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哲学史五讲/中华文化公开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李世化 |
出版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李世化,陕西榆林人,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资深文化出版创意人,曾在国企及文化公司担任管理工作,策划、撰写多部图书,代表作有《管理学和你想的不一样》《管理越简单越好》《经济学和你想的不一样》等。 目录 第一讲 先秦哲学 宇宙从何处来:创世神话 人类从何处来:女娲神话 从“天人合一”到“绝地天通” 上古人类的信仰:原始宗教 政治哲学的源头:《尚书·洪范》 儒家思想的源头:“德治”与“礼乐” 伟大的系统工程:阴阳五行说 神秘的殿堂:《周易》和八卦 百家争鸣:蜂出并作,各引一端 百家争鸣的主要论题 无从归属的经世致用之书:《管子》 宇宙最高的奥秘:《道德经》 儒家学派的经典:《论语》 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 战国儒家八派 无所依归的《晏子春秋》 战国《列子》,魏晋伪书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之作:《墨子》 重“势”的《慎子》 先秦法治理论的宣言:《商君书》 重“术”的《申子》 儒家理想主义流派之作:《孟子》 名家之“合同异”派 “神人”庄子的《南华经》 庄周与蝶之梦 名家之“离坚白”派 先秦儒学的集大成之作:《荀子》 独裁统治的理论基础:《韩非子》 商人促成的杂家著作:《吕氏春秋》 第二讲 两汉哲学 黄老之学和《黄老帛书》 儒家思想居主的先声:《新语》 贾谊和他的《新书》 读不尽的《淮南子》 董仲舒的神学著作:《春秋繁露》 仿来的哲学名著:《太玄》《法言》 谶纬之学 中国的神学法典:《白虎通义》 为反对谶纬而作的《新论》 古代无神论的丰碑:《论衡》 汉代思想的转向之作:《潜夫论》 一场进行于儒学内部的派系斗争 今古经学的合流:郑学 前卫的“人事为本,天道为末” 第三讲 魏晋隋唐玄学佛学 何谓玄学 名教与自然之辩 成一家之言的《中论》 魏晋遴选人才之书:《人物志》 何晏倡导“以无为本” 完整的“贵无论”玄学体系 阮籍行为实践玄学主张 《傅子》中的唯物思想 全新的宇宙生成论著作:《物理论》 现实与理想:越名教而任自然 着眼于现实的玄学之作:《崇有论》 言意之辩和《言尽意论》 儒、道的成功综合与超越 葛洪和《抱朴子》 佛教的传入与盛行 因果报应和神不灭论 佛教哲学的重要著作:《肇论》 反佛之利刃:《神灭论》 一统经学局面的著作:《五经正义》 玄奘和佛教唯识宗思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韩愈反佛兴儒的道统论 开创理学先声之作:《复性书》 答屈原《天问》的《天对》 古代唯物论思想的新高峰:《天论》 第四讲 宋元明清理学 儒学发展的新阶段:理学 “盱江先生”的哲学思想 邵氏易学 理学开山之作:《太极图说》 孔颜乐处 “关学”的创始 政治改革家的哲学思想基础 洛学与二程 程朱理学之成形 存天理,灭人欲 儒学的难解之谜:格物致知 湖湘学派 “心学”的创始 吕祖谦和“婺学” 强调事功的永康学派 永嘉学派和叶适 许衡使元代理学官学化 和会朱陆的吴澄理学 开明代“心学”先河的白沙哲学 王守仁的“心学” 王廷相承先启后的唯物思想 泰州学派与王艮 何心隐的叛逆思想 明代思想界的“异端” 东林学派 刘宗周和蕺山学派 民主思想的萌芽 “百科全书派”思想家 熊伯龙的无神论著作:《无何集》 顾炎武的启蒙思想 五百年来真正通天人之故者 颜李学派和“清初思想解放的炸弹” 批驳程朱理学的《孟子字义疏证》 龚自珍尊性重情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曾国藩坚守理学 第五讲 近现代哲学 洪秀全矛盾的思想 严复引进的“天演”哲学观 康有为的唯心主义哲学 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 章太炎前期唯物后期唯心 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哲学 梁启超的哲学思想和新民思想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思想 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 新儒学和梁漱溟哲学思想 金岳霖的哲学世界 冯友兰新理学的哲学思想 贺麟和他的新心学 精彩页 宇宙从何处来:创世神话 神话一直被人们视为“原始的哲学,最简单的思想表达形式,了解世界和解释生与死、命运和自然、神和崇拜的一系列尝试”。创世神话,它们首先是人们想象的产物,根源源于人们对宇宙起源的追索和想象;其次它们孕育了宗教哲学,具有丰富的宗教哲学意蕴。创世神话体现了我国宗教哲学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宇宙生成模式。 盘古开天辟地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十万八千年。他醒来后,发现周围一团黑暗,于是张开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千万年的混沌黑暗被搅动了,其中又轻又清的东西慢慢上升并渐渐散开,变成蓝色的天空;而那些厚重混浊的东西慢慢地下降,变成了脚下的土地。盘古站在这天地之间非常高兴。盘古很怕天地再合拢起来变成以前的样子,他就用手撑着青天,双脚踏着大地,让自己的身体每天长高一丈,天地也随着他的身体每天增高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长得有九万里那么长了。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终于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可是盘古也累死了。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四季飘动的云;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创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献给了天地,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成为了最伟大的神。 