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耶鲁科学小历史(精)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作者 (英)威廉·拜纳姆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威廉·拜纳姆编著的《耶鲁科学小历史》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追随科学历史的足迹,描述了数千年中人类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一本可读性和知识性均非常出色的通识普及类读物。《耶鲁科学小历史》介绍了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的历史。为了使技术性很强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作者加入了很多关键人物的奇闻轶事,成功地将人类科学历史浓缩成一本通俗易懂的故事书。

内容推荐

继E.H.贡布里希从1935年德文版翻译而来的《世界小历史》一书于2005年出版以来,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小历史”(Little History),涵盖包括这一本科学在内的众多宏大主题。

科学是精妙绝伦的。它向我们讲述空间的无限延展、最细微的生物、人体和我们星球的历史。如何感知这个世界并运用其力量,这是科学永恒的主题。从古希腊哲学家们,到爱因斯坦、沃森和克里克,再到今天受计算机辅助的科学家,人类一直在思索、检验、实验和推算,有时候还会有惊天动地的发现,帮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和人类本身。

威廉·拜纳姆编著的《耶鲁科学小历史(精)》这本引人入胜的书,讲述了一个伟大的冒险故事:科学的历史。它带领读者们透过望远镜观察星空,了解到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非地球;深入地球表层,编排出化学元素周期表,介绍了探索电力、地心引力和原子结构的物理学;详细叙述了发现DNA分子并开创探索新前景的科学追求。通过叙述那些著名或者不为人知的科学家们惊奇的私人故事,《耶鲁科学小历史》记述了穿越世纪的科学征程,而清新的插画和温暖通俗的写作风格使之成为一本老少咸宜的科普读物。

目录

第1章 追根溯源

第2章 指南针和数字

第3章 原子和虚空

第4章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第5章 无所不知的亚里士多德

第6章 御医盖伦

第7章 穆斯林的科学

第8章 走出“黑暗时代”

第9章 寻找魔法石

第10章 人体揭秘

第11章 宇宙的中心在哪里?

第12章 斜塔和望远镜伽利略

第13章 循环、循环哈维

第14章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和笛卡儿

第15章 化学的新时代

第16章 这是怎么了?牛顿

第17章 耀眼的电火花

第18章 像钟表一样运转的宇宙

第19章 给世界排序

第20章 气和气体

第21章 物质碎片

第22章 力、场和磁

第23章 挖掘恐龙

第24章 我们星球的历史

第25章 地球上*伟大的表演

第26章 一堆装有生命的小盒子

第27章 咳嗽、打喷嚏和疾病

第28章 发动机和能量

第29章 为元素贴标签

第30章 走进原子

第31章 放射性物质

第32章 打破游戏规则的人爱因斯坦

第33章 移动的陆地

第34章 遗传带给我们什么

第35章 我们来自何处?

第36章 神奇的药物

第37章 生命的组成

第38章 阅读“生命之书”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39章 宇宙大爆炸

第40章 数字时代的科学

试读章节

科学是神奇的。它是人类发现世界、探知万物——当然也包括了解我们自己的最好途径。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对身边的世界刨根问底,世界总是摆出一副万象更新的样子。科学也同样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科学既有世代积累的发现和理论,也有崭新的突破和巨变。唯一不变的是人类对科学的好奇、向往和钻研。3000多年前的人类也和我们一样面对世界冥思苦想,他们充满智慧,但不像我们现在这样见多识广。

提起科学,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实验室里的显微镜和试管,然而这本书可不是简单地用这些东西说事。长久以来,人类一直试图利用科学结合魔法、宗教和技术去解释和控制世界。科学可以像观察清晨的日出一样简单,也可以像鉴定新的化学元素一样复杂。魔法可能是通过遥望星空预知未来,也可能是我们说的迷信,比如黑猫挡路,敬而远之。宗教可能引导你为诸神祭奠,或者为世界和平祈祷。技术则是生火或组装电脑的本事。

定居在印度、中国和中东河谷的先民是最早应用科学、魔法、宗教和技术的人类社会。那些富饶的土壤年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这些社会里的人有充裕的时间执着于梦想,实践想法,最终成为某个方面的行家里手。由此一来,祭司可能就是第一批“科学家”(当然,那时并没有这个头衔)。

追根溯源,技术(其实就是“动手”)比科学(实际就是“知识”)更有意义。在有粮能食、有衣能穿、有饭能烹之前,你必须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而不必了解为什么有的浆果带毒,有些植物可吃;不用知道如何选择取舍;你也没必要为太阳晨升夕落这种司空见惯的事做出解释。好在人类不仅仅认知了世界,还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这正是科学的核心。

