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随性随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卫军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随性随行》是作者张卫军的随笔作品集。这些作品是作者随着个人的性致、性情、兴趣在漫游行走中随意留下的一串轨迹。它们面广而阔,意深而远,形精而短,大至社会,小到草木,只要成文,无不在作者的笔下形成一篇篇美文。读这些文章,我们会遇见一种思想的碰撞、心灵的对话甚至愉悦的享受。

内容推荐

作者张卫军自幼喜爱文学,军旅生活十多年,经历人生的许许多多,现任职于中国银行南通分行办公室,看书、旅行、写作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性随行》是其随笔集,随性、随行、随情,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情感的美丽、自然的美丽、各地游记的美丽,构成生命过程中最美的风景。全书语言朴实,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可读性。

目录

思者 智者 诗者

宽窄巷子悟宽窄

感觉幸福

关于生死

内心开放与柔和

淡然

初五闲谈

春的思考

等待

佛地拜佛祈平安

歌乐山阅读信仰

蛋是自己生的

寂寞但快乐着

春雾春梦

泥瓦匠的惬意生活

明年

茅山悟道

立夏怀春

啬园秋歌

上善若水

碎荷

呼唤坦诚

清明梦

人生三宝

秦淮应是孤月

曲阜怀想

生命的姿势

年昧中说随性随行

向往灵魂之旅

让生命静静开花

养生先养性

油菜花开的季节

宇宙不圆满

知己

城市素笺

古韵悠悠

父亲

干杯,老白

古巷童趣

村童鱼趣

过年

魂牵梦萦的故乡

叠石桥

冬至

舅舅

生命的闲言碎语

外婆的一亩三分地

生命如钟

即将逝去的老宅

回忆童年

沙地人

与阎王爷的战斗

军号嘹亮

难忘军营

茅屋为寒风所动

“狼院”轶事

老战士情怀

蟹趣

欺乃乌镇听梦声

都市·农夫

祭拜敖包

安乐巷拜谒朱自清故居

德天听瀑

海南,我来了

界碑前的怀想

开封印象

江南猗猗古猗园

黄土地的声音

曼妙长调生活之爱

外婆粽,朱家角

清凉青岛

双桥面馆

听歌,四方街

仙居乡野

幸福像山歌一样

仰望青冢忆昭君

亚龙湾之声

约会草原

镇远的性格

映秀永在

在埃及博物馆

走近拉卜楞

重庆真好

茨菰烧肉,简单的幸福

海门羊肉

背篓人家

两来风辣汤,舌尖上的徐州

极乐滋味

绿杨城郭醉东风

美味户部巷

清香绮梦茄韵浓

柔情似水——冬天里的一碗羊汤

童年的味道

麦香的记忆

坡子街·火宫殿

味道不老,人不老

乡村味道

草头咂咂幸福长

品味残荷

独抱浓愁无好梦

野趣

茱萸湾畔读乌声

城市走向农村

菊花残满地伤

离天很近的地方

乱红飞过秋千去

青花瓷

梦游黄河

秋风秋色秋醉人

黄菊花开了

用美丽说话

莲花落后非荒凉

秋天的遐思

散步的鱼

石榴花开

思念飘雪

细雨春韵

小楼昨夜又东风

岫壑浮云

夏日·心经·心静

向左走,向右走

野杜鹃

夜半呼噜搅好梦

秋风秋叶

享受春雨

远方的上方

与苍穹对话

悦读春天

寻梦香格里拉

春满乡野

永远的情歌,永远的仓央嘉措

启秀园赏荷

荠菜花开春明媚

冬天的色彩

撒哈拉的生命吟唱

海陵晨曲

橘子洲随想

廊桥有梦春色弄

六字真言

隆兴寺内读美神

偷得浮生觅闲趣

