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话说人民币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于英辉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于英辉所著的《话说人民币》内容源于已公开发表的著作、报刊、文献资料及部分档案,引用史籍真实可信。本书披露了人民币的众多史料与基本常识,臻品典籍荟萃,逸闻趣事良多,涉及人民币的诞生发展、防伪反假、收藏投资、艺术欣赏等内容。《话说人民币》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书,值得一读,特别是对人民币的收藏爱好者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内容推荐

《话说人民币》披露了人民币的众多史料与基本常识,臻品典籍荟萃,逸闻趣事良多,涉及人民币的诞生发展、防伪反假、收藏投资、艺术欣赏等内容。同其他专业著述迥异的是,作者于英辉以文学手法来演绎货币,通篇文采斐然,赏心悦目。《话说人民币》既是金融、财经从业人员和钱币爱好者不可或缺的科普读物,还能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财经院校进行培训的选用教材。

目录

序一

一册文史并茂、雅俗共赏的读物

序二

锦上添花之货币力作

前言

一例氤氲入诗囊

 ——我写《话说人民币》

话说人民币之一

横空出世莽昆仑

 ——中国人民银行诞生记

话说人民币之二

苍茫大地主沉浮

 ——人民币诞生记

话说人民币之三

莫道昆明池水浅

 ——瑕不掩瑜的第一套人民币

话说人民币之四

又踏层峰望眼开

 ——主辅币分明、寓意深远的第二套人民币

话说人民币之五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流通时间最长的第三套人民币

话说人民币之六

天若有情天亦老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第四套人民币

话说人民币之七

而今一扫纪新元

 ——跨世纪的第五套人民币

话说人民币之八

风物长宜放眼量

 ——人民币现行版评价及未来版臆测

话说人民币之九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人民币上的毛泽东图像

话说人民币之十

万方乐奏有于阗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及人物

话说人民币之十一

江山如此多娇

 ——人民币上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

话说人民币之十二

人世难逢开口笑

 ——人民币上的盲文故事

话说人民币之十三

纤笔一枝谁与似

 ——人民币上的书法大家及书法艺术赏析

话说人民币之十四

风景这边独好

 ——人民币精致券别主景图的艺术赏析

话说人民币之十五

犹有花枝俏

 ——人民币的花卉图案赏析

话说人民币之十六

江草江花处处鲜

 ——人民币的纹饰艺术赏析

话说人民币之十七

江天水一泓

 ——人民币上的水印

话说人民币之十八

彩云长在有新天

 ——人民币流通硬币琐谈

话说人民币之十九

红霞万朵百重衣

 ——林林总总的人民币普通纪念币

话说人民币之二十

帝子乘风下翠微

 ——美不胜收的人民币贵金属币

话说人民币之廿一

金猴奋起千钧棒

 ——人民币的防伪与反假(上)

话说人民币之廿二

玉宇澄清万里埃

 ——人民币的防伪与反假(下)

话说人民币之廿三

人山纷赞阵容阔

 ——人民币收藏刍议

话说人民币之廿四

鲲鹏展翅九万里

 ——人民币国际化与币制革新问题的思索

结束语

试读章节

苍茫大地主沉浮

——人民币诞生记

人民币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就相继建立了银行,毛泽民、林伯渠等革命先驱均担任过行长职务。同银行相伴生的是林林总总的根据地银行货币,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苏币”、“抗币”、“边区币”等计有250多种,它们都是人民币的前身。

前已有述,新中国成立前夕各解放区有多种互不通用的货币,种类很多且比价不一。当时市场上的票子有晋察冀边区币、冀南币、北海币、西北农民币、陕甘宁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东北币、长城币、内蒙人民银行币八种,谑称“八国联军围平津”。鉴于几大解放区已逐渐联成一片、发行统一的货币时机已接近成熟的现实,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收到了华北财办主任董必武发来的电报,内容是关于建立统一银行、发行统一货币的请示。毛主席看后将电报递给了身边的周恩来,然后以其一贯的睿智与幽默笑道:“如果解放了北平、天津时还不能统一使用一种货币,那情形还真有点儿象八国联军进北京,我们晋察冀用的是边币,晋冀鲁豫用的是冀南币,山东用的是北海币,东北用的是东北币,西北用的是农民币。一旦打进天津、北平去,可不就是七八种货币一起上市?不过现在成立全国统一的银行是不是为时过早了些。”周恩来当时按毛主席的意思回了电报,肯定了统一货币的大趋势。

