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特殊的少将,一个特殊的党员,一个特殊的袍哥,一个特殊的犯人,一个特殊的教徒,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特殊的道路上,忍受着特殊的委屈。
本书是一部写统战工作者杜重石富有传奇色彩一生的传记文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共密使杜重石(特殊将军的读白)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吴越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是一个特殊的少将,一个特殊的党员,一个特殊的袍哥,一个特殊的犯人,一个特殊的教徒,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特殊的道路上,忍受着特殊的委屈。 本书是一部写统战工作者杜重石富有传奇色彩一生的传记文学。 内容推荐 他——是杨森的秘书,是二十军驻上海、成都办事处的少将处长,是延安抗大的学生,是秘密的共产党员,是贺龙的政治代表。 他——学的是艺术,干的是政治,当的是袍哥大爷,做的是党的统战工作; 他——坐过国民党的监狱,也坐过共产党的监狱,铁骨铮铮,虽九死两无悔,历史最终证明他无罪; 他——本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晚年居然成了虔诚的的基督教徒;目的是通过宗教来唤醒人们的良知,绝不是为自己进天堂; 他——是一个特殊的少将,一个特殊的赏员,一个特殊的袍哥,一个特殊的犯人,一个特殊的教徒,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特殊的道路上,忍受着特殊的委屈。 目录 第一章 杨森提携的后辈 一、讲闲话引出话头 二、军部秘书兼一中校长 三、杨森和他的二十军 四、杨森的“后宫” 第二章 二十军夹缝中求生 一、文武全才的夏旅长 二、二十军的处境 三、第一次联合共产党 四、联合之后的反复 第三章 川军一瞥 一、神仙师长刘从云 二、别动队的下马威 三、杨森投靠蒋介石 第四章 上海抗战 一、开赴前哨阵地 二、二十军上海抗战 三、新防区安庆城 第五章 延安观光 一、未曾入境先问俗 二、耳目一新的感受 三、首次谒见毛主席 第六章 抗大留学 一、窑洞大学见闻 二、宣传工作中的政治偏见 三、成为秘密特别党员 四、再谒主席,辞别朱总 第七章 摸索前进 一、留在成都,不去湖南 二、旧瓶新酒“蜀德社” 三、参与倒王反蒋活动 四、禁止袍哥活动的风波 五、两起暗杀案 第八章 龙门阵战术 一、政治大论战 二、蔡文娜之死 三、引导高层次会见 四、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五、尽力反驳反苏反共言论 第九章 《大义周刊》大义凛然 一、蒋介石的花招 二、蒋介石要杀刘文辉 三、抗战惨胜谈民主 四、《大义周刊》的诞生 第十章 牢狱之灾 一、李公朴、闻一多追悼会 二、拘留所中读《正气歌》 三、拘留所黑幕 四、“取保释放”真相 第十一章 从地下到地上 一、当起书店老板来 二、冒牌的军事专家 三、民革中央特派员 四、策动川军将领反蒋 第十二章 贺龙的政治代表 一、二十军金堂起义 二、秉性耿直惹麻烦 三、四川的另一个民革组织 四、出走北京 第十三章 走下坡底层挣扎 一、激流勇退 二、谋生之路 三、北京之旅 四、错划“右派” 第十四章 奠须有的反革命 一、意外入狱 二、法庭上的申辩 三、因写诗而加刑 第十五章 囹圈生涯 一、劳改第一年 二、一线生机 三、劳改队“文革”见闻 第十六章 虽九死终无悔 一、新生之后,劳燕分飞 二、特赦公民,家破人在 三、时来运转,政策落实 四、热爱祖国,上书市长 五、通过宗教,劝人为善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杨森提携的后辈 1931年,四川广安人杜重石,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毕业后,凭他父亲与杨森的深厚世谊,杨森任命他为二十军军部秘书。从此,这个本来学艺术的学生,进入了军政圈子,在坎坷的道路上艰难地颠簸了一生。 本章叙述他是怎么进的二十军,二十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其军长杨森是怎样的一个人。同时也介绍了杨森这个妻妾众多的军阀如何生活。 一、讲闲话引出话头 四川古为巴蜀之地,川东为巴国,川西为蜀国。据《人民日报》1988年11月19日的考古发掘报道,早在两百多万年前,就有人类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所以这里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四川省原是我国各行省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行省,有人口一亿一千多万,将近我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四川省分为四川和西康两个省。整个西南地区共分四川、西康、云南、贵州四个省。当时西南地区川、康、云、贵四省一共七千万人口,四川就占了五千万。半个世纪来,我国总人口翻了一番,四川省的人口相应的也翻了一番。 