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情生长在何方(莎士比亚喜剧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威廉·莎士比亚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幕

第一场 奥列佛宅旁园中。

(奥兰多及亚当上。)

奥兰多:亚当,我记得遗嘱上留给我的只是区区一千块钱,而且正像你所说的,还要我大哥把我好生教养,否则他就不能得到我父亲的祝福:我的不幸就这样开始了。他把我的二哥贾奎斯送进学校,据说成绩很好;可是我呢,他却叫我像个村汉似的住在家里,或者再说得确切一点,把我当做牛马似的关在家里:你说像我这种身份的良家子弟,就可以像一条牛那样养着的吗?他的马匹也还比我养得好些;因为除了食料充足之外,还要对它们加以训练,因此用重金雇下了骑师;可是我,他的兄弟,却不曾在他手下得到一点好处,除了让我白白地傻长,这是我跟他那些粪堆上的畜生一样要感激他的。他除了给我大量的乌有之外,还要剥夺去我固有的一点点天分;他叫我和佃工在一起过活,不把我当兄弟看待,尽他一切力量用这种教育来摧毁我的高贵的素质。这是使我伤心的缘故,亚当;我觉得在我身体之内的我的父亲的精神已经因为受不住这种奴隶的生活而反抗起来了。我一定不能再忍受下去,虽然我还不曾想到怎样避免它的妥当的方法。

亚当:大爷,您的哥哥从那边来了。

奥兰多:走旁边去,亚当,你就会听到他将怎样欺侮我。(奥列佛上。)

奥列佛:嘿,少爷!你来做什么?

奥兰多:不做什么;我不曾学习过做什么。

奥列佛:那么你在作践些什么呢,少爷?

奥兰多:哼,大爷,我在帮您的忙,把一个上帝造下来的、您的可怜的没有用处的兄弟用游荡来作践着哩。

奥列佛:那么你给我做事去,别站在这儿吧,少爷。

奥兰多:我要去看守您的猪,跟它们一起吃糠吗?我浪费了什么了,才要受这种惩罚?

奥列佛:你知道你在什么地方吗,少爷?

奥兰多:噢,大爷,我知道得很清楚;我是在这儿您的园子里。

奥列佛:你知道你是当着谁说话吗,少爷?

奥兰多:哦,我知道我面前这个人是谁,比他知道我要清楚得多。我知道你是我的大哥;但是说起优良的血统,你也应该知道我是谁。按着世间的常礼,你的身份比我高些,因为你是长子;可是同样的礼法却不能取去我的血统,即使我们之间还有二十个兄弟。我的血液里有着跟你一样多的我们父亲的素质;虽然我承认你既出生在先,就更该得到家长应得的尊敬。

奥列佛:什么,孩子!

奥兰多:算了吧,算了吧,大哥,你不用这样卖老啊。  奥列佛:你要向我动起手来了吗,混蛋?

奥兰多:我不是混蛋;我是罗兰·德·鲍埃爵士的小儿子,他是我的父亲;谁敢说这样一位父亲会生下混蛋儿子来的,才是个大混蛋。你倘不是我的哥哥,我这手一定不放松你的喉咙,直等我那另一只手拔出了你的舌头为止,因为你说了这样的话。你骂的是你自己。

亚当:(上前。)好爷爷们,别生气;看在去世老爷的脸上,大家和和气气的吧!

奥列佛:放开我!

奥兰多:等我高兴放你的时候再放你;你一定要听我说话,父亲在遗嘱上吩咐你好好教育我;你却把我培育成一个农夫,不让我具有或学习任何上流人士的本领。父亲的精神在我心中炽烈燃烧,我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你得允许我去学习那种适合上流人身份的技艺;否则把父亲在遗嘱里指定给我的那笔小小数目的钱给我,也好让我去自寻生路。

奥列佛:等到那笔钱用完了你便怎样?去做叫花子吗?哼,少爷,给我进去吧,别再跟我找麻烦了;你可以得到你所要的一部分。请你走吧。

奥兰多:我不愿过分冒犯你,除了为我自身的利益。

奥列佛:你跟着他去吧,你这老狗!

