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路是无限宽广(吕良伟自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吕良伟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著名影星吕良伟的唯一自传中国大陆火爆首发!

成龙、甄子丹、李燕杰(著名讲演家、国学金牌导师)倾情作序推荐!

《上海滩》黄金搭档周润发、赵雅芝感动推荐!

好友关之琳、郑则仕亲自送上温馨感言!

出道30年,作为一个影视圈的前辈大哥,一个眼光独到的商业大亨,一个扶危济困的慈善家,吕良伟有太多太多的感悟想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内容推荐

从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到大红大紫的“传记一哥”,从失意落魄的穷小子到触动传媒、元禄回转寿司的幕后老板,从周海媚、邝美云再到一生挚爱杨晓娟,无论是事业还是感情,吕良伟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人。出道30年,作为一个影视圈的前辈大哥,一个眼光独到的商业大亨,一个扶危济困的慈善家,吕良伟有太多太多的感悟想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目录

序 侠义柔情真英雄——我所认识的吕良伟

第一章 我的童年——在越南

 1 我的第一个人生导师

 2 家庭聚会中的大明星

 3 “黑鬼”是怎样炼成的

 4 华人区的孩子王

 5 犹记母亲那顿痛打

 6 最怕揭开的一段记忆

 7 真的要打仗了

 8 举家迁往香港

第二章 锋芒初露——香港十年

 1 当西贡粤语遭遇港式粤语

 2 小吃店的洗盘小工

 3 退学,无悔的决定

 4 报考无线

 5 最辛酸的一年

 6 永失母爱

 7 知遇恩师李家鼎

 8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第三章 成功绝非偶然——从路人甲到男一号

 1 你来演阿力吧

 2 大战前的亢奋

 3 《上海滩》拍摄历程

 3 化妆间里的难兄难弟

 4 这女生真是漂亮

 5 预料之中的轰动

 6 我的人生从此改变

第四章 在蛰伏中前行——“五虎将”时期的坚持

 1 从巅峰跌入谷底

 2 我该往何处去

 3 转机乍现——《雪山飞狐》临阵换角

 4 刘德华差点一箭射穿我的脑袋

 5 好友郑则仕

第五章第一次婚姻——那时我还不懂爱情

 1 一见钟情

 2 即兴求婚

 3 糊涂登记

 4 无奈分手

第六章 路是无限宽广——成就“传记人物一哥”

 1 离开无线

 2 《跛豪》原型

 3 《跛豪》——强行拍摄的“霸王片”

 4 荣当“传记一哥”

 5 陷入了杜月笙的“网”

第七章第二次婚姻——爱情到底是什么

 1 从朋友到恋人

 2 高调结婚

 3 闪电分手

 4 今生再也不结婚

第八章 濒临破产——走过1997

 1 天下第一倒霉鬼

 2 从百万富翁到百万负翁

 3 西贡反省之旅

 4 戒赌、戒马、戒酒肉朋友

第九章 永远没有第四次——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1 和小娟的初次相遇

 2 美人相约黄昏后

 3 第一次求婚

 4 第二次求婚——收下了戒指,却没答应求婚

 5 情系法兰西

 6 我的浪漫婚礼

 7 我要当爸爸了

 8 手忙脚乱生产记

 9 给儿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10 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十章 利刃出鞘——触动传媒成长历程

 1 人品比产品更重要

 2 吹尽狂沙始到金

 3 利刃出鞘,一举成名

 4 触动心灵,点亮人生

 5 登顶青海玉珠峰

第十一章 善念长存——把善良发扬光大

 1 达摩让我信仰佛教

 2 在生活中顿悟

 3 改变我一生的贵州之行

 4 善事,不分大小

 5 我的器官在延续生命

 6 菩提树下的修行

附录 吕氏春秋——吕良伟大事记

试读章节

3 “黑鬼”是怎样炼成的

大约六岁时候,我们搬了一次家,新居是一个和越南人混居的地方,这里的越南人很多,因此说越南话在交流上更为方便些。也许天生有着对语言的敏感,我只用几个礼拜时间就熟练掌握了越南语,并且讲得非常流利、标准。不是我自吹,不少本地人也听不出我来自中国。

那时我们住的地方汽车很少,到处绿荫覆盖,很有几分田园风光的味道,正好做了我们这些孩子们的天堂。学会越南话后,我更是如鱼得水,每天跟着当地的小孩们一起疯跑玩耍,有好几次甚至忘了回家吃饭。不过父母也根本不会担心,玩到肚子饿瘪的时候,我自然会乖乖回家。

所幸有那间百货店,即便在家待着我也不愁没有事做,在百货店里打发一天半天光景没有问题。我们全家住的房子本来只有一层,住了两年后,家里人丁兴旺,住处不敷,于是父亲把它改造成了两层的小楼房。施工的那段时间,房后的院子里有一个很大的沙堆,我们兄弟喜欢学人猿泰山,抓住一根绳子,一下子从高处荡下来,嘴里哇哇叫着,把自己摔在沙堆里,身上磕破了也浑然不知。

