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影响中国的海宁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海宁历史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沈炳忠主编的《影响中国的海宁人》收入了从古至今有较大社会影响力,或有突出表现的,或在某一领域有较大成就的海宁籍人物88名,如干宝、谈迁、王国维、钱君匋等,采用单独列传或几人合传的形式,对每个人的生平事迹以及功过进行客观的记述,还配有300余幅精美图片,图文并茂。

内容推荐

顾况、李善兰、王国维、徐志摩……海宁的历史名人真是数不胜数。“在中国地图上,海宁只是弹丸之地,但在文化版图上,海宁却是重镇。特殊的文化土壤、文化气候形成特殊的文化生态,涌现出一批大师、巨匠、名臣、高士,长长的名人名单,就一个县级市而言实属罕见。沈炳忠主编的《影响中国的海宁人》无法收录全部的历史名人,只能按其影响力选取88位。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或学术生涯影响历史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他们都在一定领域、一定时期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大的作用和影响。

目录

干宝

顾越

戚袞

褚无量

顾况

许远

朱淑真

张九成

祝萃

陈与郊

祝以豳

陈司成

谈迁

查继佐

陈确

陈之遴

李因

许汝霖

陈诜

陈世倌

陈奕禧

查昇

查慎行

查嗣庭

查嗣磲

陈元龙

俞兆岳

陈邦彦

范西屏

施定庵

陈子仙

周春

吴骞

陈鱸

许裢

许楣

达受

王士雄

李善兰

蒋光焴

蒋光煦

单士厘

杭辛斋

朱起凤

吴文棋

陆宗舆

王国维

徐骝良

蒋百里

张宗祥

钱崇澍

徐凌云

太虚

郑晓沧

徐永柞

陈乃乾

查良钊

徐志摩

宋云彬

蒋复璁

许姬传

章克标

杭稚英

李慕白

周家骐

贾祖璋

史东山

吴其昌

吴世昌

沙可夫

虞尔昌

赵万里

查良褴

陈学昭

沈鸿

印顺

钱君旬

钱镜塘

苏元复

查济民

许国璋

穆旦

米谷

张辉

徐邦达

张直中

张效祥

金庸

试读章节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几个时期特别讲究男人的容貌,即人物品藻,那就是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品藻是一种文化现象,通俗地讲,就是人物评论。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乃是以人为着眼点,进行由表及里、由外及内,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的观察与评价,换言之,就是对人进行从形骨到神明的审美批评和道德判断。这种文化现象,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思潮以及审美观念等等,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物品鉴可分十品,即神品、圣品、通品、能品、常品、庸品、俗品、恶品、罪品、兽品。神品的标准是:神人者,天赐其才,龙性不驯,飘逸高远,游乎人间,其迹难寻,谓之曰“神”。圣品的标准是:圣人者,深于人事,随心所欲,自然建功,亦有人情,世不易知,谓之曰“圣”。通品的标准是:通人者,心智过人,达于多端,虽有不至,学必可通,其成乃大,谓之曰“通”。以下几品皆属庸常顽劣,不赘于此。

本文开头说这件事情,是因为本文的主人翁顾越是个美男子,《南史.儒林传》载,顾越“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响若钟,容止可观,武帝深赞美之”,其条件合乎人物品藻的要求。从这十品来看,顾越该属于“通品”一类。