亚当:“老狗”便是您给我的谢意吗?一点不错,我服侍你已经服侍得牙齿都落光了。上帝和我的老爷同在!他是绝不会说出这种话来的。

P333-335

书评(媒体评论)

歌德—当我读到他的第一页时,我的一生就都属于他了。读完第一部,我就像一个生下来的盲人,一只奇异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眼看到了光明……

维克多·雨果一他用戏剧窒息了悲歌,用奥瑟罗窒息了苔丝狄蒙娜。他使人痛苦得亳无喘息之机。天才是不可抗拒的,他遵守他自己的法律。才智也有倾斜面,而这些倾斜面便决定着其流向。莎士比亚流向了“可怕”。莎士比亚、埃斯库罗斯、但丁都是人类热情的洪流,这些-洪流在它们的泉眼深处开启了眼泪的闸门。

别林斯基—莎士比亚——这位神圣而崇高的莎士比亚——对地狱、人间和天堂全都了解。他是自然的主宰……通过他的灵感的天眼,看到了宇宙脉搏的跃动。他的每一个剧本都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包含着整个现在、过去及未来。

阿兰·布鲁姆一当莎士比亚被更本真地阅读,当他最生动而广泛地展现出暴君的命运、明主的性格、朋友的情谊和公民的责任,他触动了读者的灵魂。读者意识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因莎士比亚而深刻……

丘吉尔—我宁愿失去—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宗白华—他看见人心里面地狱一般的黑暗、残忍、凶狠、愤怒、妒忌、利欲、权欲,种种狂风似的疯狂的兽性。但他也看见火宅里的莲花、污泥里的百合、天使一般可爱的“人性的神性”。他这太阳似的眼睛照见成千成百的个性的轮廓阴影,每一个个性雕塑圆满,圆满得像一个世界。

目录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第十二夜

皆大欢喜

序言

欢快、逗趣、浪漫、甜美的莎士比亚喜剧

傅光明

时代的灵魂……舞台的奇迹……你的艺术是永恒的纪念碑,只要你的书在,你就永远活着……他不属于一个时代,他属于千秋万代。

——【英】本·琼森

当我读到莎士比亚的第一页时,我的一生就都属于他了!

——【德】歌德

作为一位天才的戏剧诗人,莎士比亚足够幸运!他生活、写戏的年代正值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统治下,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全盛期。人文主义思想日趋成熟,文学史称之为“伊丽莎白时代”。这是英国诗歌、散文,尤其戏剧发展繁盛的黄金时代。

由几个时间节点简述一下。1558年,25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加冕英格兰女王,六年后的1564年,莎士比亚出生。1567年,由“红狮客栈”改成的“红狮剧院”开张,这是伦敦第一家提供定期戏剧演出的专业剧院。此后,在王室的积极策动下,伦敦的剧院逐渐增多。从1580年开始,随着各类私人的、公共的、宫廷的剧院不断涌现,大量的诗人、作家、职业编剧、舞台演员应运而生,剧作家接近180人,剧本数量超过500部,蔚为可观。

莎士比亚真是上帝眷顾的为戏而生的幸运儿。1585年,21岁的莎士比亚从他的出生地——英格兰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德小镇,只身来到伦敦,在剧院当学徒、打杂。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莎士比亚见证了全英血脉喷涌的爱国主义热情,见证了英国这艘新的世界海上霸主的巨轮开始起航,“日不落帝国”显露雏形。1589年,25岁的莎士比亚开始写戏。1590年。成为“内务大臣剧团”的演员、编剧。1599年,莎士比亚所属的“环球剧院”开张。1603年,詹姆斯一世国王继位之后,“内务大臣剧团”升格为“国王剧团”,国王成为剧团的赞助人。此时,莎士比亚已是名满全英的诗人、剧作家,也是剧团的金字招牌和大股东。1613年,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家乡,颐养天年。1616年辞世。

综观莎士比亚并不十分漫长的戏剧生涯,至少1590—1610整整20年,堪称他个人的黄金时代。在这20年里,除了有清教徒这个始终站在“一切娱乐,尤其戏剧”对立面的老对手叫他心里不舒服,写戏基本算一帆风顺,“四大史剧”“四大喜剧”“四大悲剧”都写于这20年。

“四大喜剧”通常是指《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和《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自问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可能是莎士比亚全部剧作中上演次数最多的一部,并被视为其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喜剧。但应如何全景、深入而又艺术地理解、剖析、诠释夏洛克这个文学人物,始终是一道颇为难解的题。正因如此,不同时代、不同演员、不同版本、不同形式的改编、表演,也构成了一部宏富的诠释夏洛克的“演出史”。即便在其40C)多年的演出史中,曾有过剧团或演员将鲍西娅作为第一主角,亦有将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友谊作为最重的戏份,但总体上,不论何时,每当人们提及或想起《威尼斯商人》,最先闪现脑海的,还是那个活生生的夏洛克。

