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厚黑学全本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李宗吾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厚黑教主”、“影响中国20世纪的20大奇才怪杰之一”的李宗吾的力作。全书收录了李宗吾先生有关“厚黑学”的精彩文章,内容涉及到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研究领域。本书内容宏博,见解深邃,启迪心智,文笔流畅轻松,语言幽默隽永,既让人增长见识,深受教益,又让人从中获得一种非常特殊的阅读快感与审美享受。

内容推荐

李宗吾的《厚黑学》被有些人称为天下“奇书”,自发表以来,经历了近百年沧桑岁月,可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虽然有其糟粕,但它至今能流传下来,说明其有一定的价值和一定影响力。

这本书写于军阀混战时期,当时国家积弱、军阀混战、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许多仁人志士都在探索富国强民的道路。李宗吾先生就是在思想极度苦闷、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奋笔著述了《厚黑学》。全书通过分析古代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为争权夺利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种种权术的运用,讽刺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那些丑态百出的官员,用正话反说的方式,揭穿了下年官场的黑幕,振聋发聩。厚黑学最重要的是把中国几千年帝制后面的文化心理中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全部晾晒了出来,有学者评价说厚黑理论是“对汉民族腐朽文化和堕落人性的考古报告”。

目录

代序一 被忽略的大师1

代序二 蜀中楚狂人7

代序三 赤诚相见之独尊10

代序四 狂狷嘲世一教主12

第一篇 厚黑学

 自序3

 一 绪论4

 二 厚黑学6

 三 厚黑经11

 四 厚黑传习录15

 五 结论20

 附:古文体之((厚黑学》21

第二篇 厚黑原理

 自序一 27

 自序二 29

 一 性灵与磁电31

 二 孟荀言性争点37

 三 宋儒言性误点44

 四 告子言性正确51

 五 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61

 六 人事变化之轨道67

 七 世界进化之轨道74

 八 达尔文学说之修正79

 九 克鲁泡特金学说之修正85

 十 我国古哲学说含有力学原理91

 十一 经济、政治、外交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100

第三篇 厚黑丛话

 自序107

 致读者诸君109

 厚黑丛话卷一111

 厚黑丛话卷二127

 厚黑丛话卷三149

 厚黑丛话卷四165

 厚黑丛话卷五192

 厚黑丛话卷六215

第四篇厚黑别论

 自序237

 怕老婆的哲学239

第五篇中国学术之趋势

 自序一247

 自序二:249

 一 老子与诸教之关系250

 二 宋学与蜀学277

 三 宋儒之道统287

 四 中西文化之融合297

第六篇 社会问题之商榷

 自序313

 一 公私财产之区分315

 二 人性善恶之研究318

 三 世界进化之轨道332

 四 解决社会问题之办法341

 五 各种学说之调和357

第七篇 李宗吾自述

 一 迂老自述(李宗吾自传)365

 二 我的思想统系386

附录 宗吾家世421

后记425

试读章节

一 性灵与磁电

科学上许多定理,最初都是一种假设,根据这种假设,从各方试验,都是符合的,这假设就成为定理了。即如地球这个东西,自开辟以来就有的,经过了若干万万年,人民生息其上,视为固然,于地球之构成,不求甚解,距今二三百年前,出了一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说:“地心有引力,把泥土沙石吸成一团,成为一个地球。”究竟地心有无引力,无人看见,牛顿这个说法,本是假定的。不过根据他的说法,任如何试验,俱是合的,于是他的假说,就成了定理。从此一般人都知道:凡是有形有体之物,都要受引力的吸引。到爱因斯坦出来,发明相对论,把牛顿之说扩大之,说:“太空中的星球发出的光线,经过其他星球,也要受其吸引,由于太空中众星球互相吸引之故,于是以直线进行之光线,就变成弯弯曲曲的形状。”这也是一种假说,然经过实地检验,证明不错,因此也成了定理。从此一般人又知道:有形无体之乐线,也要受引力之吸引。我们研究心理学,何妨把爱因斯坦之说再扩大之,说:“我们的心中,也有一种引力,能把耳闻目睹,无形无体之物吸引来成为一个心,心之构成,与地球之构成相似。”我们这样的设想,则牛顿三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可适用到心理学方面,而人事上一切变化,就可本力学规律去考察他了。

