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柔而刚的老舍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纪开芹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茶中瘾君子

稍微对曹禺先生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喜欢江安的茶楼。民国大师们爱品茶者不乏其人。周作人、鲁迅和胡适之等大师对中国的茶道都很有研究。他们喝的是绿茶,老舍先生则更爱花茶。

汪曾祺曾写过一篇关于茶的文章。他说他自己对茶是外行,没有什么研究。但不管什么茶,总能派上用场。好茶用来提神,差一点儿的可以用来煮茶叶蛋。

“《陶庵梦忆》记闵老子茶,说得神乎其神。我则有点像董日铸,以为‘浓、热、满三字尽得茶理’。我不喜欢喝太烫的茶,沏茶也不爱满杯。我的家乡认为客人斟茶斟酒‘酒要满,茶要浅’,茶斟得太满是对客人不敬,甚至是骂人。于是就只剩下一个字:浓。我喝茶是喝得很酽的。曾在机关开会,有女同志尝了我的一口茶,说是‘跟药一样'。”

——摘自《寻常茶话》

我小的时候并不懂得喝茶,几乎没见过家乡人闲着没事时捧着一杯茶去慢慢品。不过后来成人,渐渐也喜欢上了喝茶。我的所谓的喝茶,只是撮一小撮放到开水中,浸泡开来,为白开水增加点味道而已。有时候有了闲情逸致,偶尔会静静观察茶叶在杯中浮沉,看它们一片一片扩散开来,把它和人生勾连起来。

我喝过的茶实在不足挂齿。样数不少,但真正让我评价一番,还真说不出所以然来。六安瓜片和霍山黄芽是家里不可少的,我也喝过安溪铁观音、普洱、龙井茶。还有叫作“胖大海”的茶,据说也很有名气,但我一直记不起它的香味来。我想它之所以有名,大约也是因为名字别致的缘故吧。听到这个名字,我就总会想起鲁迅先生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他的身体就胖开了”。我的脑海中便有了大腹便便的形象。

茶真是太抒情的东西,淡泊,归隐。许多人人到中年,爱茶如爱菊。想东篱菊黄,陶潜最爱。尤其文人墨客对茶的感情堪比对朋友的感情。

北京人爱喝花茶,认为花茶才是茶。老舍先生是离不开茶的,对花茶更是情有独钟。

老舍先生在他的自传中曾说,他受了母亲的影响,好客,喜结交。朋友们聚会,没钱请客吃饭,就烤几罐土茶,围着炭火叙旧,来个“寒夜客来茶当酒”,当然了,他们这是属于文人雅士之趣。

老舍先生和冰心也是至交,他常去登门拜访冰心。一进门他总要大声问:“客人来了,茶泡好了没有?”“中年喜到故人家,挥汗频频索好茶”,这两句诗就是说在炎热的夏天,有一次,大汗淋漓的老舍先生跑到冰心家里去,向她讨要她家乡盛产的茉莉花茶的情景,在所有花茶中,老舍先生最喜茉莉花茶。也幸亏有了茉莉花茶,才将炎炎烈日消解得无影无踪,只剩下穿牗而来的清风一缕。

关于喝茶,老舍先生还曾经有过一个小小的闹剧。有一次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中国人爱喝茶,于是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壶。可是,老舍先生刚沏了一杯茶,还没喝上几口,一转脸,服务员就给倒了。老舍先生很愤慨地说:“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一天喝茶喝到晚,也许只有中国人如此。外国人喝茶都是论“顿”的,难怪那位服务员看到多半杯茶放在那里,以为老先生已经喝完了,于是倒掉了。

老舍先生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道:“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不管(P1-3)

目录

第一章 茶中瘾君子

第二章 花香扑鼻,人亦馨香

第三章 美术界的“票友”

第四章 画儿迷

第五章 下小馆

第六章 “驴友”

第七章 与猫的友谊

第八章 麻将人生

第九章 老舍和孩子们

第十章 教育的实践家:放养与无为

第十一章 房子,安身之所也

第十二章 名也,命也

第十三章 “为让你知道我还活着”

第十四章 老舍式幽默

第十五章 文字中创作一座永恒之城

第十六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十七章 诗人的情怀

第十八章 收藏家的执着

第十九章 饭,一个闪光的字眼

第二十章 一颗柔软的心

第二十一章 他们眼中的老舍

第二十二章 老舍的伦敦生活

第二十三章 从老鼠身上说起

第二十四章 养生之道

第二十五章 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第二十六章 戏曲人生

第二十七章 人生何处无美丽

第二十八章 骨子里的坚硬

第二十九章 一个人的灵魂是有深度的

第三十章 文艺界尽责的小卒

序言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非常喜欢老舍先生的文字,关注他的作品,关注他的事业成就,甚至关心他的感情生活。

作为一个平民作家,人民艺术家,老北京的代表,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平凡而传奇的一生。作为一个从北京胡同里走出来的平常人,一位受人尊敬的大作家,他的成功离不开他自身的奋斗和努力。

不过,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他的作品,而对其家庭、生活、性格、爱好等未必十分全面了解。对于老舍先生来说,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事业,家庭对他意味着什么,孩子们对他意味着什么……我相信,许多喜爱老舍先生的人是十分关心这些的。

老舍先生是北京人,北京的风物人情在他的笔下是丰富多彩的。他的作品大多见证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他为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开心、忧戚。他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老北京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风雨人生,苦乐年华。因为从小深受母亲的影响,他性格中的很多方面都和母亲相似。他隐忍、温和,但也刚烈。他一生勤勤恳恳。晨必练功,不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曾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因那时的他已经投湖自杀,而诺贝尔文学奖一般不颁发给故去的人,所以他的名字被换成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这是他的遗憾,更是中国文学界的遗憾。一言以蔽之,老舍先生是那个时代的集大成者,他精通很多艺术领域,一生勤勉,哪怕生命再短暂,也都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再次走近他,走进他的生活、他的音容笑貌中。老舍先生勤奋的品性时时鞭策着我们,使我们懂得,文学是一生坚持的事业,是需要我们付出汗水,付出点点滴滴的时间去一生追求的。

内容推荐

纪开芹著的《柔而刚的老舍》中这样描述老舍,1966年8月,他纵身一跃,一切归于沉寂。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句“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总结了他的一生。没有大风大波的不平凡,只有文字背后,那个让我们在幽默中感受悲伤的老舍。

编辑推荐

没有不平凡的人生,他只是一个爱茶、爱花、爱猫的普通人。他用自己的笔,书写人生;他用自己的一生,讲述了一段传奇。他,是老舍。纪开芹著的《柔而刚的老舍》共三十章的内容,主要以随笔的形式,从爱茶、信仰、友谊、收藏等不同侧面展现了老舍先生的生活,每个章节具有相对独立性,作者还添加了一些其他民国大师的逸闻趣事。重点突出了老舍先生在逆境中坚强的性格和平时生活中如水一样广博包容的胸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