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产品心经(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60件事第2版)/产品管理与运营系列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闫荣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经典畅销书再升级,上一版广获好评,来自腾讯、百度、京东等知名企业或组织的多位产品专家联袂推荐!

从产品经理素养、认知、战略与规划、开发、用户体验、运营等多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打造让用户尖叫并疯传的产品的60个秘诀!

闫荣著的《产品心经(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60件事第2版)/产品管理与运营系列丛书》本次升级新增了10件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事,侧重点在于深挖产品需求、探索产品疯传背后的元素以及产品运营的实战性。跟读者一起更好地提升产品经理的全局把控力、质问力、判断力、思考力及执行力,开拓产品和运营的视野,做出一些能够让用户尖叫和疯狂爱上的产品,引爆流行,一起在产品圈内赢得尊严,成为产品经理闪亮的名片。

内容推荐

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广获好评,应广大读者要求,作者把自己在实践中新近总结的10个关于产品的最佳实践融入到了这本新书中。这“10件事”侧重于深挖产品需求和产品疯传背后的秘密,配合之前的“50件事”,不仅能帮产品经理打造出让用户尖叫并疯传的产品,还能帮助产品经理迅速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

本书作者有超过10年的产品工作经验,是互联网产品领域公认的大咖。闫荣著的《产品心经(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60件事第2版)/产品管理与运营系列丛书》从产品经理核心素养、产品认知、战略与规划、产品开发、需求分析与管理、用户体验、运营7大方面系统总结了60个产品秘诀。

每一个秘诀都从实践中来,都能解决一类问题,都充满真知灼见!

每一个秘诀都足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但是它们串起来后又构成一个整体,即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掌握的内容。

每一个秘诀都是一条最佳实践,不仅有理论支撑,还有案例佐证。每个案例不仪有详细的实现过程和要点,还有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每一个总结又提炼出了一些通用的价值观、方法沦和技巧。

为了让读者能坚持把这本书读完,在愉快地阅读中学到知识,本书在写作方式上和排版设计上做了一些有价值的创新。内容以故事形式展开,虚拟了两个重要人物:小O,北大毕业,产品小白,悟性极高;老K,产品素养很好,非常资深的产品专家;两人亦师亦友。老K针对小O制定了“七剑培训计划”,本书的内容即整个培训的主要内容,完整地再现了小O从一个小白成长为一位优秀产品经理的历程,相信一定会给成长的产品经理们有价值的启发!

