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强学术文集(5中国儿童文学史论)》分为三辑。第一辑“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论”收入八篇研究1949年以前的现代文学名家的儿童文学的论文;第二辑“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解说”录自《现代儿童文学文论解说》(海豚出版社2014年12月版)一书;第三辑“中国幻想小说发生论”选自与何卫青合著《中国幻想小说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文字为作者所撰写的三章(第二章的部分文字为何卫青撰写);第四辑“黄金时代的中国儿童文学”录自《黄金时代的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附录《为人生的文学》一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成果,曾收入《中国现代文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做了修订。
《朱自强学术文集》收入儿童文学学者朱自强近三十年来发表、出版的主要学术成果,涉及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批评、中国儿童文学史论、日本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教育等学术领域。文集共编为十卷,是儿童文学界最具规模、最具跨学科性的一套文集,有着重要的儿童文学学科建设意义,对于改变儿童文学学术研究的“小儿科”形象,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书为第5册《中国儿童文学史论》。
第一章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论
第一节 鲁迅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视角
第二节 张天翼童话创作再评价
第三节 “两个现代”
——论中国儿童文学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第四节 “儿童的发现”:周氏兄弟思想与文学的现代性
第五节 “儿童”:鲁迅文学的艺术方法
第六节 “儿童的发现”: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的思想源头
第七节 论新文学运动中的儿童文学
第八节 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念的发生
——以美国影响为中心
第二章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解说
导言
孙毓修:《<童话>序》(1909年)
周作人:《儿童问题之初解》(1912年)
周作人:《童话研究》(1913年)
周作人:《儿童研究导言》(1913年)
周作人:《学校成绩展览会意见书》(1914年)
周作人:《安德森的十之九》(1918年)
周作人:《人的文学》(1918年)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919年)
周作人:《儿童的文学》(1920~[z)
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1921年)
叶圣陶:《(文艺谈)之七》(1921年)
叶圣陶:《(文艺谈)之八》(u1921年)
严既澄:《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上之价值》(1921年)
郑振铎:《(儿童世界)宣言》(1921年)
周作人:《儿童的世界》(译文)(1922年)
赵景深、周作人:《关于童话的讨论》(1922年)
周作人:《阿丽思漫游奇境记》(1922年)
冯飞:《童话与空想》(1922年)
戴渭清:《儿童文学的哲学观》(1923年)
周作人:《关于儿童的书》(1923年)
郑振铎:《(稻草人)序》(1923年)
周作人:《(土之盘筵)小引》(1923年)
冰心:《(寄小读者)四版自序》(1927年)
丰子恺:《儿童的大人化》(1927年)
丰子恺:《童心的培养》(1927年)
《(大众文艺)第二次座谈会记录》(1930年)
尚仲衣、吴研因等:关于“鸟言兽语”的讨论(1931年)
茅盾:《关于“儿童文学”》(1935年)
鲁迅:《<表>译者的话》(1935年)
老舍:《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1935年)
惕(茅盾):《再谈儿童文学》(1936年)
胡风:《关于儿童文学》(1936年)
胡风:《(表)与儿童文学》(1936年)
张天翼:《(秃秃大王)序》(1936年)
范泉:《新儿童文学的起点》(1947年)
陈伯吹:《儿童读物的编著与供应》(1947年)
陈伯吹:《儿童读物的检讨与展望》(1948年)
第三章 中国幻想小说发生论
第一节 儿童文学语境中的幻想小说
儿童文学语境中的幻想小说(定义——与童话的
区别——与科幻小说的区别)——幻想小说的意
义与价值(幻想小说兴起的原因——守护人类的、
“第三力量”——幻想小说与儿童)
第二节 想象的源头:中国文学的幻想传统
神话与幻想传统——志怪、传奇中的幻想——
《西游记》与幻想小说——《聊斋志异》与幻想
小说——《镜花缘》与幻想小说
第三节 想象的觉醒:中国幻想小说的发生
中国幻想小说与西方(西方幻想小说的渗入——
受动的自觉)——中国幻想小说的历史沿革(幻
想小说产生之前的童话创作——非自觉的幻想小
说创作——幻想小说的自觉)
第四章 黄金时代的中国儿童文学
绪言
第一节 幻想儿童文学的演进
一、“热闹派童话”和“抒情派童话”
二、幻想小说的确立
第二节 写实儿童小说的收获
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短篇小说的时代
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长篇小说的繁荣
第三节 独特的儿童诗歌
第四节 原创图画书的兴起
结语
附录
为人生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