顾越(49l一569),字允南,海宁盐官人。考其祖上,有《顾氏宗谱.横山第宅考》记载:“四世祖羽南公讳翱,西汉昭帝时旌孝生,隐居横山,后居吴郡。十五世子美公讳徽,三国吴侍中,居盐官,曾以横山为别墅。”横山,古代隶属于盐官。又据《重修浙江通志稿.民族编》载:“三国吴顾徽(丞相雍之弟)迁盐官。’顾氏家族居新坂黄冈,世有乡校,故顾家子弟多习儒学。顾越祖父道望,齐散骑侍郎。父亲仲成,梁护军司马、豫章王府咨议参军。家传儒学,并专门教授。顾越自幼聪慧,口才极佳。于儒家学业,日夜用功。20岁时游京城,一听到那些通儒巨硕大家,他都会登门造访,互相讨论,遇有疑难之处,必互相质疑,毫无倦意,好学若此。学问学问,不耻下问,故他在各方面都能通达无碍,如微言玄旨、九章七曜、音律图纬等,无不精通。太子周舍非常重视儒学,见有名儒,均加以重之。初次见到顾越,便有相识恨晚之感,对他非常敬重,将自己兄弟的儿子叫来同他一道游学。他本人也时常抽空与顾越交谈,一时间,顾越声誉日隆,身价倍增。当时会稽(今浙江绍兴)有个贺文发,学兼经史,颇为儒林所重,与顾越的名气相等,京城人称他们为“发;越”。

顾越成名后,升为南平元襄王伟国右常侍,与贸文发一道入府,同被重用。不久,顾越转参军。大通(527—529)中,梁武帝萧衍下诏飙勇将军陈庆之送魏北海王颢还北主魏,陈庆之对顾越非常欣赏,邀请他随军一起去。陈庆之好勇善战,一路上所向披靡,无城不克,直到洛阳。紧接着,那位北海王颢得意起来了,遂肆骄纵,忘乎所以,弄得上下离心,左右失人,顾越料想其必败,故以疾相辞得归。后来,果然不出所料,到了彭城(今徐州)这个地方,颢他们被人击败了,陈庆之称赞顾越有先见之明。随后,顾越担任安西湘东王府参军。正好那时梁武帝撰《制旨新义》,选诸儒在所流通,武帝对顾越相当欣赏,就把他调回来,敷扬讲说。《南史.儒林传》称顾越:“遍该经义,深明毛诗,傍通异义。特善庄、老,尤长论难,兼工缀文,闲尺牍。”

有一次,梁武帝在重云殿亲自主讲《老子》,仆射徐勉推荐顾越前来与武帝一起讨论。顾越自然是非常高兴的,武帝见他“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心里很喜欢。当顾越在大殿上“抗首而讲,音响若钟,容止可观”,武帝非常赞叹,深为器重,马上提拔他为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不久,担任五经博士,同时仍然担任宣城王讲侍。

大同八年(542),顾越提升为安西武陵王府内中录事参军,马上又迁为府咨议。不久,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侯景之乱”。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八月,东魏降将侯景勾结京城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当时正值梁朝政务松弛,防备松懈之际,侯景军队很快就包围了台城。次年二月,因兵尽粮绝,台城陷落,武帝被软禁后饿死。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傀儡皇帝。四年后,梁元帝萧绎派大将王僧辩、陈霸先攻下建康,侯景兵败被杀。

P6-7

序言

海宁是个很不错的地方,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物阜民丰的社会经济生活、厚重博大的人文历史积淀,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清代黄簪世序《海宁县志》云:“宁邑为省会左辅,居三吴上游,大海奔涛,七郡之保障系焉,有百里长堤亘焉。山川蹯郁,户口繁滋,人文辈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宁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百强县(市)称号,享有“观潮胜地,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皮革之都”的赞誉。