醉在凤凰

试读章节

宽窄巷子悟宽窄

第二次去成都,似乎是补缺去的。上次匆匆忙忙,仅仅走马观花般的抓捕了一点成都的韵味,因而对“快城市慢生活”的舒适闲雅印象不深。

今去成都,感觉宽窄巷子非去不可。手中就有一本书,其中有一段文字特别有诱惑力:“宽窄巷子的大名叫成都,小名叫闲适,这正是每个人想靠近和读懂它的地方。”说得真好,闲适确实是人们渴望的。有这么一个空间能够笃定地缓缓行走,在踩着有点高低不平的巷子中看看逛逛,或者站立巷角中高大的树下品味树丛中漏出的阳光,想靠近或者想读懂,其实就是内心的一种期望。街角的驴友留言牌上有一张留言很朴实:“到了成都,你不必去什么杜甫草堂、武侯祠……只需要一下子扎进宽巷子与窄巷子,坐一会儿街边的小茶馆,喝几口三块钱一碗的成都花茶,吃一碗撒了很多葱花的素椒面,然后蹲在那些坐在竹椅上晒‘烘炉’太阳的太婆大爷旁边照几张相片,成都一游也就不虚此行了。”简单淡雅的生活,简单淡雅的需求,宽窄巷子不能不去。

想想也是,闲淡舒适与匆匆人生似乎是一对矛盾,人性既需要以打拼的方式表现,也渴望闲适让心灵得以放松。宽窄巷子的宽与窄看起来也是一种对峙,其实不然,用散漫的思想去泛滥般的思考,宽与窄,感觉就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反正除了宽,那就是窄。不由得想到了人生,经历太多的奔波之后,心中最大的心愿就是清净闲适。走过了窄,感觉宽可能有更多的阳光;而走多了宽,感觉窄似乎更有情趣。也有人将人生以宽窄相喻,宽窄人生包含了生命的种种过程,因此感觉不去宽窄巷子,则难以进入那慢吞吞的闲适之中,不能体验慢生活的悠悠情调。

因此,从热闹的锦里出来,我就和妻子、女儿背着包直奔宽窄巷子。婆娑的大树、悄然站立的绿伞、几把椅子围着的方桌、悄悄探出的鲜花,悠然的宽窄巷子以随性随意随和迎接着八方来客。行走其间,边走边看,边走边想,青砖青瓦、朱门木窗,古朴的形式不断勾起人们对老物件、老事件的回忆。依稀中有“磨剪子来戗菜刀”的吆喝,有“桂花酒酿丸子”的叫卖,是浅浅的记忆,也是寻找今日淡雅清净的牵挂。

人们总会在古朴中自己沉迷甚至于幻想,而在宽窄巷子我的思想紧紧拽着宽窄二字,揣摩、思量。窄而不窄,宽而不宽,在巷陌的几何图案中笃笃悠悠的行走,思想却与人生走过的路拥抱,和谐安详让宽窄充满了生活的惬意与宁静。心情操纵尺度,让目标与判断在此时模糊,把心情的尺寸放宽,把时间的发条放缓,步履轻移,心神安宁,世界的美好似乎就在那心情的放松之中,窄窄的心路在这里被曼妙的心情无限放宽。

行走在宽窄巷子,以心灵感悟巷子的宽窄不失为一个绝佳的夏日休闲。在以窄巷子命名的巷子中缓缓回味,木椅、木栅栏,书店、客栈,露天酒吧,打着伞的咖啡座,静谧穿越了窄的防线,将世界、将心情变得格外辽阔。透过精致爽眼的门面,读简单而富有含义的店名,私密内院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历史、故事,浪漫情调与徐徐划过的清风一起给生活以诗韵、给生活以情趣。如此心情、如此充满想象力的所在,属窄、属宽,好像都不必在意。

勾魂面,酸辣粉,扑鼻香的豆花,扑鼻香的咖啡,熙熙攘攘的人群,闲适是宽窄巷子的符号。吃,吃得玩味;走,走得恬静;小资最爱的情调将巷子一直拽向云空,与那树丛中漏出的光线勾在了一起;古老与时尚在这里完美结合,时尚品牌把宽窄巷子熏陶得风味与情调各异,中国式的古典,西方式的唯美,窄巷子中的宽,宽巷子中的窄,哲学的概念轻轻盘旋在巷子中,所有的臆想将宽与窄柔和成一团。随性、随和,不必纷争、不必考究,宽窄人生本身就是人生的乐趣。

来过、去过,听过、摆过。吃过、喝过,品过、见过。成都老巷、成都宽窄巷子,特别的中国时尚滋味,特别的淡雅闲适情调,天地悠悠,所有的人生都是宽的,所有的情感都如线条一样情愫浪浪。

