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秦汉史(上下)(精)/昨日书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吕思勉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五部断代史之一,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再版,是研究秦汉史基本的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杨宽曾总结说:“此书把两汉政治历史分为十一个段落,既作了全面的有系统的叙述,又能抓住重点作比较详尽的阐释。对于社会经济部分,叙述全面而又深入。”

内容推荐

《秦汉史》是吕思勉断代史论著中最值得推重的一部。

《秦汉史》是与《先秦史》互相衔接而又独立成书的。由于作者对《史记》、两《汉书》、《三国志》所下的工夫很深,对于这个时期各方面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十分扎实而有条理。作者认为这段时期内,就社会组织来说,新莽和东汉之间是一个大界线,从此豪强大族势力不断成长,封建依附关系进一步加强,终于导致出现长期割据分裂的局面。

目录

第—章 总论

第二章 秦代事迹

 第一节 始皇治法

 第二节 始皇拓土

 第三节 秦之失政

 第四节 二世之立

第三章 秦汉兴亡

 第一节 陈涉首事

 第二节 刘项亡秦

 第三节 诸侯相王

 第四节 楚汉兴亡

第四章 汉初事迹

 第一节 高祖初政

 第二节 高祖翦除功臣

 第三节 高祖和匈奴

 第四节 汉初功臣外戚相诛

 第五节 汉初休养生息之治

 第六节 封建制度变迁

第五章 汉中叶事迹

 第一节 汉代社会情形

 第二节 儒术之兴

 第三节 武帝事四夷一

 第四节 武帝事四夷二

 第五节 武帝事四夷三

 第六节 武帝事四夷四

 第七节 武帝事四夷五

 第八节 论武帝用兵得失

 第九节 武帝求神仙

 第十节 武帝刻剥之政

 第十一节 巫蛊之祸

 第十二节 昭宣时政治隋形

 第十三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一

 第十四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二

 第十五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三

 第十六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四

第六章 汉末事迹

 第一节 元帝宽弛

 第二节 成帝荒淫

 第三节 哀帝纵恣

第七章 新室始末

 第一节 新莽得政

 第二节 新室政治上

 第三节 新室政治下

 第四节 新莽事四夷

 第五节 新莽败亡

第八章 后汉之兴

 第一节 更始刘盆子之败

 第二节 光武定河北自立

 第三节 光武平关中

 第四节 光武平群雄上

 第五节 光武平群雄下

第九章 后汉盛世

 第一节 光武明章 之治

 第二节 匈奴分裂降附

 第三节 后汉定西域

 第四节 汉与西南洋交通

 第五节 后汉平西羌

 第六节 后汉开拓西南

 第七节 后汉时东北诸族

第十章 后汉衰乱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

 第二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下

 第三节 后汉羌乱

 第四节 党锢之祸

 第五节 灵帝荒淫

 第六节 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七节 后汉中叶后内乱

第十—章 后汉乱亡

 第一节 何进之败

 第二节 董卓之乱

 第三节 李催郭汜之乱

 第四节 东诸侯相攻

 第五节 曹操平定北方上

 第六节 曹操平定北方下

 第七节 孙氏据江东

 第八节 赤壁之战

 第九节 刘备入蜀

 第十节 曹操平关陇汉中

 第十一节 刘备取汉中

 第十二节 孙权取荆州

第十二章 三国始末

 第一节 三国分立

 第二节 三国初年和战

 第三节 诸葛亮伐魏

 第四节 魏氏衰乱

 第五节 魏平辽东

 第六节 司马氏专魏政

 第七节 蜀魏之亡

 第八节 孙吴盛衰

 第九节 孙昊之亡

 第十节 三国时四裔情形

第十三章 秦汉时社会组织

 第一节 昏制

 第二节 族制

 第三节 户口增减

 第四节 人民移徙

 第五节 各地方风气

第十四章 秦汉时社会等级

 第一节 豪强

 第二节 奴客门生部曲

 第三节 游侠

 第四节 秦汉时君臣之义

 第五节 士大夫风气变迁

第十五章 秦汉时人民生计情形

 第一节 秦汉人訾产蠡测

 第二节 秦汉时豪富人

 第三节 秦汉时地权不均情形

 第四节 汉世禁奢之政

 第五节 汉世官私振贷

第十六章 秦汉时实业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工业

 第三节 商业

 第四节 钱币

第十七章 秦汉时人民生活

 第一节 饮食

 第二节 仓储漕运籴粜

 第三节 衣服

 第四节 宫室

 第五节 葬埋

 第六节 交通

第十八章 秦汉政治制度

 第一节 政体

 第二节 封建

 第三节 官制

 第四节 选举

 第五节 赋税

 第六节 兵制

 第七节 刑法

第十九章 秦汉学术

 第一节 学校

 第二节 文字

 第三节 儒家之学

 第四节 百家之学

 第五节 史学

 第六节 文学美术

 第七节 自然科学

 第八节 经籍

第二十章 秦汉宗教

 第一节 祠祭之礼

 第二节 诸家方术

 第三节 五德终始之说

 第四节 图谶

 第五节 神仙家

 第六节 道教之原

 第七节 佛教东来

试读章节

汉五年,既灭项籍。二月,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_衡山王吴芮、王芮诏曰:诸侯立以为王,项羽侵夺之地,谓之番君,故是时称故。赵王张敖、耳子,见下。燕王臧荼上尊号,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自义帝亡,惟项羽称霸王,为诸侯长,然诸侯多叛之,至此,天下始复有共主矣。

