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说书,不剖析文化背景,不深究“中心思想”,只是用他一贯诙谐幽默的语言,简单把书最“好看”的地方“晒”出来———您瞧着好?那就来一本读吧。在《读着读着就疯鸟》中,启航也是这样提炼了108本书里最有趣、最有创意的精华部分展现到读者面前,让人读后不得不把原书找来一睹庐山真面目。通过一本书,能帮助读者找到更多喜欢的好书,或许更进一步激发一些奇思妙想,便是乐事一件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着读着就疯鸟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作者 | 启航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启航说书,不剖析文化背景,不深究“中心思想”,只是用他一贯诙谐幽默的语言,简单把书最“好看”的地方“晒”出来———您瞧着好?那就来一本读吧。在《读着读着就疯鸟》中,启航也是这样提炼了108本书里最有趣、最有创意的精华部分展现到读者面前,让人读后不得不把原书找来一睹庐山真面目。通过一本书,能帮助读者找到更多喜欢的好书,或许更进一步激发一些奇思妙想,便是乐事一件了。 内容推荐 没有人不喜欢创意。如今,拥有创意更意味着拥有财富。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创意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对于大众的生活来说,创意就是使生活更加美好的灵丹妙药。 然而,创意总喜欢与人捉迷藏,让人即使焦头烂额也无处寻觅。 在这本《读着读着就疯鸟》中,嗜书狂人启航,于茫茫书海中精选其读过的最具创新意识的108本书,撷书中之精华,创意亮点,集为一道最新鲜、最有趣、最有创意的书单。 108本充满创意的书,每本书都是一个创意。对文化产业从业者来说,这本《读着读着就疯鸟》是一本下班回家“充电”的不错选择——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又能激发新奇的想法,启发做事思路,发现生活中的更多趣味和美好。 目录 故事 用小说传授知识 书是凶手 行医中的趣事、悍事和怪事 非普通读者 给福尔摩斯写信 一本说故事的故事书 看似普通其实极端 小偷 = 侦探 词典是疯子编的 警察故事 作家里的斯皮尔伯格 为世间的女人作传 中国版《十日谈》 科幻 + 推理 + 反乌托邦 寓言+哲学+武打 打造畅销书作家的秘诀 当推理与学术相遇 九十七个男人和他们的女人 想找死?欢迎光临! 龙看守的图书馆 古代故事里的奇幻 另类书信集 从前 没有电脑,古人玩什么? 穿越到民国,看看私生活 承载历史记忆的中国电影票 新闻抄袭历史 玩票玩出畅销书 琐识 一天一个方法改变世界 出租车的历史和现在 无法定义的偷盗 也许真能救命的书 兄弟小强 拿电影说事 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 《中国吸烟史话》 生意 不吃东西吃创意 以人为本“海底捞” 用故事改变一切 四万万同胞都是顾客 一个经济学家的环球冒险生意 奇想 时间运行的N种方式 剑桥倚天屠龙史 厨子列侬、渔民、罗大佑等人 为不存在的书写书评 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 西洋的山海经 此外 女裁缝的美文 找借口的艺术 必读还是不必读 创意可以学 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采访手记 科学史家读金庸 56本简要介绍的书 后记 试读章节 那天晚上岩下没怎么睡。转天起来,他决定还是按照电话里的指示去做。他买了那匹马赢,结果,他真的又赢了。会是谁呢?谁在帮我?岩下很想知道电话的那头是谁。 又过了四天,半夜,电话铃响了。还是那个女人:我是电脑,太平洋通讯的股票会连涨十天,你不能告诉别人。说完,重复了一遍,挂断。前两次都对了。这次应该也是对的吧,岩下想。可这次他有点犹豫,毕竟,要想多挣钱,就得多投钱,万一这个电话是谁跟他逗着玩呢?真要是玩笑。买错了股票就被套住了。不过岩下决定还是照办。第二天,他联系了认识的证券公司朋友。一说买太平洋通讯的股票,朋友就说:这股票可连行家都拿不准。可能波动会比较大哦。意思是会有危险。可岩下认准了不变,让朋友马上买五千股。十天后卖出。结果。股票真的涨了。 又一个深夜,电话铃响。岩下接起,还是那个女声:我是电脑,菊花奖买第七组马券,你不能告诉别人。女声说完。岩下急忙反问:你是谁。对方不理他。只是机械地重复了一遍。岩下照办,大赢。之后,按女声指示,他又在某个股票上大赚。到此时,岩下已经无心再理公司的事,他觉得,自己离巨富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又一个深夜,电话铃响。岩下接起,还是那个女声:我是电脑,你将遭遇不幸。不过,因为你的努力,你将会转为好运,另外,你的幸福电话将在今晚结束。说完。对方挂断。此时的岩下已经完全信赖这个声音了,所以当他听到自己将遭遇不幸时。非常惊恐。 两天后,商社出台人员调整政策。岩下所在的科被裁掉一人。