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沃尔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1979—1987年),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本书如实地记载了他担任美联储主席时作为美国最强有力的声音之一的日子 ,也记载了他最近所从事的工作,包括受命重振空达信会计公司以及帮助纳粹大屠杀受害者从瑞士银行讨回丢失的数十亿存款。本书将带你去体验保罗?沃尔克在金融和公共服务领域50年职业生涯中的精彩时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保罗·沃尔克(金融传奇人生)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约瑟夫·B.特雷斯特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保罗?沃尔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1979—1987年),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本书如实地记载了他担任美联储主席时作为美国最强有力的声音之一的日子 ,也记载了他最近所从事的工作,包括受命重振空达信会计公司以及帮助纳粹大屠杀受害者从瑞士银行讨回丢失的数十亿存款。本书将带你去体验保罗?沃尔克在金融和公共服务领域50年职业生涯中的精彩时刻。 内容推荐 保罗·沃尔克的职业生涯是一部金融传奇。他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思想家之一,被誉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天生的领袖。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如一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不顾后果。沃尔克是一位从不谋求聚敛个人财富的罕见的金融巨人。从来,他的最大目标就是为公共利益殚精竭虑地做好工作,也因此各个主要政府和私营机构在发生信任危机时都来征求他的意见。本书记述了一个人的成就如何最终改善千百万美国人的生活,并继续影响着企业界和金融界的故事。轶事与分析相交织,引人入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金融传奇 第二章 76岁高龄 第三章 联储的权力 第四章 联储主席 第五章 少年时代 第六章 寒窗岁月 第七章 难难时日 第八章 困难抉择 第九章 行动后果 第十章 钓鱼 后记 参考书目 致谢 试读章节 汽车经销商们给沃尔克邮寄来一袋袋找不到买主的轿车和汽车钥匙。农民们把拖拉机开进首都,情绪低落地围着联邦储备委员会总部游行,沿着宪法大道走到21街,然后再回到C街。有些抗议还带有恐吓性。在肯德基州,一个住房建筑商协会贴出“通缉”布告,通缉对象是沃尔克和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另外六名理事。在邻近的田纳西州,一份建筑行业杂志指控沃尔克及其同事“有预谋和残忍地谋杀了数百万家小企业”,并“劫持了拥有私人住房的美国梦(而且还索要赎金)”。在临近圣诞节的一天,一个男人设法进入了联邦储备委员会大楼,冲上大楼内的大理石楼梯,一直跑到富丽堂皇的联储董事会会议室门外才被一个警卫抓住,当时会议室里正在闭门开会。这个人后来告诉警察说他对高利率感到不安,他随身携带着一枝锯短了枪筒的猎枪、一枝手枪、一把刀和一只装有一枚假炸弹的双肩背包。 沃尔克与通货膨胀奋战造成的后果甚至连联储主席本人都始料未及,它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1980年卡特总统的竞选失败,并对他的继任者罗纳德·里根总统的威望造成了严重伤害。这两位总统都选择不与沃尔克公开争吵,但他们的助手们可没有那么多顾忌,最明目张胆的威吓来自里根总统的两任财政部长唐纳德·里甘和早先担任过白宫办公室主任的詹姆斯·贝克三世。1987年夏,当沃尔克向里根总统提交辞呈时,贝克禁不住喜形于色,他对纽约的一个朋友说,“我们终于搞定这个混蛋了。” P4-5 序言 没有保罗·沃尔克的坚韧与胆量,我们在20世纪70年代可能就难以摆脱困扰美国的通货膨胀和生产率下降,我们在90年代肯定也无缘享受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如果退回到1982午,这样的想像可能令人惊愕而难以置信。不过,时至今日,通货膨胀在美国几乎已不再成为问题。对此,美国人民应该感激保罗·沃尔克。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正在经历着从我童年记忆中的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1982年3月,作为美国证券交易所主席,我在华盛顿对全国记者俱乐部发表的讲话中,说出了华尔街对里根总统的经济政策的看法,我引用了对400名金融界领导人意见调查的数据来支持我的论点。证券交易所开展的这项调查结果一目了然:企业界领导人对总统的经济计划正在失去热情,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完全支持沃尔克在联邦储备委员会奉行的货币政策。 在当时,这并非是大多数美国人的普遍意见。正像约瑟夫·特雷斯特在本书所生动描述的,沃尔克承受着要求他改变货币紧缩政策的巨大压力。在当时,民众很难看到这是沃尔克在为我们重病缠身的经济施行急需的药物治疗。但我相信他确是在这样做。