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提升敬畏意识的修炼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刘俊山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俊山编著的《提升敬畏意识的修炼》介绍了,敬畏是高悬人们头脑中的一把明亮的利剑,醒目刺眼,锋利无比,代表某种宏大和崇高,让人惊奇,令人畏惧。心存敬畏,就不会做出过于出格的事,心中的野马就会受到约束。心存敬畏,就会保持一份警觉、一种敏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令人惊奇的事物。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表明了在中国人的敬畏观中,很早就把敬畏作为一种道德更新的力量源泉。

内容推荐

刘俊山编著的《提升敬畏意识的修炼》以“敬畏意识”为研究对象,以丰厚的心理学应用知识为基础,以美国当代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言人科克·J.施纳德的理论为指导,以广阔的社会、历史视角做观照,深入解析敬畏意识的组成及中国社会敬畏意识缺失的原因。综合运用大量的案例、社会现实,解读敬畏意识缺失带来的后果。本书提出了提升敬畏意识的方法、路径,在充满浮躁与缺乏敬畏意识的社会中,本书对读者有着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关于探究“敬畏”意识的缘起

什么是敬畏意识

什么是敬畏?

 1. 敬畏是一种情绪表现

 2. 敬畏与集体潜意识相关联

 3. 敬畏与生命价值相关联

 4. 敬畏与神秘事物相关联

 5. 敬畏与基本道德相关联

第二章 敬畏缺失,会带来什么

 1. 敬畏缺失,让心中的暴力野兽出笼

 2. 敬畏缺失,让权力与金钱横行于世

 3. 敬畏缺失,邪恶人性冲击道德底线

 4. 敬畏缺失,损害了人们的幸福感

第三章 什么让人们失去敬畏

 人们为什么失去敬畏?

 1. 传统文化的挫败,让人们对传统道德失去敬畏

 2. 信仰的缺失,让人们不知敬畏

 3. 对金钱与权力的过度崇拜,让敬畏意识缺失

 4. 社会精英阶层的沦丧,让社会失去敬畏

 5. 高度忙碌的生活,让人们难以体验敬畏的感觉

第四章 我们应该敬畏什么

 1. 我们应该敬畏法律

 2. 我们应该敬畏历史

 3. 我们应该敬畏生命

 4. 我们应该敬畏英雄

 5. 我们应该敬畏因果定律

 6. 我们应该敬畏自然

第五章 通向敬畏意识的道路

 1. 关注心灵

 2. 确立信仰

 3. 学会欣赏

 4. 勇敢面对

 5. 负起责任

第六章 唤醒敬畏意识的修炼

 1. 学会反思,让自省成为一种习惯

 2. 放慢速度,让生命的节奏慢下来

 3. 看到全貌,让自己看得更高更远

 4. 品味瞬间,捕捉生活的转瞬即逝

 5. 关注未知,拥有一颗好奇开放的心

 6. 正视痛苦,把悲伤与痛苦当老师

 7. 臣服神圣,在神圣事物面前卑微

写在后面话

试读章节

经过几十年的所谓解放运动之后,宗教在西方社会重新兴起,人们对于神秘事物更加崇敬。包括在学术界对于科学主义进行了批判,注重灵性修养的越来越多,对于不能用科学解释的神秘事物不再简单排斥,反而会多一分敬畏。

5.敬畏与基本道德相关联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亲传弟子,作为一位心理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人生所面临的所有困难都源于在生活中受到的三大制约,职业、人际交往、两性,所有问题都可归于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

人是社会动物,在职场需要人与人的交往,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也要交往。人类道德的形成,正是人类为了自身发展,为了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形成的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人类的道德规范内容日益丰富,但是基本道德在东方与西方,在过去和现在,一直没有改变,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平等、公正、正义等。

人类的基本道德是需要人们敬畏的,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和伦理,就会受到惩罚和制裁。西方伦理学家已经从多个角度论证了这个问题。

每个人都会是自我主义者,都愿意捅别人一刀,只要他

这是一位北京的朋友讲的一个真实故事。大概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的哥哥刚从学校毕业,没有正式工作,整天游手好闲,又想挣钱发财,有一天,他和其他三个情况类似的邻居一起吃饭喝酒。四个人就谈起如何挣钱的事,最后商量的结果是第二天到京顺路上抢劫大货车司机。四个人相约,第二天一大早聚齐后,在早上车少的时候动手。

第二天,他的哥哥因为前一天不胜酒力,同时自己也害怕了,没去参加这次行动。那三个人都去了,抢劫成功,并杀死了那名司机。

这个案子一直没有破。

过了两年,其中的一位应征人伍,到外地当兵。晚上做梦时,总是大喊自己杀人了。同样的梦话重复得多了,就引起了领导警觉,通过盘问,他如实交代了自己杀人的过程。

三个人很快落网,其中的主谋被枪毙了。这位当兵的算是自首,被判了20年徒刑,前两年才被释放。

由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一直没有中断,中华文明能够长期维系,能够中断之后再一次接续,能够兼容并蓄,不断壮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德治国、道德至上,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一条主线。所以,中国人的历史感和道德感都特别强。这一点与非洲人接触时,会有很明显的感受。基本道德的观念已融人中国人的潜意识深处,经过几千年的固化加持,已成为一种很强的力量,如果突破了道德底线,就会受到良心的惩罚,这里所指的良心是指人的潜意识深处对于基本道德遵从的惯性。即使你在意识层面觉得无所谓,实际上当你进入梦境时,潜意识浮现出来,还会告诉你,你错了。