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军吏、卒会赦,其亡罪会赦得免罪及本无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诸侯子及从军归者,甚多高爵。吾数诏吏:先与田宅,及所当求于吏者亟与。爵或人君,上所尊礼,久立吏前,曾不为决,甚亡谓也。异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今吾于爵非轻也,吏独安取此?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今小吏未尝从军者多满,而有功者顾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长吏教训甚不善,其令诸吏善遇高爵,称吾意。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此皆所以抚慰为兵及失职者也。变乱之际,此辈往往荡无家室可归,又或习于战斗卢掠,不肯事生产,实为致乱之原。有以抚慰之,则俱欲休息乎无为,而乱原塞矣。韩信言天下已定,民皆自宁,不可复用,高帝时,诸侯叛者,迄不能有成,以此。

齐人娄敬戍陇西,过洛阳,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虞将军言上,上召问。敬说曰:“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洛阳。“雒阳东有成皋,西有觳、黾,倍河,乡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觳、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专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敬说是也。”于是高帝驾,即日西都关中。赐敬姓刘氏。观刘敬及留侯之说,知是时汉尚未敢欲全有天下,其后数年之间,异姓诸侯叛者,无不败亡,复成郡县之局,尚非是时所及料也。汉高于东方非有根柢,关中则用之已数年,自欲因循旧业,亦非尽因地理形势。以此而议项羽之背关怀楚,语见《史记·项羽本纪》:背关,谓不都关中也。颜师古日“谓背约不王高祖于关中”,缪矣。为致亡之由,缪矣。

后九月,徙诸侯子关中,此盖其不能归者。后九年十一月,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其事亦由刘敬之说。已见第二章第一节。

六年,十月,令天下县、邑城。此与秦之夷郡县城适相反,盖时承揭竿斩木之后,欲防人民之叛,与秦之专猜忌豪族者异势也。十二月,诏曰:“天下既安,豪杰有功者封侯,新立,未能尽图其功。身居军九年,或未习法令,或以其故犯法,大者死、刑,吾甚怜之,其赦天下。”此亦所以抚慰曾从军者也。

七年,二月,自栎阳徙都长安。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八年,高祖东击韩王信余寇于东垣,今河北正定县。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日:“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日:“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说。何之言,实文过免罪之辞。闻安民可与行义,劳民易与为非矣,未闻天下匈匈,可因之以兴劳役。昧旦丕显,后世犹怠,岂有先为过度之事,而冀后世之无所加者乎?论史者多称何能镇抚关中,实则其为茧丝殊甚。彭城之败,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是时楚、汉战争方始,则其后此所发,皆本无役籍者可知也。是岁,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食货志》言秦钱文日半两,重如其文,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赢,以稽市物,痛腾跃,米至石万钱,马至匹百金,即此时事也。废重作轻,而又放民私铸,物之腾踊宜矣。顾归咎于民之逐利,可乎?然则汉之刻剥其民,而为史所不详者多矣。

P53-55

序言

关于“昨日书林”

民国时期正是中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的时期,这种碰撞造就了一批民国的学术大师。这批学术大师肩负起了引进、探究西方文化和整理、继承中国文化的双重使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他们给我们留下来大批具有较高价值的著作,虽然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

出于种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版本繁多,内容不一;有的久不再版,以致一书难求;有的泯于历史,销声匿迹。有鉴于此,我们组织出版了“昨日书林”这套丛书,将这些经典著作重新发掘、整理出来,推荐给读者。

丛书名曰“昨日书林”,即有“昨日”与“书林”两层含义。所谓“昨日”,概指收录图书的时间范围。丛书所收录图书的作者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专家、学者,并且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这里所说的民国时期是指1911年~1949年。然而一些著作的成形,可以追溯至1911年之前若干年,或者延伸至1949年之后若干年,因其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亦酌情收录。而“书林”二字,本来有“丛书”的意思,这里亦指那些经久不衰、卓然于普通图书的民国经典著作。

“昨日书林”首批计划选取民国经典著作200种,大致分为两种方式出版:一种是横排简体,一种是原版影印。其中横排简体部分又分为社科、文艺和译著三类。原版影印主要选取金石、图录等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著作。

我们的发掘、整理工作,正如沧海拾珠,虽不免有遗珠之憾,但至少有拾珠之得,可以积少成多。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昨日书林”这套丛书能成为一座靠近民国大师、品味经典著作的桥梁。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