主动请辞走了一人,岩下则被调到另一个城市里不怎么挣钱的子公司。得知消息时岩下很难受。不过很快就调整过来。科长带同事去火车站送他时,他一脸轻松。 送走岩下,科长回到家。科长老婆道:裁员的事,你耍给我个解释啊。那声音。如果岩下听见。会觉得非常熟悉。科长道:我必须让一个人调走,但我的下属都是很能千的。调谁走我拿不定主意。后来我灵机一动,在棒球比赛的时候,让你给全科同事打了电话。然后。在赛马比赛中,我又把参加比赛的八匹马分配给四十三个同事,请你打电话给他们,结果,其中十六个人赢了。然后,我又把这十六个人分成两组,一组告诉他们股票要涨,男一组告诉他们要跌。我也没想到股票能涨成那样。结果,其中的八个人赢了。然后,我把菊花奖赛马的八组消息告诉了八个人,结果只剩下两个人。我再把股票涨跌的情况分别告诉两个人,最后。岩下胜出。他赚了大概一百万吧。老婆问:因为他赚钱,所以你裁了他?科长道:是,那一百万就算慰问金吧。顿了顿,科长又道:我也不是为了裁人才这样做。岩下相信了“因为你的努力,你将会转为好运”这句话,有这样的信念,在哪儿都能获得成功。 不知您看完这个故事梗概后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比较有趣。其实小说在诞生之初就是具有可读性的有趣的故事。能吸引人的故事,只是后来随着小说的发展,一些新概念被引入,一些尝试者突破了小说原来具有的讲故事的规则,把小说的定义外延了。而这些尝试者中的一些人因为他们的突破最终成为大师。这些大师之后的人,又因为有了更多膜拜的对象,有了突破规则的榜样,所以将小说的种类发展得越来越多。现如今,对于文学界来说,小说的概念已经不太容易界定。但对于大众来讲,有趣的新鲜的故事始终是最重要的,有故事的小说才叫小说。从这一点来说,阿刀田高的小说是能够被大众认可的小说。 个人认为。阿刀田高小说中的创新有以下三点: 第一。他的奇妙故事是从日常生活琐碎事件里来的,距离大众很近,而非高高在上或远远地只能观望; 第二。他在小说中加入了很多知识。在本书后附的“自作解说”里,阿刀田高说,“读者会喜欢在小说里读到一些特别的知识。要是小说中有这样的元素,读者会觉得长知识。”他举出的例子是《点与线》的作者松本清张和写过《项羽和刘邦》的司马辽太郎。阿刀田高说,“松本清张解读和分析现代社会黑暗的信息,司马辽太郎阐释历史谜题的观点……这都是小说中揭示的美妙知识。而我喜欢小知识,这就是在读者读完之后——原来这样,还有这种事啊之类的。”本书的推荐者、第132届直木奖、第3z届川端康成文学奖得主角田光代对阿刀田高小说的评价正切在这个点上,他说:有时候,我们会预测故事也许会如此如此;有时候,我们完全无法预测——但是,其实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一样,在被推落到那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恍然大悟:“啊,原来如此啊。” 在书后附的“作品赏析”中,松井今朝子也提到了阿刀田高作品中的知识,尤其提到《红白梅花之女》。在这部作品里,阿刀田高将自己赞同的美术史家的激进观点——将一幅画看做一个美人体,揉进小说里。对此。松井今朝子说。“我想这绝不是阿刀田高先生傲慢地想向读者炫耀自己的知识。而是将自己看到的有趣东西和读者分享的乐趣。” 松井今朝子说的关于分享乐趣这一点,相信很多读书人都深有感触。我自己的前半段人生和这个还颇有联系。二十多岁时。有一天晚上看马克·吐温的幽默小说,看得忍俊不禁,就想找人说说,那感觉跟现在听郭德纲相声听得有趣。想找人学说一样。想了好几个人,最后终于锁定一个女孩子,就给她打了电话,她听了也乐不可支。放下电话我忽然意识到,我之所以找这个女孩子分享快乐。是因为我觉得她能听懂我说的,而她果真就听懂了。紧接着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晟想跟她分享快乐,而她也能明白你与她分享的快乐的人。才是你应该跟她生活在一起的人。那个女孩子,就是我现在的太太。 还有个联系。结婚头几年,看书看到有趣处,可以跟爱人聊。可后来有了孩子,爱人要分出时间照顾孩子,又没人去说了,觉得憋得很。再找个女孩子说呢?不合适。怕出问题。怎么办呢?我想了个辙,在网上办了一档视频读书节目,把自己从书里读到的好玩的有趣的东西讲出来放到网上。结果居然有不少人看。我还因此走出了闭门读书的圈子,走进了很多大众媒体和专业媒体。这一切,都来自于我想把书里有趣的东西和别人分享。后来。节目内容又结集成了《读家秘籍》《无间书道》《电影遇见书》等几本书。分享的意味就更浓了。P3-5 序言 一个人独自前行,不能没有创意;一个人原地踏步,可以没有创意;一个人跟着别人走,不太需要创意;一个人领着别人走,特别需要创意。 古代的中国,在地理上自居一隅,政治上自成一统,文化上自成一格。先秦打草稿,绘蓝图,那是中国文化的创世纪;至汉,初具规模;迄于唐,该簧办的都差不多置办齐了;后来的一千年。基本上是抱着《史记》《汉书》、新旧《唐书》原地踏步,当然会有小的创意。到了中华帝国的晚期,几乎什么都是现成的,老李老王要作诗。到老杜那里“集句”就行了。这一方的天地间,好像只剩下了常量在周而复始地轮回。对此,我曾于2006年歌以咏之,当时还想过请启航谱曲。摘其中的几句: 我们经过了经过的 一轮又一轮 我们是自己的时间 我们看过了看过的 一遍又一遍 我们是自己的指南 中国自19世纪中叶告别了千年的循环,“走向世界”,走进一个新奇而又凶险的世界——迎头撞上用工业文明武装起来的英法联军。