所以,我在全国记者俱乐部的讲话结尾时告诉记者们说,沃尔克“也许是华盛顿仅存的惟一理智的声音。我们敬佩他的坚韧与胆量”。我的话引起一场小小的争论风波,但是,我当时坚信不渝,至今我仍然坚信不渝。 我与沃尔克相识多年,我可以说这种勇气是他如何对待人生和职业生涯的一个体现。他始终坚持他认为正确的东西,而不管会产生什么样的政治后果。 沃尔克离开联储之后,接受了主持一个犹太团体和瑞士银行联合委员会的艰巨任务,帮助解决大屠杀受害者无人认领的银行账户问题。他时常面对的是情绪激动、剑拔弩张的场面,一种失败几率极高的情形。然而,沃尔克临危受命,监督了对瑞士银行记录的大规模查账,帮助迫使瑞士银行签署了价值12.5亿美元的补偿协议。 2002年这项工作接近收尾时,沃尔克又接受了安达信公司的邀请,同意为这个卷入安然公司破产案、正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会计公司主持一个独立的监督委员会。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局面。该公司在这场大规模公司丑闻中扮演的角色已引起众怒公愤,而会计业素以顽固抵制改革著称。 但是沃尔克由衷地相信,帮助安达信公司改邪归正成为整个行业的模范,对于会计业的前途,对于我们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前途至关重要,他责无旁贷。令人遗憾的是,沃尔克的改组计划未能付诸实施,因为刑事起诉很快就使安达信公司的前途毁干一旦。不过,沃尔克提出的很多建议——比如对非审计业务的限制和审计师轮换制度——后来都成为那年国会通过的革新性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的内容。 最后,在和沃尔克同为大企业联合会公共信托和私营企业蓝带委员会委员时,我得以近距离地目睹了他的勇气。当这个威严的企业领导人团体中的其他人都在大谈把股票期权作为费用支出对待的适当方案时——这是一项重新分配管理层和股东利益的重要举措——沃尔克却采取了一个务实而有原则的大胆立场:主张彻底禁绝股票期权。 究竟是什么动机促使沃尔克采取这种原则性立场,在本书后面、的章节里有扣人心弦的详尽描述。约瑟夫·特雷斯特的书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伟大的经济巨匠和金融领袖绘制了一幅肖像,不仅详细记录了他在专业领域的丰功伟绩,也记述了他的个人经历,从他在新泽西的成长到他照顾妻子和家人的艰辛。 这本书也能让人读到一个如今已属凤毛麟角的人物的故事:一个认真对待他的公共职责的私营部门领袖的故事。 当今时代,企业领导人大笔一挥吃进一家公司,再一挥开除掉数万雇员,又一挥在多年后以低于当年股东们买入时的价格卖掉企业,因而荣登杂志封面。面对这种普遍规律,沃尔克是个例外。他毅然放弃在华尔街发财致富的岁月,换取了多年在政府担任公职的生涯。而当他转入私营部门后,他更看重的是保持他的正直品格,而不是维护一种浮华的生活方式。 现在,任何人起草一份重要公共委员会的候选领导人名单时,保罗·沃尔克都会名列榜首。令人遗憾的是他常常是名单上的惟一人选。如今在私营企业领导人里,还有谁重视他们对社会承担的责任,懂得他们的知识专长要用来应对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认识到他们在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同时自身利益也得到了满足?这样的人真是少而又少。 我希望,阅读这本书的人不会把保罗·沃尔克的故事仅仅看成是一段历史,而是把他看成是在未来岁月我们的企业领导人需要具备的克己奉公精神的榜样。我想不出还有比这更适合这位伟人的赞誉之词了。
小阿瑟·莱维特 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 2004年3月 后记 尽管钓鱼对沃尔克很重要,一直是他生活中的业余爱好,是一种令他着迷的逃离尘嚣的消遣方式,但是绝对无法与金融、经济和国际关系中的言来语去、唇枪舌剑相比。 在多数日子里,上午10点沃尔克已坐在他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里,在黄色的拍纸簿上手写演讲稿,处理他的几个咨询客户的业务,解决大屠杀受害者的补偿问题,以及十二三个非营利组织的事情,比如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30家集团和日本学会。他让两个秘书忙得不亦乐乎,自己也很少在晚上六七点之前下班。 每周有两三个晚上,他下班后直接去出席商务晚餐。午餐时为了提高效率,他宁愿在办公室里以一碗汤充饥。但是一周里有两天,要是有人请客,他就会快步走去那家有着大落地窗可以观赏洛克菲勒中心溜冰场的海鲜烧烤餐厅,或者偶尔去他办公室街对过的一家意大利餐厅。 沃尔克喜欢旅行。几乎每周他都要去一些地方。例如,2003年10月2日,星期四,他飞赴华盛顿到某个参议院委员会作证,然后驱车去弗吉尼亚州温切斯特的申南多大学,陪同前往的是他在联储时的新闻发言人约瑟夫·科因。在大学,他发表演讲,接受荣誉学位(他已被授予五十多个荣誉学位,包括他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授予他的荣誉学位)。第二天,沃尔克又飞往纽约的锡拉丘兹,出席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共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会议,然后再次发表演讲。 一年里有两三次,他会做一次马拉松式的长途旅行,在几个地方停留过夜,紧接着第二天一早就开会。在2003年秋的一次旅行中,他在十三天里去了欧洲和亚洲四个国家五个城市,还在另外三个城市换飞机。