所以,敬畏与基本道德紧密相关,基本道德是必须敬畏的。P15-18

后记

写在后面的话

在公益实践中体验幸福

我是从2011年开始接触积极心理学的,读了几本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写的书,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多年积累在心中的疑团,仿佛突然被风吹走了。我感觉自己打开了一扇门,看到了一条通向人生幸福的小路。

于是,我欣喜地踏上这条小路,向幸福的目标进军了。

我决定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证书,系统学习心理学,掌握心理咨询技能,服务社会,服务自己。2012年元旦过后,我在一家培训机构报了名,每周六上一天的课。在那个70人的培训班里,我的年龄明显比其他学员大很多,仿佛一只大鲫鱼和一群小金鱼混在一起,有些格格不入。每天上课我都率先到教室,坐在第一排,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认真把老师讲课的内容记录在我的电脑上。我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速度很快,让邻座的几位年轻人刮目相看。

2012年5月的第一次考试,三门课程中只通过了一门,淡淡的失落袭上心头,我一度敲起了退堂鼓。是前进,还是退却?这是一个选择!经过思想斗争后,我重新斗志昂扬,投入到复试备考中。一下子我穿越到校园生活,每天早上五点半,我像战士一样起床,迅速穿上衣服,拿着书、带着本,跑到工人体育馆大院的树林里,复习备考。

2012年那个夏天的工人体育馆杨树林里,给我留下甜美的记忆。十多米高的杨树,笔直如同哨兵,轻风吹动,树叶哗哗作响,一个中年人在林间捧书苦读,这是多么励志的画面啊。

2012年11月的复试,我顺利通过考试,第二年5月份正式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我所在培训班的70名学员中,最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不足10人,绝大多数人打了退堂鼓。

现在想来,那段时间我专注而投入,体验到了幸福。按赛里格曼的观点,能够投入地完成一件事,是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我用亲身实践,验证了这一观点。

2012年5月以后,我开始系统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刚开始时有一些畏难情绪,感觉眼前耸立着一座书山,什么时候才能攻克啊。那就一本一本地读吧。每读一本都要做一些笔记,进度比较缓慢。家里家外,事务繁杂,应酬很多,并没有体会到很多乐趣。真正的转机从2013年9月开始,那天我的脑海里似乎划过一道闪电,一个念头闪现出来,我要给自己确定读书的目标,要有量化的考核,每天记录读书的时间。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验证“一万小时定律”是否正确,这个定律的意思是,一个人要在某专业领域取得非凡成就,必须付出一万小时的努力。 一个细小关键仃为的转变带采,心理上的巨大变化。每天,我都记录自己读书的时间,哪怕仅有20分钟,也记录下来。时间长了,养成了习惯。

事实上,这是心理学上的目标激励法。就是确定一个长期目标,然后分解为细小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都进行反馈,就会产生激励的效果。

随着读书与实践的步伐加快,从最初感到自己的无知,到逐渐觉得自己已经入了门,随着对前人经验了解的加深,我忽然感觉自己获得了很大成长,对社会、世界的认识更加清晰透彻了。在2014年年初,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对“敬畏意识’’开始探究,我觉得应该系统地写一本探究“敬畏意识”的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敬畏意识”,同时对读书成果进行消化。

我知道自己是粗鄙的,准备是欠缺的,但是我一个“崇尚行动派”,任何事情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空想只会徒增焦虑。

一边读书、一边写书,我每天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感觉到自己心智的提升。随着写作的加深,我产生了一种畏难情绪,感觉要把一个问题弄清楚,要写好一本书,必需付出更大精力、更长时间。粗糙出手,有些难为情。写作暂时停止了,一停就是几个月。

2015年春节过后,我调整思路,丑娃儿也要走出家门。这本书虽然粗糙,毕竟是我的精神产品,要尽快结笔,尽快出版面世,他是我现阶段水平的体现。更重要的,要配合我自己的个人公益实践活动。因为在2014年深秋的某一天.一个突发事件引发了我的一个想法:我应该尽自己所学所会,所掌握的心理咨询技能,与社会分享、服务他人。这样的人生才有更大价值,我决定要实施一项公益工程,就是针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文素养的个人公益活动。我给自己起名为幸福教练,帮助人们减少痛苦、提高幸福。主要通过出书、写作、研究、讲座等方式,传播幸福技术,帮助别人。

我计划每年拿出个人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于这项公益活动。现在您拿到的这本书,正是我向社会提供的精神产品,主要是免费赠送。通过销售获得的收入,除一部分继续用于加印书之外,其余都会捐赠出去。

这本书是我的个人公益活动的开端,是我的幸福教练生涯的阶段性成果。我正亲身实践着自己的幸福观,在公益活动中体验幸福。

这本书里面的插图是由我的好朋友、北京著名人物国画家贺惊涛先生无偿绘制的。

下面是我的微信公众号,请大家扫描订阅,您会发现一个精彩的心灵世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