同是在2006年,我也作了如下文字: 梦得到这么凶的炮,这么快的船 梦不到资本要全球扩张,这扩张势不可挡 No more一生二二生三 No more三省吾身三代圣王 No more四体书四言诗四声猿 No morc五经六艺七步诗八卦图九天玄女十方洞天 这是一个充满变量。需要创意的世界。近代的中国既不是领着自己走。也不是领着别人走,而是跟着别人走;既然是跟着别人走,那么往哪儿走的根本性创j敬就不属于你。不过,具体跟谁走、走主路还是辅路、先往东再往南还是先往南再往东等等细节,还是有商量,能变通的,即便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跟国际接轨”,也不是真的“无缝对接”。 就这样,中国跟别人走了170年——“跟”的学问积攒了一图书馆。只是中国风风火火跟了一路的这条路,本来就问题重重,近年来更是山崩水阻,前景不妙。中国终于走进了世界,而世界却再次走进了未定之天。该往哪儿走?怎么走?又到了需要创意的时候。领走的身心俱疲。跟走的腿脚正健。未来的世界包括中国自己,也许需要中国贡献更多的创意。只是,在170年里跟人走的强大惯性下。创意不会是该有便有。 我认识启航已有十年。他不但是个真挚的赤子。还是位敢孤行的艺术家(不信你听听他一尘不染的音乐专辑《家乡》),独到的出版人(他居然就拿了把吉他到网上去“唱书”)。他作这样一本关于创意的书,实在是外应乎时,内顺乎性。这样得来的书,不可能不是好书。 黄纪苏于2013年端午节 后记 近几年,在很多场合都能听到有人提“创意”这个词。什么叫创意?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创出新意”,换个更直接的词,就是“创新”。 也许是性格使然,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喜欢创新,既喜欢别人的创新,也喜欢自己去创新。尽管知道“太阳底下无新事”,创新中的“新”并非无中生有,都是在已有的事物里衍生、转化、组合再出新,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喜欢去“新”。 早年间在文化上创新。会被人说成标新立异,脱离实际,甚至不务正业。如今,“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被国家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现在再去创新。不但名正言顺,而且底气十足。 然而创新不是一朝一夕说千就能干的,也绝非简简单单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放开眼界解放头脑,需要学习,更需要实践。 书中推介了一百多本书,都是近两三年我读到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其中每一本书,我读完后几乎都会在心里感慨一句:瞧瞧人家是怎么想的! 我从内心里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创意文化产业的从业者带来一点帮助。按照我的认识,这些从业者应该身在出版业、影视业、动漫业、广告业,还有我想不到的其他一些行业。希望这本书能够激活他们的创新思路,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一片可供奇思妙想成长的沃土。 照例,还要感谢一些师长和朋友: 感谢本书中推介的每一本书的作者!由于他们的创新,让我看到了这个多彩世界的无限可能,也促成了本书的诞生。 感谢中国书店出版社社长于华刚、总编辑马建农——我的两位直接领导给予我的鼓励与支持。 感谢张晓强老师。几年来一直默默寄送给我《东方早报·上海书评》,让我能集中了解很多新书的出版信息,读到许多文化大家对一些书的不同解读。 感谢白宏亮、常宏玖、杨宏宇几位兄弟。我常常会想。我是不是跟“宏”字辈的人格外有缘分。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 感谢黄纪苏老师为本书作序。黄老师既是社会学者,也是一位少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他的文童往往论点新颖,出人意料,文字雅俗杂糅。妙语连珠。在我看来,写这样的文章就是在创新。由黄老师编剧的先锋话剧《切·格瓦拉》《我们走在大路上》在表现形式上与传统话剧是截然不同的。其翻译的《爱因斯坦的梦》被我收在这本书里。同样是因为故事上的创新。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岳父母、爱人薛宁、儿子岂麟童。没有俐门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你们分担家务,处理琐事。我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本书。我爱你们。 启航 2013年6月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