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双髻鲨
“您意下如何,麦克那布斯?”格里那凡爵士问少校,“不妨试一试?”
“您愿意的话,我也赞成。”少校平静地回答道。
“另外,”约翰·孟格尔又说道,“这种可怕的鲨鱼数量极多,捕杀不尽,我们正好遇上这个机会,既可除去一害,又可观赏到动人的一幕。何乐而不为呀?”
“那好吧,就捕捉它吧。”格里那凡爵士回答道。
爵士随即派人前去通知夫人。海伦夫人对此也颇感兴趣,便兴冲冲地来到了艉楼上准备观赏这动人的一幕。
海上风平浪静,海水清澈,大家清楚地看到那条大鲨鱼在海里蹿上蹿下地迅速游动着。只见它忽而潜入水下,忽而又跃出水面,动作矫健,勇猛无比。约翰·孟格尔船长逐一地下达命令。水手们按照船长的命令,把一条粗粗的绳子从右舷抛入水中,绳头上有一只大钩子,钩子上串着一大块腊肉。那鲨鱼虽远在五十码①以外,但却立即闻到了腊肉那诱人的香味,只见它如离弦之箭一般地冲了过来。霎时间,它便游到游轮附近。只见它那灰黑灰黑的双鳍在猛烈地击打着海水,尾鳍则在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径直地直冲那块腊肉而去。它的那两只突出的大眼睛,欲火直冒,贪婪尽显其中。当它翻转身子时,只见它那张大嘴大张开来,四排大白牙显现在人们的眼前。它的脑袋又宽又大,如同一把安在长柄上的双头铁锤。约翰·孟格尔船长没有看错,它果然就是鲨鱼中最贪馋的那种鲨鱼,英国人称它为“天秤鱼”,而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人则称它为“犹太鱼”。
邓肯号上的乘客们和水手们全都直勾勾地盯着那头大鲨鱼,只见它一下子便冲到钩子旁,突然一个打挺,身子一滚,吞下鱼钩,腊肉落入口中,粗绳被拉直,鲨鱼被钩住了。水手们赶忙转动帆架末端的辘轳,把那庞然大物吊了上来。鲨鱼发现自己已脱离水面,便更加奋力地挣扎起来,蹦跳不止。水手们见状,立刻又用另一根粗绳,打成一个活结儿,套住它的尾部,使之动弹不得。随即,鲨鱼很快地被吊上船来,抛在甲板上。一个水手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猛地一斧头下去,砍断了鲨鱼的尾巴。
捕捉巨鲨的一幕宣告结束;那庞然大物失去了威风,没什么可怕的了;水手们报仇雪恨的心情得以平复,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却尚未得到满足。按照惯例,捕捉到鲨鱼之后,必须给它开膛破肚,在它的肚子里寻觅一番,因为鲨鱼什么都吃,水手们希望能够从其肚腹之中寻找到一点意外之物,再说,他们的这种希望并非次次落空的。
格里那凡夫人不愿意观赏这种恶心的“搜索寻觅”,便独自回到自己的舱房中去了。鲨鱼仍躺在甲板上喘息着:它身长约有十英尺①,体重大约有六百磅,这在鲨鱼中并不算太长太重,但是,天秤鱼仍旧可以归之于鲨鱼中最凶猛的一种。
水手们立刻三下五除二地便把这头鲨鱼给开了膛。鱼钩倒是被吞进了肚里,可却不见它肚里有什么东西,足见这只庞然大物已经许久未曾进食了。水手们大失所望,正要将其残骸抛人海中,水手长却突然发现它的肚腹中有一个粗粗糙糙的东西。
“嗨!那是什么?”水手长叫喊道。
“那个吗?那是块石头,”一个水手回答道, “它吞下石头好保持身体平衡。”
“瞎说!”另一个水手说道, “那是一枚连环弹。打进这混蛋的肚子里,它还没来得及消化哩。”
“你们都在胡猜什么呀,”大副汤姆·奥斯丁反驳道, “你们难道没有发现,这家伙是个醉鬼,它喝光了酒不算,还把酒瓶子也给吞进肚里去了。”
“什么!”格里那凡爵士惊呼道, “鲨鱼肚子里有只瓶子?”