P1-2

序言

思者 智者 诗者

李军

A

陆陆续续,篇章不限,或于枕上,或于沙发,或于茶几,终于将卫军先生付梓前的书稿《随性随行》看完。其实看完并非完成任务,任务是还得给书稿写一篇《序》。我曾以多种原因推脱过,终因他的一句“记得我的第一篇散文还是在你的手上编发见报的呢”,于是我不得不将沉甸甸的书稿接下,承诺给他“序”一下。

认识卫军先生,算来已有二十多年,记得当时是鲍冬和先生介绍的。那时的他在武警南通边防支队工作,是边防武警。当时,全国文坛有一股“散文诗热”,南通也不例外,且名声颇大,是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成立“散文诗学会”的。卫军先生有多次来稿给我供职的《南通日报》文艺部,其中刊发不少。先后和他喝过几次酒。酒品好。喝多喝少,总是笑眯眯的,一点不闹,不显山,不显水,挚诚得很。脸呢,白白的,红红的,只是发声略带“嘶沙”音。我曾和冬和先生说过,这是位文秀人也秀的“武人”。后来,他转业了,在中国银行南通分行工作。前些年,他到海安支行工作,我曾有事找过他。再后来,他调回南通,我也退休了,这一来,我们就接触少了。至于在我手上帮他编发的他的第一篇散文,说实在的,数十年经手编发见报的文艺稿件数量已无法计数,鉴此,他的“第一篇”我是无论如何也记不清了,不想他还如此“耿耿于怀”,真得要好好谢谢眼下已不多见的这份情谊了。

以上,似乎是拙文的一个“楔子”,且归正题。

B

书名《随性随行》,卫军先生似乎要向读者表明,他的这些散文作品是随着个人的性致、性情、兴趣在漫游行走中随意留下的一串轨迹。其实,细看之下,则不然,我觉得他是随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不受约束(或有意寻找)的载体及时行文记录了下来。如此,不也是一个“随性随行”吗?他的散文,面广而阔,意深而远,形精而短,大至社会,小到草木,只要成文,无不在他的笔下溅起一朵朵浪花,无不在他的笔下形成一篇篇美文。他问天,有屈子之究:他问地,有寻根之恩;他问人,有苍生之怀;他问己,有解剖之勇。读这些文章,你真觉得他是下笔“随性”,而作为读者,又何尝没有一种思想的碰撞、心灵的对话甚至愉悦的享受呢?上面这些话,读者可能觉得我说得有点虚玄,难摸边际,那好,下面我就透过书中的某些篇章作一些不一定正确的浅析,来看看卫军先生的一些特点抑或特质吧。

首先,我觉得卫军先生是一个“思者”。所谓“思者”,我当然不会将他拔高成一个“思想者”或者“思想家”,但是,窃以为卫军先生确实是一个极有“思想”的人。应该说,他的世界观早已形成,再加是军人出身,因此,他的“思想”中,有政治、祖国、民族、传统甚至宗教,更有活生生的人(包括他自己)以及当下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为此,他行文时的思维便决定了他的忧虑、疑惑直至对非美的强烈抨击。他的散文“口子”不大,而且“口子”也开得很随意,似乎样样都可入文,然而,一旦入文,他则会深挖开去,抓住不放,尽他的思想挖出他个人的思想“结果”或“成果”。这样的形式在书中几成格局。我想,所谓文章的深刻、深沉、深邃也就如是吧。请看全书开篇的《宽窄巷子悟宽窄》,文中云:“走过了窄,感觉宽可能有更多的阳光;而走过了宽,感觉窄似乎更有情趣……宽窄人生包括了人生的种种过程,因此,感觉不去宽窄巷子则难以进入那慢吞吞的闲适之中,不能体验慢生活的悠悠情调。”读这样充满哲理而又非常清纯的优美文字,我相信,读者定会掩卷品味、深思的。再如,书中《曲阜怀想》一文,结尾处卫军先生写道:“静静地让思想与小雨一起缥缈,灵魂似乎在与圣人对话。世界更多的是美,阴阳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圣人眼睛永远都是美丽的。人之初,性本善,‘己所勿欲,勿施于人’,天下大同,人间更善。柔和的细雨也在隐隐的、娓娓的讲述着圣人的希冀。如此境地,温润中的心灵更是觉得舒坦。”以古喻今,以古传美,细品之下,我想读者定会觉得胸中顿去块垒的。

