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受苦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已经走过知天命之年的本书作者之一房华一,偶尔喜欢回首往事,小时候经历的人生磨难经常让其难以忘怀。
最难忘的是1964年,家里时不时就打了断顿。那时他才六岁,春天里的主要饭食就是母亲从地里剜来的荠荠菜,上顿下顿都吃它,肚皮都吃成绿的了,那荠荠菜吃起来真香。在困难的时月里,那可是救命菜啊!还有一桩往事也让他经常忘不了,2002年农历正月初四晚上,家里突然着火了。房上面的十几根小椽烧坏了,还把两根檩条也烧坏了。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拼命救火,在严寒的夜晚一身身冒汗,还有浇灭火势时洒落在身上的水。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一整天还得处理废墟上的杂物,超常的劳动、带来的意外紧张、身体受到的冷冻,都没有摧垮他,他依然坚强。也正是由于从小就经受了人生的不少苦难,房华一一路走来,终有建树。
人常说,从小受苦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应该说,这是经验之谈。
著名的小品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蜚声海内外。然而,在舞台上为大家带来欢笑的他,却有一个苦难的童年。赵本山六岁时就成了孤儿,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童年的回忆除了饿还是饿,有一年过年吃上了一顿饺子,撑得直不起腰。为了改变自身处境,他开始跟瞎眼的二叔学艺。他潜心钻研,刻苦训练。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最为突出。终于获得观众认可,被誉为“红笑星”“小品王”‘中国笑星”“东方卓别林”,并成为国家一级演员,还曾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赵本山表示,自己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童年的苦难,现在没有任何痛苦和不满足。
还有,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小时候很苦,他的母亲却是一位坚强、有骨气的女人,从来没有在生活面前屈服过。生活所迫,哥哥马树梁到天津当学徒;妹妹马淑珍去了河北香河;马季被托给远房亲戚,带到上海宏德织造厂做学徒。他聪明伶俐,手脚勤快。在师傅面前,谦恭礼貌;对小伙伴,情同手足。后来掌柜的在有名的永安公司租了临时柜台,甩卖“德”字牌枕套和台布,由马季担此重任。他学方言,速度之快,令人头晕目眩。广东话、上海话、普通话都运用自如,颇得顾客的好感,自然生意兴隆,颇得掌柜喜欢。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从收音机里学习《开粥厂》《倭瓜瓢》《批三国》《地理图》《大上寿》《醋点灯》中的段子,奠定了他的艺术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马季成为新华书店华北发行所的正式职工。新华书店青年人多,每逢周末,工会都举办舞会或联欢活动。作为联欢活动中的积极分子,马季如鱼得水,大展其才,不是唱京剧,就是模拟丑角表演,当然,最拿手的还是相声。1956年初,北京市举行工人业余曲艺观摩会演。马季参赛的曲目是相声《找对象》,将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又火候适中,荣获一等奖。之后不久,拜师侯宝林大师,勤奋学习,认真钻研,终成一代大师。马季先生在回忆他的童年时说,苦难的童年是一种财富。苦难培养了他吃苦、勤奋、好学的好习惯。
其实,好多经历过童年苦难的成功人士,他的人生道路,足以提醒更多的有志之人。我们每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可是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有权利选择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要把苦难当作人生的一种财富去积累。生活的苦难并没有让饱受苦难的人们低下头,而是更深刻地让他们成长着。历经过苦难的人总是能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生活的本原,而他所经历的其实是一种财富,特别是在人幼年或少年的时候,所经受的苦难在人心灵深处的烙印特别深刻。就像是深深扎根于土地的参天大树,它的根总是需要在暗淡无光的土地里深深埋藏着,这是它的根,更是它的财富,也是树的骄傲。
一个人小时候吃点苦,受点罪,经过坎坷,受过磨难,感受过忧患,能对其以后的人生成长、事业成功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影响。苦难是对人的一种磨炼,经历了磨炼,一个人就会变得成熟和具有耐受力,就会变得更加坚强。同时,最困难的时候,往往也是收获最丰厚的时候。苦难能锤炼人的品格、意志、见识、勇气。儿童时期的苦难是人生最宝贝的精神财富,酸甜苦辣成组成了五味人生,在经历苦难中经受锤炼,感悟人生,这才是生活。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