目录

前言

第1章 产品经理的核心素养

 第1件事 产品经理工作的8个核心步骤

 第2件事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对“产品低智商”说不

 第3件事 创立独特的产品哲学

 第4件事 产品经理必须“入戏”,与用户交朋友

 第5件事 做一个有taste的产品人

 第6件事 洞悉出题者背后的动机

第2章 深刻认知产品

 第7件事 产品的5个要素

 第8件事 3步打造产品的独特气质

 第9件事 产品定位要解决的6个问题

 第10件事 向优秀产品学习的学问

第3章 产品战略与规划

 第11件事 产品战略规划十步法

 第12件事 战略规划常用的9种工具

 第13件事 用户和市场需求分析的方法

 第14件事 分析竞争对手的方法

 第15件事 远离模糊的战略方向和产品定位

 第16件事 愿景和目标要接地气

 第17件事 成功要素分析

 第18件事 实现目标需要谋略和智慧

 第19件事 财务分析

 第20件事 风险分析

 第21件事 资源支持离不开RACI表

 第22件事 产品规划和运营规划

第4章 精益方法与产品开发

 第23件事 评估产品或项目是否靠谱的7个标准

 第24件事 精益创业要知道的3个方面

 第25件事 创建精益创业画布的9个格

 第26件事 精益创业的3个访谈

第5章 需求分析与管理

 第27件事 产品哲学中必须关注的9大人性

 第28件事 挖掘用户真实需求的6大撒手锏

 第29件事 评估需求的8种方法

 第30件事 定义需求优先级的4种方法

 第31件事 管理需求

 第32件事 用户研究之社会流动性分析

 第33件事 常见的5个用户心理

 第34件事 常用的5个需求工具

 第35件事 需求案例实践

第6章 用户体验设计

 第36件事 产品的8种典型气质

 第37件事 极简设计的3个方面

 第38件事 心理设计的6种方法

 第39件事 破解选择悖论的4种方法

 第40件事 生活是实用设计最好的灵感来源

 第41件事 创新设计的4种方法

 第42件事 移动App设计的11大法则

 第43件事 视觉设计的6个基本功

第7章 产品运营

 第44件事 用户运营的5个关键环节

 第45件事 内容运营的5个关键环节

 第46件事 运营策略优化

 第47件事 幂律法则在产品运营中的应用

 第48件事 5步评估改版后的效果

 第49件事 评估推广渠道质量的3种方法

 第50件事 数字预测的2种方法

 第51件事 3步分析用户价值

 第52件事 2步分析内容价值

 第53件事 数据监控的4种方法

 第54件事 引爆流行的3个条件

 第55件事 产品疯传的7个基本原则

 第56件事 排行榜通用算法4步

 第57件事 用户增长模型和运营成本预估

 第58件事 借势文案创作实例

 第59件事 运营驱动产品调优案例

 第60件事 关于产品运营的10个故事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技术不足、资金不足,甚至管理水平不够高的各种弱点。因为之前石锅三角峰菜品的成功创新,他迅速进行扩张,5年时间,投资3000多万元,又在成都开了两家分店。2006年年初,决定投资6000多万元,在成都市的一品天下街又开了一家8000多平方米的高档饭店。这种做法是比较典型的精益开发模式,即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研发出一款新品,然后拿到市场上试试水,接着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学习并调整到最佳模式,最后进行规模化市场扩张。研创出来的石锅三角峰怎么样才能送达用户?也就是说产品的价值如何传递给用户?用户在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这种产品?用户在哪里?是怎么来使用产品的?这就是市场渠道分析,这是产品经理工作的第三步。

刘老板是个精明的商人,会打算盘。毕竟饭店只有赢利才能继续存活下去。石锅三角峰的主要原料是三角峰,这种鱼是黄蜡丁的一种,成都盛产黄蜡丁。三角峰最大的特点是只有一根刺,吃起来也比较方便,价位也比较合理,成本价为14~15元/斤。够辣而又不反苦的青辣椒的配料替代品——小米辣,它的辣度相当于普通辣椒的10倍,成都市场上的这个小米辣卖不掉,没有人要,因为它太辣。这是成本分析,这种分析有利于做出定价策略。然后再估算一下来大蓉和饭店吃饭的人流量,比如说有一千多人次,饭店有108个桌位,估算一下上座率,再估算一下石锅三角峰的点菜率,基本上就可以计算出收入。成本和收入以及盈亏平衡点分析,这是产品经理工作的第四步。

接下来刘老板就要进入研创石锅三角峰的具体流程了,实际上就是菜谱。原料:三角峰500克,袋装鲜土豆粉半袋(200克),芹菜、水发黑木耳各50克。青小米辣50克,鲜青花椒10克,藿香叶5克。调料:自制腌料100克,秘制青椒汁1000克,菜籽油50克。制作方法:首先,将去脏洗净后的三角峰舀入自制腌料腌制10分钟。其次,鲜土豆粉用热水烫软后备用,芹菜切段,青小米辣切小段。然后,石锅走菜前入烤箱内(温度300℃,烤30分钟,同时另取炒锅,锅内放秘制青椒汁烧沸。最后,热石锅下入菜籽油,放入芹菜段、土豆粉、黑木耳。倒入腌好的三角峰,将烧沸的青椒汁浇在三角峰上,然后放入辣椒段和青花椒。撒上藿香丝端上桌即可。浇汁到上桌这个过程最多两三分钟。这个菜谱对应的就是产品需求文档。不难看出,包括了需求分析与管理及产品交互设计的过程(装盘的时候还涉及视觉设计即美感),这是产品经理工作的第五步。

刘老板要求厨师每开发出一道新菜,都要让前厅的工作人员先品尝,只有工作人员满意后才能推出,这是自开饭店以来形成的惯例。石锅三角峰也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用到石锅,后来之所以使用石锅是因为一次内部的意见反馈。工作人员会从客人的角度来判断菜好不好吃,且吃完以后就会给意见:好吃还是不好吃,若是不好吃,则觉得哪儿不好吃?若是好吃,则又是什么原因好吃?品尝后,大家对口味都很认可,但有人却提出菜的品相不好。三角峰鱼小、肉嫩,烧制后容易烂掉。那如何才能保持三角峰烧制后的完整呢?这才想到使用石锅,最终这道菜才推向用户。根据用户的反馈和数据分析,不断迭代调优产品,这是产品经理工作的第六步。

刘老板在餐饮业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深知竞争环境的恶劣,偷师学艺的现象非常严重。那怎么样才能建立起竞争壁垒呢?石锅三角峰的青椒、青花椒都是装饰物品,真正的玄机在这个汤里面。这个汤汁主要是为防止别人复制的。因为一般人看到的只是表面上——青椒和青花椒,其实真正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要对里面十几种原材料进行熬汁,调味主要的中心思想是一个辣味,其他的作为一个辅助。原来,这道菜的核心机密在它的汤汁里面,汤汁的调配,外人很难学到。这个就是竞争壁垒分析,这是产品经理工作的第七步。