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76岁高龄。 在10月的一次旅行中,沃尔克的第一站是飞往华盛顿会见一位参议员,会见在中途取消了。那天下午,即10月28日星期二,他在一个处理联邦预算的专家小组讲话。然后,当晚10点,他赶飞机去法兰克福。第二天上午11:35抵达德国,在机场停留两小时后继续前往莫斯科。在莫斯科逗留的三天里,他花了一天时间开会,为主持一次长达5小时的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会议作准备,在一所经济学专科高中讲了两小时课,随后去俄罗斯中央银行、议会和美国国际发展署开会。 他几乎两周时间一直是这样马不停蹄,还在布鲁塞尔、香港和北京各停留几天。去香港的途中,沃尔克先在布鲁塞尔结束了他主持的国际会计委员会全天的会议,赶下午6点的飞机去伦敦转飞机去亚洲。他在第二天下午6点抵达香港,刚刚能赶上出席香港特首董建华举行的晚宴。第二天早8点,沃尔克和董建华的其他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已开始一天的会议。晚7点,沃尔克飞往北京。 离开北京后,他在东京转飞机,在11月10日星期日夜幕降临时回到纽约。星期一,他和平常一样在上午10点到办公室上班。我星期二上午顺道去找他谈话。他悠然自得地斜倚在高背皮扶手椅里,小口抿着不加奶的黑咖啡,看上去好像刚刚度假回来。 对于任何大学或专业团体给他提供讲台请他讲他心仪的话题:政府供职经历、会计诚信、中央银行、国际贸易、宏观经济走势,沃尔克几乎总是欣然同意。在大多数情况下,他演讲都是免费的。“这是在教育人,”沃尔克说,“他们应该听听关于美国企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一年中有六七场演讲他会收取数万美元的演讲费。有两三场演讲他能得到比他在联储的年薪还高的报酬。 在他的演讲里,沃尔克不会讲述他在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冒险经历的战斗故事,尽管这些故事实际上会很好听。但是沃尔克不愿意细说过去的事情。他关注的是当前的事件和未来,在他看来,改革政府行政管理和建立会计诚信将会对当前和未来带来巨大的改善。 离开华盛顿的政府机构后不久,沃尔克接受了明尼苏达联邦储备银行所属的《地区》杂志的一次长时间的采访。沃尔克对旨在揭示他内心世界的问题通常不会认真作答。但是那天,在稍加提示后,这位伟大的金融战略家和道德领袖迅速勾勒出一幅简洁的自画像。 他的开场白带有一点缺乏自信,使他略显脆弱因而更具吸引力,但是当他停顿在一项决策上时,这种印象就迅速淡化了。他说,他认为自己谨言慎行——有些人可能会说他太过谨慎——而且讲求实际。接着他谈到自己的工作方式,寥寥数语概括了几十年来世人眼中的保罗·沃尔克。“我试图找到一种达成共识的解决办法,或者是一种让那些可能持不同意见的人得以继续的方式,”沃尔克说,“但是我也认为,在一些根本问题上,最好是不要妥协。” 书评(媒体评论) 保罗·沃尔克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美国经济舞台上最重要的人物了。在《保罗·沃尔克:金融传奇人生》一书中,约瑟夫·特雷斯特以其非凡的洞察力,捕捉到这个人物的个性,他的时代,他的影响。该书叙述清晰,可读性强,是任何对美国经济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书。 ——有线电视新闻网金融编辑 迈伦·坎德尔 惟有一位伟大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能够坚持到底,让利率保持历史最高以降低通货膨胀,直面众人近乎一致的谴责七嘲讽,毅然拯救经济于水火。当时的一片鼓噪声可以用一位国会议员的叫嚣来概括,你的行动步骤是错误的,没人会说你是对的。当然,事成发展证明了这位伟大的主席是对的。他就是保罗·沃尔克。 ——纽约市前市长 布莱恩凯夫公司合伙人 艾德·科克 保罗·沃尔克是一位真正的美国英雄。他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中央银行行长,领导了对大通胀的进攻,他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是美国向重振经济之路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特雷斯特的书探究和揭示了这个人物内在的一种性格力量,这种力量使沃尔克得以完成最困难的工作。 ——摩根斯坦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斯蒂芬·罗奇 在这样一个时代,当无数企业领导人背弃了公众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是他们的权力与地位,归根结底是他们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保罗·沃尔克却以其不同寻常的能力,毫不妥协的正派,成为一位杰出的金融界领袖。约瑟夫·特雷斯特在这本精彩的书里,把这个人物本质的伟大之处,描写得淋漓尽致。 ——大通曼哈顿银行前董事长 首席执行官 大卫·洛克菲勒三世 约瑟夫·特雷斯特写了一本大有裨益的书,揭示了一位勇敢的银行家如何制止了美国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对于所有希望汲取历史教训而不致重蹈覆辙的人们,书中有着细致入微的启示。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市场观察专栏作家,《财富》和《货币》杂志前执行主编 马歇尔·洛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