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顺、楚军红著的《冯白驹和他的战友们》展示了在漫长的革命战争时期,以冯白驹同志为代表的琼崖共产党人,虽然处于敌强我弱、孤悬海外的不利环境,但凭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革命必胜的信心,把人民群众视为真正的靠山,正所渭“山不藏人人藏人”,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
本书充满了革命正能量,体现了琼崖革命先辈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甘苦、共患难的革命情怀,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和学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冯白驹和他的战友们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李福顺//楚军红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福顺、楚军红著的《冯白驹和他的战友们》展示了在漫长的革命战争时期,以冯白驹同志为代表的琼崖共产党人,虽然处于敌强我弱、孤悬海外的不利环境,但凭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革命必胜的信心,把人民群众视为真正的靠山,正所渭“山不藏人人藏人”,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 本书充满了革命正能量,体现了琼崖革命先辈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甘苦、共患难的革命情怀,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和学习。 内容推荐 冯白驹,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二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海南区委第一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海南行署主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广东省、浙江省副省长等职。 李福顺、楚军红著的《冯白驹和他的战友们》突破了一般人物传记框架的约束,生动地描写了冯白驹和他的战友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艰难革命历程。作品文笔流畅,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文学性和思想性。 目录 开篇 第一章 石匠的儿子举起了镰刀铁锤 1.人生道路上的关键几步 2.燕翼贻谋 3.血染城头 4.年轻的县委书记 第二章 在血与火中成长 1.全琼暴动 2.真理与谬误 3.临危受命 4.力挽狂澜 第三章 撑起炎荒半壁天 1.潜龙在渊 2.恰同学少年 3.万丈高楼平地起 4.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 第四章 不朽的芒果树 1.义勇从军 2.南田起义 3.鏖战澄迈 4.肩负重任 5.母瑞山突围 6.浩气长存 第五章 开天辟地女子军 1.创建女子军 2.第一仗 3.火烧文市炮楼 4.马鞍岭阻击战 5.走出林海 6.第二战场 7.坎坷人生路 第六章 艰难岁月 1.琼崖春色 2.树欲静而风不止 3.反“围剿”失败 4.野人生活 5最后突围 第七章 抗日烽火 1.茶楼会谈 2.府城谈判 3.冯白驹被捕 4.重开谈判 5.云龙改编 6.潭口阻击战 7.求贤若渴 8.抗击日伪顽 第八章 拳拳爱国心 1.不忘桑梓 2.冒死偷渡 3.神医来了 4.宣传抗日救亡 5.血的教训 6.不辱使命 第九章 黎苗人民的漫漫求索路 1.白沙起义 2.寻找救星 3.初进白沙 4.歃血盟誓 5.黎族雄鹰 6.吊罗山山魂 7.参加开国大典 第十章 铁肩担道义 1.阴错阳差 2.北撤与南撤 第十一章 海角天涯的新长征 1.风华正茂 2.心中有明灯 3.逐鹿琼崖 第十二章 一生忠佐 1.不当学子当赤子 20.围攻那大镇 3.电波永畅 4.将军真情 第十三章 常胜将军 1.在党旗的引导下 2.灵活机智逞神威 3.危急时刻见定力 第十四章 青山埋忠骨 1.雄关漫道真如铁 2.老师阿爸普通一兵 3.从头越天涯 第十五章 海南岛上的红树林 1.女交通员的传奇 2“我送头来了” 3.“我是姨母” 4.摧不垮的老树 5.慈母心 第十六章 解放海南岛 1.黎明之前 2.引弓待发 3.冯白驹的眼睛湿润了 4.留得清白在人间 尾声 后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自然也有人不喜欢学生们的行为。冯白驹的国文老师是前清的贡生,他不许学生上街“胡闹”,强迫他们留在学校里读八股文。冯白驹领头抗议,带着全班同学像一股风似的走了。老儒生只能望着空空的教室叹气。 在学生运动中,琼崖十三属学联成立,选举钟衍林为理事长,王文明、杨善集为常务理事。冯白驹是琼山中学学生运动的骨干,还担负了府海学联的一部分领导工作。 在这次运动中,冯白驹结识了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先驱者杨善集、王文明等人,他们都是学生领袖,曾经在海口办刊物,发表文章,探索救国救琼的道路,冯白驹深受影响。几年后,他们又成为琼崖最早的一批中国共产党人。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过去了。年轻的冯白驹明白了一个事实:中国正处在一个大时代,自己正处在一个大时代,广阔天地正等着他去驰骋。人生是短暂的,个人是渺小的,只有把生命交付给祖国,投身到民族的解放事业中,活得才有意义、有价值。 1923年,冯白驹中学毕业了。他面临着生活道路的选择。他回到家乡,在石场跟父亲采石。身在石场,心却想着外面的世界。这时的冯白驹已经成亲。说起他的婚事,在乡里也曾轰动一时。17岁的时候,他与私塾周先生的女儿周惠兰结婚。婚后,按旧俗,新媳妇应该回娘家居住,直到有了孩子才回到夫家。冯白驹做了一件“出格”的事,他突然赶着牛车来到岳丈家,硬要接妻子回家。岳丈当然不答应,自己是个教书先生,怎能坏了祖宗的规矩?这不是要被人笑话吗!谁知这个女婿却不买账,竟敢顶撞岳丈,据理力争:“社会在进步,不合理的旧俗必须废除,我要接惠兰回家。”岳丈生气地骂他:“你这个逆子!”老先生哪拦得住,冯白驹终于将妻子接回了家。回家的路上,一抹笑意浮现在脸上,他想起了云龙高小的那个夜晚。他履行了同志互助社的约定。 父亲见儿子累得满头大汗,便说:“裕球,放下锤歇歇吧。”父子俩坐在石头上谈开了。父亲说:“跟着我撬石头,有什么出息,给活人盖房子,给死人立石碑,管人家的生死,自己的生死没人管,这就是石匠的命。你中学毕业,有学问,你把老婆接回来,不能守着老婆采一辈子石。人生在世,要图个出息。你堂兄正在筹钱,想买个县长的职位,我也投了份钱,希望他当上县长后为你在县衙门里谋个好差事。”父亲本以为儿子会很高兴,没想到,儿子却一口回绝了,他说:“我不想做这样的事。”父亲看着儿子,眼前的裕球竞有些陌生。