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关于女性问题的《女人与母亲(从弗洛伊德至拉康的女性难题)》虽是马科斯·扎菲罗普洛斯此前关于拉康思想研究工作的接续,但却可以单独阅读而无须参考前书。
通过和此前两部作品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定位这部新作品的主题。如果说此前两部作品至少部分地聚焦于拉康在返回弗洛伊德运动中,借用列维·斯特劳斯的符号功能的理论来回答弗洛伊德“父亲是什么”这个问题,那么,目前这部新作品则旨在回答拉康如何借用人类学理论——女人的交换作为社会关系的构建原则——来重新思考弗洛伊德的“女人想要什么”的问题。
“女人需要什么?”对此,弗洛伊德和拉康有着不同的回答,弗洛伊德的回应是成为理想化的母亲,拉康的回应则是成为欲望的对象。
为了在弗洛伊德和拉康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作者马科斯·扎菲罗普洛斯对弗洛伊德关于女性的人类学的重要文本进行研究,对之进行批判,运用大量社会学、人类学的材料,利用学科交叉所带来的他者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本优秀的、探讨女性问题的、精神分析人类学著作,值得精神分析领域的专业人士或对中国的女性问题希望获得有深度思考视角的人加以参考。
从弗洛伊德到拉康的女性观点做过认真梳理的著作鲜见,《女人与母亲(从弗洛伊德至拉康的女性难题)》尤显难得。
引言
致读者
导论
第一章 回到弗洛伊德:婚姻的危害
第二章 弗洛伊德神话学中的女性
第三章 女性与社会团体
第四章 女性在文明中的位置
第五章 杜拉和狄安娜:弗洛伊德的困境与拉康的解答
第六章 精神厌食症与消瘦的处女
第七章 食欲旺盛的年轻女性
第八章 关于一个年轻的女同性恋个案
第九章 拉康与女性
结论
弗洛伊德,女性与原始人类史
弗洛伊德的观点和西方女性的历史
附录 美狄亚,真正的女人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贾宝玉的“女儿”与拉康的美狄亚——家庭,女人,欲望
家庭与女性
家庭对于女人与孩子
弗洛伊德对女性问题思考的困境与拉康的欲望理论
拉康关于女性问题的思考对中国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