房子改造完工后,感觉比原来大了好多,白墙灰瓦,木门框镶着很粗的边,看上去既高大又威严。奇怪的是,1989年我回越南故地重游,一半依着地址一半循着记忆找到那所房子,出现在面前的却是一幢很小很不起眼的普通民居。想来,在小孩子的眼里,什么东西都是会放大一点的。

当地气候闷热湿润,小孩子们在外面玩一般都是赤膊,只穿一条裋裤,没过多久,这个“好习惯”也被我养成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两条是:一、玩起来容易出汗,穿上衣不方便也不舒服;二、把衣服弄脏了回家就会挨训。 我特别喜欢越南的阳光,特别喜欢阳光照到肌肤上类似抚摩的那种感觉,无法形容,但是非常舒服。我可能是附近一带孩子中最能玩的一个了,天一亮就出门,一直在外面待到黄昏肚子饿了才回家。一方面因为我父亲是有名的好脾气,不怎么责骂孩子;另一方面就是我总想出去晒太阳,想享受日光浴。

也正是拜越南紫外线超强的阳光所赐,我荣膺了一个非常贴切的绰号——“黑鬼”。因为越南的阳光伴随着我度过了整个童年,同时也把我变成了一个地道的“越南式”小孩——不但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越南语,还拥有了一身黝黑的皮肤。和外面的孩子比倒没什么,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回到家就看得出差别了。虽然现在我看起来一点也不算黑,但当时“黑鬼”这个绰号的确名副其实,而且一直陪伴到我离开越南。

除了阳光,我还喜欢下雨。六七月份是越南的梅雨季节。那个时候自来水不是很方便,家家屋顶会设一个引水道,下面放一个大缸。我很喜欢站在水冲下来打到全身湿透的感觉,也非常喜欢在雨中奔跑,感觉很痛快。有一次我在大雨中奔跑,没看到前方正有一辆车疾驰而来,差点就被撞飞,幸运的是只有背部被划了一道。

那时我还不爱穿鞋子。因为那时我们的娱乐项目实在少得可怜,玩得最多的游戏就是“警察抓小偷”,而这个游戏考验的就是脚下的功夫。我生性好玩好动,一旦运动起来,鞋子很碍事。所以我讨厌穿鞋子,而且我不穿鞋子也能奔跑如飞,在游戏中胜出,为此我颇为得意。

打赤脚走在平路上,脚底下直接就是大地,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是隔着鞋底体味不到的。如果是在松软的泥土上行走,感觉会更棒,脚底有点麻,有点痒,让人舒服得想跳起来。而且,脚摆脱了鞋的束缚和羁绊,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人的精神也随之振奋。不过,这种对脚丫子的解放运动会经常遭遇麻烦。堤岸那里的路况非常不好,路上不但有泥土和小沙粒,还有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的大大小小的石子,石子的形状大多不规则,赤脚跑在上面,很容易跌倒或是一不小心把脚划破。而且,越南马路的温度经常在36摄氏度以上,光脚踩在上面会感觉非常烫,根本无法正常走路,只能一蹦一跳。而马路上又有很多小钉子或玻璃渣子,经常会被扎到。

我前面不止一次提到过,我父亲是有名的好脾气,可是有名的好脾气并不代表他从不发火,相反,一旦发起火来肯定比常发脾气的人要厉害得多,而且绝对没有丝毫表演性质。我刚刚学会打赤脚时候有幸领教过几次父亲发脾气的排场和威风,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前几次没什么,父亲在旁边看着母亲给我处理伤口,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终于,有一次我又拖着流血的脚,一瘸一拐地回家之后,暴风雨来临了。开始父亲依旧一言不发,等母亲把我的伤口处理好,安顿我在椅子上坐下。突如其来的,父亲发作了。我没法形容当时的场景,因为我当时基本上已经吓蒙了。记忆中父亲还从没有那个样子过。我只记得他眼睛瞪得大大的,还露着凶光,蒲扇似的大手不由分说落在我的屁股上。

我蒙了,等到清醒过来,父亲已经出去了,母亲一个人坐在我身边抹眼泪。她说父亲那是心疼我,害怕我受伤,所以才发那么大火。这个逻辑听起来很奇怪。本来就受了伤,该给点糖果什么的安抚一下才对,结果糖果没有,只有一顿结结实实的胖揍,还美其名日害怕受伤。要是别的孩子可能怎么着也接受不了,好歹心理上也得别扭一阵子。我倒没有。一是基于对父亲的绝对信任,二是小孩子的天性,好了伤疤忘了疼。等到我又能够赤着脚满大街疯跑的时候,所有的伤痛和不愉快早就不知道忘到哪里去了。我也不知道小时候为什么会那么调皮,不安分。

我还曾经被狗咬伤过两次,去医院打了一个星期的针。不过我倒没有因此而讨厌狗,现在家里还养着一条。记得1968年临搬迁到香港之前我还划伤过脚,因为平时太容易受伤,也不敢告诉爸爸妈妈,只是找了一块胶布粘着伤口,结果导致发炎和化脓。飞到香港之后,奶奶才带着我去医院处理了伤口。