1948年3月21日,华北金融贸易会议适时在石家庄召开注1。陕甘宁、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边区和山东解放区均派代表参加,共商“创设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整理地方货币”等问题。会议作出了《统一新中国货币问题》的决议:“总的原则是先统一本区之货币(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西、华南),然后再由北而南,先是东北和华北,其次是西北和中原,然后是华西和华南,最后以中国人民银行之本位货币之发行实现全国之大统一。”为向实现“大统一”目标平稳过渡,各解放区的货币又实现了固定比价、相互流通,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和人民币的发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中共中央原定于1949年元旦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但1948年下半年国民党统治区已风声鹤唳,民怨沸腾。各解放区则是明朗天一片,“人民好喜欢”。支援前方,巩固后方,解放全中国已成为大趋势。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顺利进行,平津解放指日可待。而货币的不统一不但影响了城乡物资交流和人民生活稳定,也影响了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兵团的军需采购,进而影响到全国的解放进程。形势已清楚地表明:发行统一的人民货币已时不我待。即将就任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的南汉宸同志曾就此问题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指出“由于各大城市次第解放,各解放区完全合成一片,统一的新货币的发行,已证明刻不容缓。”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电告华北各局及董必武,指示立即准备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印制新币,而且具体规定的数额为“尽可能于年前完成50亿元”。华北银行当即奉命行事,马上派员先期奔赴东北解放区,商洽并办理印制新币的有关事宜。当时,全国的四大解放区中,东北解放区最早解放,有较好的印钞能力,故商请其协助。尔后又根据华北人民政府第三次政务会议的决议,发出《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指示信》,阐述了改革货币制度的必要性,并对发行新币的有关工作做了部署。

《晋察冀边区银行》书中写道,1948年11月,赴东北负责办理印制新人民币的同志带着印好的人民币回到华北。此次运回的人民币都是没有裁开的大张,而且只有每一大张的号码,却没有每一小张票面的号码,每一小张的新钞券上也没有具体图象,只有票面金额和发行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名。很显然,这只是最初人民币钞券的半成品。这些大张钞券运回华北后又经华北印刷厂的一番加工制作,才成为有行名、有面值、有冠字、有图案、有年号、有色彩的人民币钞券。开始履职的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部门又经过校验,这才有了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的多样性的人民币钞券发行。注2

中国人民银行最早发行的人民币钞券只有三种,分别是10元券、20元券和50元券。10元的正面图案左侧是农民车水,右侧是矿井场区(下图);20元的正面左侧是农民牵驴驮货,右侧是火车行驶(见11页);50元的正面左侧是毛驴车水,右侧是矿井轨道运输车(见12页)。这种钞票设计以时髦的眼光看当然是土得掉渣,但确也符合董必武同志关于设计应表现“以反映解放区人民从事工农业生产为主”的指示精神。主设计师王益久长期在晋察冀边区印制局工作,设计主景是他所熟悉的北方矿区、农业与农民生活。当时的北方农村有牛马等大牲畜的多为少数的富裕户,较多的农户只有一二条驴腿(即三四家合养一头驴)。耕田织布、车水浇园是最基本的生产、持家方式,所以在最初的人民币主景图中较多出现车水、运输、毛驴也就不足为奇了。

P8-10

序言

一册文史并茂、雅俗共赏的读物

货币是人类进化的推动机。在长期的货币史演变中,19、20世纪是变化特大的两个世纪。19世纪是各主要国家金本位制的形成时期,只有中国是例外。20世纪是各国金本位制走向崩溃的时期,最后确立了不以金银为基础的纸币流通制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宋、金、元纸币都由兑现走向不兑现,明朝纸币大明宝钞一开始就是不兑现纸币。但那时的纸币实际上仍以金属货币为基础,民间仍在使用金属货币。大明宝钞敌不过银两和铜钱,明英宗正统时(1436—1449)时开放用银,终于形成了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货币流通局面。宋、金、元、明的纸币流通都以失败而告终,我们不必拿它来同现代的纸币制度相提并论。

