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国学修养(优秀员工的内涵与底蕴)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刘丽荣编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堂堂正正,正直是金

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里说的就是一种堂堂正正的精神。古今中外所有的伟人都具备一个共同的性格,那就是堂堂正正。无论是铁面无私的包拯,还是直言敢谏的魏征,抑或是为了科学事业坚决不卖镭的专利的居里夫人,都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堂堂正正的精神。拥有堂堂正正的品格,你就能深深地影响你的同事、朋友和爱人,使他们更加信任你,尊敬你。正如《论语》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堂堂正正的人,才是最受人尊敬和感佩的人。

一个人要干出一番事业,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优秀的品质。实际上,我们谁不向往品质优秀呢?人人都想气质美好,都想富有魅力,都想心理成熟,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品质决定的,是由潜藏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堂堂正正做人的原则所决定的。正直的人自有一股正气,浩然于天地之间。在我们的一生中,有许多力量可以诱惑你、扭曲你、强迫你做这做那,令你屈服。然而人世间除了声望、权力、金钱之外,还有一样可以助人成功的利器,那就是正直的品格。只有那些具有正直品格的人,才会最终赢得人们的尊敬。

明朝人海瑞一生清明廉洁、刚正不阿,因而深得民众爱戴,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着这样一段称颂他的歌谣:“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柔,真是铮铮一汉子!”海瑞在做官之前写了一篇《严师教诫》,严师,不是说别人给他教诫,而是他自己做自己的严师。这篇文章说,我海瑞有一天把我的灵魂叫到我的身体前面进行告诫:你啊,生于天地间,应该是不辜负你这一生才行。你当了官后,钱会来得非常容易,那么你为钱动心吗?本来你对自己有所要求的,但是这个社会总是充满着黑暗,为了利益你是否会胡作非为、改变自己的初衷呢?当物欲横流的时候。你能一个人抵住这种歪风邪气吗?做一个人,担心的不是有没有钱,最难的是有没有好品行。坏的作为,如果你沾上一样,在下就亏了自己的身体,在上就侮辱了你的祖宗。

海瑞这篇做官前写的文章,实际是他一辈子的自我要求,他实实在在地做到了。

比如最早做南平教谕,他就不许学生送礼。淳安知县任上,他也是“俸薪之外无所取”。据历史记载,除了淳安的河水之外,别的取用都跟海瑞无关。在应天巡抚任上,他公开地宣誓自己决不妄取官库,要求下属来监督。他做哪一级官都是非常清廉。正因为海瑞不贪不受,所以他一身正气,从不被歪风邪气所吓倒。

海瑞为官从不坐轿子,总是穿着一身破旧的.秀才衣服,骑马出行也不带随从,更是不受他人任何恩惠。有一天,他到一个朋友家下棋,朋友叫家人拿出龙井茶叶沏给海瑞喝,海瑞喝了一小口,感觉清润可口,芳香扑鼻,知是好茶,便问:“茶从何来?”朋友回答:“是举人曾某赐之,杭州名产也。”海瑞一听是曾某赠的,随即愤怒地将茶往地上一泼,一口也不肯喝。原来曾某在任知府期间,贪污勒索,鱼肉百姓,曾命令部下每天至少索一升银子回来,否则便棍棒相加,因此被人叫做“曾一升”。海瑞对这种人深恶痛绝,又怎么会喝这种人所赠的茶叶呢?

海瑞没有儿子。去世时,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王用汲负责处理海瑞的后事。当这位王大人来到海瑞的床前时,只见用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这些东西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没想到一个朝廷官员竟然如此寒碜,王大人因而禁不住哭起来,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柩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孝服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后来,朝廷鉴于海瑞的清廉、正直,追赠海瑞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人堂堂正正,就可以无愧、无畏地正视每一双眼睛,把尊严、平静和快乐留给自己,将自信、智慧和热情带给别人,从而幸福自己,和谐大家。人生的经验与智慧告诉我们,无论现实中发生了什么,堂堂正正始终是做人之本。那些最受欢迎、最受爱戴的人物,无不具有堂堂正正的品格。正直无邪的气节,刚正不阿的品质,是一个群体、社会所形成的正派作风和良好风气。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群体,是正气浩然还是邪气猖獗,往往是走向进步和兴旺,还是走向衰落和腐败的重要标志。一个人坚守正直之心,经常做正义之事,久而久之,就凝结成一种正气,形成一种不可屈服的精神力量。正如孟子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一旦养成,不仅可以充塞自己的身心,而且可以贯于天地之间而无所愧怍,因而无所畏惧。这就是所谓“至大至刚”。这样的人,自然也能做到廉洁清正,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正直则无私,无私则无畏。一个心地坦荡、心胸敞亮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微笑着面对一切。

要做到堂堂正正,关键要诚意正心。正心方能堂堂正正,正心需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支撑。当你成了金钱和权力的奴隶,你还能在金钱、权力的面前堂堂正正吗?我们只有用合乎道的方式去追求财富、荣誉和地位,才能做到正心。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得到固然欣喜,失去绝不沮丧。当你明白生命的真谛,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