“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是海宁人对其拥有的文化资源的精辟概括。举世闻名的海宁潮是大自然的赐予,一潮引来天下客,每年有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前来一睹这天下奇观。观潮节期间,更是形成“江潮人潮两汹涌”的壮景;海弓咽口日的灯彩,以其独特精致的制作工艺和演示盛会而蜚声海内外,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轻罗万眼竞光辉”。海宁名人文化,尤为著名。在中国地图上,海宁只是弹丸之地,不为人注意,但在中国文化版图上,海宁却是一个重镇。特殊的文化土壤、文化气候,形成特殊的文化生态,使其涌现出一批大师、巨匠、名臣、高士,长长阶一份名单,就一个县级市而言,实属罕有。《海宁州志稿》收录人物工409人,光是清代入《文苑传》者就有393人;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收有海宁名人130位;“文化大革命”后编纂出版的《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收有海宁名人48位;“文化大革命”后编纂出版的《海宁市志》收录名人工7工人,其中古代62人、近现代109人。“在历史长河中,这些名人中的许多人都曾经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奋力拼搏,或以其深邃的思想睿智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或学艺生涯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这些名人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时期中对中华文明的推进及发展产生过大的作用和影响。当然,也有人在负面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欣悉海宁市委宣传部组织编撰的《影响中国的海宁人》一书即将出版,这件事无疑是颇有意义的,把地区名人文化置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坐标上进行观照和审视,可以深入发现和探究其作为人文地理学术上的一些规律和理论,在保存历史文化记忆、继承和弘扬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彰显地区文化的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这必将有利于海宁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更快地向着现代化迈进。

这本书从创意策划,到组织撰写、编辑出版,体现了“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海宁的有关领导及文联的同志,负责撰稿的同志作出了许多努力,得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这一硕果,谨表示祝贺。

祝愿人杰地灵的海宁更加繁荣,更加美好!  是为序。

后记

海宁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在人类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海宁这片江南神奇沃土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以自己人生不平凡的经历,在一个领域乃至多个领域或大或小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编写本书的用意,就是向人们充分展示这些不平凡海宁人的所作所为,同时也是对这些年来海宁名人文化弘扬的一个归纳与总结。

本书的策划和编写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有献计献策的,有积极提供珍贵文史资料的,有认真审读本书初稿的,有为本书能够做到图文并茂而拍摄绘画的,不一而足。我们十分敬佩与感谢。

首先感谢中国红楼梦学会原会长冯其庸先生在百忙中为本书题写书名,感谢著名学者文怀沙先生不顾年事已高,欣然为本书作序。

其次,特别要感谢的是赵福莲老师。这位对海宁这片土地怀有深情厚意,并把自己称为“半个海宁人”的女陸,这位对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与事格外钟情的杭州著名女作家,继续以她《走读海宁》一书的创作激情,在肩负省里和杭州市里繁重创作任务的情况下,克服许多困难,用了百余个日日夜夜,完成了本书的初稿写作。其热情和精神委实可敬可嘉。

必须感谢的是生活于海宁本土的章景曙老师。作为本书的策划人,为本书所撰写人物的筛选、确定、分类、定位,一一把握,其认真执著的精神,令人敬佩。

还要感谢的是陈伯良老先生。这位已届耄耋之年的乡贤前辈,不辞辛劳,认真而细致地审阅了书稿里的每一个人物,从史实、文字等角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加保证了该书在人文历史方面的客观性、准确性。

本书在列的88位海宁名人在排序上采用人物出生年月顺序,合编人物条目不在此列,在世人物顺编其后。

为了完成本书的编写工作,海宁市史志办、海宁市档案局、海宁市政协文史委、海宁市图书馆等部门和单位积极协作,安排专门人员,为本书的编写提供重要文字与图片等参考资料。在此对为本书提供文字资料和图片的有关人士表示感谢,他们是:虞坤林、张谷良、楼上游、单林泉、吴长甫、魏豪杰、仲中晓、钱雪军、王超英、张庆中、姚文杰、李佑坤、开开等先生。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到自头看不足。”风流人物,壮观千秋,人文历史,如涛涛江水生生不息,后浪推涌前浪,勇往直前。我们怀着十分敬仰的心情编写了此书,目的也是为了昭示今人,激励后人,振兴海宁,光大中华。需要说明的是,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或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影响大小,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虽抱着认真而负责的态度,努力做到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功过作用,但由于时间与能力所限,肯定会有诸多不足,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影响中国的海宁人》编委会

2008年9月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