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六十五回,主要讲述了赵匡胤当皇帝之前的青年时期的发迹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市井豪侠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在他身上,作者凝聚了市民阶层所认同的理想人物的多种品格:他大胆粗豪,敢作敢当,扶弱诛强,行侠仗义,忠信重义,一诺千金。与赵匡胤的形象相映照,郑恩和陶三春的性格基调则是喜剧性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飞龙全传(精)/中国古典小说普及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吴璇著//李玉广校点 |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共六十五回,主要讲述了赵匡胤当皇帝之前的青年时期的发迹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市井豪侠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在他身上,作者凝聚了市民阶层所认同的理想人物的多种品格:他大胆粗豪,敢作敢当,扶弱诛强,行侠仗义,忠信重义,一诺千金。与赵匡胤的形象相映照,郑恩和陶三春的性格基调则是喜剧性的。 内容推荐 全书共六十回,从后汉隐帝写起,到陈桥兵变,后周恭帝逊位,北宋建国为止的一段历史,在这一特定历史变迁背景下,叙述了以赵匡胤为中心的一大批英雄的传奇故事。赵匡胤的父亲在后汉时官拜都指挥使,因赵匡胤年轻气盛,闯下大祸,避走他乡,先后结识了郑恩、柴荣、陶三春等一批英雄。郭威建立后周,赵匡胤升任定国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并成为禁军统帅。周恭帝即位后,又被任命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次年,赵匡胤率兵北上抵御北汉,在陈桥发生兵变,赵匡胤被部下“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从此开始了赵姓三百余年(960-1127)统治天下的历史,史称“北宋”。 目录 第一回 苗训设相遇真龙 太祖游春骑泥马 第二回 配大名窦公款洽 游行院韩妓殷勤 第三回 赵匡胤一打韩通 勾栏院独坐龙椅 第四回 伸己忿雹打御院 雪父仇血溅花楼 第五回 赵匡胤救解书生 张桂英得配英主 第六回 赤须龙山庄结义 绿鬓娥兰室归阴 第七回 柴君贵贩伞登古道 赵匡胤割税闹金桥 第八回 算油梆苗训留词 拔枣树郑恩救驾 第九回 黄土坡义结芝兰 独龙庄计谋虎狼 第十回 郑子明计除土寇 赵匡胤力战裙钗 第十一回 董美英编谜求婚 柴君贵惧祸分袂 第十二回 笃朋情柴荣赠衣 严国法郑恩验面 第十三回 柴君贵过量生灾 郑子明擅权发货 第十四回 为资财兄弟绝义 因口腹儿女全生 第十五回 孟家庄勇士降妖 首阳山征人失路 第十六回 史魁送柬识真主 匡胤宿庙遇邪魑 第十七回 褚玄师求丹疗病 陈抟祖设棋输赢 第十八回 卖华山千秋留迹 送京娘万世英名 第十九回 匡胤正色拒非词 京娘阴送酬大德 第二十回 真命主戏医哑子 宋金清骄设擂台 第二十一回 马长老双定奇谋 赵大郎连诛贼寇 第二十二回 柴君贵穷途乞市 郭彦威剖志兴王 第二十三回 太祖尝桃降舅母 杜公抹谷逢外甥 第二十四回 赤须龙义靖村坊 母夜叉计和甥舅 第二十五回 杜二公纳谏归正 真命主违数罹灾 第二十六回 五索州英雄复会 兴隆庄兄弟重逢 第二十七回 郑恩遗像镇村坊太祖同心除妖魅 第二十八回 