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鲁著的《致未来的你(给男孩的十五封信)》全书15封信,每一封信围绕以为男生应有的精神偶像故事生发出去,和读者们谈论诸如担当、忠诚、无私、专注、乐观、慷慨……这样一些优良的男人素质,偶像任务如贝多芬、海明威、高仓健、爱因斯坦、物理学家费恩,美国大片中的正义联盟等等。同时,考虑到当今男孩的兴趣和爱好,所有内容的最好的落脚点都是男孩平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毕竟所有的大梦想大担当都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对待周围环境、身边亲人的一举一动做起。这本书立意高远,内容贴切,故事生动有趣,是一本重塑男孩品格,让他们找回阳刚气质,男子汉气魄的励志书。
当今社会,男孩的成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身上刚性的成分在逐渐弱化,缺少了勇敢、坚韧、刚强等性格特质,很多专家甚至呼吁“救救男孩”。为了让今天的孩子重新找回本有的阳刚气质和男子汉气魄,著名散文家、无数孩子信赖的心灵导师徐鲁老师,结合古往今来真正的血气男儿的成长故事,在《致未来的你(给男孩的十五封信)》中以及自己成长中的心得体会,给男孩们上了一堂堂“心灵的历练课”,希望让他们内在的阳刚、勇毅和“男孩精神”凸显出来,重担当肯磨练。
这十五封信反复诉说的,其实正是这样一种志存高远的“男孩精神”。母语之爱,家国情怀,英雄梦想,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对异性的第一次的隐秘恋慕,还有自我个性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一肩担尽古今愁”的担当精神,“一诺千金”的诺言信守……所有这些男孩子应该具有的美德与素质,都包含在作者心目中的“男孩精神”之中。
这是一种多么古老的,能够给人们带来惊喜的信息的传递形式啊!所以。我从心底里十分留恋这种手写的书信表达方式。年龄稍大一点的人,有谁没有保存过好朋友多年前寄来的书信呢?谁的记忆里,不曾有过收到一封远方来信的激动与惊喜呢?
那么,在我写给你的第一封书信中,就先谈一谈古今中外的“书信之美”这个话题。
古今中外有许多情理并茂、文采斐然的书信,现在已经成了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苏轼的《东坡尺牍》,鲁迅和他的夫人景宋(许广平)的《两地书》,郭沫若的《樱花书简》,冰心的《三寄小读者》,巴金、杨苡的《雪泥集》,傅雷的《傅雷家书》,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梵·高的《梵·高书信集》,贝多芬的《贝多芬书信集》,海明威的《海明威家书》等等,这些都是感情多么真切、文笔多么优美的经典书信啊!
一封感人的书信,往往会因为写信人真实、坦率的性情表露,而使得文字极具感染力。比如阅读《两地书》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鲁迅先生在《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那首诗中所表达的深挚的感情:“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反过来,这几旬诗也会自然而然地回荡在我们心头,促使我们翻开《两地书》,去更为详尽地了解和体察他们两人相濡以沫、互相鼓励,共赴艰辛人生路的心路历程。于是,我们也分不清何为散文,何为书信,而只是深深地迷恋它们,爱读它们。究其根由,这些书信的动人之处,就在于真诚的文字所表达出的真切情志。
中国古代文人的书信,大都具有简约的文字之美,有点像现在的“微博”和“微信”,却又极其富有生活情趣,读来真是令人佩服得无话可说。
例如,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国君夫人回娘家住了多时,国君盼她回来,就捎去一封短信,只有九个字:“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意思是说:田野垄头,花都开了,你也该慢慢收拾一下回来了吧。写得真好!放进现代人的手机短信里,也是逸品。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书信集《东坡尺牍》里,有一封信《与毛维瞻》:“岁行尽矣,风雨凄然,纸窗竹屋,灯火青荧,时于此间,得少佳趣,无由持献,独享为愧,想当一笑也。”区区几十个字,却把一种孤寂中的心境写得活灵活现。著名学者钟叔河先生用白话文“翻译”了一下,译得颇具佳趣:
年将尽时,天气越来越冷,加上刮风下雨,蛰居在家里,即使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也不免会无端地觉得凄凉。只有到夜深人静时,在糊着纸的窗户下面,点上一盏油灯,让那青荧的灯光照亮摊开的书卷,随意读几行自己喜爱的文字,心情才会开朗起来,慢慢便觉得寂居的生活也自有它的趣味。惭愧的是无人与共,只能由我独享了。 如此意趣,在晚明文人莫秋水的《与友人书》里,也表达得简约而雅致:“仆平生无深好,每见竹树临流,小窗掩映,便欲卜居其下。”如果有兴趣,你不妨仿照钟叔河先生的笔意,也用白话文翻泽一下,那会是很有意思的。
明代文化名士沈守正收到友人王献叔赠送的兰花后。写信去致谢,只六个字:“蕙何多英也,谢。”
意思是说:送来的蕙兰,花开得又多又美,真是太感谢了!这实在比今天的短信、微信还要简约、唯美。
P3-6
