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温莎巧妇(英汉双语本)》具有以下特色:
最权威的辑注:
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对莎士比亚著作许多词义的注释释义精审,详略得当,实用性强,且兼采百家之长,通过注释能够更好地理解莎翁原文。
最诗体的译本:
(1)译文逼肖原作整体风格,以诗体译诗体,以散体译散体,从节奏、韵律、措辞三方面体现莎翁剧文的格律性。
(2)翻译风格多样化,主要包括:有韵体诗词曲风味译法、有韵体现代文白融合译法、无韵体白话诗译法。
(3)译本可读性强,文采斐然,文白用语,自然得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快乐的温莎巧妇(英汉双语本)/莎士比亚全集 |
分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作者 | (英)莎士比亚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快乐的温莎巧妇(英汉双语本)》具有以下特色: 最权威的辑注: 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对莎士比亚著作许多词义的注释释义精审,详略得当,实用性强,且兼采百家之长,通过注释能够更好地理解莎翁原文。 最诗体的译本: (1)译文逼肖原作整体风格,以诗体译诗体,以散体译散体,从节奏、韵律、措辞三方面体现莎翁剧文的格律性。 (2)翻译风格多样化,主要包括:有韵体诗词曲风味译法、有韵体现代文白融合译法、无韵体白话诗译法。 (3)译本可读性强,文采斐然,文白用语,自然得体。 内容推荐 《快乐的温莎巧妇(英汉双语本)》为“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中的一本。本剧描述了一位嗜财贪色的约翰·福斯塔夫爵士,遭温莎镇上两位有钱绅士的妻子戏弄的经历。 目录 出版说明 莎士比亚诗体重译集序 《快乐的温莎巧妇》导言 快乐的温莎巧妇 落难的风流骑士——《快乐的温莎巧妇》译后记 Introduction to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User's Guide 试读章节 第一幕 第一场/第一景 温莎 法官夏禄、斯兰德[与]休·爱文斯大人上 夏禄 爱文斯大人,别劝我了。我要上告特别法庭。哪怕他是二十个约翰·福斯塔夫爵士,也不许他欺负我,贵人罗伯特·夏禄。 斯兰德 格洛斯特郡的治安法官兼执行推事。 夏禄 是啊,斯兰德外甥,还负责卷管呢。 斯兰德 对,也是卷款推事呢。牧师大人,他是乡绅子弟,在任何法律文书、同意书、免责书或是契约书上签字时,他都要在名字前头写上“贵人”两个字。 夏禄 对,我是这么写的,三百年来一向如此。 斯兰德 他的子孙——走在他前面的——就这么写了,他的祖宗——跟在他后头的——也都可以这么写。他们的纹章上绣着一打白狗鱼呢。 夏禄 那是个老纹童了。 爱文斯 那一打白果蝇跟老蚊帐的确相配,配得好极了。它跟人混得很熟,象征着爱。 夏禄 我说的是狗鱼,狗鱼是淡水鱼。可不是咸水鱼。 斯兰德 我可以移接,舅舅。 夏禄 你可以,通过结婚。 爱文斯 那可真难看了,假如他一刀切下。 夏禄 才不会。 爱文斯 当然会:他要是把您的蚊帐一切为四,拿掉四分之一,按我的简单算法,那就只剩三片了。不过那都不相干。要是约翰·福斯塔夫爵士得罪了您,我是教会的人,乐于做好事,当个和事佬,让你们烟鬼友好。 夏禄 我非告到枢密院不可,他那可是闹事。 爱文斯 让枢密院听审闹事不合适:闹事就是目无赏帝。您要知道,枢密院想听的是警卫赏帝,不要听什么闹事。您好好烤驴吧。 夏禄 哼,我以性命起誓,要是我还年轻,就用刀剑来解决。 爱文斯 还是用鱿鱼解决,比刀剑好。我老袋里还有个体育,也许可以抬来好结果。有个安妮·培琪,是培琪先生的女儿,很漂亮的鬼女。 斯兰德 安妮·培琪小姐?她一头棕色头发,说话轻声细气,像个女人。 爱文斯 没错,正是那一位,完全是您想要的,有七百镑钱财,还有金子银子,是她爷爷——愿赏帝赐给他欢乐的复活——临死之前留给她的,只等她满了十七岁就可以拿到。咱们且搁下这吵吵闹闹,设法让亚伯拉罕先生跟安妮·培琪小姐成婚,岂不是个好竹椅? 斯兰德 她爷爷留了七百镑给她? 爱文斯 是啊,她父亲还会另外假马呢。 斯兰德 我知道这位年轻小姐。她很有才华。 