我对夏洛克的印象,大部分来自中学老师的灌输,按照教学大纲教课的老师认为,夏洛克是个没有一点慈悲心肠的大奸商、大恶棍,残忍嗜血、贪财如命,同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一起,并列为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世界文学名著里的“四大吝啬鬼”。现在来看,显然夏洛克被简单、浮浅地脸谱化了。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他身上折射出了犹太人在基督教世界遭受侮辱与损害的命运。简言之,夏洛克最后之所以执意耍报复安东尼奥,因他签约立据的欠债逾期,非要诉诸公正的法律,履行契约,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自然有着夏洛克作为一个犹太人,要借此极端方式找回做人尊严并力图讨个公道的初衷;当然,最后他被鲍西娅化装成的律师一顿痛扁,落得“自取其辱”的下场,实在出于他只想着“一磅肉”却忘了“一滴血”的精明算计之外。

正因为如此,德国19世纪学者伯恩哈德·坦·布林克曾在《作为喜剧诗人的莎士比亚》一文中指出:“夏洛克离我们太近了。当我们逐渐深入了解到他仇恨的根源,他的愤怒何以如此强烈,便感觉这个形象变得具有了人的意义,因而落在他头上的不幸,才能深深打动我们的同情心。我们也只好认为。既然他的命运如此具有悲剧意味,并深深打动了我们,实在该认为这是一出悲剧,而不是别的。”

假如《威尼斯商人》到第四幕便戛然而止,那便不折不扣是一部关于夏洛克——威尼斯的犹太人——的悲剧。若果真如此,莎士比亚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已彰显无遗,即夏洛克并没有完全输在基督徒的“公道”上,他是被“上帝的仁慈”打败的。

因为夏洛克,我愿把《威尼斯商人》视为一部令人心生酸楚的喜剧!

《威尼斯商人》的结尾堪称抒情、甜美、浪漫的喜剧,当罗兰佐和杰西卡一起坐在花坛,仰望皎月,听着音乐时,罗兰佐说:“月光在这花坛上睡得多么甜美!就坐在这儿聆听,好让乐音J哨悄爬进我们的耳朵。悦耳和谐的音乐,最适宜在轻柔的静谧和夜色中弹奏……天空中那么密匝匝的镶嵌着金光耀眼的圣餐盘。看呀,哪怕一个最微小天体的运转,都像一位天使在歌唱,又有无数围绕它、闪烁着永恒光芒的小天使,发出此起彼伏的合唱;原来在我们不朽的灵魂里,也有像这样的和谐乐音,但当这具泥土做成的躯壳,把灵魂封进肉体凡胎以后,便再也听不到这样的天籁之声了。”

显而易见,这是借天使的歌唱,呼唤尘世间的美好灵魂!

鲍西娅到家之前,远远望见了家里的烛光。她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那小小的蜡烛,将光线照射得这样远!一件善事之于卑微、邪恶的尘世,也正如这烛光在闪耀。”

这里寄托着莎士比亚的理想:只要人间有彰显“上帝的仁慈”的“善事”。“卑微、邪恶的尘世”就有希望!

《第十二夜》同样是莎士比亚最受读者和观众喜爱的喜剧之一,而1930年赢得英国“桂冠诗人”称号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约翰·梅斯菲尔德,索性使用形容词最高级,认为《第十二夜》“不仅是莎士比亚所有喜剧中最欢乐、最愉快的一部,也是所有英国喜剧中最优秀的一部”。连用三个“最”,没有之一。超级“莎粉”的一家言,立此存照。

诚然,《第十二夜》作为一部充满狂欢、逗趣、戏谑、搞笑等多重戏份的喜剧的同时,更是一首吟咏、讴歌圣洁、高贵的爱情与友谊的人文主义戏剧诗,散发着甜美、愉悦的抒情浪漫情调。剧中两位青春四溢、魅力四射的女主人公薇奥拉和奥利维娅,体现出莎士比亚富于理想色彩的人文主义女性意识,尤其天生丽质、纯美善良、聪慧过人、活泼俏皮、幽默风趣的薇奥拉,更是一位超越戏剧文本或舞台之上世所罕见的完美女性。

英国19世纪文学评论家赫兹里特认为:“《第十二夜》巨大而隐秘的迷人所在,皆因薇奥拉这个人物。我们喜欢剧中人物的滑稽轮唱、糕饼和啤酒,但比较而言,我们有更喜爱的东西。我们对托比爵士产生好感;支持安德鲁爵士;与小丑有某种默契;对玛利亚和她搞的恶作剧禁不住叫好;关注马伏里奥,对他的一本正经、他的微笑、他的黄袜子、他交叉捆扎的吊袜带,以及他被戴上脚镣关起来,都会表示同情。但薇奥拉敢于坦承自己的爱情,比所有这一切更能引起我们感情的强烈共鸣。”

