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儒家的抗议精神——谈政治化的儒家
与张系国、沈君山谈21世纪
五四的困境在过分的政治化
儒学传统价值观念与民主
关于文化中国与儒学发展
关于文化中国若千问题
重建理性沟通和开放心性
儒学的超越性及其宗教向度
儒家“体知”传统的现代诠释
以“文明对话”取代“文明冲突”
本土经验的全球意义——关于(《世界汉学》创刊的专访
贵阳访谈
从亚洲危机谈工业东亚模式
“哈佛儒学研讨会”的回应与创新
五四·普世价值·多元文化
儒家不只是中国文化的自我表述,不只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也不只是东亚文明的体现,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资源。
杜维明编著的《儒家精神取向的当代价值(20世纪访谈)(精)》“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从各种角度探讨儒家的精神取向的当代价值,如抗议精神、群体的批判的自我意识、人文主义、内在的超越、体验之知、根源意识与全球化、本土经验与现代化等等,希望激活儒家的生命力,扩大儒学的发展空间。
《儒家精神取向的当代价值(20世纪访谈)(精)》收录20世纪杜维明在海内外各个报章杂志和电视媒体上的访谈文字。
杜维明早年受徐复观、牟宗三等新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后在美国又系统地研习过西方哲学,从1966年起开始全力从事对儒家精神作长期的探索,其研究以中国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为中心,他把自己“看作一个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将儒家文化置于世界思潮的背景中来进行研究, 直接关切如何使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接轨,从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借鉴哲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比较文化学、比较宗教学、知识社会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比较多地阐发了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和儒家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勾画了当代新儒学理论的基本构架,在东亚和西方世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从而被称为当代新儒家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