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新视角科普系列丛书
分类
作者 王宁寰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低碳经济”就是全方位的“节能减排经济”,就是创新式“新能源开发经济”,也就是全人类“生存文明经济”。归根到底,也是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本书将围绕“低碳经济”这个话题,探讨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介绍新能源开发在科学技术上的可行性,提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本书编著中尽量采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历史事件、科学发展故事,相关科学知识,从中引导出科学发展的原理,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给读者一些帮助。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低碳经济”这个热门话题,用新视角来观察、分析、解释、介绍:低碳经济与现代能源的关系,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的关系,石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带来的问题,以及未来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利用前景。

本书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角度,通过中国石油开发过程中艰难、卓越的历史,使人们了解到我国石油从无到有,从有到足,从足到缺的发展历程。也使人们认识到,尽管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由于对化石能源无节制的使用和浪费,已经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能源危机与生态危机相伴而行的双重危机已迫在眉睫。

本书指出要解决能源、生态双重危机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低碳经济”。书中主要从科学技术发展角度,介绍能源材料和技术的重要前沿领域,包括核能利用新技术以及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特种水力发电异军突起;核电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的诞生;以及神秘的新能源材料——可燃冰的发现和利用。

本书还指出,“低碳经济”就是全方位的节能减排经济,就是创新的“新能源开发经济”,也就是全人类“生态文明经济”,归根到底是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的经济。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开发“第五能源”——节能减排,同时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我国能源前景依然光明,世界能源前景同样光明。

目录

引言

 何谓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

 低碳经济在中国

能源生态双重危机与节能减排

 三次能源危机

 现代生活离不开石油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道路

 没有石油怎么办 开源节流是出路

 我国节能减排 任重道远

 向节能要能源 开发第五能源

 生态危机与低碳经济

核电迎来发展机遇

 核能与核电

 核能与战争

 曼哈顿工程与“原子弹之父”

 中国核计划与“原子弹之父”

 法国总统为什么愤怒

 锁住“魔鬼”的核反应装置

 固若金汤的核锅炉技术

 核能发电 千难万险

 世界核资源够用多少年

 中国核电急起猛追

 别让“魔鬼”跑出来——核安全问题探讨

 中国“人造太阳”引发世界冲击波

 人造太阳永不落

 为了能源 空前的国际大合作

太阳能取之不尽

 “老天爷”的恩赐——太阳能

 太阳能开发利用的优点和难点

 世界太阳能发展道路坎坷

 多种形式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蓬勃发展的太阳能实用技术

 国外太阳能利用——政策支持力度大

 中国太阳能利用情况不容乐观

风能利用 潜力无限

 “柳堡的故事”已被现代文明遗忘

 风力发电起步早 为何最后赶晚集

 风力发电原理

 欧洲最早开发利用风电

 浙江省内最大的风力发电场投产

特种水力发电 异军突起

 英国“海蟒”波浪能发电高效实用

 波浪能发电原理

 被遗忘的潮汐电站技术

 高山上的“花环”——抽水蓄能电站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后来居上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两个“之最”

让“萤火虫”的闪光照亮整个世界

 “9·11”事件——光与火的较量

 萤火虫点燃农村孩子梦中之光

 居里夫人与第一代自发光材料

 逆向思维 柳暗花明

 萤火虫给予灵感 使他梦“光”成真

 推广道路不平坦 处处篱笆处处墙

 一口吞下新材料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世贸大厦两次爆炸 路明公司扬帆起航

神秘能源“可燃冰”

 “圣胡安”号核潜艇神秘失踪

 神秘的“百慕大”

 都是新能源可燃冰“惹”的祸

 可燃冰的结构和成因

 世界各国竞相开发可燃冰

 中国可燃冰开发形势喜人

 可燃冰开采不当 会引发灾难

结束语

试读章节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不可忘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但是,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在很大一部分官员中,勤俭节约,似乎只是说说而已的美丽的谎言。无论在工作中、生活上,大手大脚惯了,铺张浪费惯了。所谓“再穷不能穷自己,再苦不能苦个人”,成了一些官员为官当政的“信条”。在这样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一些官员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往往不计成本,不论代价,为了在任期内追求个人业绩,常常以高污染换取低收入,以高能耗换取低产出,节能减排只是出现在口头上、文件中。

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和措施,有效地控制能耗水平。到2006年“十一五计划”开始,我国GDP能耗已经降到美国的3.43倍;日本的6.16倍。这是一个极大的成绩。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差很远。也就是说,做一个烧饼仍然比日本多用5个煤球。可见我国节能潜力巨大,任务繁重。

向节能要能源开发第五能源

节能本身蕴藏着巨大财富。国家发政委提出一个观点:“向节能要能源,开发第五能源”。他们把“节约的能源”称作煤、油、气、水以外的“第五能源”,道出节能的重大意义。

是啊,把那浪费的“煤球”找回来,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又可减少大量污染物,何乐而不为?

