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记/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编著者亚瑟·柯南·道尔。
他头戴礼帽、肩披风衣、口衔烟斗;身材挺拔颀长,目光犀利,行动敏捷;
细长的鹰钩鼻子、方正突出的下颌,衬托出他的机警果断、勇敢坚毅。
他有绅士的风度,举止优雅,侃侃健谈;还有智者的聪慧,博学多闻,智慧超群;
更有仁者的心肠,侠肝义胆,济弱扶贫。与人为善。
他身怀绝技,危险时刻总能逢凶化吉;他断案如神,拥有魔术师般的探案神功。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侦探神话,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他在全球拥有数千万狂热的拥趸。2002年10月16日,英国皇家学会授予
他荣誉研究员称号,使其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获此殊荣的虚构人物。
他就是福尔摩斯,一个神通广大、家喻户晓的世界神探。
他活跃于小说里,却生活在现实中。
他诞生于英格兰,却属于全世界。
《归来记/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编著者亚瑟·柯南·道尔。
《归来记/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为短篇小说集,是系列第六部。《空屋猎“猛兽”》是福尔摩斯历劫归来后办理的第一则案子——自从福尔摩斯与伦敦罪犯首领莫里亚蒂教授双双跌落雷清贝瀑布后,所有的人都以为福尔摩斯死在雷清贝瀑布——未料八年后福尔摩斯化装成老流浪汉回来,利用他在贝格街的旧宅一举破了三起伦敦市悬而未决的案子……故事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侦探小说迷的愿望,其创作过程本身即以足构成世界文学史上一段永难磨灭的佳话。
跳舞小人的秘密
福尔摩斯在那儿静静地坐了几个小时了。他弯着瘦长的身子,低头看着他面前的那个化学试管。试管里正煮着一种特别恶臭的化合物。他把脑袋垂到胸前,在我这儿看来,活像一只瘦长的怪鸟,披在身上的是深灰的羽毛,头上是黑色的冠羽。
他突然问我:“华生,你放弃了原先在南非投资的打算,是这样的吗?”
我大惊失色。尽管我对他的任何特异功能早已见怪不怪,但他这样突然道破我的心事,仍然让我无法解释。
“你又如何知道的呢?”我问他。他从圆凳上转过身来,那个试管当时就在他手上。在他深陷的眼睛里,微微露出想笑的样子。
“现在你承认自己很吃惊了吧,华生?”他说。
“我是吃惊了。”
“我想你应把这句话写下来,并签上名字。”
“为什么?”
“原因是再过五分钟,你会认为这太容易了。”
“我一定不会说的。”
“你要明白,亲爱的华生,”试管被他放回到架子上,他开始以一种教导学生的口气和我讲话,“所做的任何推理,要使每一个推理对前面的那个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本身又非常简单清楚,实际上很容易,只要你将中间的推理部分去除,对那些听众仅提出论点和结论,就可以得出惊人的乃至夸张的效果。因此,我只要看一下你左手的虎口,就能确定你不想在南非投资开采金矿了,这真的很容易推断。”
“我根本看不出这有何联系。”
“表面看没有,不过我能马上告诉你,它们实际上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个简单的链条中缺少的环节是:一、昨晚当你从俱乐部回来的时候,我看到你左手虎口上抹有白粉;二、你只有在打台球时才会往虎口上抹白粉,目的是能稳住球杆;三、除非瑟斯顿在,否则你是不会去打台球的;四、四个星期以前,你告诉我说,瑟斯顿有购买某处南非产业的特权,再有一个月就到期了,他愿同你共享利润;五、我抽屉中还锁着你的支票,但你一直还未曾提过要钥匙;六、因此,你不愿把钱投在南非。”
“这太容易了!”我喊了起来。
“是这样呀!”他有点不高兴地说道,“每件事只要一给你说明了,就变得很容易。有个问题我还不太明白,你看该怎么解释一下,我的朋友。”他把一张纸条递给我,又继续他的分析。
纸条上面画了一些不太明白的符号,很怪异。
“哎,福尔摩斯,这是小孩子画的吧?”
“那是你自己的想法。”
“它们不会是别的一些东西吧?”
“希尔顿·丘比特先生很想弄清这个问题,他就住在诺福克郡马场村庄园,今天是早班邮车把这个送来的。他本人打算坐第二趟火车来。门铃响了,我肯定那人来了,华生。”
这时一阵沉闷的脚步声在楼梯上了响起来,一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人走了进来,脸上刮得很干净,眼睛明亮,脸庞红润,表明他生活的地方一定远离贝克街。他给我们带来了浓郁、清新、凉爽的空气。他同我们握了手,刚要坐下时,那张画着奇怪符号的纸条吸引了他,那是我刚才仔细看过后放在桌上的。
“福尔摩斯先生,您如何看待它?”他大声说道,“我知道您特别爱钻研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这张纸条的内容够怪异的吧,我把它先寄给您,是想让您有时间准备一下。”
“这确实很难弄清楚,”福尔摩斯说道,“猛一看仿佛是些孩子们在开玩笑,在纸上胡乱地画了些形状奇特的跳舞小人。可您为何重视它呢?”