相较其他的古代居民,我们更熟悉古巴比伦人(他们生活在现在的伊拉克地区),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留下了泥版文书。数以万计带着6000多年历史的泥板,给我们描绘了古巴比伦人的世界观。这些存活的历史条理清晰地记录了他们的收获、库存和财政。古代祭司倾注了大量时间在记录事实和数据上面。他们同时身兼“科学家”的重任,负责测绘土地、丈量距离、观测天象、完善计数技能。他们的很多发现沿用至今。他们和我们一样使用计数符号:前4个数都用垂直的直线表示,每到第5个数,就用一条划过对角的斜线把前4个串起来。你可能在动画片里看见过,囚犯在监狱里用这种方式计算他们被关押了多少年。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古巴比伦人规定60秒为1分钟,60分钟是1小时,360度是一个圆周,7天算作一周。为什么60秒算作1分钟,7天称作一周?这实在没什么好解释的。其他的数字也一样,都是恰到好处。古巴比伦人的体系无处不在。

古巴比伦人精通天文学,善于研究天体。他们历经数年,逐步辨认出了夜空中的星图和星象。他们确信,地球居于万物中心,有一股强大的魔法将人类和星座相互连接。人类在坚信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时候,并没有把地球当作一颗行星。他们把星空分成12份,并且分别给固定的星群命名(或者称作“星座”)。古巴比伦人通过一种连线的天文游戏,在很多星座里看到了物体或动物的图像,比如一架天平和一只蝎子。这就是最早的黄道带,它作为占星术的起源,专门研究星象对人类的影响。在古代巴比伦,占星术和天文学如影随形了几百年。现在有很多人知道自己的星座(比如我就是金牛座里的一头牛),而且还通过报纸或杂志上的星座占卜寻求对生活的建议。不过,占星术已经不属于现代科学了。

古代中东地区有很多兴盛的人类社会,古巴比伦只是其一。我们最为熟知的是公元前3500年定居在尼罗河的古埃及。他们依赖单一的自然特征创造出的文明可谓空前绝后。古埃及人的生活与尼罗河息息相关。每年汛期,肥沃的淤泥滋养他们的土地,孕育来年的丰收。埃及炎热干燥,大批珍贵的遗物百世流传,那些丰富的图片和图画文字——象形文字,让今人唏嘘赞叹,获益匪浅。古埃及文明之后依次是希腊文明和罗马文化,象形文字的读写能力就此失传,绝迹了大约2000年。1798年,埃及北部靠近罗塞塔(Rosetta)的一个小镇里,一名法国士兵在一堆瓦砾里发现了一块圆形石碑。上面的文献分别刻着象形文字、希腊文和世俗体草书3种文字。这块罗塞塔石碑后来被运到伦敦,今天人们可以在大英博物馆一睹它的风采。学者们通过已知的希腊文译出了象形文字,由此揭开了古埃及文字之谜。由此,我们终于迈出了破解古埃及人信仰和实践的第一步。这是多么伟大的飞跃啊!

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古巴比伦的类似,但是古埃及人对死后的关注使他们更侧重于占星术。历法是不可或缺的,它承载着提示人们最佳耕种时间、尼罗河的泛滥时间,以及宗教庆典的功能。古埃及的一个“自然年”有360天,每周10天,一个月3周,一年12个月,每年最后再加5天以保证季节的更替。古埃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他们处于盒子的底部,尼罗河恰好穿过世界的中心。每年尼罗河涨水的时候就是他们一年的开始,他们也自然而然地把它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联系在一起,我们现在称之为“天狼星”(Sirius)。P2-5

书评(媒体评论)

非常精彩的历史书……适合所有拥有好奇心的人。

——《出版者周刊》

简史的长处在于能在上个世纪还历历在目时就给读者展开一幅现代科学成就的惊人画卷。对比我们现在知道的和曾经知道的,让人在震撼中细细思考。在拜纳姆先生的讲述中,小历史绵延万年。

——《华尔街日报》

《耶鲁科学小历史》非常精彩,将为大孩子们的科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每日邮报》

干得漂亮,拜纳姆,一位掌握了从宇宙大爆炸到数字时代的科学知识的大师。

——大卫·贝拉米 著名自然学家

小,却条理清晰。在这本小历史中,拜纳姆非常出色地将所有材料编制成轻松易读的叙述。你真没法找到一本比这更好的科学史概论了。

——伯纳德·伍德 《人类进化简史》作者

真希望在我小的时候就能有这本书。拜纳姆的科学小历史或许很短,但却讲述了一个宏大的故事:所有的科学都被放置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和哲学环境中,但是用一个弧形来呈现,从恩培多克勒到蒂姆·伯纳斯·李,从盖伦到托马斯·亨特·摩尔根,从炼金术到胰岛素,从蒸汽机到粒子加速器。我想我会一直推荐这本书。

——克里斯托弗·波特 《你在这里:宇宙简史》作者

科学并非枯燥的数据堆砌,而是成千上万年来A类对宇宙问题的思索。在《耶鲁科学小历史》中,威廉·拜纳姆成功地将人类科学历史浓缩成一本通俗易懂的故事书。它可能很小,但是却成功地讲述了星系、计算机、化学、进化和很多其他科学知识。

——卡尔·齐默 《病毒的星球》作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4: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