通常所称的心,是由于一种力,经过五官出去,把外边的事物牵引进来,集合而成的。例如有一物在我面前,我注目视之,即是一种力从目透出去,与那个物连结。我将目一闭,能够回忆那物的形状,即是此力把那物拖进来绾住了。由于这种方式,把耳闻目睹,与夫身所经历的事项,一一拖进来,集合为一团,就成为一个心,所以心之构成,与地球之构成,完全相似。

一般人都说:自己有一个心,佛氏出来,力辟此说,说:人莫得心,通常所谓心,是假的,乃是六尘的影子。圆觉经日:“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我们试思:假使心中莫得引力,则六尘影子之经过,亦如雁过长空,影落湖心一般,雁一去,影即不留了。而我们见雁之过,能记忆雁之影相者,即是心中有一种引力,能把雁影绾住的原故。

佛家说:“六尘影子,落在八识田中,成为种子,永不能去。”这正如谷子豆子落在田土中,成为种子一般。我们知:谷子豆子,落在田土中,是由于地心有引力,即知六尘影子落在八识田中,是由于人心有引力。因为有引力绾住,所以谷子豆子落在田土中,永不能去,六尘影子,落在八识田中,也永不能去。

我们如把心中所有知识,一一考察其来源,即知无一不从外面进来,其经过路线,不外眼耳鼻舌身,虽说人能发明新理,然仍靠外面收来的知识作基础,犹之修房子者,必须购买外面的砖瓦木料,才能建筑新房子一样。我们如把心中各种知识的来源,一一清出来,从目进来者,仍令从目退出去,从耳进来者,仍令从耳退出去,其他一一从来路退出去,此心即空无所有了。人的心,果然能够空无所有,对于外物无贪恋,无嗔恨,有如湖心雁影,过而不留,这即是佛家所说,还我本来面目。

地球之构成,源于引力,意识之构成,源于种子。试由引力再进一步,推究到天地未有以前,由种子再进一步,推究到父母未生以前,则只有所谓寂兮寥兮的状况,而二者就会归于一了。由寂兮寥兮生出引力,而后有地球,而后有物。由寂兮寥兮生出种子,而后有意识,而后有人。我们这样的研究,觉得心之构成,与地球之构成相似,而物理学的规律,就可适用于人事了。

我们把物体加以分析,就得原子,把原子加以分析,就得电子。电子是一种力,这是科学家业已证明了的。人是物中之一,我们的身体,是电子集合而成,身与心本是一物,所以我们的心理,不能逃磁电学的规律,不能逃力学的规律。

心的现象,与磁电的现象,是很相似的。人有七情,大别之,只有好恶二种,心所好的东西,就引之使近,心所恶的东西,就推之使远,这种现象,岂不与磁电相似吗?

人的心,分知、情、意三者,意是知与情合并而成,其元素只有知、情二者。磁电同性相推,异性相引,其相推相引,有似吾人之情,其能够判别同性异性,更是显然有知,足见磁电这个东西,具有知、情,与人之心理相同。

阳电所需要的是阴电,忽然来了一个阳电,要分他的阴电,他当然要把他推开;阴电所需要的是阳电,忽然来了一个阴电,要分他的阳电,他当然也要把他推开。这就像小孩食乳食糕饼的时候,见哥哥来了,用手推他打他一般,所以成了同性相推的现象。至于磁电异性相引,犹如人类男女相爱,更是不待说的。由此知磁电现象,与心理现象,完全相同。

佛说:“真佛法身,映物现形。”宛然磁电感应现象。又说:性灵本融,周遍法界。”宛然磁电中和现象。又说:“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简直是物理学家所说“能力不灭”。因此之故,我们用力学规律去考察人性,想来不会错。

