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铁娘子撒切尔(二战后英国中兴之魂)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松林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铁娘子传记的经典权威之作;名家编著、深度解读、全方位立体展现走下神坛之后“有血有肉”的撒切尔夫人。

她,出生于小商小吏之家,却在素以讲究门第、资历的英国政治界步步为营、独领风骚,创下了英国首相连任三届,并以她的名字命名一个时代的记录。

“混乱处我们带来和谐,错误处我们带来真实,怀疑处我们带来信任,沮丧处我们带来希望。”她所开创的主义和革命,她所缔造的时代,仍在和继续影响着英国。

2013年4月8日,这位伟大的女人为她传奇的一生画上了终止符。

《铁娘子撒切尔(二战后英国中兴之魂)》的作者是吴松林。

内容推荐

《铁娘子撒切尔(二战后英国中兴之魂)》参考了撒切尔自传回忆录、现代撒切尔传记、社会舆论评价等资料,精心编撰,剔除政治枯燥数字和条文陈述的部分,还原撒切尔从童年时代价值观雏形到青年时代步入政坛政治哲学构建过程、到当选为保守党领袖并最终成为首相的思想经历,力求给大家展现“铁娘子”立体而鲜活的一面。因为她“不是一座纪念碑,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铁娘子撒切尔(二战后英国中兴之魂)》的作者是吴松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政治已融进了我的血液”

1、“我出生在一个讲求实际、严肃认真、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

2、“我和我父亲的共同兴趣也许是对政治知识和公众事务的渴望。”

3、“我的本性和教养注定我是一个‘真正的’保守党人。”

4、“我把时间越来越多地用于和平时期的活动,政治活动是其中的一项。”

5、“工作后,我立即加入了当地的保守党协会,积极参与党的各种活动。”

第二章 “我的婚姻就是幸福的。”

1、“女公爵”与“玛格丽特大婶”的由来

2、“就这样我邂逅了丹尼斯。”

3、“我将如何兼顾家庭生活与政治很快变得更加现实了。”

4、卡罗尔说“母亲一生中的最爱只有两个:一是唐宁街10号,二是父亲丹尼斯。”

第三章 举止迷人、思路清晰、极具说服力和战斗性的演讲

1、议员演讲首战告捷“公共团体法案”

2、爱德华?希思“一旦她进入影子内阁,我们就再难把她赶出去了。”

3、“阁下,我来向你挑战。”

4、出任党魁——男人中女领袖

5、“铁娘子”的雅号

第四章 一主唐宁街

1、“从大选获胜的狂喜到面对英国经济问题,就像狂欢一夜后面对幻灭黎明的到来。”

2、组阁“给我6个好汉,我就一定会征服一切。”

3、绝不退让“要变随你便,女士不会变。”

4、进入外交风暴圈(西方和非西方国家)

5、马岛战争“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我代表执政党向议会提出:向阿根廷宣战。”

第五章 二主唐宁街

1、为连任而作的努力,民众呼声“宁要铁娘子,不要纸糊的男人。”

2、胜出“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我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彻底的改革是必需的。”

3、未雨绸缪成功对抗英国煤矿业罢工

4、布莱顿爆炸案“那些想杀我的人把炸弹放错地方了。”

第六章 三主唐宁街

1、上演三连任的“帽子戏法”

2、 超出预期的大幅度社会改革

3、货币政策:浮动与固定利率之争

4、对欧盟“NO! NO! NO!”

5、泪别唐宁街“我永远不会原谅那些人(党内背叛者)。”

第七章 “铁娘子”中国之行

1、携马岛凯旋之威初访中国

2、遭遇邓氏强硬,艰苦22轮谈判

3、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香港问题在他(邓小平)手中打开了症结。”

第八章 下野不“下线”

1、“我不是纪念碑,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2、欧债危机与意识形态论战的回归——撒切尔是对的

3、沉默而真实的影响力“她撕裂了英国”

后记 永远的贵族

附录 撒切尔夫人大事纪年表

试读章节

在罗伯茨家里,有很好的阅读氛围。罗伯茨先生戴着一副角质架的眼镜;他靠做礼拜和阅读书籍来丰富他的头脑。他广泛阅读政治类书籍,平时还爱看传记和历史方面的书。从传记到历史及政治,他阅读能碰到的任何一本书,但是从不读小说。当玛格丽特稍大些时,每星期六通常要去图书馆,走大约半英里的路程,为她父亲选一本新书,为母亲挑一本小说。