亲爱的男孩: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缘,用写信和笔谈的方式,与正在经历着成长、欢度着童年时代的男孩安迪——同时也是与像安迪一样正处在成长期的“你们”,谈论一些属于男孩的话题。
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每一个人最宝贵的“欢欣岁月”,是属于每个人的“黄金时代”。我心存一个小小的希望:我写给你们的这一束书信,能像一位老朋友的关注和惦念一样,给你们送去一些提醒、帮助和温暖。
张爱玲的小说里有一句话:“你还年轻吗?不要紧,很快就会老
了。”这说明,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的,每个人的童年和少年只有一次,而且无一例外都是那么匆促和短暂。与其说,这一束书信是写给未来的你们的,不如说是写给此时此刻的你们的。
不过,正如俄国作家高尔基在散文诗《早晨》里写的那样:“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当新的白昼来到的时候,我向每一个孩子问候早安,祝愿你们的一生中,能有很多美好的日子……”可是,我也担心自己会不会写得有点枯燥无味呢!——这也是毫无办法的事,无论是谁,等到他活到了四五十岁的年纪,多少都会变得有点枯燥无味的。
即使我的这些书信真的写得有点枯燥无味,甚至站在你们面前,我已经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已经苍老得有点自卑了,可是,我仍然要像高尔基在他的散文诗里写的那样,用乐观、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的生命和追求:
“一切美好的事物——终归是美好的,哪怕面临凋零的时光;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我们要永远地去热爱,即使我们已经年老和濒临死亡……”
今天看来,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去迎接任何风雨雷电,能够在生活中勇往直前的“男孩精神”。
世界上有许多值得男孩们崇拜的“硬汉”偶像,如爱国诗人屈原、民族英雄岳飞、音乐家贝多芬、作家海明威、科学家居里、血胆将军巴顿、电影明星高仓健等等。屈原的宁折不弯,岳飞的精忠报国,贝多芬挑战命运的胆量,海明威的永不言败,居里对待理想的锲而不舍,巴顿的勇往直前,高仓健的孤独、隐忍和刚强……我认为这些都是值得今天的男孩们追慕和崇拜的“男性魅力”。
是的,不在风雨雷电中飞翔的雄鹰,怎么能唱出真正的雄鹰之歌?习惯在栅栏里的草地上散步、撒欢的马儿,怎么能够领略到大草原的壮美与辽阔?真正的雄鹰,真正的男子汉,就应该穿过暴风雨去飞翔得更高、更远,哪怕去接近星辰和太阳!只有这样,你们的翅膀才能比暴风雨更雄健,你们的世界才能像天空一样宽广,你们的信念才能比喷薄的黎明更辉煌!
所谓“男孩精神”,在我的心目中,就应该是铁马冰河、精忠报国;是吞吐大荒、横绝太空;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是“我本人间大英雄,生如沧海死如虹”;是“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
“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这十五封信反复诉说的,其实正是这样一种志存高远的“男孩精神”。母语之爱,家国情怀,英雄梦想,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对异性的第一次暗暗恋慕,还有“一肩担尽古今愁”的担当精神,“一诺千金”的诺言信守和自我个性与周围环境的磨合……我想,所有这些男孩子应该具有的美德与素质,都包含在我心目中的“男孩精神”之中。
那么,亲爱的男孩们——你们正在经历着各自的成长,正在欢度着幸福和骄傲的美好时代,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祖国好儿男——请接受我这一束带着情感和心灵的温度的文字。
未来应该是美好的,青春永远是无敌的。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深深地祝福你们,并且怀着真诚和喜悦的心,期待着你们,信任着你们。愿你们每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够积极进取、快乐地向前!
你的大朋友:徐鲁
2015年早春二月,写于东湖之畔
这些书信里的情怀之美、文学之美,是培植和润泽少年们人文气质的精神养料。诗意的文字里,充满了对理想、勇毅、担当、英雄主义的殷切呼唤。
——作家、文化学者、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熊召政
仿佛是一束束光线,是一扇扇打开的窗户,是面向星空的诉说和朝着大海的拥抱。作家字里行间有美丽而澎湃的诗意与激情,有一种燃烧着的明亮感。
——作家、大学教授、戏剧学博士 萧萍
这是些充满生活的质感和充分的善意,富有健全的人格魅力、坚韧的奋斗意志和温润的人道情怀的书信散文。它们有如灿烂的铜号之音,吹送到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里,给他们带来振奋和力量。
——儿童文学作家、青少年电视节目编导 黄艾艾
这些文字里,有作家童年记忆里纸窗上的月光和树影,有感人的故事里的情怀与情趣,还有作家对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提醒与期望。
——儿童阅读推广人、小学特级教师 周益民
他的文字里表达出了少年内心永恒不变的感情:对未来与生命的信心、梦想和希望,也呈现了少年们积极向上的思考,有如明亮的百合之色。
——台湾地区“好书大家读”评选小组