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知识的批判”为题,立意并不是把知识当作“错误”或“对立面”加以彻底否定,而是对作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的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的重新审视或检讨。”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这种“法典”意义上的批判,在本书中仅适用于那些出于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而贬损知识、反对科学的“知识偏执狂”和“科学制假者”,以及对真正的科学知识大兴问罪之师的批判者。因此本书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也兼有批判之批判的含义。
1. 自序
2. 1.导言:知识的概观
3. 1.1 古典主义知识观
4. 1.2 科学主义知识观
5. 1.3 实用主义知识观
6. 1.4 心理主义知识观
7. 1.5 知识经济知识观
8. 2.知识进步的代价:两种文化的分裂
9. 2.1 C.P.斯诺的演讲
10. 2.2 问题的源流及其考辨
11. 2.3 深层原因的分析
12. 2.4 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理性重建
13. 3.知识的际遇与不幸:反科学思潮
14. 3.1 宗教领域的反科学思潮
15. 3.2 世俗文化领域的反科学思潮
16. 3.3 社会政治领域的反科学思潮
17. 4.知识前沿面临的困境:科学终结论
18. 5.理性的迷失:情商制胜之道
19. 6.现实的判断与选择:科学与人文何者更稀缺
20. 后记
对普遍主义的背离集中体现在所谓“雅利安科学”的提出,以及对犹太科学家的迫害上。这种背离实质上是把民族主义引入了科学,在纳粹德国科学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把是否是“雅利安人”作为科学家能否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前提条件和评价科学成果的判别标准。个别科学家也投当权者所好,积极参与“雅利安科学”的“营造”和对犹太科学家的迫害活动。 P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