物质不灭,能力不灭,是科学上之定律。吾身之物质,是从地球之物质转变而来,身死埋之地中,物质退还地球。物质不灭之说,算是讲得通,独是吾人之性灵,是一种能力,请问此种能力,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我们要答复这个问题。可以创一臆说,日:“人之性灵从地球之磁电转变而来。”吾人一死,身体化为地球之泥土,同时性灵化为地球之磁电,如此则性灵生有自来,死有所去,能力不灭之说,就讲得通了。世言成仙成佛者,或许是用一种修养力,能将磁电凝聚不散耳。俗云“冤魂不散”,当是一种嗔恨心,将磁电凝住,迨至冤仇已报,嗔恨心消失,磁电无从凝聚,其鬼即归消灭。

有了“性灵由磁电转变而来”这条臆说,则灵魂存灭问题,就可以答复了。吾人一死,身上的物质,退还地球,性灵化为磁电,则灵魂即算消灭。然而吾身虽死,物质尚存,磁电尚存,亦可谓之灵魂尚存。此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

禅家最重“了了常知”四字,吾人静中,此心明明白白,迨至事务纷乘,此明明白白之心,消归乌有。学力深者,事务纷剩,此心仍所明明白白,是谓“动静如一”。然而白昼虽明明白白,晚间梦寐中,则复昏迷。学力更深者,梦寐中亦明明白白,是谓“寤寐如一”。学力极深者,死了亦明明白白,是谓“死生如一”。到了死后明明白白,则谓之灵魂永存可也。P31-33

序言

狂狷嘲世一教主

张默生

宗吾大谈他的厚黑方法,自称教主,自然是警世骇俗,令人感到怪异。于是友人就善意地劝他说:“你的废话少说些吧!外面许多人指责你,你也应该爱惜名誉。’他说:“我爱名誉,我更爱真理。话说得说不得,我在内心会作出判断,在没有下笔之前,我一定审慎考虑。已经说出了,就听任别人攻击,我并不答辩。但攻击者说的话,我仍细细体会,如果能令我心服,我还是加以修正的。

有时友人不客气的责备他说:“你何必天天说这些鬼话呢?”他说:“我是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请问,当今之世,不说鬼话,说什么?但我发表的许多文字,又可说:‘人见到了就是人话,鬼见到了就是鬼话。’这样说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有人对他说:“某人对你不起,他如何如何。”他便说:“我这个朋友,他当然这样做,如果他不这样做,我的‘厚黑学’还讲得通吗?我所发明的是人类的大原则,我这个朋友,当然不能逃脱出这个原则。”

他这样的嬉笑怒骂,毫不顾忌,自然得罪了社会,尤其得罪了以术道自命的大人先生。据说有一位关心世道的官人,首先出来对他声讨罪行,并著作一本《薄白学》,在成都某报纸连续发表,满口道德话,对于“厚黑学”大肆攻击,并且说:“李宗吾呀!赶快把你的厚黑学收回去吧!”但他读后置之不理,许多人劝他著文辩驳,他便说:“这又何必呢?世间的学问,各人讲各人的,信不信,听凭众人。就好比粮食果木的种子,我说我的好,你说你的好,彼此不须争执,只管把它种在土里,将来看它的收获就是了。”他们说:“你不答辩,可见你的理屈,是你的学说被打倒了。我们如今不再奉你为师,要去给他拜门,学‘薄自学’去。”他说:“你们去向他拜门,是很可以的,但是我要忠告你们几句话,《厚黑经》说:‘脸厚心黑的人可以得到一个大国的统治权,如果脸不厚、心不黑,连一碗大米饭、一匙汤都得不到。’将来你们讨饭吃,不要怪我。”后来那位“薄自学”的发明家,因为有依法横暴的事实,他的脑壳被人砍下来挂在成都公园的纪念碑上示众若干天,人人反而大为称快,这真是一件怪事了。

如今我们再反观厚黑教主的品行怎样呢?他认为“薄白学”是可以藏在心里去实行的,不必拿在口头上说;厚黑学也是可以藏在心里去实行的,决不许拿在口头上说。当年王简恒学习厚黑学时说过“做得说不得”的话,宗吾承认是至理名言。但后来宗吾既然把《厚黑学》不仅公然发表了,而且还逢人对人强说不休,于是就又变出了一条公理,那便是,厚黑是“说得做不得”的。所以他自从发表《厚黑学》以来,反而成了天地鬼神,在天空注视,在身旁监察,每想做一件事,刚一动念头,自己就想:“像这样去做别人岂不会说我实行厚黑学吗?”因此凡事不放手去做。你想,重庆海关的监督,是何等天字第一号的肥缺啊!但他不肯干,即使有人劝,劝也不干。官产竞卖处和官产清理处的经理处长,也不能不说是发财的机会吧!但前者他要求减薪,后者裁撤时,落得没有归家的路费。于是他自己解嘲地说:“我之所以不能成为伟人,根源就在于此。厚黑学呀,厚黑学,你真是把我误了!”