其次,我觉得卫军先生还是一个“智者”。这里所说的“智”当是智慧之“智”、睿智之“智”。从大了说,散文文体的容量之大,似可包罗万象,然“散”是其架,“情”是其魂,曾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这些当然不错。但,当下“散文”的释义与形式(如虚构与非虚构,篇幅的长与短,叙事与政论等等),似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论,也好,那就“散”吧。然而,从文本层面而言,散文毕竟是文,是文就得有最起码的谋篇布局与情感叙述。在这些方面,卫军先生无疑是一个“智慧”之人、“睿智”之人。他的开篇,或因人,或因事,或因山,或因水,甚至一个节令或一个偶感,总之,无一定规,真应了书名中的“随性”二字。然而,随性归随性,他却能随意而动、随文而连,一如黑白之坪上的完美“布局”,简洁,玄曲,直击,不求凤头之美,但求黄龙之快,无突兀,少雕琢,阅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也。这种“随意”的布局与行文,是需要点文学上的硬功夫的。而文中表述的张弛与收放也有他的智慧之处。试举一例。在《生命如钟》一文中,父亲的信仰,儿子的继承,令人动容,极其感人。文末,卫军先生写道:“我拉开皮包外侧的拉链,从里面掏出有点发黄破损的党费证,放在父亲的眼前。父亲笑了,告诉我今年的党费已经缴到了第二季度……”如是,一个行将就木的坚强的老共产党员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膜拜。作者很智慧,简单地以一个六个点的省略号突然将全文结束,如一声响锣,瞬间刹住,戛然而止,于静默中响起一个无声的惊雷。不必议论了,此时此处再议论不是多余甚至苍白了吗?就像丹青高手笔下的“飞白”,留给读者去想那个空间吧。而作为读者,我想,倘若把那六个点的省略号连成一线,再加一个箭头,形成一支利箭,射向那些披着党员外衣却不干党员该干之事的人,该是何等的大快人心。

再者,我还觉得卫军先生是一个“诗”者。还是回到文本层面上来说吧。前段说到他的谋篇布局与情感叙述的“智”,其实,散文这种文体的求美之境之路甚高甚多,因此需要“智”的地方也太多太多。除了布局之美与情感之美外,还要有思想美、语言美等等、等等。总之,好的散文肯定是一篇美文(当然,美文不一定是散文,此系另一个话题,不述。)。卫军先生早先是写诗的。诗乃各种文体之桂冠。卫军先生有了诗的功底与实践(且很成功),无疑他的语言之美便有了形而下的准确生动和形而上的飞扬灵动,读来能让人赏心悦目且为之眼睛一亮。这样的例子书中俯拾皆是,如《春风春梦》,如《村童渔趣》,如《啬园秋歌》……恕不一一摘录。读这些灵动飞扬的文字,意与境,情与思,委实是一种视觉与思想的美的享受。

“思”者卫军!

“智”者卫军!

“诗”者卫军!

三“者”一体,三“军”威武,水乳交融,欢腾跳跃,汇成了一部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的《随性随行》,实是可喜可贺、可庆可祝之幸事。这里说明一下,读者切莫以为“思”为孤、“智”为孤、“诗”为孤,之所以分述,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才将它们梳理的,其实三“者”交织一体,相互渗透,是很难将其剥离的。它们相互影映,各呈其辉。有时,“思”中有“智”,有时“智”中显“思”,而“诗”,则始终闪烁其间,一如艳阳下的珍珠。

C

拉扯了这么多,该结束本文了。

自己出书,曾请人写过“序”,友人出书,也曾为他们写过“序”。请人写,觉得对方不应该作难,待到自己为别人写“序”,便觉得不易,笔,重、涩、笨、拙,写本文便有此感,深怕对不起作者,更怕被读者唾骂。好在“序”无定法,譬如本篇,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篇散记式的读后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序”。如此,便又觉得心里稍稍安宁一点。好在在散文方面方家、大家多多,卫军先生可多请他们不吝赐教才是。

衷心感谢卫军先生对我的信任和一片真情。

搦管,2015年11月4日清晨记完,时潲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