刘老板为防止团队骨干人员流失和被竞争对手挖墙脚,提出一条:用自己培养的人,用年轻的人,让他们晋升的机会比较多,然后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每一年对经营班子进行目标责任制的签署,目标完成了把总利润的10%作为提成分给他们,这是很大一笔钱。对于比较优秀的大厨,奖励一套房子,再跟他签五年合同,比如做三年签五年就是八年了,签五年那么首付款公司付,按揭也是公司付。要是公司觉得你表现不好,叫你走人,那么前期的钱就不退了。后面公司就不管了。要是你自己要走,那么前期的钱全部要退给公司。这样就把厨师的队伍稳定下来了。(P4-5)

序言

为什么要写升级版

自笔者第二部拙作《产品心经: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50件事》2014年10月出版发行以来,接触到了很多读者,其中不乏公司的高管、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和产品运营人员,还有很多大三大四的学生以及一些想转行做产品的有志之士。他们当中有的人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入手做产品;有的人有一定的产品经验,但是也碰到了职业发展瓶颈;有的人是传统行业出身,想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方向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却遭遇阵阵剧痛甚至失败;还有的人因为研读书籍之后,成功拿到心仪公司的产品经理offer,但是感觉有点不过瘾。他们都迫切希望书的升级版本面世。加上笔者最近2年在产品管理、用户体验和产品运营方面有了一些新的积累和沉淀,认识和感悟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再加上整个IT行业圈的更新变化太快,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品知识和技能更新换代也比较快,所以萌生了升级和修订《产品心经》的想法,以弥补第1版的不足之处,希望能给广大读者朋友带来新的帮助和启发。

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向来争议颇多,国内一线的产品经理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中煎熬着。互联网公司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要求产品经理拥有成功产品案例,可是做成一款产品越来越难了,成功的概率也越来越低了。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些事实都符合幂律法则,毕竟成功的产品仅占少数。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这项工程有着复杂的关键环节,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比较薄弱,产品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一款成功产品的背后隐藏着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因素,而这些因素一般不为外人所知。那些有着产品成功案例的产品经理,在分析自己经验的时候,对于产品背后成功的关键要素却不愿或不知道从哪说起。这跟产品经理做需求分析的道理是一致的,用户的核心需求不会直接告诉你,需要你去深刻地发现和洞察。

如今产品经理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享经济,每一项变化都要求产品经理对目标用户重新认识。用户变了,购买主体不断趋于年轻化、网络化;需求变了,丰饶经济带来了个性化及体验式的需求;玩法或方式变了,有了互联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价值得以迅速传递、评价变为资产、参与成本极低,粉丝和社群经济正兴;等等。如果说以前都是男人的理性消费占主导地位,那么现在的消费者就像女人一样,变得感性了,如今他们只在乎感受,根本不讲“理”。在消费者看来,个性化体验比简单的商业交易具有更高的价值,他们愿意为此付出额外的产品溢价。产品经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和洞悉用户喜欢什么,尤其是年青一代诸如85后、90后甚至00后年轻人的喜好。也许70后、80后比较关注功能性的诉求,但是90后对情感诉求的看中远胜于功能诉求,他们更关注自我实现和精神引领,更关注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是说情感和精神引领方面的欲望诉求成了90后的刚需。

笔者从事产品工作将近10年,最近2年,不仅负责产品,还负责运营,做产品的视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深刻体会到从0到1不简单,从1到N更不简单。产品经理不仅要懂产品,还要懂运营。笔者深知产品&运营知识和技能获取的不容易,也深知方向比知识重要,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产品经理必须系统掌握与产品&运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再加上对行业深刻的理解,对用户人性的洞悉,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整合天时、地利和人和,产品才有可能成功。产品经理的尊严存在于其所负责研发和运营的产品中;产品经理的调性、气质、品位、哲学观和内涵也蕴藏在其所负责的产品中。产品是产品经理的一面镜子。也可以将产品比喻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人如产品,产品如人。当产品经理把产品研发和运营都当成一个有机生命体来对待的时候,他就会豁然开朗了。当他意识到产品具备某种魔力,而这种魔力是用户根本无法抗拒和割舍的时候,他就会发现产品离成功已经不太遥远了,这也是产品运营的最高境界,即疯传之后的自运营。