爱文斯 七百镑,加上其他的发财机会,是好财阀。 夏禄 好,咱们就去见那可敬的培琪先生。福斯塔夫在那儿吗? 爱文斯 我要跟您撒谎吗?我瞧不起撒谎的,就像我瞧不起虚假的,就像我瞧不起不老实的。那位骑士,约翰爵士,是在那里,所以我拜托您,要听为您好的人的话。我来巧门找培琪先生。喂,哟!赏帝嘱咐您这一家! 培琪 是谁呀? 爱文斯 是赏帝的嘱咐,还有您的朋友,还有夏禄法官,还有个年轻的斯兰德先生,要跟您谈些事情,假如合您意的话,可能还要跟您说另一桩事情。 培琪 很高兴见到各位大人都好。谢谢您送我的鹿肉,夏禄先生。 夏禄 培琪先生,真高兴和您见面。愿您的好心有好报。您那份鹿肉不够好,是非法猎捕致死的。尊夫人可好?我一向诚心诚意感谢您,是啦——诚心诚意。 培琪 大人,我谢谢您。 夏禄 大人,我谢谢您。总而言之,还是这句话。 培琪 真高兴见到您,斯兰德少爷。 斯兰德 您那头浅褐色的猎狗可好,大人?俺听说他在科左山赛会上跑输了呢。 P8-10 序言 1623年,莎士比亚的演员同僚们倾注心血结集出版了历史上第一部《莎士比亚全集》——著名的第一对开本,这是三百多年来许多导演和演员最为钟爱的莎士比亚文本。2007年,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推出的《莎士比亚全集》,则是对第一对开本首次全面的修订。 本套《莎士比亚全集》新汉译本,正是依据当今莎学界最负声望的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而成。为了让读者在阅读译本的时候也能够了解到原版的辑注风格与成果,也为了方便对照查阅,出版者在版式呈现上尽量遵照原版,译本的凡例说明如下: 一、文体:剧文有诗体和散体之分。在英文行文中,诗行的标志是未及最右行末即转行,且每行的首字母大写。文字连排,直至最右行末转行的,则为散体。中文译文对此均遵照原版处理。 二、行号:英文部分每页最左侧的编码为行号,是原版编辑者出于方便检索和注解的目的添加的。在中文译文中,诗体部分的行号编码严格对应英文;散体的部分,由于语言的差异和排版的困难,中英文无法做到行数对应,只标示原英文行号在中文中的大致位置。 三、舞台提示: 1)角色的上场与下场。在对开本中,角色的上场、下场标示比较完备,原版编辑者亦尽量忠实地予以了保留。在缺漏或需作订正的地方,以方括号进行标注,如:[and Attendants]。中文译文在处理上对应英文,保留了同样的标注,如:[及众侍从]。 2)其他舞台提示。表示其他舞台活动、改变说话对象、旁白等的舞台提示在对开本中很少出现,大多为当代编辑者所添加。皇家版编辑者试图将这类指导性的(directorial)提示与对开本式的(Folio-style)提示区分开来:前者置于每页最右侧,采用了另一种字体;当然,对这种提示类型的判断存在主观的因素。有时亦有不确定的情形出现,于是编辑者给予了允许选择的提示:如Aside?(旁白?)表示某行剧文既可作为旁白,亦可当作对话;又如某个舞台活动置于箭头之间,表示它可发生在一场戏中的多个不同时刻。中文译文亦遵照原版处理。 愿广大读者在品味译者的佳文时,亦体验到辑注的精审,想必会有一番意想不到的新收获。 后记 落难的风流骑士 ——《快乐的温莎巧妇》译后记 彭镜禧 辅仁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名誉教授 《快乐的温莎巧妇》有几个特点,使它在莎士比亚诸多剧作中独树一帜。首先,这是莎翁唯一纯粹以英国城市为背景的戏;其次,这出戏的散文比例高达90%,只有10%的诗。前者使它接近现代的情境喜剧,后者使它的语言得到的评价不高。不过,熟悉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篇的读者或观众更感兴趣的,可能是福斯塔夫如何“转世投胎”(参见本剧“导言”)。 在这出戏里,福斯塔夫是个落拓的贵族。因为阮囊羞涩,动念勾引温莎两位富有的良家妇女。但足智多谋的她们将计就计,反而巧妙地一而再、再而三把福斯塔夫捉弄得狼狈不堪。这和历史剧中机智诙谐、辩才无碍的福斯塔夫判若两人,惹得知名的莎士比亚学者哈罗德·布卢姆(Harold Bloom)大为不满,认为这是莎翁最没有分量(slightest)的闹剧,并且斩钉截铁宣称:“《快乐的温莎巧妇》里的恶棍主角是个没名没姓的骗子,冒充伟大的约翰·福斯塔夫爵士”。 其实布卢姆教授大可不必如此生气。