玛格丽特的母亲是一位勤劳严谨的英国传统女性,她吃苦耐劳,操持家务,是一位贤妻良母。同时,她又非常能干,结婚之前做过裁缝。结婚后,她既要在杂货店里干活,还要操持家务,照顾丈夫和女儿们的生活。罗伯茨夫人对丈夫惟命是从。她总是将她的头发束成一卷并全撩在后面,衣着穿戴整洁简单。她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女人,十分仁慈,从不张扬。

在这样的家庭的熏陶和教育下,玛格丽特从小就表现得极为自律。她学习勤奋,5岁时就被送进初级小学念书,但不是送到附近的公立学校,而是送去离家较远的亨廷顿托尔路小学,每天来回四趟,要步行4英里多的路。她每周还要去上三次钢琴课。班上有40个孩子,两两一桌按照机械的方法学习。在她那个年龄的孩子当中,玛格丽特是比较聪明的学生,不久就被推为榜样。玛格丽特回家是不允许玩孩子的游戏的,必须认真做功课。她被寄予很高的期望,父亲不能容忍她说“我不会”或“这太难了”之类的词。11岁时,玛格丽特通过了县中学的奖学金考试,正式升人凯斯蒂文女子中学,这是一所在萨顿路上的地方语法学校。

玛格丽特的家境好起来以后,父亲罗伯茨也成为了格兰瑟姆镇的议员,他请了两名助手来协助他管理商店,还雇了一人替他在市镇边上的小邮政支局做事。那时的街头商店购进货物,不像现今的商店那样是已经包装好了的成品,而是大袋大袋的面粉和糖、小扁豆、豌豆干和大麦粉粒,成桶的糖浆和果酱,成箱的茶叶、成包的咖啡豆、成听的饼干和水果干,整块的黄油、人造黄油和猪油等等,都是散装运进商店的。店主还须进行重新分割、称重、包装,每样东西必须非常仔细地过磅、计量,然后装入较小的容器和褐色的纸袋里。罗伯茨家的孩子们也经常在后院的库房里帮忙。店铺里始终离不开人,因此全家人很少能够坐在一起吃顿饭。这种缺少真正的家庭生活而又能保持家庭的紧密性的情形很少见,当以后玛格丽特成为一个有职业的妻子和母亲时,在自己的家庭里她也重现了这种情形。

公假日成了玛格丽特难得的节日,那天的下午一家人常常乘车旅游,到诺丁汉看一场电影,或者在圣诞节看一场童话剧。她也盼望海滨消夏,但不像公假日,商店还是照常营业,所以双亲只得在不同的时间休假。在学校放假期间玛格丽特和姐姐穆里尔通常和她们的母亲一起外出一星期,住在城里某个供伙食的旅店,在那里她们自己动手做饭。与此同时,艾尔弗雷德则是在下半年遇到滚木球比赛周时才休假。罗伯茨夫人操办家里所有的煮饭烧菜工作。她一星期要做两次面包,一次是在星期四下午,每逢周四打烊时间较早;另一次是在礼拜天早晨,这是她惟一的休假日,那一天天一亮她就起床,赶在做礼拜前把面包做好。她每天工作很长时间,要管理家务和商店,要熨洗衣服,不用说还要为两个女儿缝制衣服。此外,她还要花时间参加“妇女扶轮社”的活动和教会活动。

玛格丽特从未纵情享受过属于孩子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商店后院没有花园可供玩耍,也没有车子可骑,这不是因为她父亲买不起花园和自行车,玛格丽特渐渐长大了,她父亲变得越来越富有,有了两家商店,生意兴隆。但他花钱总是小心审慎,每一便士非得花在点子上。家里没有热自来水,没有洗澡间和室内盥洗室,热水得靠人提到浴盆旁。罗伯茨先生和他的妻子在家虽这么节俭,对别人则很慷慨。除有时捐一些钱给扶轮社俱乐部(艾尔弗雷德当过一年的俱乐部主席),罗伯茨夫人还送一些面包和糕点给穷苦人,两个小姑娘也受命把多余的钱奉献给教会慈善机构。玛格丽特曾回忆道:“大人们一直鼓励我去实际地帮助别人,而不是仅限于对经济情况较差的人只在公开场合表示一番同情和进行一番抗议就算尽了义务。这是在逃避义务、是在推卸责任。随时准备把你微薄的收入掏出一部分来救济人,这才是关键。”

礼拜天一整天都是在教堂度过的。在大部分礼拜天,玛格丽特和穆里尔要在从家到芬金街的卫理公会教堂之间往返四趟做礼拜,每次要走10分钟左右。上午10点上主日课,一小时后与双亲一起做早礼拜;然后回家吃午饭,下午2点30分再上主日课,有时玛格丽特负责主日课钢琴伴奏;最后,在晚上6点做晚祷。

