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夜路十年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国印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世纪50年代,作者陈国印在部队把在旧社会遭受的苦难写出来,约十万字,书名《夜路十年》,包括作者五六岁至十六岁等到新中国成立时的所经所历,用陈进鲜笔名,投寄《解放军文艺》。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人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作者认为,让今天的青年人,了解旧社会的情况,中国大多数人民的苦难生活,对比今天的新中国,全面向好的新面貌,很有好处。将作者在新旧社会的遭遇一对照,便可以发现,对于旧社会的穷苦人家来说,生活在新中国是何等的荣幸与快乐。写出难以挥去的记忆,舍弃无关的零碎。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创建更加美好的锦绣前程,是大家的共同心愿。书中所记,全是真人实事,所用笔墨也很直白。

内容推荐

由陈国印所著的《夜路十年》的作者,童年丧父,又逢抗日战争,逃难、被困、饥饿一样不少,好不容易挨到新中国成立,参加了解放军,成为空军卫生员,后来转业到地方医院,成为交口称赞的好医生。他的一生,悲喜交加,起伏跌宕,不啻成大时代的一个缩影。在“民国范儿”成为流行语的今天,一位穿越民国漫漫长夜的老人却以亲身经历,讲述那个时代真实的颠沛流离、兵荒马乱。

目录

前言

上篇 夜路十年

 出生在陈家沟

 在外婆家

 听来的家史

 姐姐出嫁

 小时候

 分家

 分家另过

 日本兵要来了

 瞎天说书

 九姑

 逃往西安

 西安难安

 被困汜水

 到处不得安生

 饥荒

 逃荒路上

 再到西安

 少年兵

 九道巷甲—号

 给人抱小孩儿

 抗战胜利了

 上学

 在陕西省救济院育幼所

 苦尽甜来

下篇 写在白衣上的往事

 穿白衣之前

 因何穿上白衣

 卫生队

 空军第二十七医院

 初学打针

 在北京军区空军训练大队

 初到地方

 病房记事

 邢台地震救灾

 遗憾的运动

 心愿

 戈壁梦

附录一 《<墨子>臆度》选编

 认识墨子

 亲士第一

 修身第二

 所染第三

 法仪第四

附录二 《帝王和玉》节选

 内容与宗旨

 高祖刘邦

 惠帝刘盈

 文帝刘恒

 景帝刘启

试读章节

站在坡上看水的人越聚越多。有人低声问:“这门里是谁家?”有个更低的声音答:“憋鸿涛家。”我回去问妈妈:“憋鸿涛家是谁家?”妈妈皱着眉头生气地说:“再说撕你的嘴!”停了一会儿,妈妈偷偷告诉我:“你们的老爷(曾祖爷)往上三辈儿都是单传,还断了子嗣,你老爷是从陈新庄过继过来的,听说你老爷,是在五弟兄中主动过来顶门立户的。有天,门上来个老婆婆领个闺女来要饭,闺女是个哑巴,一问是从河南过来的。你老爷见闺女机灵,又白净,就开玩笑地比画,愿不愿嫁给他,谁知哑巴闺女连连点头。那老婆婆也说,闺女能到个正经人家,俺巴不得哩。你老爷对大人一说,又省媒人,又省彩礼,也同意了。给了老婆婆一些钱,让老婆婆也留下来。老婆婆说,俺家穷,还有一家人哩!坚持要回去。吃了一顿饭,又给一些钱,老婆婆回河南了。你老奶虽然是个哑巴,做活麻利,又会理家,还生了你两个老姑、四个爷爷。老爷买下咱这村东南角的三亩六分地,准备盖四穿院子。只盖起两穿院子,还有两穿院子盖不起了,就是现在的火房院和种着榆树的北园。他得一点一滴积攒财用,乡亲们向他借啥他也不合得,得罪了一些人,所以背地里把陈鸿涛改成这么难听的名字。”以后,又从婶婶、姑姑、姐姐她们那里,听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