郑恩无心擒猎鸟 天禄有意抢龙驹 第二十九回 平阳镇二打韩通 七圣庙一番伏状 第三十回 世宗荐朋资帏幄 弘肇被谮陷身家 第三十一回 郭彦威禅郡兴兵 高怀德滑州鏖战 第三十二回 高行周夜观星象 苏凤吉耸驾丧军 第三十三回 李太后巡觅储君 郭元帅袭位大统 第三十四回 王子让辞官养母 宋太祖避暑啖瓜 第三十五回 宋太祖博鱼继子 韩素梅守志逢夫 第三十六回 再博鱼计赚天禄 三折锉义服韩通 第三十七回 百铃关盟友谈心 监军府元帅陪礼 第三十八回 龙虎聚禅州结义 风云会山舍求贤 第三十九回 太祖射龙解水厄 郑恩问路受人欺 第四十回 郑子明恼打园公 陶三春挥拳服汉 第四十一回 苗训断数决鱼龙 太祖怜才作媒妁 第四十二回 世宗进位续东宫 太祖非罪缚金銮 第四十三回 苗训决算服柴荣 王朴陈词保匡胤 第四十四回 宋太祖带罪提兵 杜二公挈众归款 第四十五回 杜二公纳婿应运 高行周遣子归乡 第四十六回 高行周刎颈报国 赵匡胤克敌班师 第四十七回 刘崇兵困潞州城 怀德勇取先锋印 第四十八回 高怀德智取天井 宋太祖力战高平 第四十九回 丁贵力战高怀德 单珪计困赵匡胤 第五十回 单珪覆没蛇盘谷 怀德被困铁笼原 第五十一回 冯益鼓兵救高将 杨业决水淹周师 第五十二回 真命主爵受王位 假响马路阻新人 第五十三回 陶三春职兼内外 张藏英策靖边隅 第五十四回 王景分兵袭马岭 向训建策取凤州 第五十五回 课武功男女较射 贩马计大闹金陵 第五十六回 杨仙人土遁救主 文长老金铙伤人 第五十七回 郑于明斩将夺关 高怀亮贪功殒命 第五十八回 韩令坤擒剐孟俊 李重进结好永德 第五十九回 刘仁赡全节完名 南唐主臣服纳贡 第六十回 绝声色忠谏灭宠 应天人承归正统 试读章节 词曰: 世事如棋,从来兴废由天命。任他忠佞,端的难侥幸。圣主垂裳,勋业昭功令。苍生幸,扫秽除氛,才把江山定。 右调《点绛唇》 话说从古以来,国运递更,皆有定数,治极则乱,乱极则治,一定之理也。天下自唐季以来,五代纷更,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十三君。僭窃相踵,战争不息,人民有倒悬之苦,将士多汗马之劳。终于立国不长,究非真命之主。 独至大宋圣人,应运而兴。御极以来,削平伪镇,把锦绣江山,奠定十分安固,相传三百年鸿业。历国恁般久长,这也因他神武不杀,仁义居心,所以如此。观其伐南唐时,命曹彬云:“城陷之日,慎勿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只此数语,便如孟子所谓“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矣。然此仁心义闻,虽三尺童子,亦知其为尧舜之君也。不必烦言多赘,只就他未登九五之时,把那三打韩通,禅州结义,这许多事迹表白出来,可以使闻者惊心,观者吐舌,方知英雄举动,迥异庸愚。毕竟有掀天拔地之形,搅海翻江之势。正如暗中指使,冥里施为,诚有不期然而然者。有诗为证: 龙虎行藏自不同,辉煌事业有奇踪。 时君若肯行仁政,真主如何降九重? 话说后汉高祖皇帝刘智远晏驾之后,太子承祜登基,庙号隐帝。为人懦弱有余,刚断不足。即位以来,虽不能海晏河清,却也算得烽烟消熄,承平日久,世道粗宁。 这时有一位先生,姓苗名训,字光义。能知过去未来,善晓天文地理。他奉了师父陈抟老祖之命,下山来,扮做相士模样,遍游天下,寻访真主。那时正在东京汴梁城中,开着相馆,每日间哄动那些争名夺利的人,都来论相。真个挨挤不开,十分闹热。 一日清晨,光义起来开馆,挂了那个“辨鱼龙,定优劣”的招牌。垂帘洒扫已毕,正在闲坐。只见一位青年公子,独自信步进来。光义抬头一看,暗暗吃惊,连连点首。怎见得那人的好相?只见: 尧眉舜目,禹背汤腰。两耳垂肩,棱角分明征厚福;双手过膝,指挥开拓掌威权。面如重枣发光芒,地朝天挺;身似泰山敦厚重,虎步龙行。 异相非常,虽道潜龙勿用;飞腾有待,足知垂拱平章。