礼拜天任何报纸和娱乐用品是不许进屋里的,当然也不准两个小女孩与朋友们玩耍,甚至不许玩纸牌或蛇与梯子的游戏。外祖母菲比·史蒂芬森甚至不让姑娘们在礼拜天做针线活。这是一个侍奉上帝的日子,这个日子是用来进行宗教意义的反思和讨论的。

艾尔弗雷德·罗伯茨是一个“获许在当地布道的教友”(在圣公会被称为“业余传教士”),在星期日,他通常都要到邻村走访。开始,他常骑马或徒步去,后来教会考虑到他是这个地区最受欢迎的两个教友之一,便派给了他一辆出租汽车。他是一个优秀的雄辩家但缺乏创见性,具有一种能发表长篇演说而几乎不用讲稿的稀有才能,这一天才他遗传给了小女儿。P5-7

序言

这是一个传奇的女人,当你听到她的名字时,随之想到的还有“铁娘子”“撒切尔主义”“撒切尔革命”“撒切尔时代”等一系列专属于她的概念名词——玛格丽特·撒切尔。一个创造了英国历史上最多第一的人。

她是英国保守党这块“男人的天地”里的第一位女领袖;

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她是连任;届、长达11年,本世纪任期最长的首相。

她更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因其所推行的政策而被冠之以“主义”和“革命”的首相。

玛格丽特·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镇的一个小杂货商人的家庭。1979年至1990年,她担任英国首相11年。她出身平民,从最底层的贫民窟中走出来,靠着自身不断的努力和顽强的奋斗,终于在英国这个讲究门第、资历的国度里,在被视为“男人的领地”的政治领域里,一步一步沿着成功的阶梯攀登,最终达到权力的巅峰。她和她领导的政府在英国刮起了一场“撒切尔旋风”,挽救了战后英国衰颓的经济、稳固了战后英国日趋没落的国际地位,使英国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受她的父亲艾尔弗雷德·罗伯茨——一位从食品杂货商人发家成为格兰瑟姆市市长的保守派人士的影响,撒切尔夫人从青少年时代就对政治有了浓厚的兴趣。她在自传《通往权力之路》里写道:“我的本性和教养注定我是一个‘真正的’保守党人。”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她对政治的热情甚至超过了对她本专业化学的热情。不久她参加了保守党协会并成为主席,18岁时她说,“政治已溶进了我的血液”。

参加工作以后,她更是将大部分时间用在政治活动上,参加保守党的会议、辩论、群众大会等活动。1948年保守党年会上她因代表牛津毕业生保守党协会发言影响巨大,被当时保守党领袖米勒提名为达特福选区的议员代表。

后来的政治生活中接踵而来的竞选失败没有使她灰心气馁,她不断地努力,终于在34岁时(1959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名女议员。随后,在长达20年的岁月里,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经历工党与保守党的不断的权利争夺和保守党内部的领导权力争夺中,她终于胜出,入主唐宁街10号,成为英国的第一位女首相。

从平民姑娘到首相,这期间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当撒切尔夫人功成名就时,有记者问她,她的成功是否得益于欧洲正在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她说,有些妇女在被解放之前就已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是的,她完全有资格这么说:她的成功完全是她自强不息、对政治贯穿始终的热情和坚持不懈为之奋斗的惊人毅力与决心带来的。她更是一位知行合一的政治哲学家,她和她领导的政府所开创的“撒切尔革命”“撒切尔主义”,完全是她一生所秉持的哲学思想的应用,而不仅仅是行政纲领的履行。

在熟知她的人眼里,玛格丽特并不是一个十分聪颖的人,但她的勤奋、毅力和勇气却弥补了这一点。她行事果断,看问题直指核心,在她执政生涯的11年里,她以绝不退让、百折不挠的“铁腕”作风推行她所坚定信奉的政治哲学。人们评价她,说她是“男人中的女领袖”,是一位“铁娘子”。

诚然,我们在关注她的政治成就的同时,会不自觉地忽略她也是一位优雅的女士,一位贤妻、一位慈爱的母亲。但她的成功之处则在于她十分擅于将自己身为女性的优势融入到她的政治生活中。她的细心和亲和力、她在面对一群男人时侃侃而谈有理有据所展现的女王般的魅力,就算是那些最固执最刻板的保守派上层领导人都不得不为之心折!据她的同僚回忆:一次,撒切尔和经济大臣因预算问题争执不下。随后的一个晚上,撒切尔喝了些酒回到唐宁街,发现经济大臣们开闭门会议,撒切尔推门而入,踢掉鞋子,盘腿坐下,接着说:“先生们,现在我们就把这件事解决了,怎么样?”这位官员称,当时的撒切尔“如女王面对群臣般气势强大”。内阁大臣们窃窃私语“她非常性感”。而事情就按撒切尔的意思解决了。

