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的存在,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没有你,我就不存在,这种看似平淡的描述能推导出怎样的结论?个人永远只限于经历共同的生活,局限又表现在何处?
在茨维坦·托多罗夫编著的这本《共同的生活(精)》中,哲学携手心理分析,文学作品促发内省。当代著名思想家托多罗夫告诉我们,人注定不完整,人渴望得到认可,即便孤独,人的自我仍由跟他人的相遇而构筑。
人是幸福的,因为人有爱;若没有爱,人就不存在。我们的幸福依赖于他人,而他人也有摧毁我们的幸福的可能。共同的生活永远不保证什么,在最好的情况下,共同的生活只保证一种脆弱的幸福。
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是特定社会,或特定社会的文化。而托多罗夫认为,“人类学”也可以从“认识人类”的本意上理解,指人对人类形成概念,将概念隐含进人文科学、道德和政治的语篇,甚至隐含进各种哲学阐释。茨维坦·托多罗夫编著的这本《共同的生活(精)》论述的人类学就属于这种情况。书中要讨论的不是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而是社会在人身上的位置。作者以史为据,使用了心理学、哲学、文学等著作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其思考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