堂堂正正才能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才能不把公权当作私用,不谋私利,不讲私情,清正廉明,不贪污不受贿,不拿权力做交易,不拿法纪开玩笑,才能持正守廉,坚守自己的品德。P14-16

目录

第一章 厚德载物,修炼正直厚道的高尚人品

 1、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2、仁是一切美德之源

 3、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4、堂堂正正,正直是金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第二章 以诚为本,秉持诚实守信的为人准则

 1、以诚待人,以信立世

 2、一诺千金,恪守信约

 3、言必信,行必果

 4、信用是一辈子的财富

 5、巧诈不如拙诚

 6、踏踏实实,诚实可靠

第三章 彬彬有礼,展现温润儒雅的君子风度

 1、礼仪,最好的职场推荐信

 2、精心装扮,塑造成功的职场形象

 3、热情周到,重视日常的礼仪细节

 4、和蔼可亲,得体地使用礼貌语言

 5、谨言慎行,多做事情少议论是非

 6、有礼有节,再熟也要讲礼节

第四章 忠于职守,恪守忠诚敬业的工作态度

 1、忠义无价,只有忠诚才能让人信赖

 2、履行职责就是最大的忠诚

 3、忠诚没有条件,责任不容推诿

 4、爱企如家,不贪公司小便宜

 5、面对诱惑,坚守自己的职业良心

第五章 圆融智通,领悟灵活机变的处世智慧

 1、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

 2、沉着冷静,遇到困难不慌乱

 3、量力而行,匹夫之勇要不得

 4、过犹不及,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

 5、因事制宜,不要墨守成规

 6、居安思危,有备才能无患

第六章 谦虚好学,通晓勤奋上进的进取法门

 1、知人之智,自知者明

 2、满招损,谦受益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不耻下问,不问不知理

 5、天道酬勤,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6、敏而好学,活到老学到老

第七章 慎独自律,懂得自省自察的修身之道

 1、自省自察,三省吾身

 2、洁身自爱,保持清醒的头脑

 3、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4、克服虚荣,生活不攀不比

 5、拿得起,放得下

 6、知足者常乐

第八章 恭肃谦让,把握进退合宜的交际哲学

 1、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2、与人为善,忠恕宽容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4、多交益友,莫交损友

 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6、谦和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九章 克勤克俭,坚守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1、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节俭积累财富,勤劳收获幸福

 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5、告别“大手大脚”的习惯

 6、勤俭持家,才能传家久远

第十章 孝亲敬老,永怀孝道感恩的赤子之心

 1、百善孝为先

 2、孝亲敬老,尊重师长

 3、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4、感恩亲情,回报父母

 5、上慈下孝,亲情和睦

 6、忠孝传家久,家门永兴旺

序言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全球兴起了国学的浪潮。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开始学习国学。“国学”就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文化,它不仅记载在典籍里,而且渗透在中华儿女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的历史时期。鸦片战争后欧美的思想文化开始进入中国,为了区别我们固有的学术,称其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的我们固有的学问传统称之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关于国学的定义,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所谓的国学素养就是通过对国学经典的研习,从而提高个人的内在涵养,并进而提升一个人的人格素养和道德水平。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国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它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体现在一个又一个中国人的言谈举止里,它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代代绵延、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从春秋战国诸子并起,到今日中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朝代兴替,世事沧桑,国学经典仍傲然屹立于人类文明史。

中华国学蕴含的智慧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到今天仍可以给我们的心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比如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价值必须由内而发,人道确立则万物亦得以安顿;孟子认为“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以待人,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严与伟大;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静虚其心,静观万物,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化解于无形;庄子相信人的最高智慧在于明白“未始有物”,在现实生活中,人生何必执着?何不逍遥自得,与道同游。

国学是知识,是学问,是文化;国学是精神,是思想,是文明;国学是理想,是信念,是信仰;国学更是生活,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历史总结积累、现实应用创新以及未来发展。只有对国学进行系统研习,我们才能深入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和历史,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做出积极的贡献。

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习掌握必要的国学常识,不仅是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个人素质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繁荣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特意编写了本书,从最贴近职场员工工作和生活的方面入手,简明地讲解了中华国学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阐发了中华国学讲仁爱、重品德、守诚信、崇正义、讲孝道的时代价值,是员工提升国学修养,完善自我品质,增强职业能力的优秀国学读本。

内容推荐

刘丽荣编著的《中华国学修养(优秀员工的内涵与底蕴)》以国学修养的角度,从十个层面十种美德谈优秀员工应具备的底蕴和内涵,既有翩翩君子的儒雅美德,也有实干家的拼搏精神,既有为人处事的圆通法则,也有尊友孝亲的心怀感恩。沐浴在前人智慧中,用大师智者的故事洗涤心灵,读罢此书,定会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编辑推荐

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习掌握必要的国学常识,不仅是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个人素质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繁荣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特意编写了本书,刘丽荣编著的《中华国学修养(优秀员工的内涵与底蕴)》从最贴近职场员工工作和生活的方面入手,简明地讲解了中华国学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阐发了中华国学讲仁爱、重品德、守诚信、崇正义、讲孝道的时代价值,是员工提升国学修养,完善自我品质,增强职业能力的优秀国学读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