历史剧中的福斯塔夫能言善道,每每以幽默的语言讽刺自己的——以及他所代表的——人性弱点,十分讨喜;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在法治的社会中,福斯塔夫是个毒瘤;长久与他厮混的太子哈尔登基后立即驱逐福斯塔夫,虽显得无情无义,却是不得已的作为。在《快乐的温莎巧妇》中,福斯塔夫还是福斯塔夫,一个诈财诈色的骗子;他也还是那有文采有口才的福斯塔夫。 这位自命风流的骑士写了一封情书给培琪太太: 别问我为什么爱上您,“爱情”虽然以“理智”为导师,却不容他当心腹。您跟我一样,不再年轻:那好,两人是绝配。您俏皮,我也是:哈哈,又是绝配。您爱喝白葡萄酒,我也爱:您还能渴望更妙的绝配吗?至少,要是军人的爱能满足您,就让我告诉您:培琪太太,我爱您。我不说,可怜我吧——这不是军人说得出口的——但我要说,爱我吧。写信的我是 忠诚骑士,永属于您; 不分昼夜,无论晴阴, 为您奋战,竭力尽心。 约翰·福斯塔夫(第二幕第一场) 但培琪太太的反应极为强烈: 这是哪门子的犹太希律王?邪恶、邪恶的世界啊!明明一个老朽,竟充起风流公子来?我的举止有哪里不检点,叫这个大酒鬼——靠着恶魔——逮着,胆敢这样勾引我?哼,他跟我见面还不到三次呢!我跟他说了些什么呢?我当时还很拘谨的——老天原谅我吧!我要向议会递交提案,压制男人。我该怎么报复他?报复是确定要的,就像他的内脏都是香肠那么确定。(第二幕第一场) 于是她和也收到相同情书的浮德太太商量,将计就计,痛击这个“充起风流公子”的“老朽”。这是本戏的主要情节,不必赘言。 必须提到的是本剧剧名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的中文翻译。前人多译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朱生豪、方平)或《温莎的风流妇人》(梁实秋),把“风流”之名加诸培琪太太和浮德太太,乃是张冠李戴。根据克里斯特尔(Crystal)父子的注解,merry的意思包括: merry(adj.)1 facetious,droll,jocular 2 hilarious,uproarious,hysterical 3 in good spirits,well 4 [of winds]favourable,helpful,advantageous 除了第四个意思与本剧无关,其他三个都是“戏耍、高兴”之义。这两位温莎妇人戏耍自命风流的福斯塔夫,乐在其中。她们安排第二次戏弄福斯塔夫的时候,培琪太太还愤愤地说:“吊死他,这个色狼!叫他吃再多苦头都嫌不够。” 咱们这个方法,可以用来证明, 老婆寻欢作乐,依然玉洁冰清。 爱玩爱闹的,不做那无耻的勾当, 俗话说得好:贪嘴的总闷声不响。(第四幕第二场) 其中“寻欢作乐”的原文正是merry,与下面一行的“爱玩爱闹”(jest and laugh)相呼应;但“玉洁冰清”(honest)是她们的坚持。若用通俗戏曲小说的笔法,这出戏庶几应是“温莎妇巧戏采花贼”。 传说这出戏是伊丽莎白女王钦点,要莎士比亚写一出福斯塔夫恋爱的戏,于是莎士比亚匆匆写就。果然,福斯塔夫于此尽管仍有自圆其说或自我嘲讽的本领,但是,当他被第三次戏弄之后,就不得不当众承认: 我有三四次想到他们不是精灵,可是我心里的罪恶感,加上神志被这么 一突袭,竟对如此粗糙的骗局都深信不疑,违反了一般常识,相信他们 是精灵。可见聪明也有被聪明误的时候,特别是用来干不良勾当时! (第五幕第五场) 有“罪恶感”,会说教(“特别是用来干不良勾当时”)的福斯塔夫,和我们在《亨利四世》上、下篇所见到的那位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巨大(不只是胖)骑士,判若两人。也许这才是令布卢姆以及其他许多读者和观众扼腕的原因吧。 书评(媒体评论) “莎士比亚作品足全世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推出的新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其再添一笔华彩。但凡恋爱过、嫉妒过、恐惧过、厌憎过、渴望过的人,皆可从中找到共鸣;人生百态,世间风韵,都能在这里寻到踪影——它的确值得每个家庭拥有。” ——朱迪·丹奋女爵士 “感谢贝特和拉斯姆森两位编者为我们奉上这版《莎士比亚全集》,它的成就堪称出版界罕有,即便莎翁本人也无可挑剔。” ——罗伯特·麦克拉姆,《观察家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