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山情
去年春天,章小斌从省城福州入伍后来到闽南沿海神湖湾,在一个名叫将军山的地方当兵。将军山海拔883米,他所在的连在山的南部半山腰上,山的北边是营部,山顶是古炮台。据说明朝的时候有位将军在这里与入侵的倭寇进行过殊死的拼杀,最后壮烈牺牲,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抵御外敌的民族英雄,将这座山取名为将军山。将军山是岩石结构的山,山上树木成林,五十年代为了战备需要,老一代革命军人挖了山洞工事,里面有暗道,有粮食和弹药库,还有储存饮用水的流动水槽,每个在这座山上当兵的人都要熟悉里面的构造,以便战备需要。
章小斌在连部当了快一年的通讯员,他对连队的情况很熟悉。老连长刚刚上南京步兵学校了,新连长从师部下来,到职才一个多月,新来的连长对他很器重也很信任。
章小斌有个姐姐,叫章小芬,原来在闽南农村插队落户,后来被选送到福建医学院读书,现在是三年级学生。姐姐谈了一个男朋友,也在章小斌的部队,是师部一位名叫邢光明的参谋。姐弟俩从小失去父母,是在姑姑一家的照顾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姑父也是一名军人,对他们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关心爱护,视同己出;思想作风上严格要求,决不允许有特权行为。由于有这样一个家庭背景,姐弟俩都很争气。
真是无巧不成书,新来的连长邢光明就是章小芬的男朋友。邢光明一到连队,看到通讯员是章小斌,心想,这个通讯员很可能会是自己未来的小舅子了。
章小芬给邢光明写信,希望他帮助弟弟在部队学门技术,将来回到地方上找个好工作。当时,连队正好有三个名额去师部司机训练队学习汽车驾驶,开会谈论时,有人建议章小斌去,邢光明没有同意。
邢光明给章小芬回了封信,对这种利用手中权力或人情关系走后门搞不正之风的行为提出了批评。并说自己刚到连队,还不熟悉连队的情况,需要担任通讯员的弟弟在自己身边工作一段时期,再加上他正与章小斌的姐姐交朋友,他不能让人家讲自己徇私情。
这个时候,章小芬与老师和一部分同学去厦门的同安县搞一个短期的实习。活动结束时,她请了一天假,想去看看在附近当兵的弟弟。此刻,章小芬已经知道弟弟和男朋友在一个连队。
章小芬到连队,与弟弟见了面,告诉弟弟自己的男朋友正是连长邢光明,弟弟说他知道了,连长心里也明白,他们之间还没有捅破这层纸。姐姐来得不是时候,连长去团部开会,今天晚上可能不会回连队。她对弟弟讲,既然他不在连队,还是赶明天的早班车回福州。
离开时,弟弟带姐姐去见了在连队蹲点的李副军长。上级计划在这里搞一次陆海空三军参加的登陆演习,李副军长是这次演习的陆军副总指挥,这一时期常来往于将军山和福州之间,在连队的时间也不少。李副军长是他们的姑父,这是没有外人知道的事,在家里他们按照亲人相称呼,在外面不暴露真实身份。
他们向李副军长做了礼节性的简短问候,估计邢连长当天不会回来了,章小芬决定下山,乘坐最后路过的一趟班车去泉州。章小芬告别李副军长,章小斌送姐姐下山。
下山的路上,姐弟俩聊起了邢光明。姐姐对章小斌说:“看来他是个正派的人,这个人是可以信任的。”
姐姐下山了,每天下午三点至四点有一趟车去泉州,姐姐到泉州后还要住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才有车回福州。尽管姐姐和她的男朋友没有见到面,留下遗憾走了,但是,姐姐又把希望留在了将军山。
送走姐姐,章小斌在回连队的半山腰上,看到邢连长正急匆匆下山,他是去找姐姐的。章小斌告诉连长,估计这会姐姐等的车已经开走了。
章小斌对连长说道:“姐姐人虽然走了,但她的心却留在了将军山。”
邢光明走近章小斌,拍了拍他的肩膀,友好地说道:“谢谢你,通讯员,你姐姐是个好姑娘。不过,我们之间正亮着红灯呢。”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
章小斌站在山顶,看到一部大客车驶向远方,慢慢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不经意间,他发现邢连长也在目送着车辆远去。
吃晚饭的时候,李副军长发现邢连长有心事,问他怎么回事,邢光明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知道这件事后,李副军长对邢连长说:“你坐我的车,去找找这姑娘,我还不知道你们在谈恋爱呀,你们最好见上一面,消除误会。”
连长说:“让通讯员去吧,我怕越解释越引起误会。”
李副军长对连长说:“通讯员和你都去。”
在长途汽车站旅社的登记本上,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章小芬的名字,她住在203房,他们上去的时候,门是开着的,里面有七八张床,章小芬正坐在床边看书。
邢连长上去对她说:“章小芬,真不好意思。你到连队,我正在团部去营部的路上,我们错开了,没见到面。”
章小斌也说道:“姐姐,邢连长下午才赶回来的。”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