在男人的世界里搏出一番前程,人们普遍会把撒切尔想象成是个比男人还要男人的怪胎,但事实上,她却将世俗观点中自己的性别弱势巧妙地转化为了自己的优势。然而,倘若你就此把她想象成花瓶的角色,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撒切尔当政期间,运筹帷幄、步步为营,总是能在最关键的时机,抓住最有利的机会,给对手以致命一击。她针对战后英国社会的“百病缠身”,开出自己的改革处方,并坚定不移地推行,当遇到挫折,社会舆论期待她会转变时,她说:“那些期待u型大反转的人,我只有一句话奉上:要变随你便,女士不会变。”在英国内政上,她醉心于维多利亚时代价值社会的重建,为此她不惜一切代价地抑制工会的权力,消灭国有企业,推行私有制,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推行新的货币政策。这一切在后来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英国社会经济逐渐好转。

在国际上,撒切尔与美国总统里根一同出演了“南北乱世情”,两人联手将“大棒与金元”政策诠释得淋漓尽致;单方面撒切尔与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也保持了亲切友好的关系,说“有机会可以和他一起做生意”。面对与英国国家利益有直接冲突的阿根廷,她则毫不犹豫地下令开战。马岛战争胜利后,她意气风发挟战胜国之余威来到中国,试图以“撒切尔旋风”迅速果决地解决中英香港问题,不幸的是,她遭遇了“邓氏强硬”让她铩羽而归。最后中英经过22轮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创造性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开国际先河,让她再一次在国际政坛上大放异彩。

人们惊叹于她的辉煌,但也慨叹于她的黯然落幕——撒切尔遭遇其政治事业上的“滑铁卢”之役,则是其对于当时的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她坚持自己独特的判断,尤其在关于欧盟一体化的问题上,她与她所在的政党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并因此遭到了严重的背叛,被迫受“逼宫”下台。

诚然,撒切尔并非完人,世人对她赞成支持者有之,唾骂指责者有之,但正如她自己所说争议是其形象的一部分,而且无可否认的是,在她以后的英国执政党,无论是工党还是保守党,都在并将继续受她的政策影响。她无愧于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名伟大的女性。

本书参考了撒切尔自传回忆录、现代撒切尔传记、社会舆论评价等资料,精心编撰,剔除政治枯燥数字和条文陈述的部分,还原撒切尔从童年时代价值观雏形到青年时代步入政坛政治哲学构建过程、到当选为保守党领袖并最终成为首相的思想经历,力求给大家展现“铁娘子”立体而鲜活的一面。因为她“不是一座纪念碑,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撒切尔原话)。

徐玲玲

2013年4月17日 北京

后记

2013年4月8日的早晨,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Hilda·Thatcher)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其新闻发言人蒂姆·贝尔爵士透露,撒切尔夫人离世时“很平静”。贝尔表示:“马克和卡罗尔极其悲痛地宣布母亲在今天早晨中风后平静地辞世。”

英国首相府“唐宁街10号”对外宣布,撒切尔夫人的葬礼不是国葬,不过,葬礼规格将同英女王的母亲以及王妃戴安娜一样。此外,遵从撒切尔夫人的遗嘱,她的遗体将不会供民众瞻仰。撒切尔夫人生前希望,她离世后,民众不要赠送鲜花,而代之以向医疗和慈善机构捐赠。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将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随后予以火化。

英国当地时间2013年4月15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在英国伦敦举行预演。据悉,正式的葬礼将于周三2013年4月17日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目前有多名国际政要确认将出席。

英国首相府此前公布的葬礼细节安排,撒切尔夫人的灵柩将于2013年4月16日被运送到国会大厦内的圣玛丽教堂,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这个仪式并不公开,只有撒切尔夫人的家人和英国两院高层参加。灵柩将在那里停放一夜。

……

撒切尔女爵阁下,OM,PC,FRS(1992年6月26日—1995年4月22日)

撒切尔女爵阁下,LG,OM,PC,FRS(1995年4月22日—)

国内荣誉

女嘉德爵士(Lady of the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LG)

功绩勋位(Member of the Order of Mefit,OM)

枢密院顾问官(Member of Her Majesty’s Most HonourablePrivy Council,PC)

皇家学会会员(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FRS)  卡尔顿会(Carlton Club)荣誉会员(该会唯一女会员)

外国荣誉

总统自由勋章(Presidential Medal 0f Freedom)

共和党参议员自由勋章(Republican Senatorial Medal of Free—dom)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袖、伟大的首相和伟大的英国人。”

——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

“人们将铭记撒切尔,不仅因为她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更在于她是女性通往权力殿堂的先锋,为众多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德国总理默克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6: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