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记忆中的天路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仲科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记忆中的天路》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马仲科71篇文章,大多数在报刊上发表过。书稿分为军旅生涯、故乡情缘、感悟人生和随意拾零四部分。军旅生涯是作者对职业生涯的回味;故乡情缘表达了对亲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感悟人生表达了对人生的了悟;随意拾零表达了对世界的体察。

内容推荐

《记忆中的天路》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马仲科71篇文章,大多数在报刊上发表过。

《记忆中的天路》收入的78篇文章,有一部分文章是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有一部分文章是在博客上发表过;有一部分文章是近年来撰写的。全书分为军旅生涯、故乡情缘、感悟人生和随意拾零四部分。军旅生涯是作者对职业生涯的回味;故乡情缘表达了对亲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感悟人生表达了对人生的了悟;随意拾零表达了对世界的体察。

目录

第一辑 军旅生涯

新兵连纪事

记忆中的天路

自己动手盖营房

种菜戍边难忘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磨炼意志的阅兵训练

回忆老团长讲故事

寻找不炸炮弹的故事

野营拉练记事

忆战友联谊会

第二辑 故乡情缘

家乡山水锦绣

刘家峡水电站

让历史见证

黄河楼

刘家峡太极岛

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外一章)

夜色刘家峡

今日刘家峡

情系刘家峡

高峡平湖

八楞山

老土屋

母亲的针线笸箩

远去的煤油灯

难忘的“鸡窝子”

馍馍

面条

炒面的故事

家乡的石磨

记忆中的马车

回不去的乡土

放羊

养花

不能忘记的工匠

第三辑 感悟人生

蓦然回首60年

退休抒怀

品茶人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是一种享受

妥善对待遗憾

吃亏是福

攀比要适当

生活简单一些好

学会善听话

人生自古无直路

善于包容好做人

学会让步

为人处世平和好

人生如玉

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读老子“三宝”有感

能否说得清楚

人心隔肚皮

夜拜板桥

怎么错的总是我

说说面子观

感受幸福

真情无价

话说学活与学死

数码时代拿起相机就拍

第四辑 随意拾零

辉煌灿烂我中华

中华民族永远如此

兰州黄河风情线

阅读历史关注农民

乱说艺术

我爱冬天

听雨

看雪

小草

绿叶

少端酒杯多读书

女人的家庭责任

享受天伦之乐

一分钟能干些啥

和谐家庭四要素

婆媳和而家庭欢乐

碑前告慰

试读章节

曾经当过兵,终身是军人。我从应征人伍到从部队转业,再到地方工作到过上退休生活,已有45年之久,但我当兵在新兵连训练、学习、生活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1968年春节过后,我穿上了军装,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从永靖乘汽车到兰州,再转乘火车到西宁后,就背着背包步行到了湟中县塔尔寺的新兵连,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我的新兵生活就是在青海塔尔寺度过的。

那一年,守疆部队的新兵要在内地训练完后才进藏,而塔尔寺就是训练新兵的营地之一。在塔尔寺集训的新兵营,全是甘肃籍的新兵。我被编在了新兵营2连3排20班,并被任命为该班班长。我们班的10名新兵都是永靖县的,因这种地域关系所形成的老乡集体的缘故,使我们班很团结,很齐心,也很配合和支持我的工作。我们排全是临夏地区的老乡,19班的班长是王玉明,2l班的班长是李逢瑞。全连住在一个院子里,我们排住在二楼,一个班一间房子,房间里没有床,睡的是地铺非常挤,也没有取暖设施,冷得很。吃饭的地方在小金瓦寺,离我们住的地方有好长一段距离。主食是馒头、面条,副食是白菜、洋芋和萝卜,肉很少。不过,还能吃饱肚子,比当时的农村生活强多了。

在新兵连,让我难忘的第一件事是新兵想家,我也不例外。刚到塔尔寺时,新兵们还感到新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兵们逐渐了解到了西藏的一些真实情况后,随之思想就出现了很大的波动。主要原因:一是西藏艰苦;二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才结束5年时间,边防仍然紧张,处于战备状态;三是个别地方还有叛匪活动,整个西藏地区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在这样的形势下,参军进藏,就意味着很有可能要参加战斗甚至献出生命。加之进藏后,服役期间不能回家探亲等缘故,使新兵们想家的事,就像传染病一样,严重地流行在全新兵营。起初是在老乡之间谈论,后来就在新兵中出现了许多思想问题,如有的学习训练时精神不振,有的装病号早上不起床,有的晚上在被窝里偷偷地哭鼻子,有的成天不吃饭,有的写信让父母来塔尔寺见面,也有个别的还怕艰苦、怕进藏、怕打仗而不愿当兵就开了小差偷偷跑回了家。想家成了一种病的时候,一出现,就会伤人,甚至会让那些意志薄弱者产生绝望。当然,接兵的各级首长都擅长做新兵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针对新兵想家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很快就稳定了新兵的思想情绪。而对5名跑回家的新兵却给予了遣送原籍的处理。遣送他们回原籍的那天,召开了全新兵营大会,宣布了处理决定,收回了军装(冬装罩衣),这其实是对新兵的一种教育。当时,我望着他们离开塔尔寺时,只穿着棉衣棉裤的背影,心里酸酸的,很是同情和可怜他们。因在那个一切讲政治原则的岁月里,被遣送原籍,他们的政治生命就肯定完了,还要连累到家庭成员。

在新兵连,让我难忘的第二件事是紧急集合,因这个训练内容做起来刺激,还有一点神秘感。紧急集合时规定不准开灯和打手电筒及讲话,其基本要求是在规定的5分钟内,要立即起床,穿衣,打好背包,打的背包是三横两竖,带上挎包、水壶、洗漱等用品,迅速到达预先规定好的集合地点。