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向金本位制过度,其后印度等殖民地国家则随之而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形成了金本位制货币制度的一统天下,只有中国是例外。中国用银的历史很久,但银两是称量货币,不能算作银本位制。银两使用时,经称量以后还要按照各地的习惯折合成虚银两,如纹银、上海规元、汉口洋例、天津行化以及各地区的本地通用折算标准等,非常复杂。针对这种情况,梁启超甚至说中国是没有货币的国家,这自然是矫枉过正之论,但中国确实是长期没有本位制度的国家。中国真正实行银本位制的时间是在1933年4月,而这也是美国放弃金本位制的年月。美国放弃金本位制后,从1934年8月起,以高价向国外购银,导致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促成了中国1934至1935年问的严重金融危机。由此之故,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了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次年2月加中国农民银行)的纸币为法币,从此中国也实行了纸币制度。中国真正的的银本位制只有两年零七个月的历史。在抗日战争和以后的国内战争期间,法币不断贬值,1948年8月又以金圆券取代法币,贬值更快,终于成为废纸。  资本主义世界的金本位制将金属货币流通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但很快就走向了没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除美国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停止了金本位制。美国虽然没有放弃,但一度实行了禁金出口的政策。战争结束后,又过了几年,原来停止金本位制的国家才逐步恢复金本位制,有些国家只能实行金块本位制(没有达到规定数量的纸币不能兑换黄金)或金汇兑本位制(纸币只能在外国兑换黄金或外汇)。恢复没有几年,就发生了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金本位制又维持不住了,各国再次走上了放弃金本位制之路,这次连金元帝国美国也不能幸免,其放弃金本位的时间已见上述。

世界信用制度的高度发展,使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成为可能,也是必然的趋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绝大部分货币支付已由可兑现的纸币(银行券、支票等)担当。在金本位制垮台后,金币的代表——纸币变成了主人,而且不一定要以原来的主人——金币为自己的后盾。由于思维的惯性,有些人总想着恢复金本位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1944年7月,美国总统罗斯福邀请联合国的44个会员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讨论战后币制问题,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国货币的价值以黄金或美元表示,35美元兑换一盎斯黄金,其他国家和美国实行固定汇率,间接地使各国货币和黄金发生某些联系。这决定的实施勉强延续到1971年8月15日,美国通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将不再让美元兑换成黄金和其他储备财产,这种回光返照式的金本位制终于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货币流通的实际来看,虽然1944年各与会国可以将本国的货币间接地同黄金挂上钩,但对国内的货币流通来说,包括美国在内,货币同黄金已经没有真正的联系了,即国内的物价同黄金的价值变动已经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各国的物价同本国的纸币发行量、商品供应量及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有关,而同黄金的价值变动无关。黄金只是一种商品,它同其他商品一样,都同纸币购买力的变动成反比。从国内货币流通的实际看,这种纸币已经不代表黄金了。

在金本位制已经趋于消亡的时代,中国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货币异军突起。在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货币也难免有贬值现象,但在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政府的领导下,注意控制纸币的发行数量,用生活必需品供应来保证货币的购买力,尽量使物价保持稳定。到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在望,于是决定在12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解放区的货币根本不以黄金为价值基础,人民币从一开始就不规定含金量。这虽然有当时的历史原因,却完全符合货币制度发展的世界潮流,即已经到了实行不以黄金为价值基础的纯纸币流通制度的时代。纸币制度排除了受黄金数量限制和各国黄金存有量不平衡的桎梏,大大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缺点是易于造成通货膨胀,这是各国金融管理当局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从人民币的开始发行,到现在已经有60余年的历史。它从一国的货币逐步向国际化货币发展,从制造技术落后到纸币质量的渐臻上乘,从缺乏防伪技术到居于世界防伪技术的领先地位,由流通人民币再发展出各种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纪念币(钞),等等。

关于人民币的种种知识,并不是尽人皆知。原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现为上海市钱币学会领导成员的于英辉先生,长期注意收集、积累、分析有关人民币的丰硕史料,撰成《话说人民币》一书。全书共24讲,每讲谈一个专题,内容充实,涉及面广,而且写得引人人胜,很有文采。我们天天接触人民币,对人民币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就笔者个人而言,从本书稿中也学到了不少相关知识。《话说人民币》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书,值得一读,特别是对人民币的收藏爱好者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在此书即将出版之际,欣然为序,既表示祝贺,亦借此向读者们作一诚挚的推荐。

2012年8月于复旦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9: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