后记

李宗吾原名世全,入学后改名世楷,字宗儒,意在宗法儒教,尊奉孔夫子。二十五岁时,他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认为与其宗法孔孟之道,不如宗法自己,故改名为宗吾。他早年加入同盟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历任中学校长、省议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及督学等职。他为人正直,聪颖机智,治学严谨,几十年间目睹人间冷暖,看透宦海浮沉,世态炎凉,愤而写出了《厚黑学》一书,并冠以独尊之笔名,旨在取“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之意。从此便以“厚黑教主”自号,开创了“厚黑学派”的一家之言,李宗吾也因此被誉为“影响中国二十世纪的十大奇才怪杰”之一。

自从李宗吾先生的缛黑学》问世以来,其影响巨大,但绝大部分版本的缛黑学》在内容上都是大同小异,以“厚黑经”为主,而对李宗吾先生是如何创立“厚黑学”,又如何运用这一原理去分析中国历史、哲学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都付诸阙如。而此次出版的《厚黑学全本》一书是在缛黑学》底稿的基础上进行整理而成的,并查阅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三四十年代的报刊,重新发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书中收录了李宗吾先生有关“厚黑学”的全部经典著述,正可以弥补之前各种版本所存在的不足,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厚黑学”的精髓,还可以看到李宗吾先生运用他所创立的学说对社会、政治问题所进行的鞭辟入里的论述,其生花妙笔,往往出人意料、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令人拍案叫绝。

在本书中,李宗吾对于中国专制制度下虚伪的封建伦理和圣贤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把封建专制统治者身上的仁义道德撕了个千干净净,不但这样,他还把批判的利剑直接指向“尧舜禹汤”等“圣贤”,声称圣人乃是厚黑的最高境界,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已经进入了“无声无臭,无形无色”之境界。无论是从批判的力度还是深度,都足以与鲁迅揭穿礼教吃人本质的((狂人日记》相媲美。

尽管李宗吾先生对专制文化痛批不已,但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却恰到好处地停留在了封建专制统治者将诸子百家学说的歪理粉饰和利用上面,他本人对儒、道、法诸家都极为推崇,但是却绝不迷信,这种精神在他所生活的民国初年是难能可贵的。他的批判,并不是针对“圣贤”本人,而是针对专制统治者对“圣贤”原意的扭曲、包装、粉饰的做法进行批判,也就是以“历代帝国专制君主之护符”面目出现的“圣贤”。

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自提出来就一直受到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广泛关注,希望这部《厚黑学全本》的出版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在海内外影响深远的著作。

书评(媒体评论)

世间学说,每每误人,唯有李宗吾铁论《厚黑学》不会误人。知己而又知彼,既知病情,又知药方,西洋镜一经拆穿,则牛渚燃犀,百怪毕现。……李先生之《厚黑学》,有益于世道人心,岂浅鲜哉!读过中外古今书籍,而没有读过李宗吾《厚黑学》者,实人生憾事也!

——林语堂

孪宗吾先生结论曰:他把这些人的故事,反复研究,才将千古不传的成功秘诀,发现出来,一部廿四史,必须持此观点,才读得通。这种学问,原则上很简单,运用起来却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故他以“厚黑教主”自居,努力说法,普度众生。

——柏杨

李宗吾是四川人,自称厚黑教主。所谓厚黑,脸厚心黑也。我同李宗吾还有一段因缘,在我的印象里,李宗吾一点也不厚黑,可以说还很厚道。

——南怀瑾

我们李家的四大怪杰——李耳(老子)、李卓吾、李宗吾、李敖。

——李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