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这个直辖市可不比一般,下辖19个区,17个县,4个自治县;全市面积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人口3.144万人。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几乎把原来的半个四川省、至少是罄个川东划出去了。 四川不但在西南四省中人口最多,物产也最丰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但是这个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其实只富了一个“川西坝子”,而川东和川北的山区,则十分贫穷。早先,老百姓连穿衣、吃饭都有困难。 1949年11月,笔者是二野三兵团进军大西南接管部队的成员。我们行军路经川东酉阳、黔江二县的交界处,当时天降大雪,无法继续前进,得到命令:就地宿营。我们一个班,在公路边不远的半山坡上找到一家老乡,就在那里住下。进门不久,就发现这家人家夫妻两口子只有一条能遮羞的裤子,需要见人或外出的时候,两口子倒换着穿;一个五六岁的小儿子赤条条一丝不挂地站在大门口看雪;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因为既没有衣裳也没有裤子,只好躲在床上不露面,后来见她像猫似的溜下床来上厕所,才发现她身上也是赤条条地一丝不挂。再看看他们的床上,除了茅草之外根本无所谓被褥。问问孩子,只知道吃苞谷,根本不知道大米饭是什么东西。于是全班同志纷纷解开背包,拿出不多的替换衣裳来“武装”了这一家四口。“解衣衣人,推食食人”之余,得知这家人家已经四个多月没尝到盐味儿了,又把随身带的食盐给了他们小半碗。全家人感激涕零,几乎给我们下跪。 第二天出发,一路上经村过庄,所见到的大人孩子包括姑娘、媳妇儿在内,身上挂的全是“烂巾巾”,也就是无法再补的破布片。于是大家再次解开背包,以至许多人自己也“穷”得只剩下身上的一套军装了。 这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贫穷的百姓,而且是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公路边儿不远处。同是一个四川,贫富悬殊竟有如此之大!后来我把自己的亲眼所见讲给许多人听,居然还有人不相信这是真的! 广安县,在四川省东部,距离成都约二百公里。这里是邓小平的故乡,也是杨森的故乡。清代以前属顺庆府管辖。辛亥革命后废顺庆府,改名南充,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属南充地区管辖。1993年7月设立地区,1998年7月撤地设市,下辖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代管华蓥市。面积6344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是四川省毗邻重庆市最近的一个地级市。这里地处山区与盘地的缓冲地带,没有太高的山,但也没有广阔的平原,县境内以丘陵为主,历代以来,县城都建在半山坡上。有一条渠江,从东北往西南流经全境,到合江与嘉陵江汇合后注入长江人海。物产和生活尽管比不上川西,但比山区还是富庶一些。 据清代《广安县志》记载:“广安厥土饶沃,无旷土,无闲田,无沃瘠之别,无水旱之忧。树以桑麻榆枣,畜以牛马鸡豚,植以葱韭蔬果,延以瓜瓠(hu户)薯葛。广安物产富饶,凡山林竹柏之材,原野羽毛之族,陂池鲢介之虫,水陆草木之实,岩洞药石之宝,畜产皮角之富,兼而有之。兹地所产之稻米‘苞谷香’尤滋润,号称金羹玉版;所出之蚕丝品质特优,黄白莹然;所织之寅(cong从)布,汉赋有载,谓为筒中黄润,一端数金。” 蜜布,指寅城所织的布。川东古为“巴国”,有寅族人在今天的广安地区建寅城。公元前316年,巴国被秦所灭,改寅城为宕渠县,属巴郡。五代改名始安;隋代恢复寅城旧名;唐代改名渠江;宋代改名广安,沿用至今。 本地人为本县修县志,不免要自夸儿句,实际上广安的天时地利,都不如县志上写的这样好。 处于丘陵地带的广安县,山坡一般都比较平缓。即便是石山,也很少有突兀而起的崇山峻岭。山虽然大都是土山,可惜土质较薄,不利于草木庄稼生长。但是每个山顶,几乎都有一棵黄桷树孑然独立,树干挺拔,枝叶茂盛,树冠伸张,远看幢幢如华盖。 黄桷树又名黄葛树、大叶榕、黄桷榕,为桑科黄桷树属高大落叶乔木。其茎干粗壮,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枝杈密集,大枝横伸,小枝斜出虬曲。树叶茂密,叶片油绿光亮,寿命很长,百年以上大树比比皆是。它喜光,耐旱,耐瘠薄,有气生根,适应能力特别强。在四川,几乎到处都有黄桷树生长。奇怪的是:广安县的每个山顶,总是只长一棵黄桷树,很少有两棵并排的。因此有“识者”说:广安县要出几个大人物,不过他们只能各立山头,独霸一方,互不相关,互不统属云云。 这话也许不错,因为广安县确实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大家都知道邓小平是广安县人;年纪稍微大点儿的,可能也知道广安县还出过一个杨森。他们两个。也可以算是互不相关,互不统属的大人物吧。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