“我肯定不会的,福尔摩斯先生,我妻子非常重视它,这幅画把她给吓坏了。她不肯说出任何事情,我却能够从她恐惧的眼神中看出些什么,但我又不能完全明白这件事,因此想请教您。”
福尔摩斯把纸条拿起来,在太阳光下照它,看得出那可能是从记事本上撕下的一小页,用铅笔在上面画了一些跳舞的人儿。P59-P61
福尔摩斯,一个原本虚构的人物,百年来却几乎迷倒众生,乃至英国皇室竞破天荒地将条件苛刻且严肃的爵士爵位授予这位小说中的英雄。
福尔摩斯是谁?据说这个人物的原型是作者阿瑟·柯南·道尔在爱丁堡大学念书时的一位老师,可能再加上他自己的一部分。尽管有些古怪,但毫无疑问,福尔摩斯不是神。他乘坐大家熟悉的马车或火车,出没在十一月伦敦的大雾之中;他住在众所周知的旅馆里,阅读《每日电讯报》和其他流行的报纸……他是一个聪明人,因为太过聪明,以至于总是不怎么相信别人,更不要说相信女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那种骄傲自负已经变成了他社交谈吐的方式,好在人们早已习惯并觉得他完全配得上这种德行;他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做出些让人莫名惊诧的事情或举动,甚至得罪了很多“正经人”;他是一位名侦探,因为他的出现,人们从此相信正义真的离人间不远;他的智慧柔时像水,坚时如钢;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世人从来不曾怀疑过他的真实存在。
1894年,阿瑟·柯南·道尔曾一度决心停止写作这类侦探故事,因此他安排福尔摩斯在一个戏剧性的时刻堕入深渊中淹死,并让华生来结束《福尔摩斯之死》这个故事。岂料,痴迷的英国读者们竟然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个噩耗,成千上万的伦敦警察、工人、市民情绪激动地上街集会,浩浩荡荡的人们抬着棺材,在贝克街221号门前,一遍又一遍地高呼“福尔摩斯,复活”的口号。此情此景令阿瑟·柯南·道尔感动得热泪盈眶,于是,他不得不让福尔摩斯在下一个故事里面“起死回生”。从此,福尔摩斯得以永生。
至今,小说中所谓的福尔摩斯居所——伦敦贝克街22l号仍然会收到许多从世界各地飞来的“福尔摩斯先生亲收”的信件,其中不乏询问案件破解方法、报告福尔摩斯其最大的死对头莫里亚蒂教授行踪等等看似荒诞的内容。
荒诞的背后是温情的呼唤——福尔摩斯不仅仅属于十九世纪的英国,更属于二十一世纪的全人类。很多很多年前,福尔摩斯曾漫不经心地说道:“伦敦的空气因我的存在而变得清新。”事实上,何止伦敦,他的名字所涤荡过的空气想必曾到过无数我们难以想象的角落,只是我们从未刻意收集……
毋庸置疑,《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可谓开辟了世界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堪称不朽经典。它曾被译成五十七种文字,风靡全世界,备受读者推崇,号称“绝对不能错过的侦探小说”。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曾说:“和阿瑟·柯南·道尔所写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相比,没有任何侦探小说曾享有那么大的声誉。”
作为一位弃医从文的伟大作家,起初阿瑟·柯南·道尔完全没有预料到福尔摩斯会对他的身前身后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并最终为其带来如此经久不衰的莫大荣誉。这个形象最早出现在他的作品《血字的追踪》及《四签名》中,那两本小集子于1887年至1890年间相继出版,虽然开始投稿时并不被看好,甚至曾被许多出版社退稿,但不料作品一经问世便追随者无数,还一度形成崇拜福尔摩斯的宗教性狂热。于是阿瑟·柯南·道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在三十九年间断断续续写了五十六个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这些故事后来被收录在一起,形成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随后各国都开始纷纷出版之,包括爱斯基摩文和世界语译本在内,迄今全球总印数以千万计。
福尔摩斯在中国同样家喻户晓,其最早进入中国的年代甚至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是以《英包探勘盗密约案》的名字开始在《时务报》上连载,并署名“此书滑震所作”。滑震即华生,之所以没有出现作者阿瑟·柯南·道尔的名字,可能是由于小说绝大部分是从华生的视角叙述的,造成了译者的误会。
此后一个世纪匆匆过眼,其间出现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译本不下二三十种。
2009年5月22日是“福尔摩斯之父”阿瑟·柯南·道尔爵士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世界各地的“福迷”为此展开了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而作为资深“福迷”之一,本人以为,个人能够奉献的最好的纪念方式莫过于在二十五年间无数次地精读本书之后,而今再译福尔摩斯。事实上,在彻底的“福迷”心中,福尔摩斯、柯南·道尔乃至华生,他们三人早已深深地重叠到了一起,说不清到底是因为痴迷福尔摩斯而欣赏华生,还是因为怀念福尔摩斯而更怀念阿瑟·柯南·道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