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人物档案》丛书共分九册,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
本丛书具有鲜明特色。一是主要人物都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各方面杰出人物,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二是截取人物经历的某些片段进行描述,主要是对其任期内或其在所领导地区内作出的贡献进行实录,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三是有些人物,如科学家主要描述其科学贡献,在保证体例统一的前提下突出了个性;四是针对主要人物同一时期在许多部门任职,为避免内容重复,在介绍时各有侧重,如中央人民政府成员主要描述其在建设新中国中的贡献,全国政协常委主要描述其在创立新中国中的贡献:五是个别后来犯有严重政治错误或违反党纪国法的人物,对其曾经所作的贡献和所犯错误或罪行作客观介绍。
本书为《共和国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委。
本丛书共分九册。《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收录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成员》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员》收录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主任、各院院长、各署署长、各局局长;《共和国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委;《共和国第一批外交官》收录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部长、副部长、主要职能司正职人员和第一任驻外大使;《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分为哲学社会科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和技术科学部三册,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各学部第一批学部委员;《共和国首任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收录新中国成立初期六大行政区,现存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20世纪80年代后新建海南省、新增直辖市重庆市)党政首任主要领导。
本书为《共和国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
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最早认识革命武装斗争在当时中国历史条件下具有极大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当时党内多数人主张妥协,但毛泽东极力主张反击。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宣布“分共”,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毛泽东被任命为湖南特委书记,主持湖南特委工作。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八七会议之后,中央决定让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领导秋收暴动。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然而,面对强敌,起义军一时间“竟至溃不成军”。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命令各部到文家市会合。9月19日,起义部队先后到达文家市,29日,毛泽东决定在江西永新三湾村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这次改编,开始改变了革命军队中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开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创立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作战,行程1000多里,终于将革命的红旗插上了井冈山之巅。
从毛泽东率军向井冈山进军到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从不足1个团发展到1个师2个团,先后攻克了茶陵、遂川、宁冈三座县城,并建立了这三县的工农兵政府,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局面,一个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地区初步建立起来了。
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实现了井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朱毛红军的会师,大大增强了井冈山地区的武装力量,为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并相继建立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的建军思想进一步明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逐步形成。
随着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也加紧了对根据地和红军的进攻。1930年6月,红四军、红六军、红十二军整编为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称为红军第一军团,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和中共前委书记。8月23日,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同时成立了统一指挥红军与地方政权的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由毛泽东任主席。在毛泽东指挥下,红一方面军独立自主地开展革命斗争,尽可能减轻“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诱敌深入,打破了敌人3次“围剿”,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中央取得统治地位。在“左”倾冒险主义方针的指导下,毛泽东被剥夺了军权。同时,“左”倾错误路线也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丧失。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人员从瑞金等地出发,被迫开始了漫漫长征。
1935年1月,中央红军渡过乌江,解放了黔北重镇遵义,并在此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做长篇发言,对“左”倾错误路线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切中要害的分析,正确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并指明了今后正确的方向。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最危急关头,独立自主地解决了中共中央的组织问题,从而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中央长达4年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与国民党追兵在云贵高原展开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决定性胜利。后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和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移。
实现全民族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1935年5月,华北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危机加重,国内阶级关系发生转变。随着时局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待国民党蒋介石的方针从“反蒋抗日”逐渐转变为“逼蒋抗日”。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共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毛泽东作出了“我们不是正面的反蒋,而是具体地指出蒋的个人的错误”,“又要反蒋,又不反蒋,不把反蒋与抗日并立”的结论,积极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共中央决定派出以周恩来为全权代表,协助张、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从这时起,毛泽东开始集中精力对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概括,完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以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对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拉开了序幕。23日,毛泽东发表了《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提出中国抗战应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坚决抗战的主张。8月22~25日,洛川会议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关于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明确我军应以创建根据地、钳制与消耗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与保存和扩大自己力量等为基本任务;确定我军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实行由国内正规战向抗日游击战的军事战略转变,使游击战争担负起开辟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历史使命。会上,毛泽东被选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8月25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和朱德、周恩来副主席联名发布命令,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改称第18集团军),下辖3个师,并开赴抗日前线。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P2-4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为缅怀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我们特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编写了《共和国人物档案》丛书。
本丛书共分九册。《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收录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成员》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员》收录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主任、各院院长、各署署长、各局局长;《共和国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委;《共和国第一批外交官》收录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部长、副部长、主要职能司正职人员和第一任驻外大使;《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分为哲学社会科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和技术科学部三册,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各学部第一批学部委员;《共和国首任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收录新中国成立初期六大行政区,现存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20世纪80年代后新建海南省、新增直辖市重庆市)党政首任主要领导。
本丛书具有鲜明特色。一是主要人物都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各方面杰出人物,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二是截取人物经历的某些片段进行描述,主要是对其任期内或其在所领导地区内作出的贡献进行实录,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三是有些人物,如科学家主要描述其科学贡献,在保证体例统一的前提下突出了个性;四是针对主要人物同一时期在许多部门任职,为避免内容重复,在介绍时各有侧重,如中央人民政府成员主要描述其在建设新中国中的贡献,全国政协常委主要描述其在创立新中国中的贡献:五是个别后来犯有严重政治错误或违反党纪国法的人物,对其曾经所作的贡献和所犯错误或罪行作客观介绍。
本书部分图片由新华社供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体例特别,其中错误、缺点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共和国人物档案》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