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长闲/民国美文典藏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夏丏尊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夏丏尊所著的《长闲/民国美文典藏文库》系我社“民国美文典藏文库”系列丛书之一部。书中收录了夏丏尊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包括《学斋随想录》《家庭制度与都会》《误用的并存和折中》《读书与冥想》《中国实用主义》《教学小品文》等。作品记录了作者对生活、人生的经历和思考,带领读者重温了民国大家在爱情、教育、生活琐事上思考感悟,体会了一个时代神韵与文学之美。

内容推荐

夏丏尊所著的《长闲/民国美文典藏文库》包括了《读书与冥想》、《闻歌有感》、《做了父亲》、《原始的媒妁》等作品。本书最为突出的特色——不仅是文学的,更是思想文化的;不仅关乎写作技巧,更是关乎素质养成;不仅可供了解作家作品,更可以由此体察历史洪流、社会巨变的大风景。

目录

学斋随想录

家族制度与都会

误用的并存和折中

读书与冥想

中国实用主义

教学小品文

春晖的使命

《爱的教育》译者序言

“无奈”

《子恺漫画》序

怯弱者

闻歌有感

传染语感于学生

长闲

白采

关于国木田独步

黄包车礼赞

小说的开端

知识阶级的运命

对了米莱的《晚钟》

关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关于《倪焕之》

《中学生》发刊辞

谈吃

《续爱的教育》译者序

做了父亲

《鸟与文学》序

致文学青年

我的中学生时代

新年的梦想

命相家

原始的媒妁

光复杂忆

我之于书

白马湖之冬

灶君与财神

紧张气氛的回忆

春的欢悦与感伤

一种默契

一个追忆

良乡栗子

中年人的寂寞

两个家

幽默的叫卖声

送殡的归途

钢铁假山

试炼

阮玲玉的死

读诗偶感

坪内逍遥

早老者的忏悔

整理好了的箱子

《平屋杂文》自序

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十年》序

日本的障子

鲁迅翁杂忆

弘一法师之出家

与丰子恺论画信

怀晚晴老人

读《清明前后》

寄意

试读章节

学斋随想录

吾人于专门职业以外,当有多方之趣味。军人只知军人之事,商人只知商人之事,彼此谈话至无共通适当之材料,其苦何堪?为将来之教师者宜注意及之。酱之只有酱气者,必非善酱;肉之只有肉气者,必非善肉;教师之只有教师气者,必非善教师也。

福有重至,祸不单行。富者安坐而资入,购物多而价自贱。贫者辛苦所得,反为捐税等所夺。优等生受教师之奖励,勤勉益力。劣等生受教师之呵责,志气愈消。天下不来之事孰甚于斯?耶稣有言日:有者被赐,无有者并须夺其所有。

斯世无限之烦恼,可藉美以求暂时之解脱。见佳景美画,闻幽乐良曲,有遑忆名利恩怨者否?

人之虚伪心竞到处跋扈,普通学生之作文亦全篇谎言。尝见某小学学生之《西湖游记》,不用携酒赋诗等修饰,阅之几欲喷饭。其师以雅驯,密密加圈。实则现在一般之文学,几无不用“白发三千丈”的笔法。循此以往,文字将失信用,在现世将彼此误解,于后世将不足征信。矫此颓风者,舍吾辈而谁?

刊浙江第一师范《校友会志》第一号(1913年)

家族制度与都会

近年以来,中国已人世界文明的旋涡。一切制度、习惯、思想、道德,从根本上都有点摇动起来。就中最成问题的就是家族制度。因为中国自国体改变以后,三纲当中已消灭了一纲,现在的制度、风俗、道德,完全立在家族制度上面;如果家族制度再一摇动,中国的旧文明、旧道德就要全体破产。这种现象自然很危险,至于好与不好,都是另外问题;因为这种现象自身有坚牢的根据,你就是说它不好,也没法反对。

对于家族制度的怀疑虽然是近代思想的表现,但是尚有另外的原因。另外的原因是什么?就是都会。中国近来因交通的便利及中央集权,都会渐渐兴盛起来;工商突然进步,农业渐失势力。乡村的穷人大家趋集都会来谋生活;在乡村的富者也大家赶到都会里来寻他们的快乐。都会的人口逐渐增加,生活自然困难起来。但是都会所有的无非是住宅、工场、商店、戏馆、妓院……自然产物丝毫没有,完全要靠乡村供给的。乡村受了都会的影响,物价也自然腾贵;在乡村的人收入渐渐不够生活,自然也闯入都会里来谋较充裕的生活。种种原因使都会人口增加,都口无从晓得;据西洋统计家说,伦敦一市的人口比苏格兰全土要多。中国虽然没有这样已甚的例,但是也可想象都会人口繁多了。

都会生活与家族制度根本上不能不生冲突,乡村有宗祠,都会没有宗祠,就是证据。本来住在都会里的人大概只有家庭,没有家族;在都会做客的人虽然在乡村有家族,但是因都会上职业样式的变迁,事实上也不能够维持他在乡村的家族制度。譬如经商的人,照向来的老规矩,一年可以回家一次或二次。这个假期虽然有限,但是几时回家,除商店繁忙期外,差不多自由的。近来新式的银行、公司渐渐增加,它的组织和旧式商店完全不同,有能在店宿食,不能长期告假,在这种地方营职的人自然不能不带家眷,在生活所在地营小家庭了。又如做教师的,在旧时私塾里面,先生坐馆的日子大约每年七个月到八个月——就叫做经七蒙八——几时放假,几时到馆,完全可以自由。先生家里如若有事,清明假早放几天或移迟几天,都不要紧的。改了学校以后,情形大不相同,每天都有空的时间,要缺课一日却不大能够;在这学校里奉职的人也只得“尽室偕行”了。其他各项职业,现在差不多都有这个倾向,大概可以推想而知。农业本来是与家族制度最相宜的,但是近来耕种地缺乏及垦辟事业的发达,农民当中轻弃其乡的却也不少。这种都是事实上的问题,并非几句传袭的古训所能牢笼维系的。(P1-P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9: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