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会计鉴定意见及其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
一、司法会计活动的界定
二、司法会计鉴定概念辨析
三、司法会计鉴定的结果:从“鉴定结论”到“鉴定意见”
四、民事诉讼中的会计鉴定意见
第二章 会计鉴定意见民事司法适用的统计分析
一、样本来源及相关说明
二、会计鉴定意见民事审判应用的统计分析
三、会计鉴定意见民事审判适用的统计分析
四、会计鉴定意见民事司法适用的困惑
第三章 比较法视野中的鉴定意见司法适用制度
一、域外主要国家民事鉴定启动程序的考证
二、域外主要国家鉴定意见质证程序的考证
三、域外主要国家鉴定意见的审核与判断
第四章 会计鉴定意见民事司法适用制度的完善
一、会计鉴定意见民事司法适用原则的确立
二、会计鉴定意见民事司法审查规则的构建
三、会计鉴定意见司法审查实现的制度保障
第五章 会计鉴定意见采信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会计鉴定意见未被法院采信的案例
二、会计鉴定意见被法院采信的案例
三、会计鉴定意见部分被法院采信的案例
参考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活动日益活跃、经济交易日趋复杂,出现了大量财务欺诈与舞弊、虚假陈述等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这些案件的审理与判决涉及大量的财务会计、审计专业知识,超出了法官的常识和判断能力,需要借助会计专业人士对涉案的特定财务会计事项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提供专家意见证据,即会计鉴定意见,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
无论是诉讼当事人还是法官凭借常识和经验都很难判断会计鉴定意见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对会计鉴定意见的采信只能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和判断。在鉴定机构与司法机关分离前,司法会计鉴定由法院指派或委托内部的司法会计鉴定机构进行,其所作出的鉴定意见当然地具有证据资,鉴定意见不存在可采性问题,一般在庭审时直接被法官采信。但在鉴定机构与司法机关分离后,特别是民事案件的审判中,由独立的中介机构或人员(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会计鉴定意见是否被法官采纳,缺乏科学、合理的判断标准或规则。为了更好解决现实问题,白岱恩著的《会计鉴定意见民事司法适用实证研究》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2014-2016年涉及司法会计鉴定的民事裁判文书的分析,对会计鉴定意见民事司法适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