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英)安格斯·麦迪森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安格斯·麦迪森先生是世界著名的计量经济学家,在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比较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的声望,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历史数据的考证和分析专家。他长期从事各国经济增长史的比较研究,著述颇丰。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予以特别的关注。在OECD组织的全力支持下,他1998年出版的《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一书,对两千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线索作了科学的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他继续关注并追踪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于2007年推出了该书的第二版。第二版不仅对第一版作了重要的修改与更新,还新写了“问题与前景:展望2003-2030年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一章。在本书中,麦迪森运用OECD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与技术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简略而深刻地勾勒了跨越千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线索,特别是过去半个世纪的发展轨迹,深入分析了影响中国经济进步的重要因素,并预测了中国在未来四分之一世纪将能达到的经济水平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麦迪森先生的科学分析与预测获得了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与广泛的认同。他这部杰出著作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发行,成为各国认识和研究中国经济、与中国发展经济合作关系的必读书。

目录

中译者前言

序言

致谢

前言

作者第二版序言

概括与结论

第一章 中华帝国的集约与粗放式增长

第二章 经济衰退与列强欺辱,1820-1949年

第三章 新中国充满活力的发展过程

第四章 问题与前景:展望2003-2030年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附录A 中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农村副业的经济表现,1933-1995年

附录B 中国工业经济表现:1913-2003年

附录C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规模

附录D 中国的人口与就业

附录E 对外贸易

附录F 中国拼音和威妥玛-贾尔斯拼音法中的人物与地方名称

图表目录

正文图表

表1.1 中华帝国的朝代及首都

表1.2 中国、欧洲、印度、日本及全世界人口的粗略比较估计,公元1—2003年

表1.3 中国及欧洲人均GDP水平,公元1—1700年

表1.4 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土地使用和人口,1993年

表1.5a 分朝代有记载的水利灌溉工程

表1.5b 灌溉面积,1400 1995年

表1.6 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952年

表1.7 罗兹曼关于中国唐朝中期至清朝晚期的城市及人口估计

表1.8 德弗里估计的欧洲城市人口,公元1000—1800年

图1.1 中国人口,公元元年至2030年

表2.1 欧洲、中国和世界其他主要地区的经济水平比较,1700—2003年

表2.2a 世界GDP分布,1700—2003年

表2.2b 全世界GDP增长率,1700—2003年

表2.2c 全世界人均GDP增长率,1700—2003年

表2.3 按省份分组的中国人口变动,1819—1953年

表2.4 中国、印度和日本的人均出口额,1850—2003年

表2.5 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的中国GDP结构,1890—1952年

表2.6 铁路营业里程,1870一1995年

表2.7 外国在中国直接投资存量,1902—1936年

表2.8 中国贸易中的主要商品,1937年

编年表中国从国际孤立中崛起:1949—2001编年史表

表3.1 中国主要经济部门GDP增长率,1890 2003年

表3.2 中国GDP结构,1890—2003年

表3.3 中国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地位,1890—2003年

表3.4 比较14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1913—2003年

表3.5 比较14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人口、能源消费量和出口额,2003/2006年

表3.6 中国的出生率统计、劳动投入和教育水平,1952—2003年

表3.7 中国各级学校入学人数,20世纪30年代至2005年

表3.8 10个国家和地区在15—64岁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1950—1992年

表3.9 关于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基本经济增长核算的结果,1952—2003年

表3.10 中国分部门经济增长的表现,1952—2003年

表3.11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952—2003年

表3.12 农户参与各类社会主义农业组织的程度,1950—1958年

表3.13 中国农业经济表现的特点,1933—2003年

表3.14 中国四个时期的种植业、畜牧业的投入、产出和TFP变化,1952—1994年

表3.15 文冠中对中国农业三个时期的投入、产出和TFP变化的估计,1952—1987年

表3.16 中国、日本、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种植业的比较经济表现,1933—1994年

表3.17 中国人口与就业人数的城乡分布,1952—2005年

表3.18 中国按所有制划分的农村小型企业的经济表现,1978—1996年

表3.19 中国农村小企业的分部门指标,1995年

表3.20 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经济表现,1952—2003年

表3.21 按所有制划分的中国工业经济表现,1952—1996年

表3.22 中国、日本、苏联/俄罗斯、美国的制造业经济表现,1952一1994年

表3.23 比较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增长表现,1929—2003年

表3.24 比较7个国家和地区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出口贸易,1929—2003年

表3.25 中国出口贸易表现,1870—2003年

表3.26 中国商品贸易对象的地区分布,1952—2005年

表3.27 中国主要贸易品,2005年

表3.28 中国政府收入与支出的规模与结构,1952—2005年

图3.1 比较中国和4个大国的GDP规模,1952—2003年

图3.2 中国GDP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1952—2003年

图3.3 中国农业增加值和劳动生产率变化,1952—2003年

图3.4 中国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变化,1952—2003年

表4.1a GDP增长表现的比较: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美国,1990—2030年

