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林站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立场,对当代人本理性(共识真理)具有较深切感悟。作者坚持从人本与理性相互融通(不是割裂)这一基础出发,将二者整合为“当代人本理性”这个概念,旨在超越二者被人们用以观察和把握世界时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世界视野、关照态度和思维样式,逐渐实现科学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目的理性)两种“视界”的契合,人与自然、人与人交往的“主-主”构架的主体间性理性代替了的“主-客”构架的主体性理性,重构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为本的当代人本理性。
《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运用当代人本理性价值理念从法理视角对民事诉讼公开进行了全新阐释,科学界定了诉讼行为、诉讼阶段、诉讼程序意义上的“民事诉讼公开”概念,创新地提出了民事诉讼公开系指诉讼主体平等实现诉讼价值最大化将民事诉讼过程和/或结果的整体或部分予以展示或披露的行为和/或状态的论断。如此阐释民事诉讼公开的概念,揭示了民事诉讼公开的本质特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人本主义情怀。
王小林编著的《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通过界定民事诉讼公开的特定含义,提出了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并以当代人本理性为价值指导思想,运用唯物辩证的系统论方法,论述了民事诉讼公开的实际存在景观和结构及其人性基础,阐释了民事诉讼公开的价值内涵与结构及其实现途径,同时对民事诉讼公开的观念和制度保障系统内部及其相互协调保障原理进行了论述,从而建构起民事诉讼公开的理论大厦,并以此为理论标尺对中国民事诉讼公开的理论与制度进行了“体检”以及提出了治疗方案。全书由引论、总论、本体论和应用论构成。
引论
第一部分 总论:民事诉讼公开的人本理性沉思
第一章 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对象论
一、民事诉讼公开的含义
二、有关民事诉讼公开概念的学说
三、民事诉讼公开概念界定的意义
第二章 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目的论
一、民事诉讼公开中的人本理性蕴含
二、民事诉讼公开人本理性的文化根据
三、民事诉讼公开人本理性的哲学根据
第三章 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方法论
一、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方法论的意义
二、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方法原则和方法体系建构的制约原理
三、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方法论原则
四、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部分 本体论:民事诉讼公开的法理建构
第四章 民事诉讼公开存在论
一、民事诉讼公开的存在图景
二、民事诉讼公开系统的构造模式
三、民事诉讼公开的存在原理
第五章 民事诉讼公开根据论
一、民事诉讼公开根据的概念与若干范畴
二、民事诉讼公开与其根据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第六章 民事诉讼公开价值论
一、民事诉讼公开价值及若干相关范畴的界定
二、民事诉讼公开价值系统的特征与构成单元类型
三、民事诉讼公开价值系统的功能
四、民事诉讼公开价值的实现
第七章 民事诉讼公开保障论
一、民事诉讼公开保障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公开的观念保障
三、民事诉讼公开的制度保障
四、民事诉讼公开的协调保障
第三部分 应用论:以中国民事诉讼公开理论和制度为中心
第八章 我国民事诉讼公开理论反思与重构论
一、我国民事诉讼公开理论传统界说
二、民事诉讼公开理论传统界说之评价
三、我国民事诉讼公开理论重构论
第九章 我国民事诉讼公开制度反思与重构论
一、我国民事诉讼公开制度溯源
二、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公开制度的模式与历史功绩
三、我国民事诉讼公开制度缺陷之表现
四、我国民事诉讼公开制度缺陷之危害
五、我国民事诉讼公开制度缺陷之成因
六、我国民事诉讼公开制度之重构
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附录:《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学术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