本次升级新增了10件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事,侧重点在于深挖产品需求、探索产品疯传背后的元素以及产品运营的实战性。写升级版的原因在于想跟读者一起更好地提升产品经理的全局把控力、质问力、判断力、思考力及执行力,开拓产品和运营的视野,做出一些能够让用户尖叫和疯狂爱上的产品,引爆流行,一起在产品圈内赢得尊严,成为产品经理闪亮的名片。

读者对象1~3岁产品经理为主要读者

3~5岁产品经理为次要读者产品

管理从业者

用户体验从业者

产品运营从业者

高等院校学生

如何阅读

本书本书主要包括产品经理的素养、深刻认知产品、精益创业、产品孵化、产品战略规划、需求分析与管理、用户体验设计和产品运营等内容:

(1)每一件“事”都是相对独立的,即每一件“事”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但是所有事串起来之后又构成了一个整体—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内容;

(2)对每个知识点不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还为每个知识点配了案例;

(3)每个案例不仅详细讲解了实现的过程和要点,还结合具体实践经验,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了深度剖析;

(4)每个知识点中都提炼出了一些通用的、有价值的方法或观点,相当于每一个知识点的总结。  勘误和支持每一本书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家要增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吸收。书中提到的方法论是次要的,做产品的思维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你可以将在书中发现的错误,或遇到的任何不解的问题,或者你的宝贵意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至30797419@qq.com,期待能够得到你的真挚反馈。

致谢

首先要感谢我所有忠实的读者,邀请我做过分享或培训的企业或组织,我的学生和徒弟,我的团队,以及在专业上给予我帮助的各界同仁,是他们的积极反馈使得书中内容更为丰富、更有深度和价值。

其次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策划部主任兼副总编辑杨福川、责任编辑孙海亮等本书项目组的全体工作人员,是他们的团结合作和鼎力支持才使本书得以出版。

闫荣

书评(媒体评论)

产品经理不应被过往的知识、经验所捆绑,而应形成和不断创新自己对产品的独特思维方式,对产品低智商说不。阅读Krrishyan的这本书,重在体会作者的思维方式。

——杨伟庆 艾瑞咨询总裁

选择产品经理就等于选择了一种重新感受生活、感受商业、感受人性的新生活方式。而本书就是帮你进入新生活的“藏宝图”和适应新生活的“武林秘笈”。唯有精读、研读方可体会商业之巧,生活之妙!

——龙真 Co-Founder基金创始合伙人,i黑马网发起人,原创业家战略副总裁

产品经理并不是一个职位,而是一种做事的思维方式,一旦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你就会变得所向披靡!相信在看过本书后,无论你身处哪个领域,你的做事和思考方式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真的让自己变强!

——@天才小熊猫

终于等到Krrishyan的新书上市了,继第一本Bible类的书之后,这本case study的书一定能更具针对性地刺激当下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痛点,让现在的产品经理和未来的产品经理更加清晰地看到产品路上,有太多需要反思的东西,且行且反思吧。

——后显慧 前百度搜索研究规划部产品架构师,三节课创始人兼CEO

时至今日,介绍产品经理理论的工具书已经数不胜数,很多产品经理每天被老板和同行大牛的各种理论禁锢着,却忘了自己才是产品规则的制定者,失去了产品经理与生俱来的灵性。Krrishyan的这本新书通过模拟现实场景将产品经理带到实战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和激发产品经理的想法,让产品经理重拾对产品的热情。

——陈美名 易车网产品总监

方法永远比知识更重要。产品经理知识获取并不难,这些知识遍布于网络中,但相比于“鱼”和“渔”,Krrishyan更希望告知大家如何“渔”。本书结合产品实际案例,对产品思维方法进行提炼、归纳、总结,最终形成方法论。而这些方法论一定会一直对你日后的产品工作产生助力。

——李龙 腾讯微信支付产品经理

生活中总在不经意间出现一款让人尖叫和疯狂的产品,想让你的产品被人追逐吗?推荐你一定要来看这本书,作者通过风趣的文笔,剖析了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切中产品人的要害。它能帮你进一步提升职业产品经理人的素养与思考力,非常值得品读。

——胡晓 国际体验设计协会(IxDC)秘书长

Krrishyan根据多年的产品经验,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例,通俗易懂地对产品定位、用户心理、产品规划、产品哲学等问题进行了诠释。读完全书也许你并不能成为神一样的产品经理,但你至少会明白产品经理并不是一个挂着空洞的头衔、每天侃侃而谈的空谈主义者。所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告诉我们产品经理需要有一套自己的产品哲学,你的产品因你的灵魂而璀璨,你的灵魂因你的产品而升华。

——刘居上 京东移动事业部产品经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