表4.1b 人均GDP增长表现的比较: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美国,1990-一2030年

表4.2 能源集约度和碳排放水平:中国、美国以及世界,1973—2030年

表4.3 世界经济的增长表现及预测,1952—2030年

表4.4 世界及其主要地区和国家的人均GDP,1952—2030年

表4.5 世界及其主要地区和国家的GDP增长,1952—2030年

表4.6 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比重,1700—2003年

图4.1 比较中国和美国的GDP规模,1700—2030年

附录图表

表A.1 中国官方投入产出表估计的农业经济表现,1987年

表A.2 官方估计的中国农业经济表现,1952—1995年

表A.3 麦迪森估计的中国农业经济表现,1933—1994年若干基准年份

表A.4 中国种植业、畜牧业的投入、总产值、增加值水平的估计,1933 1994年若干基准年份

表A.5 关于中国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估计,1933—1994年期间若干基准年份

表A.6 关于中国林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估计,1933—1994年期间若干基准年份

表A.7 中国农村副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估计,1933 1994年期间若干基准年份

表A.8 中国农业的传统与现代投入,1933—1995年期间若干基准年份

表A.9 中国年末牲畜存栏量和肉类产量,1933—1995年期间若干基准年份

表A.10 中国农业的土地使用,1933—1995年期间若干基准年份

表A.11 中国与美国1987年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出和购买力平价(PPP)的比较

表A.12 198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及副业的投入产出指标

表A.13 《美国投入产出表》中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以及农业服务业,1987年

表A.14 中国与美国农场农业增加值和劳动生产率比较,1933—1994年期间若干基准年份

表A.15 13国种植业、畜牧业的比较经济表现,1975年

表A.16 8国化肥使用集约度,1993/1994年

表A.17 中国1994年:农产品产值、产量、价格的详细情况

表A.18 中国1987年:农产品产值、产量、价格的详细情况

表A.19 中国1975年:农产品产值、产量、价格的详细情况

表A.20 对中国种植业和畜牧业总产值的详细推算,1952—1978年

表A.21 对中国1933—1975年种植业和畜牧业总产值的详细推算

表A.22a 中国主要农产品1987年价格

表A.22b 中国主要农产品1987年价格

表A.22c 1987年中国不同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

表A.23 美国1987年:农产品产值、产量、价格的详细情况

表A.24 中美两国农业购买力平价估计中的产品匹配,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

表A.25 美国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业服务业就业人数,1933—1994年若干基准年份

表A.26 美国农业总增加值,1933—1992年若干基准年份

表B.1 伍晓鹰估计的工业分行业增加值增长率和产出结构,1952—2003年

表B.2 伍晓鹰对中国工业增加值的新估计,1952—2003年

表B.3 刘大中和叶孔嘉关于中国工业增加值的估计,1933—1957年

表B.4 中国工业的投入产出特征,1987年

表C.1 中国分部门国内生产总值,1890 1952年若干基准年份

表C.2 中国的GDP、人口以及人均GDP的长期表现和预测,1—2030年

表C.3 麦迪森一伍晓鹰对中国主要经济部门GDP的估计,1952—2003年

表C.4 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GDP以及人均GDP,1952—2003年

表C.5 官方估计的中国主要经济部门GDP,1952—2003年

表C.6 麦迪森对“非物质服务业”的就业和产出估计,1952—2003年

表C.7 中国的投资和GDP,官方估计数和调整后的估计数,1952—2003年

表C.8 中国非住宅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形成以及非住宅固定资本存量,1952—2003年

图C.1 比较官方和麦迪森估计的GDP规模,1952—2003年

表D.1 中国人口,公元1—2030年

表D.2 中国澳门、香港、台湾的人口,1850—2030年

表D.3 按照旧分类标准的中国分经济部门就业人数,1952—2003年

表D.4a 中国按照新行业分类的部门就业人数,1978~2(?02年

表D.4b 中国国有部门按照新行业分类的部门就业人数,1978 2005年

表D.5 刘大中一叶孔嘉估计的部门就业人数,1933—1957年

表D.6 比较国家统计局和调整后的刘大中一叶孔嘉就业估计,1952—1957年

表E.1 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商品贸易额,1850—1938年

表E.2 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商品进出口贸易额,1950—2006年

表E.3 中国货币汇率,1870一2005年

表E.4 中国出口指数,1867—2003年

表F.1 中国的帝国统治者和近代领导人,1368—1949年

表F.2 中国行政区的威妥玛一贾尔斯拼法以及2005年分省(自治区、直辖市)GDP与人口情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