我记得新兵连的第一次紧急集合,是到了塔尔寺的第三天深夜,急促的紧急集合的哨子声把我和新兵战友们从睡梦中惊醒,大家手忙脚乱地起床穿衣服、打背包、找挎包、摸鞋子,乱成了一团。用狼狈不堪四个字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分。

新兵睡的是通铺,全部挨在一起,紧急集合时伸手不见五指,一切行动困难。穿上了上衣,找不着裤子;戴上了帽子,摸不着鞋子;更惨的是打背包,叠下的被子一疙瘩,打成的背包像麻花。由于睡的是通铺,互相干扰大,很容易使两个人的背包绳相互联结起来,谁也打不成,急得要命也白搭。在漆黑的宿舍里,不时传来违反紧急集合规定的声音。

“哎呀,我怎么穿不上裤子?”这位新战士肯定是把上衣的袖子当做裤子在穿。

“我的鞋上哪里去了?”这位新战士是没有记住在就寝时将自己的鞋子放在了何处,或者是让旁边的战友穿走了。

“哎!你怎么拉我的背包绳?”这位新战士也许是在拉别人的背包绳子。

“快!快!快!”这是新兵班长的督促声。

在忙乱中大家冲出宿舍,但由于夜里人多,加之地形不熟,有许多新战士一时转向,找不到自己班、排、连的集合地点,而站到了别的连队的队伍里,最后找到自己的连队时就大大的迟到了,为此挨了批评。等到清点完人员后,紧接着就是跑步行进,20分钟后跑回到集合原地。这时连长和各排长打起手电筒检查新兵们的着装时,那真是“见了庐山真面目”,洋相百出,笑得人肚子都要痛。

有只扎腰带不扣纽子的,有将裤子反穿上的,有把左右鞋穿反了的,有穿一只鞋的,甚至还有光着脚丫子的,有背包散了抱着被子的……这就是第一次参加紧急集合,给我留下的深刻记忆。P1-4

序言

我的第一本散文集《远眺珠穆朗玛》和诗词集《清风斋诗词选》于2006、2011年先后出版后,在我的家乡和工作单位及亲朋好友中,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使我感到很欣慰。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那些富有哲理引领向善的文学魅力诗章;也喜欢写作,尤其喜欢以亲身的经历体验,写成字字篇篇能够折射张扬出灵魂的粗文拙句。因为,我觉得读书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莫大享受。

我自2009年4月退休以来,就一直没有放弃过读书和写作的习惯。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并不是有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意思,也没有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想法,而只是把写作出书,看做是对自己走过的人生履痕和感悟的点滴回忆追溯。换句话来说,就是表现和宣泄流逝在尘封中看透世俗及人间冷暖的故事,好让自己对生活充满自信和憧憬,好让自己在晚年活得充实些而已。在我看来,回忆追思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鞭策和激励。所以,每当我回顾往事的时候,仿佛所有已逝在时光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与童年春花、故土乡情、边关军魂、军校情怀、企业共荣、家人离合的沧桑岁月一一对视,并有一种在被激活的经历中,重新遨游自己所度过的人生之路的感觉。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这本散文集取名为《记忆中的天路》。

《记忆中的天路》收入的78篇文章,有一部分文章是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有一部分文章是在我的博客上发表过,网民朋友们还留下了不少的评论;有一部分文章是近年来撰写的。在成书的过程中,我又认真地做了一些修改,对个别文章进行了适当的增删。《记忆中的天路》全书共分为军旅生涯、故乡情缘、感悟人生和随意拾零4辑。军旅生涯,让我经受历练,回味无穷,珍藏一生;故乡情缘,让我享受亲情,健康成长,走向社会;感悟人生,让我负重笃行,奔走衣食,年满退休;随意拾零,让我观察世界,融会于心,提笔抒发。

生命如火,岁月如歌,犹如川流不息的长河。我在这条岁月的长河中,以65个春秋的足迹,养成了一切以工作为重、家庭为情和撰文为乐的生活方式,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一次次不经意的回忆,使我一次次感悟到人间的真谛。我忘不了含辛茹苦的父母和故土八楞山19年的养育之恩,我忘不了在雪域高原西藏五六。五四部队和天府之国成都陆军学校20载紧张的军营生活磨炼,我忘不了水工维护检修公司和刘家峡水电厂21年艰难的企业生活磨砺,我忘不了退休在家享天伦之乐近5载颐养天年的清闲乐趣。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有我的追求和梦想,有我的行迹和思念,有我的坎坷和起伏,有我的奋斗和自豪。

我认为,散文是一种表达内心体验和内心情感的文学形式,它主要是以从内心深处进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既使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景观的叙述,也融合了自己主观的感情。正是我对散文的这种粗浅认识,在创作时,我就始终遵守真诚地叙事、真爱地写入、真切地写景和真实地写情这一理念和原则。主观上我的想法和做法诚然是好的,但客观上我不是职业作家,也不是名牌网络写手,我只是一名企业退休职工,充其量说,也只不过是一个文学的业余爱好者,加之文字功底浅薄,自知笔秃章乱,作品不尽如人意。因此我想,如果当读者看了我的散文集《记忆中的天路》中的文章之后,能够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共鸣,或者能够不由自主地去品味自己的生活,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在《记忆中的天路》付梓时,我要衷心感谢刘家峡水电厂工会李孝仁主席的热情支持和帮助;我也要衷心感谢我的贤内助石善秀,她不但为我的写作创造了舒适的环境条件,而且是我的每一篇拙文的第一读者,可以毫无夸张地说,在我的这本书里,有我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除此之外,我还要感恩父母,感恩故乡,感恩社会,感恩朋友,感恩生活。

是为序。

作者

二○一三年二月八日

于金城百合家园清风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