盘古神话的形成 盘古神话虽未见于先秦古籍,但它和《山海经》所记的烛龙神话却有相似之处,或者就是这一神话的演变,后来又吸收了南方民族盘瓠传说的某些因素,才形成了这样一个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到明末周游写《开辟衍绎》,盘古手里又给加上了斧头和凿子这两件劳动工具。 盘古神话中包含的哲学命题 在人类文明朦胧的神话时期,原始人将宇宙的起源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蛋”。这就是宇宙起源的“母题”,世界各民族的远古传说中都涉及这“蛋卵”的母题。盘古神话中也包含着一个“宇宙卵”的母题。由“宇宙卵”我们可以想到《易经》的太极图,太极图以圆圈代表天象和宇宙,圆圈内画着两条阴阳鱼:白色的鱼象征阳性、动态,代表天;黑色的鱼象征阴性、静态,代表地。二鱼形状一致,头尾相接,形成妙合而凝的状态。可见,最早的先天太极图就是一个“宇宙卵”,它包融一切,象征着天地万物变化的道理。由此似乎可以推测出,“宇宙卵”的母题发展出了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内容——太极阴阳学说。 盘古神话中盘古死后化身为宇宙万物,这就是“垂死化身”的母题。而这一母题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来自原始人的原始思维。他们自从意识到死亡之日起,就发现大自然也有着与人类相似的生死现象。在他们的眼前,太阳每天晚上死去,早上又复活;月亮在初一死去,在十五又复活;花草树木冬天死去,春天又复活……种种死而复生的现象,使他们相信万物有不死的灵魂。而万物的变化,又导致了他们认为物体能自由变形的联想。在这两种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垂死化身”的母题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古人的神话传说之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垂死化身”母题产生的信仰根源,它渗透于中国宗教哲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垂死化身”的母题,发展成为中国宗教哲学中的另一重要内容——“天人合一”论。“天人合一”论对中国宗教哲学的影响非常深远。 P2-3 导语 本书采撷了古代哲人的一些思想精华,力图以此勾画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线路图。旨在将中华传统哲学的精华,用简单和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从中可以感受到智慧的力量。茶余饭后、小憩之时,捧起它,可以体味思想的价值、思考的力量、思辨的智慧。 序言 宇宙从何处来?人类又是从何处来?宇宙的本质是什 么?人与宇宙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状态之中?人生存的 目的是什么?人活着有什么价值、意义?……这些问题与 芸芸众生中的你有关吗?有关!因为只要你会思想,无论 你是有心之人还是无意之人,都会在生活中体现出你对世 界的思考,对人生的探索,这就是哲学。哲学无处不在。 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它简 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化的 积淀最终是哲学;说它复杂,是因为古今中外很多人穷其 一生去研究它,但哲学带给我们的永远只有探索,没有终 止。而正是这种探索,对社会而言,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 步;对个体而言,每一次深入地思考,都将带来一次思维 模式的洗礼…… 中国古人从很早就开始探索哲学的世界,伏羲、女娲 等神话传说是他们对世界、人类起源的猜测,周易、八卦 、阴阳、五行等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儒家的积极入世、 道家的淡泊以自处等是人类自身与世界、社会相互交流的 方式……哲学家不断呈现,他们在思想灵魂的领域里或融 合、或继承发展、或独树一帜,他们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展现着思辨的力量。 朝代更迭,沧海桑田。中华哲学一直表现出极大的融 合力与生命力。“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 草”,奠定了中华传统思想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把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社会; 孔子把“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给世 人;公元前后,“慈悲普度”的释家佛法东传。于是,儒 、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 中华传统哲学。 后来,历经朝代更迭,儒、释、道思想或扬弃、或丰 富、或发展,但最终得以传承,几千年来,儒、释、道的 三大文化支柱给国人建立了一套非常稳定的道德体系,所 谓“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套道德体系是中华传统社会 赖以存在、安定与和谐的基础。这也是以儒、释、道信仰 为根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最有价值之处。 本书采撷了古代哲人的一些思想精华,力图以此勾画 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线路图。旨在将中华传统哲学的精 华,用简单和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从中可以 感受到智慧的力量。茶余饭后、小憩之时,捧起它,可以 体味思想的价值、思考的力量、思辨的智慧。 资料浩繁,时间有限,难免有错误疏漏之处,敬请不 吝赐教! 内容推荐 宇宙从何处来?人类又是从何处来?宇宙的本质是什么?人与宇宙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状态之中?人生存的目的是什么?人活着有什么价值、意义?……这些问题与芸芸众生中的你有关吗?当然有关!因为只要你会思想,无论你是有心之人还是无意之人,都会在生活中体现出你对世界的思考,对人生的探索,这就是哲学。本书从先秦哲学、两汉哲学、魏晋南北朝哲学、宋元明清哲学介绍到近现代哲学,体现出中国哲学史的博大精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