大伙房时期,我家有三十多口人,三顷多地,还有骡马驴等牲口四五头,用于犁地、耙地、耩地、送粪、拉收获、碾场、接送亲戚。曾祖父很能管家,大小男女都有活儿做。男人一大早都得背着箩头筐出去拾粪;他站在上房门口,能看见通向茅房的夹道。女人们去倒尿盆儿他都能看见。起得迟了的被他看见,他便咳嗽一声,犯错的人便觉得难堪。所以有的女人起得晚了,便把尿盆藏在靠墙的一侧,还用衣襟遮着,自以为老爷就看不见了。男人拾粪回来,老爷早站在粪堆旁了,多与少他心中有数,马房前墙上划道道便是他的账本。奖赏也很明显,他不在乎东西多少,他要的是养成下辈人的勤劳习惯。地里活,家里活,他和老奶(曾祖母)都安排得适时顺当。逢夏收秋收时,那是庄稼人说的大闺女下绣楼的时候,磨镰刀,添草帽,下地时新草帽要给闺女和年轻媳妇们戴,并且凡是下地的年轻女人,都承许给买一身做衣裳的花布。平时如果谁跟前添了小孩儿,可以领到一丈布和半斤棉花。一大家人耕种收获,纺花织布,各有活做,不敢偷懒。遇到祠堂前唱怀梆戏时,老爷叫人头天夜里搬两条长板凳放到祠堂下面的东墙根,有人守着,第二天看戏时让女眷们坐。因为戏台前面,男人们站着,人挤人,大都戴着草帽。人被挤过来拥过去,就像波浪摇曳。如果再加上嗡嗡的说戏声,那就像站在黄河边看戏一样。

后来军阀部队从村中过,先提出我家壮年男子要出兵,后改为出骡马,队伍可以出钱买,结果把一匹马、两头骡都拉走了,给了一些老吴票。老爷认为老吴票有大用处,舍不得花,结果老吴的军队被打败后,老吴票又不能花了,老爷差点气死。我还见过以前装老吴票的小木匣,过年的时候,三爷拿出来,给小孩们玩。

军阀部队的一掠一抢,打破了曾祖父的兴家愿望,他败兴了,一下子老了许多,走动少了,坐卧多了。他叫三爷管家,三爷说话没有老爷有分量,人心散了,都打起自家的小算盘儿,各种不讲规矩的事情便发生了:最先出现的是大伙房里私分家,轮厨的人蒸好一大锅馍,刚把馍掀到笸箩里,就被妯娌们一边说笑一边三个五个地用衣襟兜走了;都是妯娌们,轮厨的也不好说啥。

P(10-11)

序言

20世纪50年代,我在部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把在旧社会遭受的苦难写出来,约十万字,书名《夜路十年》,包括我五六岁至十六岁等到新中国成立时的所经所历,用陈进鲜笔名,投寄《解放军文艺》。这部充其量只有小学作文水平的稿件,在军旅作家王愿坚的热忱帮助下,曾在《解放军文艺》选登。并让我参加了河北省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在空政改稿时,首长给了我一张招待票,让我去看戏,就在天桥剧场。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不是战斗英雄,更不是劳动模范,只是一个习作者投寄一部手稿,部队便给了我多方的帮助,使我幸运地看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我激动万分。我看到,全剧场的人都非常激动。毛主席那高大魁伟的身躯、慈祥坚毅的面容,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后来,编辑部通知我,已将《夜路十年》全稿转给百花文艺出版社。这时我已经复员到地方。新的工作需要我从新学习,全身心地投入,不能分散精力。我写信向出版社要回了稿件,准备以后有条件了再投寄。因为居处潮湿,保管不善,稿件腐烂了。

现在,我已经退休。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我们老年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我认为,让今天的青年人,了解旧社会的情况,中国大多数人民的苦难生活,对比今天的新中国,全面向好的新面貌,很有好处。我要把《夜路十年》重新写出来。虽然原稿没有了,但在旧社会的经历已经成为我刻骨铭心的记忆。此外,我亦将新中国成立后的人生经历以《写在白衣上的往事》之名写出来。将我在新旧社会的遭遇一对照,便可以发现,对于旧社会的穷苦人家来说,生活在新中国是何等的荣幸与快乐。

写出难以挥去的记忆,舍弃无关的零碎。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创建更加美好的锦绣前程,是我们的共同心愿。书中所记,全是真人实事,所用笔墨也很直白。因为当时年龄尚小,知识有限,所记的人和事,尤其是地名,可能有误,尚望知者见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9: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