类似的故事后来又上演过好几次,情节如出一辙,我先在外面受伤,回到家再在父亲的巴掌下受伤。有一次我伤得比较轻,伤口刚被母亲处理完,我爬起来就跑,还没有来得及出手的父亲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我的企图。那天很搞笑,父亲追得我四处乱跑,闹得鸡飞狗跳。不过从此以后,父亲倒再没怎么管过我赤脚,只是在我每次出门前都会有意无意地念叨一句:“小心脚下。”

其实,父母虽然不愿意让我打赤脚,但是如果我要不是屡屡因之受伤,他们也绝对不会表现出那么激烈的反对情绪。“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中间蕴含的意味不到自己也为人父母时是很难完全体会明白的。

序言

我跟阿吕同是50年代生人,尽管我们在1987年演《A计划续集》的时候就认识了,很且非常投缘,但是同为演员,平时档期都排得很满,很少有机会碰面。反倒是近几年来因为做慈善的关系,我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每两三个月必会见上一次。

有人说,年过50的我越来越像一个社会活动家。其实不只是我,虔诚的佛教徒阿吕也一样。也许是过了知天命之年,所以对一切名利什么的都看得淡了,不再有年轻时那份冲动与功利,但是我们的激情与梦想并未退去。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不演电影,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了;而不做慈善,我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其实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阿吕。我和阿吕有很多地方都很相似,我们在演戏的时候都会很拼命,同时也都在很用心地做慈善。

1988年,我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成龙慈善基金会,目的是为了帮助贫苦孩子、残疾人士、老年人以及那些在科学以及艺术领域颇有追求的学生。至今我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已经30多年了,在美国、中国都成立了成龙慈善基金会。但我更加全情投入是从回到内地开始。我觉得内地的媒体很有责任感,比如报道了很多偏远山区贫困儿童的事情。这是我在外国甚至在香港都看不到的内容,因为这不是他们当地人真正关注的重点。我回到国内后,在2005年成立了“龙子心”教育奖金,目前已经盖了24所学校。但我总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加入慈善的行列。10年前我就把自己的一半财产捐给了“成龙慈善基金会”,我要做到在我去世的时候存款是零。

现在我发现自己就像是一个火车头,拖着许多车厢往前走,停不下来。有许多人坐在我的火车上,跟我一起走,一起做慈善,阿吕就是我的同行者之一。阿吕不仅捐希望小学、资助大学生,还去慰问老人、成立法制基金等等。就拿前一阵子的南方旱灾来说,阿吕就和太太还有好友关之琳亲自带了上万瓶矿泉水送往贵州灾区。而阿吕是亲自背上行囊、带上文具、书本、复读机等,实地去山区考察。这实在是难能可贵。

阿吕总是说:“明星效应是带动全民慈善的有效途径。”一点也没错,我们艺人都应该利用自己的声誉募集更多的财物,让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金庸老先生有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不仅浓缩了中华武术精神,更深刻诠释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民族精神,是很多习武之人的座右铭。我认为阿吕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可以一年不拍戏,但一个月不做慈善都会觉得心里不舒服。仅此一点,就值得很多人包括我学习。我希望年轻的一辈人都能够看看这本书,都能从阿吕的奋斗经历中得出一点启示,也能加入到我们的慈善事业中来。

书评(媒体评论)

吕哥拥有30岁的外貌和50岁的人生智慧,这样的男人真可谓是极品中的极品。二十几年来,他不仅仅是凭着健美的身材、英武的外形、扎实的演技和良好的口碑征服了观众,其谦虚、宽容的处世之道和博大的慈善胸怀更是让人折服。他是我的偶像。

——甄子丹

我跟阿吕都是无线培训班毕业的,他算是我的师弟。他在媒体面前总是说我提携他很多,赞我勤奋敬业,其实我每次看到他,都会被他身上那股拼劲所感染,因为他是把演戏当生命来对待的,就凭这一点,他足可以当我的老师。

——周润发

阿吕是我的朋友里面最懂得照顾人、最有责任感的一个,我觉得男人就应该像他这样,肯闯肯拼,百折不挠,顶天立地。

——赵雅芝

在慈善这条路上,吕哥就是我的引路人。他很有爱心,也很有社会责任感,他总是劝身边的人要“心存善念”。有位法师说:“一个喜欢行善的人,由于经常心存善念,因此在外貌上,也大都显得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与其交谈,犹如春风沐浴,感到无比温馨。”吕哥就是这样一个人。

——关之琳

我跟吕良伟差不了几岁,大学时期,我也迷过他的。在我印象中,他一直就是一个无所畏惧的硬汉,一个惩恶扬善的大侠。这几年他出演的片子很少,我曾经以为他已经过气,但我错了,他再次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俨然一个演技炉火纯青的老戏骨,浑身散发出绚烂的光彩。没有几十年的历练,绝对无法拥有。

——李开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