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编著的《中国古文字学通论》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为古文字学基础,讲述汉字研究的历史概况、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古形、古音、古义。下编为古文字学专题,讲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铜器铭文、战国古文字。书中附有大量的古文字图表,并对一些著名的甲骨文、铜器铭文、战国刻辞、玺印名篇作了释读。本书既适合作大专院校的古文字学教材,又适合作古文字、书法爱好者的入门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高明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高明编著的《中国古文字学通论》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为古文字学基础,讲述汉字研究的历史概况、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古形、古音、古义。下编为古文字学专题,讲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铜器铭文、战国古文字。书中附有大量的古文字图表,并对一些著名的甲骨文、铜器铭文、战国刻辞、玺印名篇作了释读。本书既适合作大专院校的古文字学教材,又适合作古文字、书法爱好者的入门书。 目录 序言 上编 古文字学基础 第一章 汉字研究的历史梗概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汉字研究 一 对汉字起源和字体结构的探讨 二 有关汉字的专门著作 第二节 秦始皇时期的“书同文字” 一 对汉字形体的规范整理 二 隶书的创立 第三节 两汉时期的字书与辞书 一 西汉时期的字书 二 东汉时期的字书 三 两汉时期的辞书 四 今古文学之争对文字学的影响 第四节 三国至隋唐对汉字的研究 一 魏晋时期的字书和辞书 二 纠正流俗刊正字体的措施 三 唐代的“字原学” 四 汲冢竹书及石鼓文的发现 第五节 两宋时期对汉字研究的贡献 一 二徐对许慎《说文解字》的复原 二 金石学的兴起 三 “六艺文字”的搜集和著录 四 隶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五 “六书”的研究 六 宋代编撰的字书 七 宋代的辞书 八 宋代的韵书 第六节 元明时期关于汉字的研究 一 元明时期对“六书”的研究 二 明代的字书 三 明代陈第对上古音韵学的创兴 第七节 清代古文字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 上古音韵学的建立 二 对《说文解字》研究的重要成就 三 清代金石学的发展 四 商代甲骨文的发现与罗、王的学术活动 第二章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一 汉字同汉语的关系 二 历史上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 1.仓颉造字说 2.文字始于结绳说 3.起一成文说 三 原始氏族社会晚期的陶器符号 四 汉字起源于原始图画 第二节 汉字的发展 一 从“象形”到“形声”的发展过程 二 汉字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汉字的古形 第一节 研究汉字形体的传统理论——“六书” 一 指事 二 象形 三 会意 四 形声 1.“亦声”说 2.“省声”说 3.“复形复声”说 五 转注 六 假借 第二节 古文字的形旁及其变化 第三节 意义相近的形旁互为通用 第四节 汉字形体的简化与规范化 一 汉字形体的简化 1.变图形为符号 2.删简多余和重复的偏旁 3.用形体简单的偏旁替换形体复杂的偏旁 4.截取原字的一部分代替本字 5.用笔划简单的字体更代笔划复杂的字体 二 汉字形体的规范化 1.汉字结构的自然规范 2.秦朝李斯等对汉字形体的规范整理 第五节 古文字的考释方法 一 因袭比较法 二 辞例推勘法 三 偏旁分析法 四 据礼俗制度释字 第四章 汉字的古音 第一节 语音学常识 一 元音和辅音 1.元音、半元音和复合元音 2.辅音 二 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清音与浊音 1.送气音与不送气音 2.清音与浊音 三 传统音韵学所谓的“五音”和“七音” 四 声母和韵母 五 声调 第二节 中古音韵 一 反切和双声叠韵 二 中古音的声纽 三 中古音的韵部 四 等韵和四呼 第三节 上古音韵 一 上古声纽的考定 二 上古韵部的考定 三 对转、旁转和声调 四 关于上古音韵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第五章 汉字的古义 第一节 训诂的意义和源流 一 训诂的意义 二 训诂的源流 第二节 训诂学的主要方法 一 形训例 二 义训例 三 音训例 四 以共名训别名例 五 以雅言训方言例 第三节 训诂学要籍简介 一 《尔雅》 二 《小尔雅》 三 《广雅》 四 《释名》 五 《方言》 六 《急就篇》 七 《说文解字》 下编 古文字学专题 第六章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 第一节 商代甲骨文 一 商代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 二 关于甲骨的整治、钻凿、占卜与刻辞 三 甲骨文的语法 1.词类 2.句法 四 商代甲骨文的分期 1.世系 2.称谓 3.贞人 4.贞卜事类 5.文例和句型 6.字形与书法 五 商代甲骨文选读 1.第一期甲骨文 2.第二期甲骨文 3.第三期甲骨文 4.第四期甲骨文 5.第五期甲骨文 第二节 周代甲骨文 一 周代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 二 周代甲骨文选读 第七章 商周时期的铜器铭文 第一节 商周时期的铜器和铜器铭文 一 商周时期的铜器 1.烹饪器 2.盛食器 3.酒器 4.水器 二 商周时期的铜器铭文 第二节 商周时期铜器铭文研究概况 一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二 关于铜器铭文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周代铜器铭文断代和分区 一 西周铜器铭文断代研究 二 东周铜器铭文的区域特征 第四节 商周时期铜器铭文选读 一 商代铜器铭文选读 1.我作父己□ 2.□作父乙段 二 西周铜器铭文选读 1.利段 2.天亡段 3.舸尊 4.大盂鼎 5.令彝 6.过伯段 7.□□ 8.静□ 9.墙盘 10.□钟 11.舀鼎 12.虢季子白盘 13.周王□钟 14.小克鼎 15.师嫠□ 16.师兑□ 三 春秋、战国时期铜器铭文选读 1.秦公段 2.国差□ 3.鲁大司徒□ 4.□公平侯鼎 5.许子妆□ 6.□侯□ 7.曾姬无恤壶 8.陈侯午敦 9.中山王□壶 第八章 战国古文字资料综述 第一节 载书 一 侯马载书的种类、内容和出土情况 二 侯马载书之研究 三 侯马载书选读 1.宗盟类载书 2.自誓于君所类载书 3.纳室类载书 第二节 战国兵器刻辞 一 韩国兵器刻辞 二 赵国兵器刻辞 三 魏国兵器刻辞 四 秦国兵器刻辞 五 燕国兵器刻辞 六 齐国兵器刻辞 第三节 战国玺印 一 玺印的起源 二 古玺的研究 1.古玺的搜集和著录 2.古玺的形式和钮制 3.古玺文字的款式 4.古玺的时代 三 战国玺印选释 1.齐国官私印 2.楚国官印 3.燕国官印 4.三晋官印 5.战国私印 6.箴言、吉语印 7.肖形印 8.齐国陶文 9.秦国陶文 结束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