不久,有个姓李的同学找来,告诉冯白驹自己用钱买了个营长的职位,他认为冯白驹是同学中最有才能的,想聘请他当连长。父亲十分兴奋,对冯白驹说:“只要你有出息,我攒下来的几个血汗钱都供给你,当官、投军,文武都成。”冯白驹却说:“我都不干。”父亲大惑不解:“你不去衙门,也不当连长,你到底想干什么?”“我要到外面读大学,长见识,长学问,为社会办更多的事。” 冯白驹的想法不是没有缘由的。20世纪初,海南岛兴起一股外出求学的风气,到20年代形成高潮。当时赴外地读书的海南学子达1000多人,徐成章、周士第、杨善集、王文明、李爱春等都到广州、上海、北京、南洋甚至苏联求学,他们感受了时代的脉搏,接受了新思想新知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这批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向党靠拢,并陆续成为党的中坚力量,日后,他们又把先进的思想带回海南,成为我党的播种机。 P12-13 序言 冯白驹,是海南革命史上的一个不朽名字。他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是海南人民的骄傲。在艰苦的革命岁月,冯白驹同志领导琼崖党政军民坚定信念、坚守孤岛、浴血奋战,创造了“23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 曾和冯白驹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们,很多血洒沙场长眠青山;坚持到和平年代的,大多也已安然辞世。但岁月流逝并没有带走我们对冯白驹同志和他战友们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他们的丰功伟绩、崇高精神,依然如巍巍五指山,屹立在海南各族人民心中。 是历史责任使然,是社会责任使然,也是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使然,《冯白驹和他的战友们》作者李福顺、楚军红同志冒着海南的炎炎酷热,先后历经四年时间,深入到海南的山山水水、黎村苗寨考察革命遗址,追寻冯白驹和他战友们的足迹,走访健在的革命老人、英烈后代,带着感动和敬意完成了这部作品。 书中展示了在漫长的革命战争时期,以冯白驹同志为代表的琼崖共产党人,虽然处于敌强我弱、孤悬海外的不利环境,但凭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革命必胜的信心,把人民群众视为真正的靠山,正所渭“山不藏人人藏人”,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尤其是在1932年秋,琼崖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琼崖革命进入低潮,冯白驹同志带领100多人的队伍驻扎母瑞山,坚持了8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战斗,最后仅存的25位革命战士胜利突围,保存了琼崖革命火种。新中国成立后,雕塑大师潘鹤以这段峥嵘岁月为题材,创作了雕塑《艰苦岁月》,成为了感动和激励国人的红色经典。 《冯白驹和他的战友们》充满了革命正能量,体现了琼崖革命先辈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甘苦、共患难的革命情怀,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和学习。当前海南正进入到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学习、传承、发扬好这些优良作风和革命传统,激励全省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改革攻坚、创新实干,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以此告慰冯白驹同志和与他并肩战斗的革命先辈们。 是为序。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 2014年9月 后记 2010年7月初,迎着如火的骄阳,怀着敬仰的心情,我们从海口出发,踏上了考察琼崖革命踪迹的行程,紧张,辛苦,兴奋。 海南恩祥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从弘扬革命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国际旅游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了拍摄琼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天涯浴血》、编著有关书籍、打造红色影视基地的一系列宏伟规划,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考察革命遗址,追寻英烈的足迹,走访尚健在的革命老人或者英烈的后代,座谈收集革命资料。沿东线到三亚,从三亚沿西线回到海口,历时20天,考察了11个市县。亲眼目睹那历尽80多年风雨的琼崖革命发源地——琼崖一大旧址,古树昌茂、庄严肃穆的冯白驹故居,团结抗战的标志——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涛声依旧的赤水港渡海登陆点,枪声在耳的椰子寨战斗旧址,英姿飒爽的红色娘子军雕像,艰苦卓绝、两次保存革命火种的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白沙涛天葬顽敌的白沙起义纪念园,彩云如画的六连岭革命圣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革命中心根据地五指山,重创日顽的那大和大水战斗旧址,巍峨参天的解放海南战役决战胜利纪念碑和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处处闪现着在琼崖革命斗争中涌出的冯白驹将军和他的战友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前仆后继,英勇冲杀的身影;他们用鲜血生命、大智大勇,用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用无私奉献、崇高信仰谱写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英雄史诗,让我们激动不已。 于是,我们决心拿起笔,把这些感动我们的故事和我的感想,一一记录下来,让它也同样去感动千千万万对革命先辈怀有崇敬之心的人们。 记忆和遗忘始终伴随着我们,平衡着我们和历史之间的依存关系。 我们想在本书中告诉现在幸福生活着的人们:美丽的海南岛亦有过悲壮的历史,享受和平的阳光下椰风海景的我们,没有权利忘记过去,更没权利不珍惜今天,更有责任以先烈们为榜样,以“红旗不倒”的精神去发展明天。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一些相关的历史专著,在此对作者们一并表示感谢。 借此书出版之际,再次感谢为本书出版作出贡献的朋友们。 作者于海南海口西海岸紫园 2014年10月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