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回忆我的70年代
分类 少儿童书-动漫绘本-儿童绘本
作者 静茹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静茹的《回忆我的70年代》是一本“送给亲人的书”,是一次对亲情的记录。

《回忆我的70年代》从衣食处行等各方面“再现”了众多70后物质贫瘠但快乐多多的童年。

《回忆我的70年代》寄观念与情感于日常细节,有如鲜活温馨的年代剧,在最细节处感动每一个人的心。

内容推荐

静茹的绘本《回忆我的70年代》选取上世纪70年代的典型生活场景或带有时代烙印的物品,配以手绘画,并给予数百字的细腻描述。

在手腕上画手表,到粮油店买面打油,过年时清洗塑料花,爱美的姐姐用洋钉子烫刘海,调皮的男生“掏裆”骑二八自行车……《回忆我的70年代》从衣食处行等各方面“再现”众多70后的物质贫瘠但快乐多多的童年。

目录

有情有义

有滋有味

有声有色

有模有样

试读章节

味精和洗洁精

记得有一天爸爸拿回来一包白色的颗粒,上面写着:红梅味精。我们那天喝的汤就比往日鲜美很多,我们全家人都觉得那一小包颗粒太神奇了。爸爸妈妈每天用味精非常谨慎,炒菜出锅的时候放几颗就好了。

后来,妈妈拿回了一个瓶子,里面倒出来的是白色透明液体,妈妈说这是洗洁精。当初妈妈用洗洁精的时候,也非常非常小心,她教我们在盆子里点一小商,一盆水能把所有的碗都洗干净。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味精和洗涤剂的使用量大大增加,它们的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孩子们像倒酱油一样往水里倒洗涤剂,味精也是一勺一勺地倒。

每次老师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全班90%的人都想当科学家。

但是,今天,科学家们长大了,四个现代化也实现了,食品里却出现了三聚氰胺、防腐剂、增稠剂、增白剂、活性剂、一滴香。

这样的进步,让生活美好了吗?让我们更幸福了吗?

抢购

日本海啸时有人抢盐,让我忽然想起来,N年前,这样的场景也常在我的记忆里出现。历史重演总是有原因的,中国人喜欢抢购有由来已久的传统。

我们成长的年代,物资相当匮乏。老百姓像无头的苍蝇一样,看见什么都会闻风而抢,不抢就什么也没有份。

现在的生活,在爸爸妈妈眼里,就是进入极乐世界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特别懂得珍惜和感恩,只要不让他们抢着过生活,他们就很知足了。

春天的泥泞

东北的春天,来得特别的晚,5月末才有绿芽出现,春寒料峭的时节,一整个灰暗的冬天过后看见星星点点的绿色都会让人欣喜若狂。

而我对春天的记忆,印象最深的是泥泞。我们那时候,家和学校之间的道路都是土路,冬天里被冻得硬梆梆的,春天温度一上升就开始解冻,一片泥泞。我们穿着布底的棉鞋,这种鞋底特别滑,在黏黏的黄泥巴里深一脚浅_脚地走,一脚没踩好,就崴在泥里,使劲一抬,脚是抬起来了,鞋却留在泥巴里了,然后就是重心不稳,像皮影戏里的动作一样艰难调整,整不好就是一嘴啃泥。这个时期,鞋子和裤腿每天都会成为黄泥的感染地带,春天的融雪令人发愁,读前苏联的小说也总能找到这种回忆。

自行车的年代

70、80年代,中国人不知道啥叫堵车,自行车可以串大街钻胡同,所向披靡。尽管不知道啥叫堵车,但都知道啥叫丢车,我听说有的人家被偷过五次车,在当年都不算稀罕,中国人丢自行车不算丢失财物,公安局都不给立案,也没有一家保险公司给保自行车的。

70年代真是一个自行车的年代,中国也被世界誉为自行车的王国。

那时候的自行车都特别结实,爸爸的车用了20年也不坏,我小时候,一家人都是坐着爸爸的二八大车子出行的,爸爸常常前面驮一个后面驮两个。

年轻人搞对象能坐着对象的车子兜风就是最风光最浪漫的事了。

很多男孩子,腿还没够长就“掏裆”骑着二八大车子满街跑,有时候,“掏裆”骑车的孩子,前面后面还能驮两个孩子,风驰电掣地在街筒子里飞。

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呀。

P214-217

后记

我生在70年代的开始,那时中国正从禁欲、动乱、疯狂、扭曲的时代转型进入了一个解禁、颠覆、崩溃、试探、改变和复兴的时代。

我们70后,没有60后坚强但也没他们顽固。70年代的人应变能力极强,因为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在经历种种崩溃。

