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学规划
1.课程起源
2.教学总结和感想
3.课程规划
第二章 视觉书的教学分析
1.课堂互动
2.教学中对“视觉书”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 如何介入公共空间
A 教学引导和实地调研
1.对公共空间的教学分析
2.流动课堂和实地调研
B 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系列文章
1.现场装置和装置现场
2.广州有个达达主义者
3.无形的艺术有形的力量——艺术家Jochen Gerz
4.为“同志”爱人而创作的艺术家——艺术家Felix Gonzalez-Torres
第四章 跨学科的艺术实验
第五章 学生作品及教师点评
1.《书》——梁炜锋
2.《摄影日记》——吴杰仁
3.《秘密书》——邓道弘
4.《拥抱》——王健瑜
5.《长城》——王健瑜
6.《语网》——洪少媛
7.《印象还原》——周婷婷
8.《逝》——刘嘉茵
9.《胶囊号系列》——邓韬
10.《鲸鱼》——陈雍洁
11.《嘀嗒》——梁文嘉
12.《吸书》——马俊雄
13.《找不同》——陈紫欣
14.《缘分》——施维娜
15.《标语练习曲》——赵钦宇
16.《广州博物馆》——邱倩雯
17.《清洗》——庞先龙
18.《让秘密烂在肚子里》——王泽
19.《手机党之书》——刘欣
20.《体育东路27号》——曾怀慧
21.《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刘雪宇
22.《魔方》——陈梦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