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九寨沟景区管理模式研究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作者 田世政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九寨沟景区管理模式研究》由田世政所著,首先构建了我国自然遗产型景区政府治理、经营机制、社区参与、自然遗产资源游憩利用的公共管理活动的四级结构系统,然后以四级结构系统为分析框架,以九寨沟景区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系统回顾了九寨沟30年来景区管理活动的发展历程,探寻当前管理模式形成的历史过程与演变动因;然后在简略回顾我国代表性的自然遗产型景区黄山、武夷山、武陵源、普达措管理模式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比较九寨沟与各景区当前管理方式的异同,据此从上述四方面提出九寨沟景区当前的管理模式:条块管理下一元主体的政府治理模式,官、企、民共同参与的混合经营模式,融入式的社区参与模式以及保护性开发的自然资源游憩利用模式。在对四种模式的内涵、特征、优势与局限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把九寨沟30年来形成的管理模式概括为“应变性共管(Adaptive Co-management)”模式;最后,本书从九寨沟景区管理模式未来演进趋势的角度,提出我国自然遗产型景区优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对我国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公园之路的走向等提出理论思考。

内容推荐

世界各国自然遗产资源游憩利用管理普遍建立起了以公益性为主要使命的国家公园管理制度,我国以获取经济收入为主的管理制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发展价值观的国家理念发生转移后,中国国家公园之路的命题是应有之议。该命题的研究既需要全球视野,更需要结合中国国情深入进行案例研究。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自然遗产型景区,在开发与保护、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在行业内有较大的影响。本书作者把九寨沟景区作为案例地,从2006年到2010年在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等的大力支持下,多次深入九寨沟景区和部分案例比较地景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参与工作式调研,在广泛收集资料、利益相关者访谈、工作中体会等基础上,按照“从经济学进、管理学出”的理论指导原则,经过资料梳理、观点形成、充分论证的程序,完成本书。

《九寨沟景区管理模式研究》由田世政所著,首先构建了我国自然遗产型景区政府治理、经营机制、社区参与、自然遗产资源游憩利用的公共管理活动的四级结构系统,然后以四级结构系统为分析框架,以九寨沟景区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系统回顾了九寨沟30年来景区管理活动的发展历程,探寻当前管理模式形成的历史过程与演变动因;然后在简略回顾我国代表性的自然遗产型景区黄山、武夷山、武陵源、普达措管理模式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比较九寨沟与各景区当前管理方式的异同,据此从上述四方面提出九寨沟景区当前的管理模式:条块管理下一元主体的政府治理模式,官、企、民共同参与的混合经营模式,融入式的社区参与模式以及保护性开发的自然资源游憩利用模式。在对四种模式的内涵、特征、优势与局限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把九寨沟30年来形成的管理模式概括为“应变性共管(Adaptive Co-management)”模式;最后,《九寨沟景区管理模式研究》从九寨沟景区管理模式未来演进趋势的角度,提出我国自然遗产型景区优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对我国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公园之路的走向等提出理论思考。

目录

内容简介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国外保护地发展及其管理制度

1.1.2 中国自然遗产型景区发展及其管理制度

1.1.3 中国国家公园之路的命题需要深入的案例研究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保护地管理研究综述

1.2.2 国内自然遗产型景区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1.2.3 九寨沟旅游研究综述

1.2.4 综述结论

 1.3 选题依据

1.3.1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2 选题的理论意义

1.3.3 案例地的典型性

1.3.4 较扎实的调研基础

 1.4 研究方案

1.4.1 总体思路与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自然遗产型景区系统体系构建

 2.1 概念界定

2.1.1 景区

2.1.2 自然遗产

2.1.3 自然遗产型景区

2.2 自然遗产型景区系统

2.2.1 系统构成要素

2.2.2 系统构成及其外部关系

2.2.3 系统内部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2.3 自然遗产型景区管理系统

2.3.1 构建原理

2.3.2 管理主体

2.3.3 管理目标

2.3.4 外部环境

2.3.5 系统结构及其运行

 2.4 自然遗产型景区公共管理活动的四级结构系统

2.4.1 系统构建

2.4.2 政府治理

2.4.3 经营机制设计

2.4.4 社区参与

2.4.5 资源游憩利用

第3章 九寨沟景区管理方式的演进

 3.1 政府治理

3.1.1 演变过程:从保护区管护到“三牌一体”

