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浩明所著的《杨度(上中下)》中的主人公杨度是近代中国极富传奇性的士人,他是康梁维新变法的积极支持者,也是王闿运帝王之学的得意传人,晚清留日学生的公认领袖,孙黄相识的最早引见者。同时他又是清末宪政蓝图的主要绘制者,辛亥革命后南北和议的背后牵线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头号谋士。还是周恩来介绍的秘密共产党员。杨度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是急剧变化的中国社会的特定产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杨度(上中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唐浩明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唐浩明所著的《杨度(上中下)》中的主人公杨度是近代中国极富传奇性的士人,他是康梁维新变法的积极支持者,也是王闿运帝王之学的得意传人,晚清留日学生的公认领袖,孙黄相识的最早引见者。同时他又是清末宪政蓝图的主要绘制者,辛亥革命后南北和议的背后牵线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头号谋士。还是周恩来介绍的秘密共产党员。杨度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是急剧变化的中国社会的特定产物。 内容推荐 唐浩明以澎湃气魄和历史博识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杨度(上中下)》,堪称一部艺术精品,先后荣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国家优秀长篇小说奖。 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绝,抱负不几,由国学名师王闺运授与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王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本书以杨度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把整个波澜起伏的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描绘得淋漓尽致。 杨度参与公车上书,后来又支持袁世凯称帝,洪宪王朝崩溃后,转而帮助孙中山,到他晚年,又与其产党有密切联系,在他身上几乎集中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种种{昔综尖锐的矛盾。有救国之心而所托非人,空怀博学宏识而把握不到时代脉搏,杨度的悲剧,也是中国近代艰难崛起之路的一个缩影。 目录 第一章 名师访徒 1.杨度推开《唐宋八大家文钞》,喟然叹息: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2.碧云寺的泥塑罗汉预卜落第举子的命运 3.青年王闽运的风流韵事 4.王问运不合时宜的举动:拒绝见陆抚台,倒屣迎张铁匠 5.听说杨度非韩薄柳,王闽运欣喜地说:孺子可教也 6.大学者家嫁女与众不同 7.为得天下一英才而教之,王闽运亲赴石塘铺指点迷津 第二章 帝王之学 1.王闯运的三门功课:功名之学、诗文之学、帝王之学 2.胡三爹将保存二百年的家传《大周秘史》稿本送给王闺运 3.新政给古城长沙带来了生机, 4.一方菊花砚,凝结了维新志士的友谊 5.谭嗣同举杯:我们对着苍天神明起誓 6.王闺运妙解《枫桥夜泊》 7.叔姬将初恋珍藏在心灵最深处 8.一阕《玉漏迟》,闺阁压倒须眉 第三章 浅涉政坛 1.谭嗣同千里迢迢为徐致靖送来紧急家书 2.自古以来在中国要办成大事,光凭嘴巴子没有刀把子是不行的 3.袁世凯牢记嗣父的教导:官场犹如戏场,最大的本事在于装假的做工技巧 4.新建陆军统帅是当今官场上的凤毛麟角 5.江亭初题《百字令》:西山王气但黯然,极目斜阳衰草 6.潭柘寺定情, 7.接到夏寿田送的宫花后,叔姬在病榻上整整躺了半个月 8.湘绮老人传授帝王之学的真谛 第四章 佛门俗客 1.怪木匠齐白石 2.老衲无聊题红叶 3.佛学原来竟是如此深奥而有趣 4.觉幻长老传衣钵 5.无意中遇到了哥老会头目 6.倭国古刀与松花念珠 第五章 八日榜眼 1.借讨好周妈的小手腕,消除了王闯运的恼怒 2.张之洞眼中的高才 3.癸卯科会试在冷冷清清中收了场 4.八大胡同寻静竹 5.亦竹告诉静竹:你就要做榜眼公夫人了 6.“梁头康足”毁了榜眼公的锦绣前程 第六章 亡命扶桑 1.五年前出逃的惊险隋景,梁启超终身不会忘记 2.王照的一句话,道出了戊戌政变的真正原因 3.杨度为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室题名 4.智凡带来了八指头陀的信:朵朵莲花托观音 5.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 6.从看到千惠子的第一眼起,杨度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日本女郎 7.