的就剩一个老婶了,最后定的是老婶家。老婶今年84岁,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平时在三个儿子家轮流住。老婶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事,这跟她一天到晚爱涕乎骂乎有关系。老婶还能认出我来,我说话她直点头。她的丈夫大学毕业,原来是一家煤矿的高级工程师,人已经不在了。” 几十年没回去了,村里变模样了吧?” “河北省省城有一家烟酒专卖公司,在全国设有营业点,我们村就有一家烟酒专卖店。三个店员分别姓常、裴、钱,因村里购买力不高,买好酒喝的人不多,大部分人又抽卷烟,办了一阵子,店里没挣几个钱。有人就说了,你也不看看,咱村营业部让常、裴、钱这三个姓的人做买卖,能不赔钱吗?姓常的女的听说后,便推举他丈夫代她去上班。他丈夫姓张,去后就变成了张、裴、钱,如果再赔钱,那就成了“张赔钱”一自打姓张的去了就赔钱了……” 话还没说完,引得妈妈哈哈大笑起来:“本村的人怎么说都行,你一个老干部可别跟着瞎哄哄,一旦传扬出去,看不惹上麻烦才怪!” “另外,现在结婚随礼的事儿,我看里面有名堂。” “什么名堂?” “你记得不?河北省省政府比中央政府成立得早,省政府下设省税务局。刚解放时,实行供给制。1949年8月1日,省税务局的马局长,要与一位姓卢的女干部结婚,我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去前我只买了副红纸,上写:“贺马、卢二同志新婚之禧”,后叉添了一副对联夹在一起当贺礼,带过去一送就完事了。那时候办婚事,不管来多少客人都去公家食堂吃饭。现在可好,村里有户远亲的孩子举办婚礼,不管谁去,光带张嘴巴去吃可不行,有专门人张罗,你去了就得随礼。我就想了,要不你就别告诉人家,你通知人家出席,就等于让人家往外掏钱。农民种地一年才打多少粮食?手里能有几个钱?城里人做生意赚俩钱也不容易。噢,你们两个人板凳坐到一起了,别人就得来送钱,一天下来,得收取大家多少钱啊?!” 妈妈笑道:“你跟我说行,可不能当着乡亲们说。常说人乡随俗,你43年没回去了,参加一次婚礼,也吃咧,也喝咧,可不就该掏俩钱嘛!不光要掏。别人掏10块,你还得掏20块,别让乡亲们说你抠门,说你去喽光吃不掏,占农民的便宜。” 爸爸临走的那天上午,老婶拄着个拐棍,颤颤巍巍地也来送行:“云沛,要走哇?老天爷呀!没想到我还能活着看见这孩子。云沛呀,你什么时候再回来呀?等再回来我可能就不在了……”说着说着眼泪就出来了。 爸爸也激动了:“婶子,我这次回来,该看的人都看到了。常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就要走了,您老多保重,有什么事让富春打电话给我……” 另有两位80多岁的表姐和叔伯姐,送行时也都有家人搀扶。爸爸在电话里对妈妈说:“哎哟,三位老人在你眼前一站,一哭,一说离世的话,哎哟!那场面揪人心哟!” “村子里还有别的老干部吗?”妈妈又问。 “不算我,一共有两个老干部,我只见到了一个。早些年,这家男的在城里上班,可家属的户口—直在农村。凡有农村户口的,每人可分得五六亩地,这样男方干脆就回了家乡。开春先种茬小麦,一亩地可产800斤麦子,收割后再种茬苞米,虽说粮食产量每年都有提高,可人口也跟着增加。直到现在村里也没有几户台得花钱安电话的,卫生条件也不好,小孩子们身上很脏。”P362-36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