“货真价实的一只瓶子,”大副回答道, “不过,这只瓶子显然不是从酒窖里取出来的。”
“那好,奥斯丁,”格里那凡爵士说道,“您把瓶子取出来,要小心点儿,海上找到的瓶子里往往都装重要的信件。”
“你还真的相信呀?”麦克那布斯少校说道。P4-5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19世纪的一位为青少年写作探险小说的著名科幻作家,他作为科幻小说题材的创始人获得了世界各国读者的青睐和赞誉。
19世纪最后的二十五年,人们对科学幻想非常着迷,这与这一时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作家儒勒·凡尔纳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写出了大量的科幻题材的传世之作。他出生在法国西南部城市南特的一个律师家庭,从小便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二十岁时,北上巴黎求学,在当时巴黎科学精神的熏陶之下,博览群书,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他日后的科幻小说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1863年,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一经出版,便立即引起轰动,广受读者的好评,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当红作家。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一心从事科幻小说的创作。其作品卷帙浩繁,多达六七十部,收入一套名为《奇异的旅行》的丛书。由于他的科幻小说的畅销,他成了世界上拥有最多读者的科幻小说家。
儒勒·凡尔纳在其作品中,描写了志趣高尚的人,他们全身心地投身于科学研究之中,从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从不考虑自己的物质利益。他笔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天才的发明家、能干的工程师和勇敢的航海家。他通过自己书中的主人公,希望体现出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体现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与资产阶级的投机钻营、贪赃枉法之人的不同之处。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他的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写于1867年。小说描写的是游轮邓肯号正在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海峡上进行其处女航。船主格里那凡爵士突然发现船尾有一条鲨鱼尾随其后,水手们捕杀了鲨鱼后,发现鲨鱼腹中有一个密封瓶,瓶中装有三封残破不全的求救信,分别用英文、法文、德文书写。信系苏格兰探险家格兰特船长所写。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获悉此事后,当即赶往格里那凡船主府上。由于英国政府拒绝派船前往营救,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和海伦夫人便决定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乘坐邓肯号去寻找格兰特船长。他们穿越了南美洲大草原,走遍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克服了千难万险,以无比的英勇顽强的精神,终于在太平洋上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小说同时谴责了贫困、失业和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丑恶现象,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抨击和控诉,对那些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这部小说值得大家拨冗一读,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培养勇敢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不畏艰难险阻,与此同时,还可以丰富读者们的科学知识。
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譬如,对土著人的描写总带有一种轻蔑和歧视的态度,而且还对新西兰土著部落吃人肉的现象有所渲染。这是作者受其时代的限制所产生的结果,读者们在阅读时应加以注意。
陈筱卿
2009年12月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儒勒·凡尔纳的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写于1867年。小说描写的是游轮邓肯号正在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海峡上进行其处女航。船主格里那凡爵士突然发现船尾有一条鲨鱼尾随其后,水手们捕杀了鲨鱼后,发现鲨鱼腹中有一个密封瓶,瓶中装有三封残破不全的求救信,分别用英文、法文、德文书写。信系苏格兰探险家格兰特船长所写。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获悉此事后,当即赶往格里那凡船主府上。由于英国政府拒绝派船前往营救,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和海伦夫人便决定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乘坐邓肯号去寻找格兰特船长。他们穿越了南美洲大草原,走遍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克服了千难万险,以无比的英勇顽强的精神,终于在太平洋上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小说同时谴责了贫困、失业和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丑恶现象,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抨击和控诉,对那些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儒勒·凡尔纳著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发生在1864年,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航行途中,得到一个漂流瓶,里面装着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带着夫人、自己的水手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还有误入游船的地理学家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洪水、狼群攻击、骗局……一路上他们历经千难万苦,用智慧与勇气战胜了一切险情,最终在一个小岛上救回了格兰特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