2005年和2007年,全国人大先后通过《可再生能源法》和《节约能源法》,对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节能技术进步,以及激励措施和法律责任做出详细的规定。有了节能大法,还得各级领导共同遵守和落实执行,点点滴滴,一件一事从身边做起,才能把那“浪费掉的5个煤球”捡回来。中国载人飞船上天,“嫦娥1号”探月卫星完成任务后着陆月球,还有什么困难难倒节能减排工作?

我国“十一五”计划提出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10年在2005年基础上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20%,主要污染物下降10%。这一目标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2007年,我国一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6.5亿吨标煤,比2003年增长51%。4年中能源消费增加一半,生产总值并没有增加一半,这还了得!这种靠浪费能源换来的增长,是典型的败家子作风,不改变不行。中央明确提出,做好节能减排,必须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开创新的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其次,通过节能减排,我国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作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接近世界第一排放大国美国,近年来更是呈高速增长趋势。同时,尽管我国人均排放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但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节能减排作为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有效途径,不仅是我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为全球减缓气候变化做出的重要贡献。

我国产业结构中工业耗能占能源总消费量的70%,大大高于世界各国1/3左右的平均水平。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单位贸易额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均较高。随着贸易顺差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造成的“生态逆差”不断扩大:大量出口产品在国外消费,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环境影响却留在国内,这对我国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很大压力。

到目前为止,情况的严重性,虽未达到饮鸩止渴的程度,但有慢性自杀的味道,不能不警惕。

为了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国家不仅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健全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体系,而且投资十大节能工程,总计500余个项目。2008年4月1日实施的修改后的《节能法》,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这一重要制度创新,有利于扭转一些地区、部门存在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作为消费者,每个人都有责任从身边小事做起,选择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消费者群体的行动将最终形成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生产之问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总之,促进节能减排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只有政府、企业、公众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积极地应对严峻的挑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P25-28

序言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从采集文明过渡到农业文明,再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已有200多年历史。在这些国家里,约有10亿人民改变了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水平,实现了现代化。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没有离开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但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后果: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恶化,引起了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危机。2008年9月以来,世界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到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挑战。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为了应对这三重危机,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一场国际科技竞争、技术革命正在兴起。

综观世界各科技强国的动向,这场技术革命将发生在如下领域: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主的能源技术革命,以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为主的环保技术革命,以纳米材料、微电子光电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为主的材料技术革命,以转基因育种、新型生物能源、干细胞再生医疗、创新药物为主的生物技术革命,以3G手机网络、新一代互联网、传感网、物联网为主的网络技术革命。其他的重要领域还有空间、海洋,以及地球深部的开发利用等。

21世纪的特征是:数字化的世界,知识化的时代,学习化的社会。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文理兼容的、具有知识生产(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运用)能力的开放型人才。

以上观点与角度就是这套科普丛书的视角。

本丛书尝试以新的视角和写作技巧,探索青少年科普读物的创作风格。其特点为:

第一,在选题上:首先选取与经济社会发展、造福民生、改变或即将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等关系密切的技术成果(或领域),重点展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与改变,力争做到具有前瞻性,以促使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与向往。

第二,在创作技巧上:寓知识于故事或事件之中。以故事(或案例)切入主题,展开并加以分析,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融,步步深入,引导读者进入科学胜境,共同经历科学发展的过程。

第三,在传播科学知识上:要求有核心知识点,提出重点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读者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理解科学精神,接受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丛书文字生动,富有情趣。并努力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后记

为实现低碳经济,必须将节能减排、开源节流进行到底。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物、废气排放。开源节流指的是在节能减排同时,必须寻找开发替代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二者相辅相成,不宜偏废。

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功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发展和繁荣做出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中国又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在节能减排和替代能源开发和应用方面,中国起步较晚,相对落后。近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节能减排和替代能源开发应用投入巨大的资金和热情,相继出台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以立法形式推进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在个别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国政府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突出位置,坚定地将节能减排和开源节流进行到底,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2009年10月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