接班制度的崩溃、粮本粮票崩溃、大学包分配制度的崩溃、分房子制度的崩溃、免费医疗制度的崩溃、环保的生活习惯的崩溃……

随着各种制度的崩溃,紧接着出现了个体户商贩、私营商店、出租车、广告公司等等新玩意,一时间旧体制土崩瓦解,新东西纷纷上市。

70年代的人们渴望追赶时髦,但跟风没有个性,街上流行着同一种裤子,同一种裙子,同一种眼镜,不管多大肚都敢穿脚蹬裤,现在看来,疯得不轻。

我们既是失去了方向感的一代,也是一批没有人文精神道德感和生命关怀的一代,从小杀鸡杀狗、抓知了、烧老鼠、上课活体解剖青蛙,伤害生命习以为常司空见惯,我是在成年以后才开始忏悔自己蒙昧的残忍。

70后也是没有信仰的一代,我们相信,没有什么神仙和皇帝,人定胜天,毫无忌惮地挑战所有传统,也放弃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我们失去了一种精神:虔诚,也因此折损了自己的灵性。

我们一路走,一路赶上制度的崩溃,来不及哭,又看见了希望,一路走,一路接受全线瓦解,一边成长,一边看见粗暴的建设。我们坚守着父辈留下来的一些良好习惯,但依然抗拒不了拜金时代的强大洗脑洪流。

70年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是一个值得怀念的纯真年代。全民手工建设家园、全民垃圾分类、全民吃绿色食品。我们穿着妈妈织的毛衣长大,舌尖上的记忆都是食品的原味。食物里不含防腐剂,没有色素,更没有三聚氰胺和塑化剂。

今天的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但所有的食物,都值得怀疑。手表、电器坏了,找不到修理的地方;花一个月工资买的智能手机,刚用3个月,升级版就来了。纸巾代替了手绢,圆珠笔变成一次性用品,杯子、内裤、乃至相机,都是一次性的,我们几乎和所有生活物品的关系,都是一夜情。这所有的变化,都让人猝不及防,这也是不到30年的时间,人们就开始忙着怀旧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是一个典型的流浪70后,23岁才离开哈尔滨来到深圳,在这座陌生的南方城市里,一切都靠自己,直到而立之年,才从疲于奔命的生活中沉淀下来,此时再来回顾自己的人生,发现无论是蒙昧或是纯真,都已一去不返。

深圳人卖了房子,除了衣服,什么都不拿走,因为房子里只有财产没有记忆。在我深圳的家里,几乎找不到一件记载着童年回忆的物件,当我想回头寻找那些记忆的时候,竟然两手空空。

于是我开始写怀旧的博客,起初这些博客是写给姐姐看的,她在哈尔滨每天看我的博客,一边看一边和我兴奋地讲那些小时候的事,闸门一旦被扯开了口子,好像一瞬间所有的记忆都复苏了。

我一口气写了几百篇博文,又偶遇了很多和我一样怀旧的70后、60后还有80后,大家一起感动,一块分享。我惊讶地发现,有那么多天南海北的人和我共享同样的记忆。

博客里看到最多的留言是:静茹你真幸福,好羡慕你,你妈妈真能干,你爸爸真了不起。

看到众多网友的留言才知道,原来我经历的这些,不是每个70后的孩子都曾拥有的,我平生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童年是那么的富有,我想把这本书画完送给年迈的父母双亲,做为女儿感恩双亲的一份礼物,这也是我用6个月的时间,坚持把两百多幅插图完成的最大信念支撑。

画这本书的过程,既幸福又感伤,家里的每一样东西,我都清楚地记得,每个细节都画得出来,完全不需要参考图案。伏案创作的那些日子,常常画着画着就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直到今天,我才懂得,父母为我们建造的那个家,才是真正的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