3.1.2 演变动因:法规约束与行政权“极化”

 3.2 经营方式

3.2.1 演变过程:从自发经营到政府特许

3.2.2 演变动因:利润追逐与成长诉求

 3.3 社区参与

3.3.1 演变过程:从自发式到融入式

3.3.2 演变动因:双主体多目标博弈与均衡

 3.4 资源游憩利用

3.4.1 演变过程:从低水平开发到保护性开发

3.4.2 演变动因:发展与保护目标的角力与妥协

第4章 九寨沟景区管理模式比较

 4.1 政府治理

4.1.1 代表性景区的管理体制演变述略

4.1.2 各景区政府治理模式比较

4.1.3 比较结论

 4.2 经营机制

4.2.1 代表性景区经营方式演变述略

4.2.2 九寨沟与各景区经营模式比较

4.2.3 比较结论

 4.3 社区参与

4.3.1 代表性景区社区参与发展历程述略

4.3.2 各景区当前社区参与的主要模式

4.3.3 比较结论

 4.4 自然资源利用

4.4.1 代表性景区开发与保护发展历程述略

4.4.2 九寨沟与各景区开发与保护方式比较

第5章 九寨沟景区管理模式剖析

 5.1 条块管理下一元主体的政府治理模式

5.1.1 五维目标导向全能型治理的模式实质

5.1.2 一园一主、目标凝聚的模式优势

5.1.3 条块共治、目标扭曲、效率损失的模式局限

 5.2 官、企、民共同参与的混合经营模式

5.2.1 多主体共同经营的模式内涵

5.2.2 利益兼顾、协调发展的模式优势

5.2.3 管经粘连、公益失灵、效率损失的模式局限

 5.3 融入式的社区参与模式

5.3.1 景区是社区家园与生计之源的模式内涵

5.3.2 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的模式效应

5.3.3 分配失衡、保障不足、决策缺失的模式局限

 5.4 保护性开发的自然遗产资源游憩利用模式

5.4.1 以生态影响最小化为核心的模式内涵

5.4.2 科研为基、引领行业的模式特点

5.4.3 忽视游客体验的模式局限

第6章 九寨沟景区管理模式的优化

 6.1 政府治理:从条块体系到法人治理

6.1.1 重构国家层面的“条块管理”体系

6.1.2 九寨沟法人治理模式构想

6.1.3 九管局组织重构

6.1.4 九管局绩效评估改进

 6.2 经营机制:从混合经营到特许经营

6.2.1 自然遗产型景区特许经营制度的形成

6.2.2 九寨沟特许经营制度的实施路径

6.2.3 逐步取消门票经营,景区回归公益

 6.3 社区参与:从经济融人到社区增权

6.3.1 规范股份制经营的治理结构

6.3.2 优化经济参与的公平性与均衡性

6.3.3 推动社区参与决策

6.3.4 加强社区的参与能力建设

 6.4 资源游憩利用模式:从保护性开发到“智慧九寨”

6.4.1 内外整合,丰富产品谱系

6.4.2 开发环线,提高容量

6.4.3 建设“智慧九寨”,调节旅游流时空分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构建了我国自然遗产型景区管理活动四级系统

7.1.2 提炼并剖析了九寨沟景区的政府治理模式

7.1.3 提炼并剖析了九寨沟景区的经营机制模式

7.1.4 提炼并剖析了九寨沟景区的社区参与模式

7.1.5 提炼并剖析了九寨沟景区自然资源游憩利用模式

7.1.6 提出了九寨沟以及我国自然遗产型景区优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7.2 主要创新点

7.2.1 构建了自然遗产型景区公共管理活动的四级系统

7.2.2 提出了我国自然遗产型景区三级自然保护法人

治理模式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3.1 自然遗产型景区“应变性共管”

7.3.2 九寨沟景区“工商管理”层面的管理模式

7.3.3 自然遗产型景区战略性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