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解了凡四训/经典传家系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袁了凡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这一段,了凡先生反思了自己没有儿子的原因。从这段话来看,了凡先生对于自己有着相当清晰的认识。

大地是博杂的,泥土是污秽的。但是正是由于它的不干净,才会孕育出东西来。《汉书·东方朔传》中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过于清澈,就失去了荫蔽鱼儿的能力,所以很少有鱼能在这样的水中存活。人过于责备求全,就很少有人能够形影相随。并不是说水清,人察不好,这里讲的是个“度”的问题。爱好干净是良好的习惯,但是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走向相反的方向。正所谓“过犹不及”。了凡先生爱好干净,但是却超越了一定的程度,变成了不好的习惯。对于脏乱的完全不能忍受,是他没有儿子的第一个因素。

所谓“家和万事兴”。近年来“和”的理念,得到了很大的提倡。“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和气可以化育万物。了凡先生脾气暴躁易发怒,这是与“和”相背离的。因而这是导致他没有儿子的第二个因素。

了凡先生虽然懂得仁爱能够相互传递,促进发展,但他却为人刻薄。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节不受损害,他不肯对其他人施以援手,这是他没有儿子的第三个因素。

以上三条结论,是了凡先生对于自己内心的反省。他自认为存心不够端正,主要体现在以上三点。后三条结论,则是从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阐明自己无子的缘故。

“多言伤气”的养生理论,是由药圣孙思邈提出来的。《论语》中有:“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的话。民谚中也有“宁做蚂蚁腿,勿学麻雀嘴”的说法。少言语,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养生原则,更是一种修养。了凡先生爱说话,喜欢评论是非,这对于内气的养护是非常不宜的,所以这是他没有儿子的第四个因素。

我国具有悠久的酒文化。古往今来,很多仁人志士都是酒中豪杰。少量饮酒的确可以带来美好的精神体验,但过度饮酒,就会伤及身体。佛家五戒之一就有戒酒。了凡先生沉迷于饮酒,伤及精神元气。这是他没有儿子的第五个因素。

睡眠可以使人的身体和大脑的到休息和恢复。终日静坐,身体和大脑没有机会获得修整,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身体状况下降。如此不用心保养身体,正是他没有儿子的第六个因素。

从这里看来,了凡先生是非常诚实的,并且也是非常有慧根的。经过云谷禅师这样一提点,他能够马上沉下心去思虑自身的问题,也能够很清晰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正所谓诚心“忏悔”。这是他掌握自己命运,改变自己命运所迈出的最基本,最开始的一小步。

佛门之中所讲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佛门之中是“有求必应”的。不过,这里的“求”必须要讲究方式方法,并不是单纯的烧香跪拜,祷告祈愿。一定要向内心去探求。首先要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一件件改过,再诚心积福,才能够达到内外双得。

P22-23

目录

了凡四训

 第一训 立命之学

 第二训 改过之法

 第三训 积善之方

 第四训 谦德之效

 袁了凡居士传

 云谷先大师传

 云谷禅师授袁了凡功过格

附录:安士全书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 录

 万善先资集

 欲海回狂

 西归直指

序言

国学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因此,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孙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也包含研究中国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广言之,国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我国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绘画、医药、戏曲等等。

国学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学问。上面说的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就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近代以来,国学的研究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比如敦煌学、甲骨学,是随着有关文物的出土而兴起的;比如红学,是随着文学理论和学术风气的发展变化而兴起和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的进步,必将有更多的学问被纳入国学研究的范围。

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比如思想理论、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训诂学、考据学、音韵学等等。但这些理论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史学研究领域,由于地下文物的出土,王国维等人提出了以地下文物与传世文献相补充互证的“二重证据法”。近代以来,西风劲吹。国人主动借鉴西方学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学问。王国维借鉴尼采的哲学理论研究中国的文学戏剧,胡适以杜威的实验主义研究中国的“国故”。国学从来没有拒绝外国学问的融合,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改造,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学、因明学;自明朝末年西学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天文学、数学等就已经融入了西学的因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不少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它们自然也成为了国学的一部分。因此,国学又是开放的、随时代而进步的。那么,当今我们研究、振兴国学,不允许也不应该倒退,不允许也不应该僵化。

然而,国学又是与西学明显区分的。国学是西学的对应物,是与西学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在近代,西学挟坚船利炮强势进入中国之后,中国人还视自我,对于中国固有之学问的称呼出现了中学、国故学、国粹、国学这样的名称。面对“帝国主义”的强大,中国人自愧不如,一方面拼命地学习、引进西学,另一方面拼命地贬低、抛弃国学。虽然也有一些人,如张之洞为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胡适,提出“整理国故”,以“再造文明”“建立民族自信心”,但其声音终被时代所淹没。国学一再被严重曲解和轻视,造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大断裂。也许,这一历史过程是必然的。但回顾过去,中国在走向独立富强的过程中,国学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太惨重了。

新中国成立后,饱受屈辱的中国人从此站立了起来,民族自信心大大加强,但没有能够及时认识到国学在新时代的重要性,甚至仅存的一点点国学遗产也进一步成为被抛弃的对象。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走向富强的国人终于幡然醒悟,保护和振兴国学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一个强大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中国人,从领导者、学术界到普通百姓,都在重新发现国学的现代价值。同时,在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东西方各国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学问,中国的一切都在被重新评价。中国不仅为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而且也面临着以优秀的中华文化向全人类贡献智慧的责任和挑战。

那么,这套经典传家丛书的编纂就是可喜的,编纂者的初衷和努力就是可敬的。希望这套丛书能发挥点滴作用,如同涓涓细水与千百万有志者的努力一道汇成大潮,去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为序。

内容推荐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所作的家训。《图解了凡四训》每篇选文由原文、译文、题解、注释、评析五个部分组成,选取权威版本精心校对,延请专家精心翻译,并配以古代版画。

编辑推荐

袁了凡先生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佛、儒、道三家思想精髓,写就了这本探求立命之学的训子之书。他“命自我立,福自我求”的思想,影响了后人数百年之久,他的《了凡四训》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清代曾国藩就力主子孙必读此书。

为了保证《图解了凡四训》中内容的准确性,每部作品除收录了原文外,还配有注音和译文。注音参考各经典版本,力求精准。尤其是现代不常用的词语,都会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以注音。译文力求以信达雅为原则,保留文章原有的行文风格,并结合现代读者的审美,用优美的白话再现原文的流畅。书中还配有浅释,对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准确全面的解读,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味作品的内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