莎士比亚来到中国有一个多世纪了。尽管直到1921年,中国才出现了第一个真正是莎士比亚原著的“戏剧”译本——田汉发表在《少年中国》杂志第2卷第12期上的《哈孟雷特》,但190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林纾、魏易合译的《吟边燕语》(即英国19世纪著名随笔作家查尔斯·兰姆、玛丽-兰姆姐弟俩改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早已产生深远影响,不仅中国的舞台上很快开始演出莎剧,更引起了许多作家、学者的关注。从1936年开始以一人之力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前辈翻译家朱生豪先生,中学时候的英语课本,便是上海商务印书馆1910再版时更名为《莎氏乐府本事》的这本“故事”。应该说,正是这本“故事”早早把他引入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海洋。可惜天妒英才,1944年,在抗战中贫病交加、积劳成疾,却仍孜孜于莎译的朱生豪,以33岁的华年仙逝,令人唏嘘。他留给世人27部莎翁戏剧的中译本。

本集所收莎士比亚“四大喜剧”,采用的是朱生豪先生的中译本。

迄今为止,尽管朱生豪先生去世已超过60年,尽管中文的莎译本已有一些,但毫无疑问,在读者中最具影响力的仍然是朱译本。

不过,作为今天的莎士比亚读者,以下有十分重要的三点需要了解:

第一,几乎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剧。莎士比亚对《圣经》烂熟于心,可信手拈来灵妙地化用。全部莎剧包含、涉及、引用、引申《圣经》引文、典故、释义,几乎无处不在,许多源自《圣经》的意象、隐喻,以及对这些意象、隐喻的升华,始终或明或暗如影随形地潜伏在所有莎剧之中。鉴于此,不熟悉《圣经》,便极难全方位地深刻认识、体会莎剧剧情和众多人物精神世界的微妙、丰富、复杂。

第二,莎剧中有不少对希腊、罗马神话或人名、或典故、或故事的借用、化用,以及许多双关语的妙用。除此,一些用词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并暗藏着隐晦的真意。

以上两点在朱译本中几乎没有体现出来,这自然是因他翻译时的客观条件所限。试想,朱生豪翻译时,手里只有一部没有注释的老“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和一本词典。而今,不算早期版本,仅英语世界已有许多为莎迷所熟知且津津乐道的莎剧全集,比如颇具代表性的“皇家版”“新剑桥版”等标注着“权威版本”“注释完备”字样的版本。因此,若想真正步入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从阅读上来说,势必离不开丰富的注释和翔实的导读。

第三,语言随时代而改变,朱生豪和梁实秋所译这两个通行许久的莎剧中译本,里边有许多的译文表述,尤其欧化句式、倒装语序,已不完全适合现代年轻人的阅读。但如何将莎士比亚的诗剧语言,用现代白话“原汁原味”地来表达。始终存在挑战。

英国诗人弥尔顿曾为莎士比亚写下这样的诗句:

他善于用神圣的火焰,

把我们重新塑造得更好。

天长地久,莎翁不朽1

2016年9月

内容推荐

《爱情生长在何方(莎士比亚喜剧集)》收入了威廉·莎士比亚五部喜剧代表作,包括《仲夏夜之梦》(1595—1596)、《威尼斯商人》(1596—1597)、《温莎的风流娘们》(1598—1601)、《皆大欢喜》(1599—1600)、《第十二夜》(1599—1600)等。这些戏剧主要写爱情、友谊和婚姻,主题大同小异,情节却生动而且丰富,不落俗套,错综复杂的情节经常由许许多多的欺骗。偶合、乔装打扮和奇遇组成。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充满着欢乐气氛和乐观精神,歌颂了人类的美好爱情和纯真友谊,具有永恒的魅力。

编辑推荐

威廉·莎士比亚是举世闻名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上演,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朱生豪是我国著名的翻译  家,由他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语言生动优美,感情热烈,赢得里广大读者的青睐。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商业时代,艺术也变得粗制滥造,重温经典,提高人们的艺术水准,在今天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爱情生长在何方(莎士比亚喜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最经典的五部喜剧作品,也是现代剧院经常演出的作品,舞台戏剧的兴盛也必然带动人们的阅读兴趣。书中插入喜剧作品的经典图片,图文并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