漫夸辟上紫微星,敢比开疆赤帝子。 这人非别,就是那个开三百年基业的领袖,传十八代子孙的班头:姓赵名匡胤,表字元朗。世本涿郡人氏。父亲赵弘殷,现为殿前都指挥之职。母亲杜氏夫人。 原来赵弘殷所生三子一女:长匡胤,次匡义,三光美,四玉容小姐。这匡胤之生,因后唐明宗皇帝登极之年,每夜在于宫中,焚香祝天道:“某乃无福,因世大乱,为众所推。愿天早生圣人,为生民之主。”那玉帝感他立念真诚,为君仁爱,即命赤须火龙,下降人间,统系治世。生于洛阳夹马营中,赤光满室,营中异香,经宿不散。因此父母称他为“香孩儿”。后因石敬瑭拜认契丹为父,借兵篡唐。赵弘殷絮家避乱,于路肩挑二子,遇一异人指说道:“此担中乃二天子也。世上说道无天子,今日天子一担挑。”因住居于汴梁城双龙巷内,至后汉立朝,弘殷方才出仕。 此时匡胤正当年交一十八岁,生得容貌雄伟,器度豁达。更兼精通武艺,膂力过人。娶妻贺氏金蝉,十分贤淑。那匡胤生性豪侠,又与本郡张光远、罗彦威二人结为生死之交。每日在汴梁城中生非闯事,喜打不平。 这日清晨,早起无事,出外闲游,打从相馆门首经过。举步进门,意欲推相。却值苗光义闲坐在此,抬头一见,不觉惊喜道:“此人便是帝王之相,吾昨日排下一卦,应在今日清晨有真主临门,不想果应其兆。”立起身来,往外一张,四顾无人,回身即望匡胤,纳头便拜,口称:“万岁!小道苗光义,接驾有迟,望乞恕罪!”匡胤一闻此言,不觉大惊道:“你这泼道,想是疯颠的么?怎的发这胡言乱语?是何道理?”光义道:“小道并不疯颠。因见天下汹汹,久无真主。当今后帝亦非命世之姿。特奉师命下山,寻访帝星,今幸得遇,事非偶然。主公实为应运兴隆之主,不数年间,管取身登九五,请主公勿疑。”匡胤听了这一席言语,越然发怒道:“吾把你这疯颠的泼道!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人人道你阴阳有准,祸福无差;据我看来,原来你是捏造妖言,诬民惑众,情殊可恨,理实难容。”一面说着,一面立起身来,挥袖撩衣,举手便打。只听得: 劈拍连声,呖喇遍室。劈拍连声,椅凳桌台敲折脚;呖喇遍室,琴棋书画打成堆。炉盏帘瓶,那管他古玩时新,着手处西歪东倒;纸墨笔砚,凭着你金镶玉砌,顺性时流水落花。正是:一时举手不容情,凭你神仙也退避。 匡胤一时怒起,把相馆中的什物等件,尽都打翻,零星满地。那苗光义见他势头凶猛,一时遮拦不及,只得往后退避。此时过往之人渐渐多了,见是赵舍人在此厮闹,又且不知他的缘故,谁敢上前相劝一声,只好远远的立着观望。 正在喧攘之际,只见人丛里走出两个豪华公子,进来扶住了匡胤,说道:“大哥,为着何事,便这等喧闹?”匡胤回头看时,乃是张光远、罗彦威二人,便道:“二位贤弟!不必相劝,我还须打这泼道!”二人道:“大哥,不可造次!有话可与小弟们说知,我等好与你和解。”匡胤悄悄的说道:“我来叫他相面,谁知他一见愚兄,便称什么‘万岁’。这里辇毂之下,岂可容他胡言乱语!倘被别人听着,叫愚兄怎的抵当?”张光远道:“大哥,你也是呆的,量这个疯颠的道人,话来无凭无据,由他胡乱,自有凶人来驱除他的。你何必发怒,与他一般见识。”罗彦威道:“目今世上的医卜星相,都是专靠这些浮词混话,奉承得心窝儿十分欢喜,便好资财人手,满利肥身。这是骗人的迷局,都是如此。你我不入他的局骗,也就罢了,闹他则甚?俺弟兄闲在这里,且往别处去消遣片时,倒是赏心乐事,何必在此攘这空气。”说罢,两个拉了匡胤的手,往外便走。 那苗光义见匡胤去了,即忙出来,走至街坊,又叫道:“三位且留贵步!我小道还有几句言语奉嘱,幸垂清听。”遂说道: 此去休要人庙堂,一时戏耍见灾殃。 今年运限逢驿马,只为单骑离故乡。 匡胤道:“二位贤弟,你可听他口中,还在那里胡讲。”二人道:“大哥,我们只管走罢了,听他则甚?” 那苗光义想道:“我周游天下,遍访真主,不道在汴梁遇着。