樱花丛中,杨度与田中探讨中国的富强之路 8.遗失在中国的千年古刀又回到了滕原家族 9.滕原对今天的留日生讲述古代遣唐使的故事 试读章节 杨度心想,这文章怎么写得这样哕嗦?又冷笑道:“你以愚谪居此地,就改名为愚溪,别人或有因智巧而迁居此溪边者,岂不要改名为智溪?真正武断荒唐!” 号称一代文宗的韩、柳,其文亦不过如此,他人的大可不必看下去了。杨度推开《唐宋八大家文钞》,喟然叹息:“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如此文章,亦可以传世乎?”心里寻思:倘若自己一意做学问的话,定可写出超过他们十倍的文章来! 他起身走到窗户边。空旷的庭院里,满是白杨树的落叶。一阵秋风吹过,又是十多片枯叶被卷得飘落下来。“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他轻轻地吟诵唐人的名句,心里蓦地生出一丝悲秋的情绪来。 “杨孝廉,昨天汤孝廉从西山回来,说那里的栌叶全红了。西山红叶,可是北京一大景致,您不想去看看吗?”给会馆看门的景大爷扛着一把大扫帚过来,见杨度出神地站在窗边,便笑眯眯地与他打招呼。 真的,西山栌叶现在正是红的时候,何不去欣赏欣赏!一向爱游山玩水的青年举子,被西山红叶的美妙所吸引,刚才的愤懑不平立时被冲得无影无踪。说去就去,杨度匆匆出了会馆,雇了一辆骡车,就这样一人来到了西山。 西山的红叶,粗粗地看,正如杜牧那首名诗中所说的,红得好比二月的花一样:一树一树的红,一片一片的红,一坡一坡的红,漫山遍野,仿佛开出了红彤彤的杜鹃花。细细地看又有不同:有的红得鲜亮,如同烧旺了的烈火;有的红得深沉,如同一盆积淀下来的朱砂;有的红得斑斑驳驳,如同千年古寺外的那道赤墙。这是造化给人类创设的一种浩大壮观的美景,但它毕竟又与二月鲜花不是一回事,它在壮美的同时又悄悄地带给游人一股美人迟暮、烈士晚年的沉重感觉! 杨度就是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下欣赏西山红叶的。他从一个山头走向另一个山头,流连在自然界的秋景之中,徜徉于前人遗留下来的古迹之间,一面咀嚼着已逝去的那段不平凡的岁月,一面又思考今后的道路应当如何去走。 山坡树林里传出几声母牛低沉的呜叫。一会儿,从灌木丛中钻出一只小牛犊,用稚嫩的叫声应答着,并向母牛的方向欢快地奔走。母牛也从林子间出来迎上前,小牛来到母牛身边,亲呢地晃头摇尾。母牛伸出舌尖,爱抚地在小牛的头脸上舔着。杨度被这一幅情景迷住了,痴痴地望着。他的脑子里渐渐浮现出了母亲的形象,浮现出了家乡的山水田园…… 那是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偏僻的山乡,地名叫做石塘铺。石塘铺里住着一户杨姓人家。据家谱记载,先世自明洪武年间由金陵上元迁衡山,天启年间再由衡山迁湘潭。五百年来,杨家也曾出过几个低级官员,但一直没有大发过。四十多年前,中国南方突然风云巨变。揭竿于广西金田村的太平军,在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的统率下,很快地把广西闹得天翻地覆。随后又进军湖南,一路攻城略地,斩关夺隘,地方文武抱头鼠窜,八旗绿营溃不成军。太平军围困长沙八十余天后,又突然改变战略方针,挥师北上,过洞庭湖,入长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武昌汉阳,水陆两路百万雄师浩浩荡荡沿江东下,闯武穴,取黄州,克九江,复安庆,最后一举攻下江宁,遂将它更名天京,建太平天国都城于此。那时天国势如旭日东升,直欲指日之间推翻清廷二百年的统治,从爱新觉罗氏的手中夺走锦绣江山。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曾国藩的在籍礼部侍郎,奉旨在湖南办起了团练。这个姓曾的虽也是腐败官场中的一员,但比他的同事们都要精明能干。他白手起家创建的湘军,在几经挫败之后,终于为朝廷收回了武昌、汉阳、田家镇等军事要地,顿时声名鹊起。湘军中不少人升了官,没升官的也发了财,于是在湘乡、湘潭、宝庆一带兴起了一股投军热。无权无势、受饥受寒的作田人,有几个不想升官发财?杨度的祖父杨礼堂当时正当壮年,在那股投军热的影响下也告别妻儿,投入了湘军大将李续宾的麾下。没有多久,他果然做了个哨长,朝廷赏他一套正四品都司衔的蟒爪袍服。一个先前低眉弯腰的农夫,仅仅因为打了几场大仗,就成了四品大员,杨礼堂真是尝足了投军的甜头。他请人写了封家书,叫在家的大儿子杨瑞生也到前线来。 这两年,靠父亲在外面的战利品,杨家的四个儿子都发蒙读了书。十五岁的杨瑞生接到父亲的信后,立即放下书本飞奔江西,在父亲的哨里当了一名亲兵。一年后,李续宾、曾国华率领的宾字营、华字营在安徽三河镇中了陈玉成、李秀成的埋伏,全军覆没,杨礼堂也死在战场。只有两三百人侥幸逃了出来,杨瑞生是其中之一,被收编在鲍超的霆字营,几个月后便升为什长。以后他又改投曾国荃的吉字营,跟着曾老九收复了几座城池,升为守备衔哨长。到了金陵打下的时候,他做到了参将衔的哨官。湘军大裁军时,他没有被裁掉,编人了张诗日部,同治四年北上与捻军作战。到了捻军平定后,杨瑞生实授参将,以后又升副将,不久奉旨调河南归德镇总兵,成为镇守一方的高级武官。世代贫寒的杨家,终于出了个光宗耀祖的大人物。 P5-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