但如今尚非其时,待我再用些工夫,前去访寻好汉,使他待时而动,辅佐兴王,成就这万世不拔之基,得见淳古太平之象:一则完了我奉师命下山的本愿,二则可使那百姓们早早享些福泽,免了干戈锋镝之灾。”主意已定,即便收了相馆,整备云游。按下不题。 单说匡胤等弟兄三人,缓步前行,观看景致。此时正当清明时候,一路来,但见: 柳绿桃红,共映春光明媚;青尘紫陌,谁闻禁火空斋?木深处杏花村里,何须更指牧童;市集中烟柳皇都,那得趋陪欢伯。闹热街心,虽常接纸灰飞蝴蝶;朔南墓道,却连闻泪血染杜鹃。这是:可爱一年寒食节,无花无酒步芳场。 当时弟兄三人,随步闲游,观玩景致,固是赏心乐意,娱目舒怀,十分赞叹。 正走之间,只见前面一座古庙,殿宇巍峨,甚是清静。耳边又闻钟鼓之声。张光远叫道:“大哥,你听那庙里钟鸣鼓响,必是在那里建些道场。俺们何不进去,随喜片时。”罗彦威道:“说得有理。我们走得烦了,且进去歇歇脚儿,吃杯茶,解渴解渴,也是好的。” 三人举步进了庙门,把眼一张,乃是一座城隍庙。真是破坏不堪,人烟杳绝,那里见什么功德道场。匡胤道:“二位贤弟,这座乃是枯庙。你看人影全无,那里有什么功德,我们进来做甚?”罗彦威道:“这又奇了!方才我们在外,明明听得钟鼓之声。怎么进了庙门,一时钟也不鸣,鼓也不响,连人影儿都一个也无。这青天白日,却不作怪么?”张光远道:“是了!常言道‘鬼打鼓’,难道不会撞钟?方才想是那些小鬼儿在此打诨作乐,遇着我们进来,他便回避了,所以不响,也未可知。”匡胤拍手大笑道:“张贤弟向来专会说那趣话儿的,你们猜的都也不是。俺常听见老人家说:‘鼓不打自响,钟不撞自鸣,定有真命天子在此经过。’今日这里,只有你我三人,敢是谁有皇帝的福分不成?”张光远道:“这等说来,大哥必定是个真命天子!”匡胤道:“何以见得?”张光远道:“适才那个相士说的,大哥有天子的福分。小弟想来,一定无疑。若是大哥做了皇帝,不要忘了我们患难的兄弟,千万挈带做个王子耍耍,也见得大哥面上的光彩。”匡胤道:“兄弟,你怎么同着那相士一般儿胡讲起来?这‘皇帝’两字,非同小可,焉能轮得着我?你们休得胡言,不思忌讳。”罗彦威道:“虽然如此,却也论不定的。常言说得好,道是:‘皇帝轮流转,今年到我家。’自从盘古到今,何曾见这皇帝是一家做的?”张光远接口道:“真是定不得的。即如当今朝代去世的皇帝,他是养马的火头军出身,怎么后来立了许多事业,建了许多功绩,一朝发迹,便做起皇帝来。又道:‘寒门产贵子,白户出公卿。’况大哥名门贵族,那里定得?”匡胤道:“果有此事么?”罗彦威道:“那个说谎!我们也不须闲论,今日趁着无事,这真皇帝虽还未做,且妆个假皇帝试试。妆得象的,便算真命。”张光远道:“说得是,我们竟是轮流妆起便了。”匡胤见他说得高兴,也便欢喜道:“既是如此,你我也不必相让。这里有一匹泥马在此,我们轮流骑坐。看是那个骑在马上,会行动得几步的,才算得真主无疑。”二人道:“大哥所见甚当。”正是: 沿江撒下钩和线,从中钓出是非来。 序言 己巳岁,余肄业村居,暗修之外,概不纷心。适有友人挟一帙以遗余,名曰《飞龙传》。视其事,则虚妄无稽;阅其词,则浮泛而俚。余时方攻举子业,无暇他涉,偶一寓目,即鄙而置之。无何,屡困场屋,终不得志。余自恨命蹇时乖,青云之想空误白头。不得已,弃名就利,时或与贾竖辈逐锱铢之利,屈指计之,盖已一十有九年矣! 今戊子岁,复理故业,课习之暇,忆往无聊,不禁瞿然有感。以为既不得遂其初心,则稗官野史,亦可以寄郁结之思。所谓发愤之所作,余亦窃取其义焉。于是检向时所鄙之《飞龙传》,为之删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驯之格,间以清隽之辞,传神写吻,尽态极妍。庶足令阅者惊奇拍案,目不暇给矣! 第余才识卑劣,偏颇脱漏之弊,终所不免。兹顾孜孜焉亟为编葺者,不过自抒其穷愁闲放之思,岂真欲与名人著作争长而絮短乎哉! 时乾隆三十三年岁在戊子仲秋之望。东隅吴璿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